在行测考试中,可能性推理作为重点考点,因其具有让人“纠结”、题型形式复杂多样的特点,一直以来困惑着广大考生。同时考生们能掌握熟练的,往往是选项中常规的加强和削弱方式,对于题干的分析常停留在找尾句或首句的观点,那么今天,教育向广大考生分享一种高频考查的题干论证模型——实践论证,希望考生们能有所收获。
实践论证,指的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或者解决某个问题,提出某种建议或者措施,比如应对交通拥堵严重的问题,某专家建议设置多乘员专用车道来解决。那么该如何对实践论证的模型进行加强或削弱呢?常见的削弱和加强方式如下:
削弱:1.建议/措施不可操作;2.建议/措施达不到目的。
加强:1.建议/措施可以操作;2.建议/措施能够达到目的。
【例1】
一般来说,塑料极难被分解,即使是较小的碎片也很难被生态系统降解,因此它造成的环境破坏十分严重。近期科学家发现,一种被称为蜡虫的昆虫能够降解聚乙烯,而且速度极快。如果使用生物技术复制蜡虫降解聚乙烯,将能够帮助我们有效清理垃圾填埋场和海洋中累积的塑料垃圾。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不能支持上述结论
A.世界各地的塑料垃圾的主要成分是聚乙
B.蜡虫的确能够破坏聚乙烯塑料的高分子链
C.聚乙烯被蜡虫降解后的物质对环境的影响尚不明确
D.现有科技手段能够将蜡虫降解聚乙烯的酶纯化出来
【解析】C
题干认为如果使用生物技术复制蜡虫降解聚乙烯,将能够帮助我们有效清理垃圾填埋场和海洋中累积的塑料垃圾。
A项解释了为什么说蜡虫能清理塑料垃圾,是因为塑料垃圾的主要成分是聚乙烯,而蜡虫可以降解聚乙烯,因此能达到目的,能够支持,排除;
B项指出蜡虫可以破坏聚乙烯塑料的高分子链,说明能达到目的,支持了结论,排除;
C项说的是聚乙烯被蜡虫降解后的物质对环境的影响不明确,因此无法确定是否能达到目的,不能支持结论,保留;
D项指出现有科技手段能够将蜡虫降解聚乙烯的酶纯化出来,说明蜡虫确实可以被应用于清理塑料垃圾,也就是方案具备可操作性,支持了结论,排除。
故本题选C。
【例2】
某科研机构研发了一项神经刺激技术,他们在试验中对一批滑雪选手实施了该刺激,持续数周后发现,相比未接受刺激的选手,接受刺激选手的跳跃能力和协调性分别提高了10%和15%。本国体育部门计划与该机构合作,在滑雪运动员的训练比赛中推广使用这一技术。
以下哪项为真,最能质疑该国体育部门的计划:
A.未接受刺激的运动员通过正常训练也能提高跳跃能力和协调性
B.这项合作会增加该国体育部门的经费支出
C.该国是传统滑雪强国,滑雪成绩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D.这项技术会降低运动员的专注力,而专注力是能力发挥的前提
【解析】D
体育部门计划推广使用一项神经刺激技术,来达到提高滑雪运动员的跳跃能力和协调性的目的。
A项说的是未接受刺激的运动员通过正常训练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但是题干讨论的是接受了刺激的运动员能否达到效果,话题不一致,不能质疑,排除;
B项说的是这项合作会增加经费支出,但是题干讨论的是这项刺激对运动员所起的效果,话题不一致,不能质疑,排除;
C项说的是该国滑雪成绩长期领先,但是题干讨论的是这项刺激对运动员所起的效果,话题不一致,不能质疑,排除;
D项说明了这项技术会降低运动员的专注力,而专注力是能力发挥的前提,则有可能实施了这个技术后,达不到预想的目的,有力地质疑了体育部门的计划。
故答案选D。
论证模型的识别与掌握,关乎各位考生的作答时间及准确度,就类似于实践论证这类模型,如果我们能够在考试中精准快速识别,对于我们提高做题速度和准确率来说是有极大帮助的。因此从此刻开始,各位考生要熟悉每一个模型,清楚每一类选项,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