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学》
1.学校体育的产生与发展
我国古代学校从奴隶社会就开始了,教育的内容是礼、乐、射、御、书、数,称为“六艺”。其中,射(射箭的技能)和御(驾驭战车的技能)是军事技能的训练,礼乐中的舞蹈也有锻炼身体的作用,这些内容可以视为我国学校体育的雏形。
我国近代学校体育是从清朝末年开始的,1904年颁布实施葵卯学制(即《奏定学堂章程》),规定我国各级开设体操课,初等小学堂、高等小学堂和中学堂每周均为3小时,主要教学内容是普通兵操、兵式体操。1922年11月颁布了壬戌学制,规定:学校学制为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3年。1923年公布了《中小学课程标准纲要》,正式把体操课改为体育课,教学内容也由普通体操、兵式体操,改为以田径、球类、游戏、体操为主。
2.常考的体育教学方法
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 | 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 | 以身体练习为主的教学方法 | 以情景和竞赛活动为主 | 以探究活动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 |
讲解法 问答法 讨论法 | 示范法 演示法 保护与帮助法 | 分解练习法完整练习法循环练习法 重复练习法 更换练习法 领会教学法 | 游戏法 比赛法 情景教学法 | 发现法 问题探究法 小群体教学法 |
3.各类文件
①《学生体制健康标准》
《标准》的测试项目,初中以上各年级(含大学)测试项目为六项,其中身高、体重、肺活量为必测项目;选测项目为三项:从50米跑、立定跳远中选测一项;男生从台阶实验、1000米跑中选测一项,女生从坐位体前屈、仰卧起坐和握力中选测一项。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于2002年8月颁布实施,教育部印发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要求各学校每学年开展覆盖本校各年级学生的《标准》测试工作,并根据学生学年总分评定等级。只有达到良好及以上的学生,方可参加评优与评奖。《标准》的学年总分由标准分与附加分之和构成,满分为120分。根据学生学年总分评定等级:90.0分及以上为优秀,80.0至89.9分为良好,60.0至79.9分为及格,59.9分及以下为不及格。《标准》规定,学生测试成绩评定达到良好及以上者,方可参加评优与评奖;成绩达到优秀者,方可获体育奖学分。测试成绩评定不及格者,在本学年度准予补测一次,补测仍不及格,则学年成绩评定为不及格。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毕业时,《标准》测试的成绩达不到50分者按结业或肄业处理。
标准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是国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
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
文件颁布于2007年,又称“中央七号文件”。
内容: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中小学要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标准,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其中小学1━2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3━6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高中每周2课时;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学校必须在下午课后组织学生进行一小时集体体育锻炼并将其列入教学计划;全面实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每天上午统一安排25━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认真组织学生做好广播体操、开展集体体育活动;寄宿制学校要坚持每天出早操。高等学校要加强体育课程管理,把课外体育活动纳入学校日常教学计划,使每个学生每周至少参加三次课外体育锻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提出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具体要求并抓好落实。因地制宜地组织广大农村学生开展体育锻炼。有针对性地指导和支持残疾青少年的体育锻炼活动。要切实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按照开设体育课和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需要,配齐配强体育教师。
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把健康素质作为评价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普遍推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报告书制度、公告制度和新生入学体质健康测试制度。各级政府要定期组织综合性或专项性的学生体育运动会。学校每年要召开春、秋季运动会,注重发展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和特长,使每个学生都能掌握两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学校每学期要对学生视力状况进行两次监测。
确保青少年休息睡眠时间,加强对卫生、保健、营养等方面的指导和保障。制定并落实科学规范的学生作息制度,保证小学生每天睡眠10小时,初中学生9小时,高中学生8小时。建立和完善学生健康体检制度,使青少年学生每年都能进行一次健康检查。
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要加强对学校体育的督导检查。建立对学校体育的专项督导制度,实行督导结果公告制度。对成绩突出的地方、部门、学校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的地区和学校,实行合格性评估和评优评先一票否决。
③《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2]53号)
实施好体育课程和课外体育活动。各地要规范办学行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严禁挤占体育课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时间。要因地制宜制订并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施方案,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中科学安排体育课时。建立健全学生体育竞赛体制,引导学校合理开展课余体育训练和竞赛活动。积极鼓励创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群众性体育活动。各级各类学校要制订和实施体育课程、大课间(课间操)和课外体育活动一体化的阳光体育运动方案。要创新体育活动内容、方式和载体,增强体育活动的趣味性和吸引力,着力培养学生的体育爱好、运动兴趣和技能特长,大力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使学生掌握科学锻炼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有效方法,每个学生学会至少两项终身受益的体育锻炼项目,养成良好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
健全学校体育工作奖惩机制。各地要把学校体育和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纳入工作考核指标体系,作为教育等有关部门和学校领导干部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绩效评估和行政问责。对学校体育工作成绩突出的地方、部门、学校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三年下降的地区和学校,在教育工作评估和评优评先中实行“一票否决”。
④《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
《两个条例》颁布的时间都是1990。
学校应当由一位副校(院)长主管体育工作,在制定计划、总结工作、评选先进时,应当把体育工作列为重要内容。
普通中小学、农业中学、职业中学每天应安排课间操,每周安排三次以上的课外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的时间(含体育课)
全国中学生运动会每三年举行一次,全国大学生运动会每四年举行一次。特殊情况下,经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可提前或者延期举行。国家教育委员会根据需要,可以安排学生参加国际学生体育竞赛。
最后,考盟教师预祝广大考生乘考盟翅膀,圆教师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