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教师招聘 全国

教师招聘考试备考:教育史的小知识

发布时间:2024-04-22 10:54     浏览量:49

一、稷下学宫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一所著名的学府,因位于齐国都城稷下而得名,是战国百家争鸣的中心与缩影,也是当时教育史上的重要创造,对中国古代教育、学术、文化的发展产生过重大的历史影响。

(一)性质

1.稷下学宫是一所由官家举办而由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

稷下学宫由齐国官方出资举办,始终不改变养士、用士的基本目的。从其主办者和办学目的来看,稷下学宫是官学。稷下学宫是由养士制度发展演变而成的教育机构,它保持了充分尊重士人之讲学,不加干涉与限制的风范,其教学与学术自由,体现出私学的性质。

2.稷下学宫是一所集讲学、著述、育才活动为一体并兼有咨议功能的高等学府。

(二)特点

1.学术自由:这是稷下学宫的基本特点,包容百家是稷下学宫的办学方针。在稷下的各家各派的学术地位都是平等的。

2.“不治而议论”,即士人并不担任具体的官职,一般不承担行政事务,以备统治者咨询,日常则从事自己的学术研究和讲学活动。因此,稷下学宫实际上起到的是“智囊团”的作用。

3.学无常师。稷下学宫的教学方式十分特殊,在教学中,学生们可以自由听讲,实行游学自由的方针。

4.在学生管理上,稷下学宫制定了历史上第一个学生守则──《弟子职》,全文载于《管子》,从尊敬师长到敬德修业,从饮食起居到衣着仪表,从课堂授课到课后复习均有严格规定。

(三)历史意义

1.促进战国时期思想学术的发展。

2.显示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独立性和创造精神。

3.稷下学宫创造了一个出色的教育典范。

二、宋元时期的蒙学教育

(一)蒙学的发展

宋元的蒙学有官学和私学。

政府办的蒙学有两种,一种是设在京城宫廷内的贵胄小学,另一种是设在地方上的庶民小学。

民间设立的私学,有的称为“小学”,在农村地区农家子弟利用冬闲时节读书的蒙学,称为“冬学”。此外,还有“乡校”、“家塾”、“私塾”、“蒙馆”等。

(二)蒙学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内容:初步的道德行为训练和基本的文化知识技能学习。

顺利经验:

第一,强调严格要求,打好基础。

第二,重视用《须知》、《学则》的形式培养儿童的行为习惯。

第三,注意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因势利导,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蒙学的教材

最早见载的为西周时代的《史擒篇》,《苍颇篇》是秦代蒙学识字读本,是秦始皇统一文字的范本。汉代则有影响较大的有《急就篇》。

唐宋是启蒙教材繁荣发展时期,形成丰富的数量与种类:

第一类,以识字为主的综合性教材,集识字、知识和道德教育为一体,如“三、百、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第二类,伦理道德类,如吕本的《童蒙训》,朱熹的《小学》、《童蒙须知》等;

第三类,历史教学的教材,如《十七史蒙求》;

第四类,诗歌类:如朱熹的《训蒙诗》等等。

第五类,名物制度和自然常识教学的教材,如《名物蒙求》。

流传最广泛的是“三、百、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作者:周兴嗣)

特点:符合中国语言文字的规律和儿童少年学习本国语言文字的规律。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