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备课时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知识储备,预设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方法因势利导,不断启发、点拨,让学生学会挖掘本课中有价值的历史信息的方法。
2、学法指导
(1)、对于自然经济的解体,可以从原因、表现与后果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关于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要着重从外部因素即资本主义入侵来进行分析。
五、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
将一些有关的教学参考资料推荐给学生。这些资料包括:江苏美术出版社的《告别二十世纪丛书》、《老城市系列丛书》等书;教育信息网网站。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上图书馆、上互联网搜集资料,进行新课预习。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整理资料,这样做,不仅增进了师生情感交流,还强化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合作意识。既培养了学生通过媒体获取知识处理信息的能力,还开发了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环节 | 教学内容 | 师生互动 | 设计意图 |
导 入 新 课 | 由状元实业家张謇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思考:“张謇勇于退出官场转而兴办实业,说明了什么?” | 大屏幕显示张謇的图片资料。学生看图片、思考问题,进入新课学习。 | 选择张謇,是因为学生对状元实业家有兴趣,温固而知新,容易引发学生的思考。 |
学 习 新 课 | 一、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 大屏幕展示材料: ⑴个体农业与家庭手工业分离 ⑵大批农民与手工业者破产。 ⑶农副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 此内容简单,适合学生自学,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多媒体教学增强直观和视觉冲击;补充资料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从现实中洞察历史信息的能力。 |
感悟:解体的原因: ⑴资本主义的入侵是最直接也是最主要的原因 ⑵国内市场的不断扩大是前提条件 导入下一个问题: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采取什么自救方案? |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适时点评,补充资料引导学生分析积极作用、消极影响。 | 充分发挥历史课的德育功能,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鼓励创新思维;培养责任意识、忧患意识、环保意识。 | |
二.洋务运动与官办企业 | 课本上谈到清政府“内外交困”。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他的含义。 【探究】引导学生讨论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成败。 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到,洋务运动没有真正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这是其失败之处。但洋务运动也有成功之处,如它揭开了中国近代化的序幕,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等。 | 将本目内容分为洋务运动的原因、主要企业、性质、评价四部分进行学习。背景由学生依据政治史中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内容进行补充阐述。主要企业则通过快速阅读课文落实基础知识,并进行反馈。在此基础上,由学生依据课前收集整理的资料,通过课上辩论的方式对企业的性质和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洋务运动做出客观的评价 | |
三.民族工业的出现和艰难发展 | 19世纪70年代,中国近代的民族工业虽然产生了,但这株幼苗在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受到阳光雨露的滋润,相反迎接它的是疾风骤雨的洗礼,中国的民族工业一直在夹缝中步履维艰。引导学生分析原因(鸦片战争后、甲午战争后)。 | 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教学,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理念,它容易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从被动的“要我学” 向“我要学” “我要学好”转变,做学习的主人。 | |
课 堂 小 结 | 通过学习,我们可以看出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入侵,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动:自然经济逐渐瓦解,商品经济日益发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中国社会经济结构正经历着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转型,而经济结构的变化必将对中国的政治和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 |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 | 归纳总结既是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又是对重点知识的深化,这一环节的精当处理,更利于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形成初步唯物主义史观。 |
练 习 巩 固 | “洋务派创办的企业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民族工业发展缓慢的原因?”等。 |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回答。 | 及时总结,加深理解。练习是对新课学习的检阅。 |
六、板书设计:
一、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1、表现
2、主要原因:
3、认识: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