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提供直观的图像帮助理解。
【说教法】
语文课的教学,最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和鉴赏能力。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采用以下几种教法:
1.直观教学法。本文利用课文插图和荷花图片的课件帮助学生理解、想象。
2.情境教学法。在展示荷花图片时配以轻柔音乐,使学生感觉如临其境,易于理解。
3.以读代讲法。通过不同形式、不同要求的读,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和荷花美。
【说学法】
结合教法,我将学法确定为“看、听、读、品”相统一的学习方法,同时结合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在阅读后自主探究合作。
【说教学过程】
结合课文性质和教学目标,我紧扣“美”字进行教学设计,教学环节如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一个好的导入能够达到“课未始,兴已浓”的状态,是课程成功的关键。上课伊始,我会采用直观的方法导入,比如播放荷花的大量图片或者视频,并且配有恰当的音乐,这样可以在上课之初为学生们首先营造一种享受、欣赏的情感氛围,并且给予大量的生活经验,十分有助于后续文章的学习与理解。
播放完视频、图片、音频这类资源后还会引导同学们展开讨论,说一说自己都见过哪些荷花,在哪里,是什么样子的,看完这些美丽的荷花后有什么感想。这样在课前就进行了充分的形象感知和感情铺垫,顺势导入新课的教授,极大提高了学生们上课的积极性,并且为创造性学习打下基础。
二、初读课文,感知荷花
首先,我会鼓励学生大声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荷花的美丽图景。同时完成一个自学任务:处理生字词,扫清阅读障碍。多数的生字生词是可以自行处理的,但是还需要我进行各别易错或难写字的指导,如“胀”字,花骨朵儿圆的好像小孩儿吃饱的肚子,所以偏旁和肚子一样都是“月”字旁。
初读课文之后我会让同学们说一说,读完课文大家最喜欢哪些句子或段落,大家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这样既可以简单了解学生们初读课文的效果,也为后面研读课文做好铺垫,适时调整后续的课程安排,做到符合学生学习的心里倾向。
三、研读课文,品味荷花
学生通过上述两个环节,对文章的内容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也定会产生一些疑惑。在学生汇报交流具体描写荷花美的句子时,教师可随机出示图片或视频,图文结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体会句子,在读中理解、感悟。通过此环节,学生更进一步体会到了荷花的美。
1.品读第一自然段
学生自由朗读,明白“我”去观荷的背景和原因,了解荷花的特点之一:荷香。
2.重点品读第二、三自然段
通过看图理解,有感情的反复朗读,体会荷叶的“挨挨挤挤”、白荷花的“冒”出、花瓣的“展开”、莲蓬“露出”、饱胀的“花骨朵儿”,想象一池荷叶长势之美,在教学“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一句时,紧紧抓住“冒”字进行引导。让学生想象:“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是什么样子呢?谁来演一演?“冒”字用得好在哪里?能不能用其它字代替?紧接着又抓住“冒”字,通过多种形式练习有感情朗读。
在教学描写荷花三种姿态的句子时分三步走:(1)让学生抓住重点词体会;(2)图文对照,让学生感受荷花的美;(3)以“荷花是那样美,谁能读出它的美?”激发读的兴趣,让学生练读、评读、表演读。最后,让学生配乐朗读第二段,边读边想象画面。在感受、体会、读出荷花的美后,教师还准备了贴画,要求他们在黑板上贴出荷花的美。
在第二段体验美的基础上,第三段使美感进一步深化。教师深情引读: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学生饱含激情,接读第三段。然后,让学生想象,除了文中写到的三种姿势,荷花还会有哪些姿态?在理解“一大幅活的画”时,我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想像一下,“活的画”是什么样的?学生在想象的过程中,体会了一池荷花的动态美,并在表达中抒发了美,释放了美。
3. 品读第四、五自然段
紧接着,教师配乐范读第四段,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仿佛看到的画面,接下来课件展示动画,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似乎听见蜻蜓和小鱼对“我”说了什么话?还有哪些动物会来和“我”交谈?可能告诉“我”一些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的思维将又一次被激活。这时,再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朗读这部分,学生感觉自己仿佛真的成了荷花,并为自己的美所陶醉。
四、拓展延伸,课堂小结
在这一环节,我会告诉学生,从古至今,许多文人墨客写下了赞美荷花的诗篇,比如宋代诗人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询问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描写荷花的古诗呢?课件展示后,进行深情朗诵。通过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从欣赏、感受荷花的美,延伸到对大自然的热爱,让学生的感情进一步得到升华。
五、布置作业
本着开放性、层次性、多样性的原则,我布置了一下几个作业:
1. 文章词句优美,积累自己喜欢的部分,或背诵或抄写,丰富自己的积累。
2.小练笔:写写自己喜欢的花。
【说板书设计】
本着直观性、启发性、简约性的原则,我的板书设计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