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名言接龙游戏,出示接龙主题:带有“路”字的名言。例如:“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书山有路勤为径”“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等。
教师总结:同学们知道很多关于“路”的名言,这些名言中也蕴含着深刻的含义。生活中,当我们站在长长的路上向前远望,可以发现道路上的车、两旁的树,由近到远产生了不同的视觉变化。今天,我们去探究这些“长长的路”究竟有哪些“变化”。引出课题《长长的路》。
(二)作品图像识读
1.透视现象
教师展示长廊、铁路和公路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并提出问题:
①图片中的长廊和铁路有什么特点?(近宽远窄)
②图片中,公路两旁的树又给我们带来怎样的视觉效果?(距离的远近不同,树的高低也不同)
教师总结: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受到的透视的影响,本来一条宽度相同的路,在视觉上呈现出近宽远窄的效果;路旁高低基本相同的树,也产生了近大远小、近高远低的效果。这些“近宽远窄、近大远小、近高远低”的视觉效果就是最基本的透视现象。
2.透视要素
(1)教师出示《塞夫勒街景》以及学生作品《胡同》《城市的路》,提出问题:
①找一找,《塞夫勒街景》中与我们视线处于水平位置的一条线在哪里?(画面中道路消失处所处的那条平行线)
②想一想,学生作品中所表现的街道上景物都是怎么逐渐消失不见的?(由大到小,最后消失不见)
教师总结:视平线,就是我们观察景物时和视线同样高度的一条遐想的水平线。这样由大到小最后消失于一点的视觉效果,就是我们生活当中常见的透视现象——焦点透视。
(2)教师继续下发“道路小卡片”,并提出问题:
①小卡片中道路消失于哪个地方?请用画笔将它标画出来。(道路逐渐变小,最终消失于一个点)
②顺着这个消失的点画一条直线,你们发现了什么?(与视平线平行)
教师总结:道路最终消失的那个点就是画面中的消失点,是观者视平线上的汇聚点。视平线和消失点是透视中重要的组成要素。
(三)技法表现探究
教师以“校园小路”为例,进行示范:
1.观察:出示“校园小路”的照片,提炼出画面中的透视现象;
2.构图:确定画面的视平线和消失点,进行画面构图;
3.刻画:采用线、色结合的形式,表现道路、路灯及树木等;
4.调整:调整画面细节,完善场景。
(四)美术创意实践
1.布置活动练习:以“家乡的小路”为主题,完成一幅贴近生活、透视准确的作品。
2.教师巡视辅导,辅导要点:透视原理、透视元素和表现技法等。
(五)多元展示评价
设置“家乡小路风采展”的活动,请学生代表分别上台展示作品,并从透视现象、透视元素、画面效果以及创意等方面评价作业。
(《寂静的乡村小路》作品中画面构图新颖、视角独特、透视现象明显。通过近宽远窄的透视现象来表现家乡长长的路。视平线和消失点等相关透视元素在画面中均有呈现,画面内容和谐、丰富多彩。)
(六)小结升华作业
1.总结透视原理及透视要素等相关知识。
2.升华情感:生活中,美随处可见,一朵小花、一条小路都蕴含着独特的美感;生活中,处处皆艺术,一条小巷子、一条长长的路,都可以变成艺术家笔下的绘画题材。希望同学们都能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勤于思考,去提炼生活中的美术现象,用艺术的双手不断开辟人生的新天地。
3.课后尝试运用透视的原理去绘制房间一角。
四、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