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教材
本课选自贝多芬的《第六交响曲(田园)》《第九交响曲(合唱)》第四乐章《欢乐颂》,《第五交响曲(命运)》,特别是《欢乐颂》是学生比较熟悉的曲子,音域只用一个8度,结构为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配合着铿锵有力、富有动感的节奏,形成了不可阻挡的恢宏气势。通过学习贝多芬的《欢乐颂》,从中了解合唱,颂扬和学习友爱、平等、自由的精神。
二、说学情
六年级的学生在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初步养成良好的音乐欣赏能力。但是这一时期的学生注意力不是很集中,所以我采用听唱结合,情感渗透的形式进行教学。
三、说教学目标
从教材和学情来分析,我确立了一下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树立“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崇高理想,共同追求自由、和平、乐观的生活热情。过程与方法为在欣赏和学唱乐曲的过程中,了解乐曲的创作背景,理解作品的感情。知识与技能了解贝多芬的生平以及贝多芬对人类音乐的伟大贡献并能背唱《欢乐颂》的主旋律。
四、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材的编写意图,融进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以及充分体现音乐学科的教育功能和人文精神的理念我制定的教学重点是了解贝多芬的生平以及贝多芬对人类音乐的伟大贡献。难点是能用热情、庄重的情绪演唱歌曲,并能背唱《欢乐颂》的主旋律。
五、说教法、学法
(一)说教发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考虑到六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设置情境教学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其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性强,信息量大等特点,为学生创设了一系列优美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基于本课的特点,我还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教唱法、启发法。
(二)说学法
我们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知识不如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音乐课应重视对学生的音乐实践,所以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并且自由发挥。
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方面我主要采取了以下的方法:参与——体验法、合作探究发、对比法。
六、说教学准备
为了辅助课堂更好的展开,在课前我给学生布置了搜集贝多芬的资料,并采用以下的教学用具:钢琴、多媒体
七、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是这样思考的,总的设计思路分为四个环节:导入音乐课堂——初步感知——探究学习——扩展延伸——课堂小节。下面,我将分别来介绍这五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新课导入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时期的学生只是对贝多芬有一个表层的认识,对他的生平和作品了解的不多,所以根据小学生好表现的特点,我引用学生熟悉的课文《月光曲》,引出作曲家贝多芬以及他的作品,学生可以在《月光曲》的基础上了解贝多芬,了解贝多芬的作品,为接下来欣赏乐曲做好了铺垫。
(二)初步感知,欣赏音乐《欢乐颂》
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与欣赏能力的形成,对于学生丰富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所以我采取聆听、提问的方法,引导学生从声部、节拍、旋律等音乐要素分析,初步感知音乐的平和、饱满的情绪。学生通过聆听可以提高耳朵的辨识度,感受作品的音乐情绪,也为接下来了解贝多芬的崇高的精神做了铺垫。
(三)探究学习
欣赏《欢乐颂》,了解贝多芬的生平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首先我采取引导学生学唱主题,在学唱和欣赏的过程中,体会歌曲的音乐热情、庄重的音乐情绪,了解失聪的贝多芬对音乐的热爱,对和平生活的向往,接着我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教材内容了解贝多芬的生平,讲解贝多芬的作品,学生从中感受到贝多芬一生磨难,却勇敢的生活,表面狂傲,其实内心是一个渴望得到爱的人。最后学生用热情、庄重的情绪歌唱既起到检查学生学唱的情况,又能再次体会贝多芬艰辛的生活和不屈不挠的生活态度。
学生通过欣赏和学唱乐曲,从中体会贝多芬对疾病、对命运的反抗,学习他“从黑暗到光明、从痛苦到欢乐、从斗争到胜利”创作思想和坚韧不拔的品质。
(四)扩展延伸,情感升华
为了扩大学生音乐文化视野,促进学生对音乐的体验与感受,我引导学生欣赏贝多芬的乐曲《第五交响曲》的第一乐章,学生通过聆听、对比的方式,了解第一主题给人紧张不安的紧张气氛和第二主题温和舒缓的气氛,体会两个主题交织进行,戏剧性地展开,矛盾冲突愈演愈烈,形成了乐章的高潮,最后,敲门动机的沉重音响结束了第一乐章。接着我采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从乐曲中感受到贝多芬对命运搏斗的思想,以此推出贝多芬的音乐所具有的崇高精神。
(五)课堂小节
好的结尾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课堂小结的环节我采用情感升华,引导学生所认识的贝多芬不仅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也要了解贝多芬一生坎坷,但是内心却是光明的、纯洁的,他希望这个世界没有战争,希望人们能相处的非常融洽就像一家人一样,学习贝多芬对音乐的执着的精神,学习他身上难能可贵的品质,感受贝多芬的“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崇高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