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授课的依据与出发点。我所面对的学生是七年级的学生,他们能集中注意力,逻辑思维能力显著提高,个性发展、好表达,自控能力不够强,所以,需要教师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学会使用地图的基本技能,培养地理思维。
三、说教学目标
【过渡句】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初步掌握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等基础知识,能够运用地理语言阅读地图,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和地理图表的基本技能。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各类地图,计算、比较等方式,培养读图能力,建立地图的空间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养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地理审美情趣。
四、说教学重难点
【过渡句】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和知识点本身的难易程度,学生很难建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也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为:
【重点】
比例尺的相关知识(含义、公式、大小的比较)、方向的辨别。
【难点】
地图上方向的辨别以及运用比例尺公式计算两点间的实地距离。
五、说教法方法
【过渡句】为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地图法、小组合作探究法、讲授法。
六、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谜语导入。通过设置谜语:“容纳千山万水,胸怀五湖四海,藏下中外名城,浑身绚丽多彩。”并提问:同学们知道老师说的是什么吗?学生能够猜出是地图,并借此引出课题学《学会阅读地图》。
【设计意图】通过这种谜语的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快速进入角色,更好地学习本堂课的内容。
环节二:新课教学
1.含义及三要素
展示《台湾省卫星图》、《台湾省地图》,并提出问题:地图有哪几部分组成?引导学生读图并思考得出:地图是运用各种符号将地理事物按一定比例缩小以后表示在平面上的图像。三要素包括:图例、比例尺、方向,也是地图的语言。接着依次讲解。
2.图例
展示《常用图例图》,学生读图回答什么是图例?有什么作用?我会带领学生记忆一些常用的图例,并归纳图例是对地图上各种符号和注记的说明,可以提供阅读指南,更好地阅读地图。
3.比例尺
展示同样大小的《台湾省地图》、《朝阳区地图》,引导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回答比例尺的含义、公式、表示方式有哪些?比例尺指的是:指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的缩小程度。表示方式有: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紧接着让学生测量两点之间的距离,并根据比例尺计算出两点之间的实际距离。并且强调单位要统一。接着以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讨论比例尺大小的比较;比例尺与地域范围、内容详细程度的关系这两个问题,把学生前后四人为一小组,讨论5分钟,在同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提示学生结合图片,单位换算,及时予以点拨引导,讨论结束后,在学生代表分享交流的基础上,师生共同总结得出:数字比例尺,分子为1,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表示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表示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要根据内容选择合适的比例尺。
4.方向
展示三幅图片分别对应三种确定方向的方法:一般指向法、指向标定向法,并引导学生选用最快最准辨别方向的方法完成相应的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这种讨论的方法,可以集思广益,互相启发,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对问题的钻研精神并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地图法,可以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体现地理学科的教学特色。
环节三:巩固提高
这个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根据所学的地图知识,尝试为学校绘制一张平面图。学生自由绘制并在全班面前展示自己的成果。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绘制地图,能够学以致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开拓学生的思维。
环节四:小结作业
学生尝试以画思维导图的形式,总结本节所学内容,畅谈自己的收获。
【设计意图】总结式的结课方式,让学生在试验中思考本节课所学知识,自我归纳,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作业:学生利用互联网,搜集整理在野外辨别方向的方法。
【设计意图】有助于巩固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增进学生对于地球自转地理意义的理解,提高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七、说板书设计
为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我的板书比较注重直观、系统。我采用的是综合式的板书,它能够体现我的教学意图、落实教学计划,帮助学生更好掌握本节课的知识。这就是我的板书设计:
学会阅读地图
一、含义
二、三要素
1.图例
2.比例尺:定义及公式、表示方法、大小比较
3.方向:一般定向法、指向标定向法、经线定向法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