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考面试中,有一类问题对考生而言,伤害性不高,常常不以为意,但对面试结果却破坏力极强。这便是开口答题中经常出现的各类口头语,比如“嗯、额、呃、这个、那个”等。很多考生平常说话时,都没觉察有什么问题,往往在面试答题的练习中,通过录音录像的方式,才发现自己的表达存在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说它问题不大,是因为我们在日常的说话交流中都会免不了有些口头语,它的存在反而是自然表达的一种证明,越是刻意想去消除杜绝它,越是会扰乱自己答题的流畅性。说它问题不小,是因为一方面,当口头语出现的过于频繁,听众接收到信息就被这些过于频繁的口头语给打断的支离破碎,带来心烦意乱的感受,从而对表达者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思维能力、心理抗压能力等综合素质产生怀疑,进而呈现负面评价。另一方面,纵然尝试过很多种方法,但很多人依然解决不了口头语这个问题,甚至为解决口头语反而带来了更多的表达问题。
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破除口头语的魔咒,真正地和口头语说拜拜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好好分析分析这个问题,给大家提供一些具体可行的解决办法。
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就是得了解问题为什么会产生,找准病因了,才好对症下药!一般来说,导致口头语问题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语言习惯使然。很多人在日常说话时,因为成长的语言环境、学习说话的习惯等因素,从小就特别爱用口头语,所以在面试答题时就会不自觉频繁出现口头语问题,而且很多人在答题表达时,是完全意识不到自己使用了许多口头语。
2、表达语速过快。不少考生出现口头语较多,是因为表达语速过快,出现了“嘴在前面飞,脑子在后面追”,着急把脑袋中想到的内容、观点、金句等赶紧说出来,生怕一旦说慢了,这些想到的内容就会消失,找不回来了。但这种表达语速过快的背后,其实是心态上的过分紧张使然,人只要一紧张,语速就会不由自主地快起来,越紧张语速就会越快,语速越快,大脑思维的速度就越容易跟不上趟了,造成了思维的阻塞。
3、刻意追求表达的精准度。还有一部分考生,他们始终认为面试答题,和笔试主观题作答一样,必须要是踩到关键词、关键知识点,面试官才会给分;或者认为只有语言表达有文采、出口成章、字字珠玑、句句经典才能赢得面试官的青睐,给出高分。在这种刻意追求表达的精准度下,考生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如何组织语言上,把面试答题完全变成了语言组织能力的考查,更是不可能立足于题目本身的信息进行有效分析思考,更加加剧了表达的卡顿情况,只能试图用“嗯、啊、额、呃”这样的口头语来试图衔接上前言后语。
4、其实无话可说。最后还有一小部分考生,完全是因为对面试题目本身就没有什么想法,没有任何可作答的内容,或者想法不多,就一两句话,一下子就会说完了。然后,担心自己说得少、没想法,所以只好试图通过使用一些没有实际作用的口头语,显得自己还在进行深入的思考。
既然找到了导致口头语频繁的原因,那接下来我们就来说说,怎么样对症下药根治难题。
1、答题录音录像回听训练。针对习惯性口头语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答题录音回听,并记录某个口头语连续出现的次数以及惯用的口头语表述,这样就会意识到原来自己在答题中出现这么多的口头语,思想上就会重视起来,在答题时有意识地进行控制。或者两个人练习答题时,当出现口头语表述时,对方举手示意给予提醒,这时也会有意识控制。
2、刻意放慢语速。针对语速过快的问题,就是要适当放慢语速了。一方面,可以在平时注重有感情地反复阅读一些小说、散文,或者听广播看新闻时边听边跟着说,训练自己抑扬顿挫的表达语感和习惯。另一方面,可以掐秒限时答题,根据整理好的答题文本,按照每分钟200-250个字的语速,计算整篇文本说话的目标时长,然后开始掐秒答题,反复训练至答完题,所用实际时长与目标时长一秒不多,一秒不少。
3、语言自然,流畅第一。针对刻意追求表达的精准度的考生,首先还是要转变对面试答题语言的错误认知。面试表达最本质的要求就是清楚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使面试官清晰准确完整地接收自己传递的信息。所以,接地气的语言往往比高大上的精准措辞要更容易让面试官接收和理解。在这种面对面的交流中,用接地气的语言表达清楚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反而会带给考官更多的亲切感,更加愿意认真听你的答题。
4、理顺思路,不断积累。最后针对拿到题目,无话可说的问题,说到底还是因为题目思维方法、知识积累、表达训练存在不足。所以,要好好从基础做起,逐一掌握每类面试题目的思考方法、作答思路,做好基础知识的日常积累,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而不是“书到用时方恨少”,这样才能在面试答题时侃侃而谈,真正和口头语说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