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领导讨论中,通过发言为整个讨论提供有效的信息,每次发言都能够引起其他考生的思考、探讨和重视等,帮助整体讨论积极推进或者及时发现问题。
有些考生常认为只要在整场考试中多发言就是好的,就一定能够引起考官的关注,取得相对高的分数。其实这样的想法并不准确,虽然多次发言会给别人留下深刻印象,看到积极参与的态度,但是如果发言中基本没有实质有效的内容,也没有给本次讨论提供可用信息,那么意义并不是很大,也没有什么贡献,反而可能会让其他考生反感,认为你在浪费时间。
1.未能做到有效倾听,发言时没有准确切入主题。
2.发言过于啰嗦,没有重点,逻辑较为混乱。
3.语气不够坚定,表述内容模棱两可,提出的问题开放性较强,没有自己的观点。
(一)发言的前提是倾听。
进入讨论环节,当没有取得首先发言的机会时不要着急,仔细聆听别人的发言,做好记录,发言时要看好时机,当别人发言出现失误、与重点讨论内容不符、自己有见解时主动发言。考生可以通过日常训练提升倾听能力,例如通过听新闻的语音播报,记录核心话题和关键论点,做好记录,然后和新闻内容对比查找差异性。
(二)发言要简明并有逻辑
讨论时大家都比较紧张,听说读写的能力可能会降低,那就要求我们在发言时要抓住重点,声音洪亮,语速适中,逻辑清晰,言简意赅,切勿长篇大论没有核心内容。考生可以通过用社会热点话题或新闻事件切入,进行总结陈述发言,提高总结陈述能力。
(三)发言要有指向性
发言时要首先强调本次的主题和讨论对象,例如是针对某个问题还是针对某位考生刚才答题内容的讨论,也可以是整体内容的推进。无论说什么,一定要先表明本次发言的立场,让其他人听起来有方向。
(四)发言的语气要坚定
发言的时候不仅要立场鲜明,态度严肃,语气也一定要坚定,这样可以使对方明确己方的观点,重视己方的意见。道理一定要讲的生动,深刻,还要有很强的说服力。这些都是由个人能力来决定的,这种能力是可以通过日常锻炼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