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沟通能力在生活中和工作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常说“朋友多了路好走”,有了良好的沟通能力,同事、领导、群众甚至是萍水相逢的“江湖伙伴”都可能成为我们的朋友。对于结构化面试的考官来说,人岗匹配的最合适人选必定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因为这直接关系着考生在进入工作岗位之后能否处理好工作中的人际关系,展现良好的情商。然而,目前大多数考生的问题就是仍然把考察沟通能力的题目当题目来回答,而非当具体的问题去处理,直接导致出现了答题模式化或是空洞的问题。要向考官展示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就必须要做到有效沟通。对此,教育将为各位考生做深入讲解:
首先,要分清场合,做到沟通形式的有效性。在考察沟通能力的题目中,往往都会有身份、对象和情境设定,所以,各位考生先要把这些清楚,然后想成生活化工作化场景,选择有效沟通形式或场合。沟通的场合分为正式沟通场合和非正式沟通场合。正式沟通场合适用于与多人进行沟通,如会议等;而非正式沟通场合适用于与极少数人进行沟通,如私底下的沟通。譬如例题,“为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质量,领导让你起草一份相关管理制度,但是很多同事认为新制度会损害自己的利益纷纷找你来理论,面对这种情况你要怎么办?”在这道题当中,有明确指出是“很多同事”都对新的管理制度有意见,所以普遍性的问题,沟通对象是很多人,那这个时候要做到有效沟通,采用的方法就是统一沟通,而统一沟通最好的方式就是正式沟通,如开座谈会,这样一次性规范恰当地解决问题。又如例题,“你在一个重大课题组,有几个新来的同事,工作能力强,却总喜欢自成一队,不与其他同事交流,其他同事也产生了意见,你怎么办 ?”这道题中主要沟通对象是几个新来的同事,如果统一沟通新人也没面子,毕竟自成一队是个别性的问题,采用正式沟通不仅没有效果,反倒适得其反,采用非正式沟通,即私下沟通,既顾及到了个别团体的面子,也能解决实际问题。
其次,要换位思考,做到沟通内容的有效性。换位思考的意思就是要清楚沟通的对象想听什么,不想听什么,避免“站着说话不腰疼”,真正和沟通对象共情。譬如例题, “你在市财政局工作,你单位同事老王工作了十多年了,平日里工作脚踏实地,同事们对他的评价也很好。最近来了一个新领导,工作上有新理念和新方法,开展了工作改革,老王不是很适应,领导为此批评了他,老王为此产生了消极情绪。你作为他的同事,打算怎么劝解他,请模拟一下。” 这种现场模拟的出题形式在面试中出现频率高,重点考察考生的沟通能力。面对这种题目,必须要抱着豁出去的心态,还原真实说服场景。首先,明确咱们的说服目标是什么,从题目中“老王为此产生消极情绪”可以看出来目标是让老王从消极情绪中走出来,适应领导风格,进而踏踏实实工作。其次,开始模拟,真正模拟时,可能会有说教式引入“老王,你这不行啊,领导毕竟是领导,咱们不听也得听”,也可能有直接式引入“老王,听说你不能适应,还被领导批评了?”,这两种形式,各位考生体验一下,你作为老王会有什么感受。要想老王舒服,第一步要更自然轻松的引入,如“王哥,您有丰富经验,我这里有个问题想向你请教一下,咦,最近怎么看你心情不好?新领导来了,我们的工作确实更有挑战性了呢”,称呼方面面对你有资历的老同事,哥、姐最能拉近距离了。那第二步就是充分换位思考的基础上理解他,迎合他的心理或想法,新领导来了,无论对谁都需要一段时间适应,类似这样的表达都可以。第三步就是情理结合说服,动情方面就是表达你的真情实感,如对老同事想法与能力的肯定,多说发自肺腑的好话听;说理方面,因为是老同事,你可以说“你要是不适应的话你让领导怎么看,其他同事怎么看”这样反面的话语吗?显然没给老王面子,没顾及到他身份,既然反面不好,那咱们就正面说利,如适应新领导的利和单位改革的利,这些利既有对他自己的,也有对单位的,如与时俱进,示范带头,领导好帮手,提高效率等等,各位考生结合利弊分析就对了,在说利还是弊,你要结合身份哪种更让人舒服,更有效果。第四步,你不能说完了就说“其他的我也多说了”,留一堆疑惑给他,还是要提出对策解决疑惑,不过,人家是老同事,应该是有不少主意或想法,你只要相信他能做好就可以了,提建议不提或适当提都可以,注意度。第五步,一定要善始善终,巩固效果,自然收尾,生活场景化或工作场景化的都行,如“王哥,心情好点了吧,帮我看看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可以吗”或者“王哥,走,已经下班了,之前有人给我推荐一个还不错的火锅店,咱们一起去试试?”
总之,要做到有效沟通,既要注意沟通方式的有效性,也要注意沟通内容的有效性。各位考生在答题时一定要回忆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场景,入情入境,注重形式,换位思考,不仅展现良好的沟通能力,而且让考官感受到你的真情实感,一举多得,从而为面试增加成功的砝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