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推理】自我意识是对自己身心活动的觉察,即对自己的认识,具体包括认识自己的身体状况(如身高、体重、体态等)、心理特征(如兴趣、能力、气质、性格等)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如自己与周围人们相处的关系、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与作用等)。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自我意识的是:
A:小王觉得自己在单位的朋友很少
B:小张觉得自己性格外向
C:小黄认为自己不适合经商
D:小李认为自己的体重超标
正确答案:C
解析:自我意识的定义要点:①身体状况;②心理特征;③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A项,觉得自己在单位的朋友很少,是对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的认识,符合要点③。
B项,觉得自己性格外向,是对自己的心理特征的认识,符合要点②。
C项,认为自己不适合经商,并不涉及自己的身体状况、心理特征或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不属于自我意识。
D项,认为自己的体重超标,是对自己的身体状况的认识,符合要点①。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4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8题
2、【判断推理】安徽黄山是我国茶叶的主要产地之一,名茶种类很多。在黄山旅游时,导游总会在几个茶园停车,劝大家去茶园参观,而且说买不买没关系,只要进去看看就可以。为此,一些游客常有怨言,但这种现象持续存在,甚至愈演愈烈。
以下哪项最不可能是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A:游客在茶园购物,导游会得到提成
B:虽然有的游客不愿意,但许多游客是愿意的,他们开心购物就是最好的证明
C:到黄山旅游的游客在经济上很宽裕,他们只想省时间,进茶园可以批量采购
D:有些游客外出旅游的任务之一就是购物,如果空手而归,会感觉玩得不高兴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矛盾是:有些游客对去茶园参观有怨言,但这种现象却仍持续存在。
A项,从导游的角度出发,解释了题干矛盾,是可能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B、D两项,从游客的角度出发,解释了题干矛盾,是可能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C项,游客都想省时间,进茶园批量采购与“一些游客常有怨言”矛盾,最不可能是造成题干现象的原因。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5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3题
3、【判断推理】舆论:指相当数量的个人、群体或组织对公共事务所发表的倾向一致的言论。
下列属于舆论的是:
A:某公司领导成员全体到会向新职工介绍公司发展前景
B:某航空公司发生飞行员集体返航事件后,很多乘客认为这些飞行员对乘客的安全不太负责任,表示不再乘坐该航空公司的飞机
C:李勇的亲戚朋友对他家购买的新房一致赞赏
D:高山对本公司的某一决策发表不同意见
正确答案:B
解析:舆论的定义要点是:①相当数量的个人、群体或组织;②公共事物;③倾向一致的言论。A、C两项不符合②;D项不符合①。只有B项符合定义。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4、【判断推理】
档案室有五个柜子,分别放着教育学院、体育学院、人文学院、管理学院和信息学院五个学院的资料,现在由甲、乙、丙、丁、戊五位同学来猜这五个柜子和五个学院的对应关系:
甲:第二个柜子是教育学院的,第三个柜子是体育学院的。
乙:第二个柜子是人文学院的,第四个柜子是管理学院的。
丙:第一个柜子是管理学院的,第五个柜子是信息学院的。
丁:第三个柜子是人文学院的,第四个柜子是信息学院的。
戊:第二个柜子是体育学院的,第五个柜子是教育学院的。
打开柜子后发现,每个人都只猜对了一半,而且每个柜子都有一个人猜对。由此可以推出:
A:
第一个柜子里放着人文学院的资料
B:
第二个柜子里放着教育学院的资料
C:
第三个柜子里放着管理学院的资料
D:
第四个柜子里放着信息学院的资料
正确答案:D
解析:
题干五个人的猜测中只有丙的猜测涉及第一个柜子,根据题干中“每个柜子都有一个人猜对”可知,丙关于第一个柜子的猜测必然是正确的,即丙的前半句话为真,第一个柜子是管理学院的。
根据丙的前半句为真可知,乙的后半句为假,前半句为真,即第二个柜子是人文学院的。
根据乙的前半句为真可知,丁的前半句为假,后半句为真,即第四个柜子是信息学院的。
根据乙的前半句为真可知,甲的前半句为假,后半句为真,即第三个柜子是体育学院的。
根据甲的后半句为真可知,戊的前半句为假,后半句为真,即第五个柜子是教育学院的。
综上可知,第一个柜子是管理学院的,第二个柜子是人文学院的,第三个柜子是体育学院的,第四个柜子是信息学院的,第五个柜子是教育学院的。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1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85题
5、【判断推理】( ) 之于 朋友 相当于 ( ) 之于 婚姻
A:奋斗 金钱
B:战友 同学
C:真诚 爱情
D:友善 勤奋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奋斗和朋友,金钱和婚姻,均没有明显关系,不符。
B项,战友和朋友是交叉关系,但同学和婚姻没有明显关系,不符。
C项,真诚是朋友的基础,爱情是婚姻的基础,前后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D项,朋友之间关系比较友善,但勤奋和婚姻没有明显关系,不符。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8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72题
6、【判断推理】一切生命有机体都需要新陈代谢,否则生命就会停止。文明也是一样,如果长期自我封闭,必将走向衰落。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只有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取长补短,才能保持旺盛生命活力。
由此可以推出:
A:一种文明如果没有长期自我封闭,就不会走向衰落
B:一种文明如果没有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就不能保持旺盛生命活力
C:一种文明如果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取长补短,就能保持旺盛生命活力
D:一种文明如果没有保持旺盛生命活力,它就没有同其他文明取长补短
正确答案:B
解析:题干条件可翻译为:①文明长期自我封闭⇒走向衰落;②文明保持旺盛生命活力⇒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取长补短。
A项,可翻译为:一种文明没有长期自我封闭⇒不会走向衰落,否定①的前件不能推出否定的后件,排除。
B项,可翻译为:一种文明没有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不能保持旺盛生命活力,否定②的后件可以推出否定的前件,保留。
C项,可翻译为:一种文明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取长补短⇒保持旺盛生命活力,肯定②的后件不能推出肯定的前件,排除。
D项,可翻译为:一种文明没有保持旺盛生命活力⇒没有同其他文明取长补短,否定②的前件不能推出否定的后件,排除。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0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级)第107题,2020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第102题
7、【判断推理】重力 对于 ( ) 相当于 ( ) 对于 昼夜交替
A:物体质量 月圆月缺
B:潮汐 地球公转
C:地球 月球
D:自由落体 地球自转
正确答案:D
解析:A项,物体所受重力和质量成正比,月圆月缺和昼夜交替无直接关系。前后关系不一致。
B项,潮汐是受天体的吸引产生的,昼夜交替是由地球自转产生。前后关系不一致。
C项,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力产生的,月球和昼夜交替无直接联系。前后关系不一致。
D项,自由落体是在重力作用下产生的,昼夜交替是由地球自转产生的。前后关系一致。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6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副省级)第104题,2016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级)第99题
8、【判断推理】氧气:树叶:光合作用
A:荒漠:草原:过度放牧
B:潮汐:海洋:引力
C:电能:河流:势能转换
D:美酒:粮食:真菌
正确答案:C
解析:树叶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A项,草原如果过度放牧会变成荒漠,与题干结构不一致。
B项,海洋的潮汐是在月球和太阳的引力作用下产生的,与题干结构不一致。
C项,河流通过势能转换产生电能,与题干结构一致。
D项,利用真菌可以将粮食酿成美酒,与题干结构不一致。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3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8题
9、【判断推理】演员:公园:演出
A:谣言:微信:查处
B:股民:股市:投资
C:士兵:战争:升迁
D:信息:卫星:定位
正确答案:B
解析:演员在公园里演出。
A项,在微信中散播谣言可能会被查处,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股民在股市里投资,与题干关系一致。
C项,士兵赢得战争可能会得到升迁,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通过卫星传送的信息进行定位,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8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0题,2018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0题,2018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直)第100题,2018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公检法)第94题,2018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5题,2018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5题,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8题,2018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5题,2018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5题,2018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区考)第91题
10、【判断推理】许多大城市的中小学校门口,在每天早晚交通高峰期,都能看到接送孩子的车队长龙。有人认为,开车接送孩子上学是导致交通严重拥堵的原因。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观点?
A:由于中小学校车的使用率很低,大量家长都选择驾车接送孩子上学
B:寒暑假期间早高峰的交通拥堵程度降低,并且空气污染程度也降低
C:大城市的中小学校多位于城市的核心区,车流量和人流量本身就很大
D:国家出台了划分学区的政策后,许多孩子可以就近上学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观点:开车接送孩子上学是导致交通严重拥堵的原因。
A项,指出大量家长都选择驾车接送孩子上学,则交通严重拥堵确实有可能是这些家长开车接送孩子上学导致的,对题干有一定的支持作用,排除。
B项,寒暑假期间交通拥堵程度降低,从反面说明了交通拥堵是开车接送孩子上学导致的,支持了题干观点,排除。
C项,说明大城市的中小学校所在的城市核心区车流量和人流量本身就很大,容易造成交通拥堵,并非开车接送孩子导致的,削弱了题干观点。
D项,“孩子可以就近上学”与开车接送孩子上学是不是导致交通严重拥堵的原因无关,无法削弱题干的观点,排除。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8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4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