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合126

发布时间:2022-07-29 10:56     浏览量:25

1、【言语理解】中外文学艺术史上的许多个案证明,一位作家、艺术家,只有立足于自己的生命体验,捕捉生命意识,又能以超越性的襟怀,以大生命意识的视野,透视人性,观照人生,体察万物,才能创作出境界最为高超,具有久远而又强劲的生命活力的作品。
这段文字中提及的“大生命意识”是指:

A:艺术家要加强修养,要有大格局、大智慧

B:拥有超人类的生命襟怀,向往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C:生命是可贵的、神圣的,人类所有正常的生命本能都应得到尊重

D:以政治的、道德的、法律的尺度,对笔下人物予以是非好坏的明确判定

正确答案:B

解析:定位原文,“以超越性的胸襟”和“透视人性,观照人生,体察万物”是对“以大生命意识的视野”的具体阐释,由此可知,“大生命意识”指的是要有宽广胸襟,使人与人、人与万物之间和谐生存。A项强调的是艺术家的修养,C项强调的是生命的珍贵,D项强调对作品中人物的判定尺度,三项均不能包含“万物”,不能体现出超越人类生命观的意识,排除。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9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9题

2、【言语理解】越来越多的人成了互联网追新潮的盲从者,他们生怕自己惯用的虚拟身份在某个网络社区被别人抢先占据。这种场面似乎与1999年前后免费电子邮箱热潮有些相似,当时的统计显示,每个互联网用户平均注册了8.6个电子邮箱。可到2005年,这些邮箱只有18%还在使用,每个互联网自然人平均使用的电子邮箱仅为1.73个。同样,只有少数社区注册者将成为存活下来的网络自然人。每个人有限的精力和时间,决定了未来网络社区的天花板高度。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同时在多个网络社区注册是没有必要的

B:盲目追逐新潮会耗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

C:网络社区应吸取免费电子邮箱热潮的教训

D:对未来网络社区规模的估计不宜盲目乐观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首先介绍“互联网追新潮盲从者”这个群体,接着以免费电子邮箱自1999年到2005年的发展状况为例,指出“每个人有限的精力和时间,决定了未来网络社区的天花板高度”。其中,“天花板高度”指的就是“未来网络社区”发展的态势、规模。因为受个人“精力和时间”的限制,这一态势和规模不会无限制发展,D项符合文意。
A、B、C三项均可从文段推出,但不是文段论述的重点。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0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8题,2010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78题,2010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78题,2010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8题,2010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8题,2010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8题,2010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78题,2010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78题,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78题

3、【言语理解】欧盟委员会发布消息称,回顾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________,欧盟采取得当的________,有效地控制住了危机的蔓延与发展,从而在最近几年取得了经济持续增长的佳绩。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历史 办法

B:历程 措施

C:经历 手段

D:经过 举措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一空,“经历”指亲身见过、做过或遇到过的事情,只能用于修饰人,排除C。“经过”指过程、经历。一般用于形容某一具体事件,排除D。
第二空,“办法”比较口语化,不符合欧盟委员会正式发文的用语风格,排除A。在官方用语中,“回顾……历程”为习惯搭配。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8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题,2018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直)第30题,2018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8题,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4题,2018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题,2018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9题,2018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2题

4、【言语理解】性格直爽,动不动就对记者________的她,却成为中国体坛标志性的人物。她________,似乎很难被归类,她脾气火爆,不是乖乖女。但她在球场上的坚韧以及所取得的成就,在为中国体育赢得世界________的同时,足以传递关于力与美的正能量。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反唇相讥 特立独行 瞩目

B:针锋相对 特立独行 瞩目

C:反唇相讥 独断专行 注目

D:针锋相对 独断专行 注目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针锋相对”指双方策略、观点等尖锐对立,“反唇相讥”指受到指责不服气而反过来讥讽对方。所填词语应形容“她”对记者的态度,不涉及双方态度的对立, 且“反唇相讥”与前文“性格直爽”、后文“脾气火爆”对应恰当,排除B、D。第二空,由后文“很难被归类”可知,所填词语应表示文段中的“她”行事独特,与众不同。“特立独行”指有操守、有见识、不随波逐流。“独断专行”指行事专断,不考虑别人的意见。“独断专行”含贬义,与后文“传递……正能量”相悖,排除C。第三空,“瞩目”填入也符合句意。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9年深圳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9题

5、【言语理解】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近日在地下通道启动了大型强子对撞机,由此拉开高速粒子对撞系列实验、探索宇宙起源之谜的序幕。然而,从实验一开始,外界便遍布各种危言耸听的“世界末日论”,有的说实验可能产生黑洞,顷刻间吞噬地球,还有的说实验将诱发奇异粒子,引发一连串的灾难性反应。实际上,在其他几个粒子物理实验启动,甚至是第一次核武器实验之前,世界上也充斥着类似的末日预言,而人类早在数千年前就预测世界末日会到来,可是,这些预言一个接一个地被证实是谎言。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粒子物理实验的启动,以及每一次核武器实验都具有毁灭世界的风险

B: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的大型强子对撞实验拉开了探索宇宙起源之谜的序幕

C:事实证明,每一次粒子物理学实验启动之前的世界末日预言都是不成立的

D:在每一次物理学实验启动之前,世界上总是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世界末日预言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高速粒子对撞实验启动引发了一系列有关世界末日的论调,继而以之前的相关物理实验启动时也曾引发过类似的预言为例,说明这些当时危言耸听的预言最终都变成了谎言。C项恰当地概括了文意,当选。

考题出处:待更新

6、【言语理解】①每一类型的法制本身都经历了适应社会发展或不适应社会发展的动态变化
②历史地看,奴隶制法、封建制法、资本主义法、社会主义法因生产力的发展前后相继地依次更迭
③这种变化或表现为由盛入衰,或表现为弃旧扬新,没有永恒不变的法
④这一阶段的法制在总体上保持旧法体系的同时,不断地“部分质变”,增生着新法的因素,新类型法的因素不断增多
⑤在法的这种动态发展过程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法的“部分质变”贯穿于法的发展过程中,激励法的前承后继,不断完善
⑥在一种类型的法与取而代之的另一种类型的法之间,存在着一个为时漫长的过渡阶段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①③②⑤⑥④

B:②①③⑥④⑤

C:①②⑥④⑤③

D:②⑥①③④⑤

正确答案:B

解析:梳理句子可知,④开头的“这一阶段”指代的应是⑥末尾的“过渡阶段”,故两句应相连,顺序为⑥④,排除D。③开头的“这种变化”指的应是①末尾的“动态变化”,故两句应相连,顺序为①③,排除C。④、⑤都提到“部分质变”,且由⑤的“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可知,⑤是对④的进一步强调,故两句顺序应为④⑤,排除A。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7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公检法)第43题,2017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37题

7、【言语理解】如何看待各项指标的起落调整?如何领会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的辩证用意?如何贯彻稳中求进的调控指引?________中国经济的复杂问题,需要________的专业剖析,更离不开格局宏大的战略思考。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破解 具体而微

B:反观 一丝不苟

C:解读 返观内视

D:反思 条分缕析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结合前文的三个问句和后文的“需要……的剖析,更离不开……的战略思考”可知,此处说的是要解决中国经济的复杂问题,选“破解”或“解读”比较恰当。“反观”指反过来看,回过头来看;“反思”指思考过去的事情,总结经验教训。均未体现“解决”之意,排除B、D。
第二空,由“需要……更离不开……”可知,第二空应与“格局宏大”构成反义对应。“返观内视”指自我省察,与题意不符,排除C。“具体而微”指内容大体具备,而形状或规模较小,与从小处着眼专业剖析的语境相符。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7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公检法)第27题,2017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23题

8、【言语理解】王羲之书法所表现出的那种姿韵萧散、超然于物外的雅逸之风,一直是后代书法家极力追摹的理想境界。王羲之的书法从容自得、真率烂漫,没有一点尘埃气的风流神韵,散发着当时的时代趣味,展示了当时士人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我的自信和超逸,成为引领这一书风的代表。
最能概括王羲之书法风格的是:

A:傲岸磅礴,潇洒出神

B:肉不没骨,筋不外透

C:清华雅淡,晋人尚韵

D:丰富肥厚中藏遒劲之趣

正确答案:C

解析:由“王羲之书法所表现出的那种姿韵萧散、超然于物外的雅逸之风”“王羲之的书法从容自得、真率烂漫,没有一点尘埃气的风流神韵,散发着当时的时代趣味”可知,王羲之的书法雅逸脱俗,体现了当时的时代趣味,C项与此相符。A项的“磅礴”文段未体现,且此句评价的是苏轼的书法特点;B项是后人对赵孟頫书法特点的评价;D项的“丰富肥厚”“遒劲”文段未体现。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3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1题

9、【言语理解】下列各句表达明确的一项是:

A:她因不堪忍受雇主的歧视和侮辱,便投诉媒体,要求媒体帮她伸张正义。

B:他看见组织部新来的援藏干部很高兴,于是两人亲切地交谈起来。

C:他在某杂志生活栏目上发表了一篇关于饮食习惯与健康的文章。

D:这次外出比赛,我一定说服老师和你一起去,这样你就不会太紧张。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便投诉媒体”应改为“向媒体投诉”。B项是歧义句,“高兴”既可理解为“援藏干部高兴”,也可以理解为“他高兴”。D项,“我一定说服老师和你一起去”既可以理解为“老师和你一起去”,也可以理解为“我和你一起去”。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言语理解】湿地是与森林和海洋并列的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它在保持水源、抵御洪水、控制污染、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作用难以替代。美国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并使用湿地概念的国家,如今至少有25个州已制定了湿地保护方面的法规。经历了“卡特里娜”飓风重创的路易斯安那州,甚至计划花费数百亿美元恢复密西西比河三角洲的大片湿地。然而,最新的研究显示,像美国这样先破坏后重建的保护方式并不理想,因为湿地一旦遭破坏就很难恢复原样。为此,世界各国已将湿地保护的重点放在可持续发展上。较为普遍的做法是成立湿地保护区,并适当在区内发展旅游业,从而使发展和保护相辅相成。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美国在湿地保护立法方面存在弊端

B:保护湿地对维护生态平衡意义重大

C:成立湿地保护区将促进旅游业发展

D:湿地保护应着眼于实现可持续发展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首先介绍了湿地的重要作用,然后以美国为例说明了先破坏后重建的湿地保护方式存在弊端,最后得出结论——湿地保护应将重点放在可持续发展上。选项中提到“可持续发展”的只有D,故当选。

考题出处:2012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4题,2012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春季)第39题,2012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9题,2012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9题,2012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9题,2012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2题,2012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4题,2012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0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