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常识判断】张某和李某因故结仇。一日,张某看到李某在路上行走,便找了一根铁棍来教训李某。李某看到张某迎面赶来,情急之下夺过一辆摩托车骑上就逃,造成摩托车主人腿部骨折。关于李某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紧急避险
B:属于正当防卫
C:构成抢夺罪
D:构成故意伤害罪
正确答案:A
解析:A项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一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题中李某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胁,夺走他人摩托车逃跑的行为应属于紧急避险。
B项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C、D两项错误。紧急避险属于法定的违法阻却事由之一,不负刑事责任。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1题
2、【常识判断】“低碳生活”就是指尽量减少日常生活所消耗的能量,从而间接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一种生活理念。下列不属于低碳生活理念的一项是:
A:超市采用玻璃门冰柜,缩短顾客购物时打开冰柜门的时间
B:优先选用公共交通出行,减少驾车次数
C:尽量减少传真机、打印机和复印机等办公设备的使用量
D:公共场所禁止吸烟,餐馆、咖啡厅设立吸烟区
正确答案:D
解析:低碳生活简单来说即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ABC项符合低碳生活要求。D项在餐馆、咖啡厅设立吸烟区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二手烟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是基于健康原因,不属于低碳生活理念。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3、【常识判断】相比普通的中性笔,使用碳素墨水钢笔书写的字迹能长期保存而不褪色,这是因为:
A:墨水中的碳还原成稳定的物质
B:墨水中的碳跟纸发生反应生成活泼的物质
C:墨水中的碳被氧化成活泼的物质
D:墨水中的碳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正确答案:D
解析:常温下的碳化学性质稳定,不易被还原、氧化或跟其他物质发生反应,这是碳素墨水书写的字迹容易保存的原因。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兵团)第12题
4、【常识判断】下列对有关气候效应的解释,正确的是:
A:阳伞效应是指由于天空中大块乌云的阻挡而削弱太阳短波辐射,使气温降低
B:热岛效应是指由于城市下垫面特性和人类活动影响,使市区的气温比郊区高
C:温室效应是指温室气体透过太阳长波辐射,大量吸收地面短波辐射,使气温升高
D:海洋沙漠化效应是指海洋因受周围陆地沙漠化的影响,失去了对气温的调节功能
正确答案:B
解析:A项错误。悬浮在大气中的气溶胶粒子犹如地球的遮阳伞,它能反射和吸收太阳辐射,特别是能减少紫外光的透过,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从而引起地面气温降低,这种作用称为“阳伞效应”。另外,大气污染物微粒提供了丰富的凝结核,能使云量、降水量和雾的频率增加,这对地表也起到了冷却作用。
B项正确。热岛效应是指城市因大量的人工发热、建筑物和道路等高蓄热体及绿地减少等因素,造成城市“高温化”,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在近地面温度图上,郊区气温变化很小,而城区则是一个高温区,就像突出海面的岛屿,由于这种岛屿代表高温的城市区域,所以就被形象地称为城市热岛。形成城市热岛效应的主要因素有城市下垫面、人工热源、水气影响、空气污染、绿地减少、人口迁徙等。
C项错误。温室效应是指太阳短波辐射可以透过大气射入地面,而地面增暖后放出的长波辐射却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质所吸收,从而产生大气变暖的效应。
D项错误。“海洋沙漠化”的学术概念是指由于漏油在海面扩展成油膜,抑制海水的蒸发,阻碍潜热的转移,从而引起海水温度和海面气温的上升;同时,由于水分蒸发受阻,海面上的空气变得干燥,失去对气候的调节作用,类似于沙漠气候的特征,因此被人们称之为“海洋沙漠化效应”。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5、【常识判断】成语“作茧自缚”是从家蚕的生理现象引申而来的,下列与之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这一现象存在于家蚕的幼虫期
B:家蚕的发育是不完全变态发育
C:茧经过缫丝工序成为丝绸原料
D:蝉在发育后期会经历同样的阶段
正确答案:C
解析:春蚕由卵孵化成幼虫后,取食桑叶,每隔5、6天就蜕一次皮,经过4次蜕皮后,停止取食吐丝,将身体围绕起来结茧化蛹。春蚕到了蛹期,蛹皮就硬起来了,“作茧自缚”是指春蚕化为不食不动的蛹,A选项说法错误。昆虫在个体发育中,只经过卵、若虫和成虫等3个时期的,叫做不完全变态;而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的叫完全变态,家蚕属于完全变态发育,B选项说法错误。将蚕茧抽出蚕丝的工艺概称缫丝,茧经过缫丝工序成为丝绸原料,C选项说法正确。蝉的一生经过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幼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非常相似,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D选项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为C。
考题出处:待更新
6、【常识判断】远程电力传输一般采用50~100万伏的高电压,其主要原因是:
A:确保远程电力传输的安全
B:减少传输线路上的电能损失
C:减少雷电对传输线路的破坏
D:
节约传输线路上的设备和材料
正确答案:B
解析:远距离输电,主要是为了克服输电过程中的电能损耗问题。当然还有别的原因,如克服线损,距离越远线损越大,要求电压也越高。又如节约材料,因为载流越大,导线的截面积也大,用高压,降低了电流也降低了导线截面积。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7、【常识判断】下列关于生活常识的表述,错误的是:
A:干冰是固体状态的二氧化碳,可用于人工降雨
B:红黄绿能作为信号灯的颜色,是因为这三种颜色有波长优势
C:海市蜃楼是由于特殊气象条件下大气发生剧烈的反射造成的
D:烟草、面粉等有机粉尘聚焦的厂房容易发生爆炸事故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正确。干冰是固体状态的二氧化碳,干冰可用作人工降雨的催化剂。说法正确,排除。
B项正确。红黄绿三种颜色具有波长优势,穿透力强,容易被人们的视觉观察到。说法正确,排除。
C项错误。海市蜃楼是由于不同的空气层有不同的密度,而光在不同密度的空气中又有着不同的折射率,地球上物体反射的光经大气折射而形成的虚像。说法错误,当选。
D项正确。烟草、面粉等粉尘,在特定条件下容易爆炸。说法正确,排除。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6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19题
8、【常识判断】关于溶液与溶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酒精与水能够以任意比例互溶
B:汽油溶解食用油属于物理变化
C:酸碱中和后的溶液不一定呈中性
D:加入蔗糖可以增加溶液的导电性
正确答案:D
解析:A项说法正确。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
B项说法正确。汽油属于有机溶剂,有机溶剂是能溶解一些不溶于水的物质(如油脂、蜡、树脂、橡胶、染料等)的一类有机化合物,其特点是在常温常压下呈液态,具有较大的挥发性,在溶解过程中,溶质与溶剂的性质均无改变。
C项说法正确。酸和碱恰好完全中和,溶液不一定呈中性,由生成的盐的性质而定。
D项说法错误。向水中加入少量蔗糖固体不能增强溶液的导电性,因为蔗糖在水中不能发生电离。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9、【常识判断】下列关于甲骨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骨文又称卜辞
B:甲骨文反映了商王的活动
C:甲骨文是中国汉字的萌芽
D:甲骨文主要发现于河南安阳
正确答案:C
解析:汉字形成系统的文字是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朝。考古证实,在商朝早期,中国文明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其主要特征之一就是甲骨文的出现。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古老文字。在商代,国王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占卜,甲骨就是占卜时的用具。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被认为是现代汉字的早期形式,有时候也被认为是汉字的书体之一,也是现存中国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常识判断】以下情形,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法院不予受理的是:
A:对行政拘留、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罚款、警告等行政处罚不服的
B:对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不服的
C: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经营自主权或者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土地经营权的
D:行政机关对其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工作人员认为不合理,要求撤销的
正确答案:D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十二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下列诉讼:(一)对行政拘留、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罚款、警告等行政处罚不服的;(二)对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不服的;(三)申请行政许可,行政机关拒绝或者在法定期限内不予答复,或者对行政机关作出的有关行政许可的其他决定不服的;(四)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关于确认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决定不服的;(五)对征收、征用决定及其补偿决定不服的;(六)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或者不予答复的;(七)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经营自主权或者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土地经营权的;(八)认为行政机关滥用行政权力排除或者限制竞争的;(九)认为行政机关违法集资、摊派费用或者违法要求履行其他义务的;(十)认为行政机关没有依法支付抚恤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或者社会保险待遇的;(十一)认为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未按照约定履行或者违法变更、解除政府特许经营协议、土地房屋征收补偿协议等协议的;(十二)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他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除前款规定外,人民法院受理法律、法规规定可以提起诉讼的其他行政案件。”A项对应《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十二条第一项的内容,B项对应《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十二条第二项的内容,C项对应《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十二条第七项的内容。因此A、B、C三项的内容法院应当受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十三条规定:“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下列事项提起的诉讼:(一)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二)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三)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四)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行政行为。”由此可知以D项情形提起行政诉讼的,法院不予受理。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8年广州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3.25)-考友回忆版第43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