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言语理解】中央八项规定之所以取得成效,关键是中央政治局以身作则、________。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自己在作风建设中的关键地位和重要作用,以及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责任,以________、如临深渊的小心和谨慎,对待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要带头改进作风,不是说给大家听,而是做给大家看,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身先士卒 如箭在弦 真抓实干
B:率先垂范 如履薄冰 求真务实
C:严于律己 如临大敌 贯彻落实
D:公平正直 小心翼翼 廉洁自律
正确答案:B
解析:由第一空、第二空旁边的顿号可知,第一空、第二空所填词语应分别与“以身作则”“如临深渊”构成并列关系。D项“公平正直”不符合要求,排除。A项“如箭在弦”、C项“如临大敌”不符合要求,排除。B项代入文中均契合文意,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5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13题,2015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12题
2、【言语理解】节目数量多不叫繁荣,只能叫拥挤。________加上品类单一常会带来审美疲劳。所以好的节目一定要敢于________,同质的、内容形式单一的节目将被淘汰,能激起受众共鸣的、有价值的节目将大受欢迎。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粗制滥造 冒险
B:供过于求 创新
C:华而不实 担当
D:良莠不齐 突破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一空,由“加上”可知,空缺处所填词语应与“品类单一”共同构成受众审美疲劳的原因。对应首句的“节目数量多不叫繁荣,只能叫拥挤”,所填词语应有“数量多”的意思。A项“粗制滥造”形容制作粗劣,不讲究质量;C项“华而不实”比喻外表好看,内容空虚;D项“良莠不齐”指好的坏的混杂在一起。三项均不能用来形容数量,排除A、C、D。B项“供过于求”指供给的东西大于了需求量,强调的是数量,符合文意。
验证B项第二空,“创新”填入符合“同质的、内容形式单一的节目将被淘汰”的语境。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8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题
3、【言语理解】井盖夺命事件在多个城市发生,白岩松在节目中质问:难道这样一件事也需要总理来管吗?问得好!往再深一层说,中央或者国务院的确管不了那么多井盖或者类似的事儿,但管得了管井盖类似事儿的层层官员,一定要让撤职和任职一样成为常态,谁该管没管就撤谁,永不再用。
作者最想表达的观点是:
A:中央领导和部门应严查井盖夺命事件责任人责任
B:井盖管理问责应该成为常态
C:城市公共设施管理问责应该常态化
D:井盖夺命事件中国家管理层负有追责责任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首先引出井盖夺命事件这一问题。然后给出对策,指出虽然中央领导管不了那么多井盖事件,但管得了管井盖类似城市公共设施的层层官员,因此要落实对城市公共设施管理者的问责,并将这种问责常态化。C项描述与文意最相符,当选。
A、B、D三项还停留在井盖夺命事件本身,没有上升到公共设施管理这一问题。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3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类)第33题
4、【言语理解】
刘慈欣这十年创作的每一篇科幻作品我都拜读过,他屡屡将目光投向贫瘠的大西北,写西北山村如何遭遇银河帝国拆迁队,一名身患癌症的教师、一群孩子、一个村庄、一个星球的命运、在群星闪烁的宇宙之下,如何奇妙地交织在一起(《乡村教师》);写无数大肥皂泡裹带湿润空气以及两代人的梦想,进入内陆,从而调节西北干旱的气候(《圆圆的肥皂泡》)……
上述文字中所举的例子,是为了反驳下列哪项关于刘慈欣科幻作品的观点?
A:
不过是幻想的文字,并不接地气
B:
过于理性,很难使读者产生共鸣
C:
充满硬朗气质,缺乏对个人情感的描述
D:
注重宏大背景的描述,缺乏对普通人命运的关注
正确答案:A
解析:
结合《乡村教师》中描述的“贫瘠的大西北”“身患癌症的教师”“一群孩子、一个村庄”,以及《圆圆的肥皂泡》中“进入内陆,从而调节西北干旱的气候”可知,文段意在说明刘慈欣的作品是立足大西北这一现实基础,发挥想象力写就的文章,即反驳的是刘慈欣科幻作品只是想象、不立足现实的观点。A项与此相符。
B项,所举例子没有突出刘慈欣作品感性的一面,不能反驳“过于理性”的观点,排除。
C、D两项,“对个人情感的描写”“对普通人命运的关注”仅对应《乡村教师》这一个例子的内容,不能与另一个例子相对应,排除。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20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39题
5、【言语理解】将下列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最恰当的是:
①所以,在医生准入这件事情上,任何国家都不敢“任性”,宁缺毋滥
②良医治病,庸医要命
③让不合格的人穿上白大褂,等于让“隐形杀手”混入医生队伍
④而庸医之害,甚于无医
⑤医生有良医和庸医之分
⑥如果良医短缺了,就用庸医来充数,无异于饮鸩止渴,拿人命当儿戏
⑦降低当医生的门槛,必然导致医疗质量下降,最终受害的是患者
A:⑦⑤②⑥③④①
B:③⑥⑤②④⑦①
C:⑤②④⑥⑦③①
D:⑥⑤④⑦②③①
正确答案:C
解析:⑤指出医生有良医和庸医之分,②、④、⑥论述庸医之害,故这三句均应在⑤之后,排除B、D。④中的“庸医之害,甚于无医”是对②中的“庸医要命”的进一步说明,故②④应相连,据此排除A。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6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15题
6、【言语理解】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身份
B:象征
C:标识
D:标志
正确答案:C
解析:“民族文化”与“身份”“象征”搭配不当,排除A、B。“标识”与“标志”大多数时候可以通用,使用上有细微区别。“标志”的“志”通“帜”,即含有张扬自身形象的意思;“标识”的“识”有识别的意思,更多是一种沟通。对应句中的“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选“标识”更恰当。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5年广州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题
7、【言语理解】竞争是商品经济所固有的。承认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就不能排斥竞争。商品价值的形成和实现都是在竞争中完成的。只要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就会出现竞争,就会有商品生产者在共同市场上的相互较量,优胜劣汰。
由上可以推出:
A:企业破产是商品经济中的正常现象
B:先有商品经济,后有竞争,竞争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C:先有竞争,后有商品经济,经济的发展带动了竞争的激烈
D:计划经济中不存在竞争
正确答案:A
解析:A项,由“只要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就会出现竞争,就会有商品生产者在共同市场上的相互较量,优胜劣汰”可推出。
B、C两项无中生有,由文段无法推出商品经济与竞争出现的先后顺序。
D项无中生有,文段没有谈论计划经济,且无法推出其观点。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8、【言语理解】在我们的生活经验中,我们对他人的行为已自然而然地形成各种判断,因此无须考虑就能运用在各种场合。例如我们搭乘的火车突然停下来,我们会想到可能是由于机器出了故障,绝非是驾驶员离车去摘路边的野花。
对上面这句话的主题理解正确的是:
A:人们依据自然形成的判断往往不一定是最准确的
B:人们在一定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各种判断
C:一般情况下,人们对发生事情的自然判断是正确的
D:在各种场合下,都不能忽视由于自然判断而形成的生活经验
正确答案:B
解析:材料主要讲人们依据生活经验而形成各种判断,第二句是举例说明第一句。题干中只提到人们根据生活经验而产生判断,并没有提及这种判断的准确性问题,所以AC都不正确。选项D和题干的说法正好相反。B项是准确理解。
考题出处:待更新
9、【言语理解】在微博上,不同群体表现出的特征各异:“60后”________,指点江山,________;“70后”________,常制造深度话题;“80后”从不________,参与度较高;“90后”则基本上是娱乐。
A:激扬文字 一泻千里 讷言敏行 深思熟虑
B:好为人师 胸有成竹 谨言慎行 袖手旁观
C:深思熟虑 激扬文字 敏锐多思 袖手旁观
D:激扬文字 胸有成竹 袖手旁观 深思熟虑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二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为固定搭配,据此可快速锁定C。验证C项,“深思熟虑”对应“60后”的老成持重,“敏锐多思”对应“70后”常制造深度话题的深刻,“从不袖手旁观”对应“80后”参与度高的活跃,均恰当。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3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2题
10、【言语理解】转植酸酶基因玉米主要用于饲料加工,内含的植酸酶可以分解饲料中的植酸磷,能够释放可被动物利用的无机磷;同时,可减少动物粪便中磷的含量,减轻对环境的污染;还可以减少以工业发酵方式生产植酸酶时对厂房、设备、能源的投入。因此,以玉米为载体生产的植酸酶直接用于饲料加工,实现了以环保、节能的农业生产方式生产“绿色”磷的梦想,具有巨大的产业优势和应用前景。
对这段文字理解正确的是:
A:转植酸酶基因玉米饲料加工技术已相当成熟
B:用转植酸酶基因玉米加工饲料符合现代绿色农业的环保理念
C:种植转植酸酶基因玉米投资少,收益大
D:以玉米为载体的植酸酶生产方式将取代工业发酵方式
正确答案:B
解析:A项的“相当成熟”无法从文段推出。
B项,由“以玉米为载体生产的植酸酶直接用于饲料加工,实现了以环保、节能的农业生产方式生产‘绿色’磷的梦想”可得出。
C项的“投资少、收益大”在文段中没有体现,属无中生有。
D项,文段只是说“具有巨大的产业优势和应用前景”,“将取代工业发酵方式”推断过度,从文中无法推出。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4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4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