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推理】作家:出版商
A:售货员:商店
B:主持人:广告
C:菜农:菜贩
D:经理:秘书
正确答案:C
解析:作家写书,出版商出书。
A项,售货员在商店工作,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主持人在主持节目的过程中会念广告,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菜农种菜,菜贩卖菜,与题干关系一致。
D项,秘书辅助经理的工作,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2、【判断推理】某科学家用四种原料制造一种新药,他可以在稳定性化学成分A、B、C、D和不稳定性化学成分W、X、Y、Z中选择。为了防止发生剧烈反应,必须在配方中使用两种稳定性成分,同时下列一些成分由于互相之间有剧烈反应而不能合在一起使用:
①B不能和W合用
②C不能和Y合用
③Y不能和Z合用
假如因B可能产生较大的副作用而决定不用,且配方中必须含有Z,则下面哪项组合是可能的配方?
A:A+W+X+Z
B:A+X+Y+Z
C:A+W+Y+Z
D:A+C+W+Z
正确答案:D
解析:采用排除法解题。A、B、C三项都只有“A”这一种稳定性化学成分,与题干中“必须在配方中使用两种稳定性成分”矛盾,可排除;D项符合题干要求。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1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39题
3、【判断推理】有甲、乙两家公司,甲公司售后服务部门接到的产品投诉电话是乙公司的3倍。因此,甲公司产品的质量没有乙公司的好。
以下最能反驳上述结论的是:
A:乙公司的产品操作相对来说更为简单
B:甲公司接到的电话大多是咨询电话
C:甲公司的咨询电话机数量比乙公司多
D:甲公司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达到76%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由甲公司接到的投诉电话是乙公司的3倍得出甲公司产品的质量没有乙公司的好。
A项,指出乙公司的产品操作更简单,但不能说明甲公司的产品和乙公司的产品哪个质量更好,无法质疑题干结论。
B项,指出甲公司接到的电话大多是咨询电话,但甲公司接到的投诉电话的数量仍不可知,有可能甲公司接到的投诉电话数量仍然比乙公司多,不能据此说明甲公司的产品和乙公司的产品哪个质量更好,无法质疑题干结论。
C项,指出甲公司的咨询电话机数量比乙公司多,但不能说明甲公司的产品和乙公司的产品哪个质量更好,无法质疑题干结论。
D项,指出甲公司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达到76%,则乙公司的市场占有率最多为24%,甲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大于乙公司的3倍以上,所以投诉电话是乙公司的3倍是完全有可能的,不能由此得出结论,质疑了题干结论。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5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县级以上)第61题, 2015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乡镇)第57题
4、【判断推理】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指我国依照宪法和法律有关规定,以城乡居民或村民一定居住地为纽带和范围设立的,并由居民或村民选举产生的成员组成的,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社会组织。
依据上述定义,下列组织属于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A:仙霞东区物业业主委员会和仙霞西区物业业主委员会
B:仙霞村村民委员会和仙霞路居民委员会
C:仙霞东区物业管理委员会和仙霞西区物业管理委员会
D:仙霞东区街道办事处和仙霞西区街道办事处
正确答案:B
解析: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定义要点:由居民或村民选举产生的成员组成,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社会组织。
A项,物业业主委员会是由物业管理区域内业主代表组成的,代表业主的利益,向社会各方反映业主意愿和要求,并监督物业管理公司管理运作的民间组织,并非自我服务的社会组织,不符合定义。
B项,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是由村民和居民选举产生的,是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社会组织,符合定义。
C项,物业管理委员会是经物业产权人大会选举产生,由产权人和使用人代表组成,代表和维护房地产产权人、使用人合法权益的房屋管理自治组织,并非由居民或村民选举产生的,不符合定义。
D项,街道办事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市辖区和不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并非由居民或村民选举产生的,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5、【判断推理】
每四年一届的世界哲学大会在希腊雅典举行。H大学的张教授、马教授和李教授中至少有一人参加了这届国际哲学盛会。已知:
Ⅰ.只有向大会组委会提交一篇英文论文并经评审通过的报名者,才能获得组委会发出的会议邀请函
Ⅱ.由于张教授和马教授是同一教研室的同事而且经常合作进行研究,如果张教授前往雅典参加这次大会,那么马教授也肯定会一同参加
Ⅲ.李教授在受聘H大学之前曾留学德国,他向大会组委会提交了一篇用德语撰写的有关德国哲学家康德的学术论文
根据以上情况,以下________项一定为真。
A:李教授参加了这届世界哲学大会
B:张教授参加了这届世界哲学大会
C:张教授和马教授均参加了这届世界哲学大会
D:马教授参加了这届世界哲学大会
正确答案:D
解析:
题干细节信息:①提交英文论文并通过←收到邀请函;②张教授去→马教授去;③李教授提交了德语论文;④至少有一个人参加。
A项,根据细节信息①,要想参加大会,必须提交英文论文并通过,而李教授提交的是德语论文,因此李教授参加了这届世界哲学大会不一定为真。
B项,由于题干没有涉及张教授是否提交英文论文并通过,所以张教授参加了这届世界哲学大会不一定为真。
C项,由于题干没有涉及张教授和马教授是否提交英文论文并通过,所以张教授和马教授均参加了这届世界哲学大会不一定为真。
D项,由于张教授和李教授不一定参加大会,结合细节信息④可知,马教授一定参加了大会。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5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55题,2015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56题
6、【判断推理】行政越权:是指实施行政许可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超越法定的权限而作出了不属于自己职权范围的行政许可行为。行政越权具体包括:(1)无权限;(2)层级越权;(3)事物越权;(4)地域越权。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没有构成行政越权的行为是:
A:某省省长办公室批准在某区征地建设省级重点中学小区
B:公安机关对涉嫌经济犯罪的线索进行立案审查并开展相应的调查
C:为保证新年物品供应,某县价格主管部门审批并制定了新的猪肉市场价格
D:为挽回自然灾害损失,某地政府办公室要求辖区各单位干部职工每人购买50斤蔬菜
正确答案:B
解析:A项属于(2)层级越权,某区的征地建设不应该由省长办公室来批准;C项价格主管部门不能制定猪肉市场价格,只能对价格进行监管,属于(1)无权限;D项明显属于(1)无权限。只有B项公安机关有刑事侦查权,因此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7、【判断推理】留置权:指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债权人可以留置已经合法占有的债务人的动产,并有权就该动产优先受偿。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关于行为人是否享有留置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委托乙保管某件物品,乙在保管期间,发现该物品有质量问题,遂将该物品交给丙修理。修好后,甲拒付维修费用,丙无权留置该物品
B:甲向乙借了1万元钱,偿还期已到,甲未偿还,乙对甲工厂里的机器设备享有留置权
C:甲公司与乙某签订了一份运输合同,约定货到付款。乙某将货物运达目的地后,甲公司未付运费,乙某可以留置运输货物
D:李某有偿委托孙某代购一批产品,孙某买到产品后,李某不支付约定的报酬,孙某无权留置该批产品
正确答案:C
解析:留置权的定义要点:①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②债权人已经合法占有债务人的动产;③债权人有权优先受偿。
A项,甲拒付丙维修物品的费用符合要点①,丙无权留置该物品不符合定义要点②,说法错误。
B项,乙没有合法占有甲工厂的机器设备,不符合②,故无留置权,说法错误。
C项,乙某将货物运达目的地后,甲公司未付运费,乙某可以留置运输货物,符合定义,乙某享有留置权,说法正确。
D项,李某不支付约定的报酬,符合定义,孙某有留置权,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0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1题
8、【判断推理】分手不仅令人心理痛苦,还可能造成身体疼痛。美国研究人员征募40名志愿者,他们在过去半年中被迫与配偶分手,至今依然相当介意遭人拒绝。研究人员借助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观察志愿者的大脑活动,结果发现他们对分手等社会拒绝产生反应的大脑部位与对躯体疼痛反应的部位重合,因此分手这类社会拒绝行为会引起他们躯体疼痛。
得到上述结论,隐含的假设是什么?
A:个体对于疼痛的感受与社会应激事件有密切关系
B:功能性磁共振技术是目前进行大脑定位的常用方法
C:个体情绪等心理过程的改变能影响其生理反应
D:生理与心理反应可以通过大脑产生关联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的论证主线为:研究发现对分手等社会拒绝产生反应的大脑部位与对躯体疼痛反应的部位重合→分手这类社会拒绝行为会引起躯体疼痛。
A项,社会应激事件与社会拒绝行为无关,不是得出上述结论隐含的假设,排除。
B项,大脑定位的常用方法与题干论证无关,不是得出上述结论隐含的假设,排除。
C项,心理过程改变能引起生理反应,可以直接结论,但与题干论据无关,不是得出上述结论隐含的假设,排除。
D项,生理与心理反应可以通过大脑产生关联,如果生理与心理反应不可以通过大脑产生关联,那么仅由心理反应的大脑部位和生理反应重合不能得出结论,是得出上述结论隐含的假设,保留。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2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10题
9、【判断推理】某教育机构对一所高中全体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语文成绩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相比于喜欢大量做习题的学生,喜欢大量阅读课外读物的学生语文成绩更好。因此该机构认为,阅读比做习题更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该机构的观点?
A:语文考试对学生的阅读量要求很高
B:学生之所以做大量习题是因为其语文成绩较差
C:各项成绩都很优秀的学生才有时间和精力阅读课外读物
D:其他机构在小学和初中做了同类研究,得出了相反的结论
正确答案:A
解析:题干论点:阅读比做习题更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题干论据:大量阅读课外读物的学生的语文成绩比大量做习题的学生的语文成绩更好。
A项,指出语文考试对阅读量的要求很高,即想取得好成绩需要大量阅读,支持了题干观点。
B项,说明大量做习题的学生本身语文成绩就比较差,但未明确喜欢大量阅读课外读物的学生本身语文成绩如何,无法得知阅读和做习题哪种方式更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无法支持题干论点。
C项,指出成绩好的学生才有精力阅读课外读物,而非阅读课外读物提高了其成绩,质疑了题干观点。
D项,其他机构在小学和初中做了同类研究,得出了相反的结论,说明题干结论不具备普遍性,质疑了题干观点。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9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112题,2019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32题
10、【判断推理】系统脱敏法是一种心理治疗法,当患者面前出现引起焦虑和恐惧的刺激物时,引导患者放松,使患者逐渐消除焦虑与恐惧,不再对该刺激物产生病理性反应。它包括快速脱敏法和接触脱敏法等。前者是治疗者陪伴病人置身于令病人感到恐惧的情景,直到病人不再紧张为止。后者是通过示范,让病人逐渐与所惧怕的对象接触,最终达到克服恐惧的目的。
根据上述定义,如果要治疗一名特别害怕蛇的孩子,下列治疗方法中属于接触脱敏法的是:
A:带孩子去室内蛇类养殖场,看各种不同种类的蛇,看多了自然就不再害怕了
B:让孩子旁观别人触摸、拿起和放下蛇的过程后,再慢慢让孩子逐渐接近和触摸蛇
C:录下孩子看见蛇后恐惧害怕的表情和动作,然后一遍又一遍地把这些视频放给孩子看
D:给孩子讲有关蛇的有趣的童话故事,引发孩子开心的情绪,逐渐减少对蛇的恐惧
正确答案:B
解析:分析接触脱敏法的定义,发现其关键信息为“通过示范,让病人逐渐与所惧怕的对象接触,最终达到克服恐惧的目的”。
A项,带孩子去养殖场,观看各种不同种类的蛇,没有体现出示范与蛇的接触,不符合定义的关键信息。
B项,让孩子旁观别人触摸、拿起和放下蛇的过程起到了示范作用,并且慢慢让孩子逐渐接近和触摸蛇说明达到了克服恐惧的目的,符合定义的关键信息。
C项,让孩子反复观看孩子看见蛇后恐惧害怕的表情和动作,起到了示范作用,但没有说明孩子是否克服了恐惧,不符合定义的关键信息。
D项,给孩子讲有关蛇的有趣的童话故事,没有体现出示范与蛇的接触,不符合定义的关键信息。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8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副省级)第89题,2018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级)第84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