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言语理解】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不间断文明史的古国,我国拥有十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活态的文化不仅构成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渊源的基因。但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加速、文化标准化以及环境条件的变化,尚有不计其数的文化遗产正处于濒危状态,它们犹如一个个影子,随时都可能消亡。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
A: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要有新思路
B:要重视现代化建设带来的新问题
C:新形势下亟需加强文化遗产保护
D:诸多因素威胁着文化遗产的生存状态
正确答案:C
解析:材料首先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接着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令人堪忧的现状。故作者意在说明的是要改变不理想的现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材料中现代化建设的“加速”、文化标准化以及环境条件的“变化”,对应的是“新形势”,故答案选C。A项“新思路”文中没有涉及,排除。B项“新问题”的表述过于笼统,文段主要针对的是文化遗产保护问题。本题在C、D项之间存在争议。选D的理由是,题目问的是“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而不是问作者的写作意图,而C是作者的意图,所以选D。这个题目比较特殊。2008年以前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命题人喜欢在提问方式上设置陷阱,要求考生能区分“文意概括”题和“主旨意图”题,从这一命题特点来判断,该题所设置的正确答案很有可能为D。但后来这种命题特点日益淡化,从近两年的考题来看,“文意概括”与“主旨意图”这种提问方式的区别已经不再是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考查点,也就是说现在的题目,同一道题,不会出现提问的是“意图说明”就选A,若换成“对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就选B的现象,且大部分“概括”题考查的仍然是考生对作者写作意图的把握。这一点考生需把握好。
考题出处:待更新
2、【言语理解】“广场舞大妈”在一种与现实生活的真实感受形成强烈对比的方式中,通过________的身心体验表达着她们对“共同存在”的渴求。在这个意义上,广场舞已经超越了它的自然属性及其发生主体,成为一种时代________,即个体化时代人与人之间共同感的缺失和对群体性兴奋的向往。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无可比拟 共鸣
B:如痴如醉 精神
C:由外及内 象征
D:酣畅淋漓 隐喻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一空,“如痴如醉”通常用来形容神态,不能形容“体验”,排除B。由“渴求”可知,“广场舞大妈”表达的方式是很热烈、急切的,“由外及内”体现不出这一特点,排除C。
第二空,用“时代共鸣”形容广场舞不恰当,排除A。此处说的是广场舞流行背后反映的深层问题,“隐喻”填入恰当。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8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36题,2018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35题
3、【言语理解】如果一个国家没有在其人口中形成对某种主要文明的认同,没有相通的种族构成,其内部凝聚力就不会强大,那么即使产生人口增长,具有众多人口,也难以形成数量优势和国家可用的有利战略资源。奥匈帝国在这方面就很典型。在与普鲁士争夺德意志控制权时,哈布斯堡王朝虽然已有3700万人口,却还是因为人口结构过于驳杂,难以形成统一的凝聚力,在19世纪下半叶败给了普鲁士。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人口未必是国家的有利战略资源
B:民族的凝聚力是国家强盛的基础
C:国民的文化认同对国家至关重要
D:人口结构与国家凝聚力息息相关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首句提出观点:如果人口没有形成对主要文明的认同,没有相通的种族构成,即便数量庞大,国家的凝聚力也不会强大。然后以奥匈帝国的例子对此进一步论证。结合例子中的“还是因为人口结构过于驳杂,难以形成统一的凝聚力”可知,文段强调的是人口结构对国家的影响。
A、B两项都只是文段的部分内容,排除。文段除了提到“对某种主要文明的认同”以外,还有“相通的种族构成”,C项只体现了其中一点,D项“人口结构”涵盖了两个方面,排除C。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5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边远地区)第50题
4、【言语理解】秦、晋第一次韩原大战的旌旗战尘遮蔽了那轮赤红,却将如注如流的碧血________这片干旱的黄土,那时,大获全胜的秦穆公与当了俘虏的晋惠公没有料到,五百多年之后,生于斯地长于斯地的一个史官会用饱蘸着恋乡之情的笔墨,________地记载下那场________的厮杀,记载下他们的荣耀与耻辱。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洒进 原原本本 震古烁今
B:洒进 淋漓尽致 天昏地暗
C:泼进 如数家珍 惊天动地
D:泼进 酣畅淋漓 昏天黑地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一空,形容“如注如流的碧血”,“泼”比“洒”更符合场景,由此可排除A、B。
第二空,“如数家珍”比喻对所讲的事情十分熟悉。“酣畅淋漓”形容非常畅快、舒适;常指文章绘画、文艺作品感情饱满,笔意流畅,情感得到充分抒发。文段的“饱蘸”“恋乡之情”都体现了浓浓的情感,故用“酣畅淋漓”更合适。
第三空填“昏天黑地”与前文的“旌旗战尘遮蔽了那轮赤红”相对应。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7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6题
5、【言语理解】下列说法中,含义和其他几项不一致的是:
A:世界是运动的,这是一个完完全全的事实,世界的一切形式都是暂时的。
B:就像没有无物质的运动一样,也没有无运动的物质。
C:绝对静止是一个抽象概念,根本不存在于自然中,而运动则是一种与长度、宽度和高度同样实在的性质。
D:既然自然是一个巨大的整体,在它之外什么也不能存在,那么自然只能从它本身得到运动。
正确答案:D
解析:分析句子可知,A、B、C三项均强调运动的绝对性,而D项说明了自然和运动的关系,并没有强调运动的绝对性。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9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6题
6、【言语理解】江汉平原的黄土地,________可以种植任何农作物,不仅出产颇丰,而且水资源丰富,渔业发达,成为长江中下游平原上的鱼米之乡,为鄂菜提供了________的原材料。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自古 五味俱全
B:完全 种类繁多
C:由于 独具特色
D:几乎 用之不竭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一空,“完全”与后文“任何农作物”同时使用,表述过于绝对,不符合常识,排除B。
第二空,对应句中的“不仅出产颇丰,而且水资源丰富,渔业发达”可知,第二空应填表“非常多”的意思的词语,排除A、C。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0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题
7、【言语理解】18世纪20年代发明的摄影机,112年之后才成为工业产品;19世纪60年代发明的无线电,花了35年时间,到20世纪初才付诸使用;而20世纪发明的电视只经过12年就被应用了;原子弹从设计到应用只花了6年时间;晶体管的发明到工业生产只有3年时间;激光器发明到应用只有不到1年的时间。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科技发明:
A:成果越来越多
B:应用越来越快
C:周期越来越短
D:水平越来越高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对比了三个阶段科技成果从发明到应用的时间差,由“112年”“35年”“12年”“6年”“1年”的递减趋势可看出,科技发明应用越来越快。选项中只有B项提到“应用”二字。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4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3题
8、【言语理解】随着3D打印技术的发展,人们将不再需要等待皮肤在实验室中研发出来,化妆品公司也将能够更加快速地通过________皮肤来创建相应的模型,而且还能够创建更加强大的原型。皮肤非常薄,对3D打印而言,制造皮肤将是一个相对________的过程。3D打印机中的一个注射器能够沿着器官线移动,并非常缓慢地挤压出细胞溶液。然后,再一层层增加,以此达到用户所想要的厚度。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打印 容易
B:复制 简单
C:保养 复杂
D:修复 简易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由“随着3D打印技术的发展,人们将不再需要等待皮肤在实验室中研发出来”可知,3D打印技术的发展使创建模型所用的皮肤可以通过“打印”得到。“复制”“保养”“修复”均与“3D打印技术”无关,排除B、C、D。第二空,由“皮肤非常薄”及后文对制造皮肤过程的描述可知,未来打印皮肤将变得不再困难,“容易”填入恰当。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7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23题,2017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7题,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2题,2017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8题,201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区考)第8题,2017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48题
9、【言语理解】黄河自1972年首次在山东省利津县断流,到1996年累计断流已达57次共682天。今年以来已经断流10次之多!往常断流多在5、6月份,而今年则于2月7日开始,首次断流为15天;1995年全年为122天,1996年全年为136天。1994年断流河段到达河南开封附近的陈桥,长达683公里,占下游河段总长的87%,断流使下游泥沙淤积日趋严重,郑州市以下780公里河床,每年增高近10厘米。入海口鱼类减少,沙化、盐碱化日益严重,生态环境遭破坏,造成工农业损失约268亿元。
这段话最主要的意思是说:
A:自1972年以来,黄河山东段开始断流,以后日趋严重,经济损失大
B:自1994年以来,黄河断流河段占下游河段总长的87%,经济损失严重
C:自1972年以来,黄河断流现象日趋严重,已造成数百亿元的损失
D:自1972年以来,黄河断流严重,已严重影响工农业的发展
正确答案:C
解析:本段材料在结尾处强调的是工农业的损失达到268亿元,并没有说已严重影响了工农业的发展,D项扩大了概念,排除。A项只说山东段断流,不全面。B项强调断流段所占比重,表述片面。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言语理解】①因而在历史上存在着分裂的状况
②这对于科技创新以及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③人们通常把科学技术与人文看作不同的领域
④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是自主运行的,而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进行的
⑤认为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代表了两种文化
⑥科学技术与人文的整合,既有必要性,又有可能性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③⑤①④⑥②
B:⑥③⑤①④②
C:④③⑤①⑥②
D:④②③⑤①⑥
正确答案:A
解析:观察选项可知,选项以②或⑥为尾句。比较②⑥可知,②更适合做文段的尾句,故排除D。且由②的“这对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可知,②是对⑥的承接,故⑥②相连,排除B。再由④“不是自主运行的”和⑥“整合”可知,④⑥相连,排除C。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2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36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