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推理】紫外线穿透能力强,可达真皮层,将皮肤晒黑,对皮肤伤害很大。即便在非夏季期间,紫外线虽然强度较弱,也仍然存在,长时间累积也容易让皮肤受伤,产生黑色素沉淀、肌肤老化松弛等问题,所以爱美的女性必须每天都涂防晒霜。
如果以下各项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的是:
A:室内距窗户半米处紫外线辐射量约是室外的40%,距离窗户1.5米处就衰减到室外的15%左右,因此如果足不出户就不用涂防晒霜
B:防晒霜一般要求涂抹均匀和及时补涂,如果使用不当,即便是标称高倍数防晒产品,也不一定能发挥出多大的防护功效
C:紫外线在每年的4—9月强度最高,而冬天最弱
D:大部分的阳伞都有一定的防晒保护作用。一般普通的阳伞可以遮挡77%的紫外线,而一把黑色的阳伞可以遮挡99%的紫外线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由紫外线对皮肤有伤害,得出爱美的女性必须每天都涂防晒霜的结论。
A项,每天都足不出户不符合现实情况,并没有真正解决紫外线会对皮肤伤害的问题,不能削弱题干结论;
B项,防晒霜的防护功效取决于怎么使用,不能削弱题干。
C项,紫外线在不同季节的强度不同,为无关项。
D项,说明撑阳伞就可以有效地遮挡紫外线,不一定非要涂防晒霜,有效地削弱了结论。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7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97题,2017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82题
2、【判断推理】相比那些不踢足球的大学生,经常踢足球的大学生的身体普遍健康些。由此可见,足球运动能锻炼身体,增进身体健康。
以下哪项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论断?
A:大学生踢足球是出于兴趣爱好,不是为了锻炼身体
B:身体不太好的大学生一般不参加激烈的足球运动
C:足球运动有一定的危险性,容易使人受伤
D:研究表明,长跑比踢足球更能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正确答案:B
解析:题干由“经常踢足球的大学生普遍比不踢足球的身体好”得出结论“足球运动能锻炼身体,增进身体健康”。B项指出,身体不好的大学生一般不参加激烈的足球运动,即指出题干论证是“因果倒置”,能有力地削弱题干的论断。A、C、D三项均属于无关项,不能对足球能锻炼身体的论断提出质疑。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3、【判断推理】投射指把自己思想、态度、愿望、情绪或特征等,不自觉地反应于外界的事物或他人的一种心理作用。
下列不属于投射的是:
A:小方把一堵墙上溅上的污泥看成是一只蝴蝶
B:小李曾与小朱共事过一段时间,他认为小朱是一个很勤快的人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有人认为,周瑜不会因妒忌诸葛亮被气死,因为周瑜当时正春风得意,只会让人羡慕
正确答案:B
解析:投射定义的关键信息:把自己的思想、态度、愿望、情绪或特征等,不自觉地反应于外界事物。
A项,小方把污染看成蝴蝶,体现了把自己思想反应于外界世界,符合定义。
B项,小李认为小朱是一个很勤快的人,是通过两人共事之后形成的判断,并非是小李将自己的思想、态度等反应于人,不符合定义的关键信息。
C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是:自己不希望他人对待自己的言行,自己也不要以那种言行对待他人,属于投射,符合定义。
D项,有人认为周瑜的死是另有他因,体现了把自己思想反应于外界世界,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0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56题
4、【判断推理】熊掌:有力
A:河马:彪悍
B:鹰眼:犀利
C:驼峰:耐力
D:牛:勤劳
正确答案:B
解析:熊掌是熊的一个部位,有力是熊掌的特点。
A项,河马彪悍,但河马并非一个部位,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鹰眼是鹰的一个部位,犀利是鹰眼的特点,与题干关系一致。
C项,驼峰是骆驼的一个部位,但有耐力是骆驼的特点,而非驼峰的特点,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牛勤劳,但牛并非一个部位,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6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县乡类)第29题
5、【判断推理】关于基本粒子目前最被认可的理论是“标准理论”。它约在30年前确立,已发现的基本粒子都可以根据这一理论进行解释。100多年来,质子、中子、电子等基本粒子陆续被发现。面对这些成绩,有人认为,宇宙间的基本粒子被发现得差不多了,即使有,也可以用现有的理论解释,因而不会给人们带来太大的惊奇。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反驳以上观点?
A:基于“标准理论”而被发现的基本粒子很少
B:基于“标准理论”做出的某些预测未在实验中得到证实
C:新发现的基本粒子与“标准理论”做出的预测不相符
D:有科学家提出了颠覆人们以往对基本粒子认识的新理论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的结论是宇宙间的基本粒子不会给人们带来太大的惊奇。理由是其已被发现得差不多了,即使有新的,也可以用现有的理论解释。
A项,指出基于“标准理论”而被发现的基本粒子很少,但即使如此,也不代表宇宙间存在其他基本粒子不能用现有理论解释,无法反驳题干观点。
B项,指出基于“标准理论”做出的预测未在实验中得到证实,但并不代表宇宙间存在其他基本粒子不能用现有理论解释,无法反驳题干观点。
C项,指出新发现的基本粒子与“标准理论”做出的预测不相符,说明新发现的基本粒子并不能用现有的理论解释,反驳了题干观点。
D项,指出科学家提出新理论,但并不代表宇宙间存在其他基本粒子不能用现有理论解释,无法反驳题干观点。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0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9题,2010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49题,2010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49题,2010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9题,2010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9题,2010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9题,2010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49题,2010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49题,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49题
6、【判断推理】
由于全球碳排放量的不断增长,全球范围内气候呈现升温趋势。但与此同时,气候变暖也会让部分树木生长速率加快,从而使树木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的效率增加。因此,人类不需要过于担忧碳排放导致的气候变暖问题。
下列选项如果为真,最能有效削弱上述结论的是( )。
A:
同树种碳吸收效率提升的情况有差异
B:
树木并非地球上吸收储存二氧化碳的主力
C:
树木死亡后其储存的碳可能会重新释放到大气中
D:
目前人类产生的碳排放增量远远超过了树木的吸收能力
正确答案:D
解析:
题干论据:气候变暖让部分树木生长速率加快,从而使树木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的效率增加。题干结论:人类不需要过于担忧碳排放导致的气候变暖问题。
A项,指出不同树种碳吸收效率提升的情况有差异,并未说明树木对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否解决气候变暖问题,不能削弱题干结论。
B项,指出树木不是地球上吸收储存二氧化碳的主力,说明还有吸收二氧化碳的其他途径,但并未说明其吸收效率如何,不能削弱题干结论。
C项,指出树木死亡后其储存的碳可能会重新释放到大气中,并未说明碳被释放后的存在形式,不能削弱题干结论。
D项,指出人类产生的碳排放增量远远超过了树木的吸收能力,说明即使树木吸收二氧化碳的效率增加,仍然不能有效解决碳排放导致的气候变暖问题,可以削弱题干结论。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1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县级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9题
7、【判断推理】T国几大电力企业近日联合宣布,除非国产煤炭价格下调,否则将放弃购买国产煤炭。发言人表示,目前进口煤炭的价格已经降至每吨100美元以内,而国产煤炭价格仍然居高不下。但是,煤炭行业业内人士表示,一旦煤炭价格持续走低,中小型煤矿将生存艰难,大型煤矿企业生产的动力也会严重不足,整个国内煤炭生产行业将面临严峻的形势。一段时间后,该业内人士判断,目前国内煤炭生产企业已经形势严峻。
该业内人士的判断必须基于以下哪项事实?
A:国内煤炭企业在这段时间内减少了煤炭产量
B:该国国产煤炭价格始终居高不下
C:国产煤炭在与进口煤炭的价格竞争中没有优势
D:该国几大电力企业没有放弃购买国产煤炭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的逻辑关系:不放弃购买国产煤炭→煤炭价格下调→煤炭生产行业面临严峻形势。要推出“煤炭生产行业面临严峻形势”,即需要“不放弃购买国产煤炭”或“煤炭价格下调”作为前提。
A项,国内煤炭企业减少了产量,不能推出题干结论。
B项,国产煤炭价格居高不下,不是得出题干结论的前提。
C项,国产煤炭是否具有价格优势,不能推出题干结论。
D项,没有放弃购买国产煤炭,是得出题干判断的前提。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8、【判断推理】超限效应,是指当人们所接受的刺激过多、过强或者作用时间过久时,引起的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符合超限效应的是:
A:小林因为妈妈经常唠叨,他决定毕业后到外地找工作
B:王老师因为儿子意外身亡,上课时无法集中注意力
C:小方因学习成绩不好,多次受到老师的批评,后来她就放弃了学业
D:小华连续加班一周,感到非常疲惫,因琐事与家人大吵
正确答案:B
解析:超限效应的定义要点:①接受的刺激过多、过强或者作用时间过久;②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
A项,小林的妈妈经常唠叨他,属于接受的刺激过多、作用时间过久,决定去外地找工作属于心理极不耐烦后的表现,符合定义。
B项,上课时无法集中注意力,没有体现出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不符合要点②。
C项,多次受到老师的批评,属于接受的刺激过多、作用时间过久,放弃学业属于逆反的表现,符合定义。
D项,加班一周,属于接受的刺激过多、作用时间过久,因琐事与家人吵架属于心理极不耐烦后的表现,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4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13题
9、【判断推理】在50年代,我国森林覆盖率为19%,60年代为11%,70年代为6%,80年代不到4%,随着森林覆盖率的逐年减少,植被大量破坏,削弱了土地对雨水的拦蓄作用,一下暴雨,水卷泥沙滚滚而下,使洪涝灾害逐年严重。可见,森林资源的破坏,是酿成洪灾的原因。
以下哪项使用的方法与上文最类似?
A:敲锣有声,吹箫有声,说话有声。这些发声现象都伴有物体上空气的振动,因而可以断定物体上空气的振动是发声的原因
B:把一群鸡分为两组,一组喂精白米,鸡得一种病,脚无力,不能行走,症状与人的脚气病相似;另一组用带壳稻米喂,鸡不得这种病。由此推测带壳稻米中含有的某些精白米中所没有的东西是造成这种病的原因。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东西就是维生素B1
C:意大利的雷地反复进行一个实验,在4个大口瓶里,放进肉和鱼,然后盖上盖或蒙上纱布,苍蝇进不去,结果一个蛆都没有。另4个大口瓶里,放进同样的肉和鱼,敞开瓶口,苍蝇飞进去产卵,腐烂的肉和鱼很快生满了蛆。可见,苍蝇产卵是鱼肉腐烂生蛆的原因
D:在有空气的玻璃罩内通电击铃,随着抽出空气量增多,铃声越来越小。若把空气全抽出,则完全听不到铃声。可见,声音是靠空气传播的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中所采取的方法是共变法,即一种事物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时,另一种事物也随之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选项中使用了类似方法的是D。
A项,为求同法。
B、C两项,为求异法。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判断推理】电动汽车:电动车:汽车
A:航天飞机:宇宙飞船:飞行器
B:军医:医生:军人
C:研究生:研究:学生
D:法官:法律:官员
正确答案:B
解析:电动汽车既是电动车又是汽车。
A项,航天飞机和宇宙飞船是并列关系,两者都属于飞行器,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军医既是医生又是军人,与题干关系一致。
C项,研究生属于学生,但研究生和研究并非种属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法官运用法律判决,两者之间并非种属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7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4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