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专项常考题集合101

发布时间:2022-07-23 22:35     浏览量:24

1、【判断推理】自17世纪以来,也许是受到理性精神的鼓舞和科学进步的激励,人类思想长期处在逻辑形式主义和科学唯理主义的密云之中。到了20世纪上半叶的逻辑实证主义那里,这种思想发展为一种极端:只有符合逻辑的、可验证的知识才是人类唯一的选择,凡不能由逻辑与实证加以检验的知识都是空想,没有意义。
根据上述观点,下列不属于“空想”的是:

A:法学

B:几何学

C:伦理学

D:政治学

正确答案:B

解析:空想定义的关键信息:不能由逻辑与实证加以检验的知识。
A项,法学是研究法律问题的学科,需要根据经验不断完善和修改,不能由逻辑与实证加以检验,符合定义。
B项,几何学是研究物体的形状、大小和位置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它所研究的内容是客观存在的,可以用逻辑推理和实证检验得到,不符合定义。
C项,伦理学的本质是关于道德问题的学科,需要根据经验不断完善和修改,不能由逻辑与实证加以检验,符合定义。
D项,政治学是一门以研究政治行为、政治体制以及政治相关领域为主的社会科学学科,需要根据经验不断完善和修改,不能由逻辑与实证加以检验,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6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7题

2、【判断推理】辩论赛的主办方决定,除非是来自法学院的大二学生,否则不能取得参赛资格。以下哪项如果为真,说明主办方上述决定没有得到贯彻?
Ⅰ.黄芳是来自法学院的大二学生,没有取得参赛资格
Ⅱ.李磊是来自经济学院的学生,取得了参赛资格
Ⅲ.刘飞不是大二学生,取得了参赛资格

A:仅Ⅰ和Ⅱ

B:仅Ⅱ和Ⅲ

C:仅Ⅰ和Ⅲ

D:Ⅰ、Ⅱ和Ⅲ

正确答案:B

解析:主办方的决定可改写成:只有来自法学院大二的学生,才能取得参赛资格。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在“前件为假而后件为真”的情况下为假。Ⅱ和Ⅲ都是由否定的前件和肯定的后件组成,说明主办方的决定没有得到贯彻;Ⅰ肯定了前件,并没有违反主办方的决定。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3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8题

3、【判断推理】电动车和内燃汽车的竞争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很长一段时间里,内燃汽车发展一枝独秀,获得了长足的进步。近十几年,随着电池技术的发展,电动车已占领多个领域,如自行车、摩托车、小型运输车以及大型的城市公交、机场港口摆渡车等。由此,有人提出电动车全面取代内燃汽车的时刻即将到来,甚至一些国家和地方纷纷提出了禁售燃油汽车时刻表。但也有反对者称,未来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内燃动力与电动力汽车还会相伴而行。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反对者上述观点?

A:内燃动力汽车经一百多年的发展,已十分成熟

B:废旧电池处理、电池中特殊材料的资源应用,可能会带来一些社会问题

C:有专家指出,从纯电动车生命周期评估,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未必少于汽油车

D:电动汽车发展的三大焦虑即里程焦虑、充电焦虑与电池焦虑表明,动力电池技术远未成熟,攻关道路仍很漫长

正确答案:D

解析:反对者的观点:未来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内燃动力与电动力汽车还会相伴而行。
A项,指出内燃动力汽车的技术已十分成熟,但技术成熟并不意味着电动力汽车无法取代内燃动力汽车,不能支持反对者的观点。
B项,指出电动车的电池在使用中可能会带来一些社会问题,但这些社会问题是否严重、是否可以得到有效解决无法得知,并且“可能会带来一些社会问题”不代表一定会有问题,无法判断内燃动力与电动力汽车是否还会相伴而行,不能支持反对者的观点。
C项,指出有专家认为纯电动车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未必少于汽油车,但内燃动力汽车与电动力汽车的取舍标准并不仅仅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并且“未必少于汽油车”不代表一定比汽油车多,不能支持反对者的观点。
D项,指出动力电池的技术远未成熟,攻关道路仍很漫长,说明电动力汽车短期内还不能完全取代内燃动力汽车,因此内燃动力与电动力汽车还会相伴而行,有力地支持了反对者的观点。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0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88题

4、【判断推理】汉字:符号

A:海豚:海鱼

B:大米:粮食

C:高管:女性

D:法学:国学

正确答案:B

解析:汉字是一种符号,两者之间为种属关系。
A项,海豚是哺乳动物,不属于海鱼,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大米是一种粮食,两者之间为种属关系,与题干关系一致。
C项,高管和女性是交叉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国学是指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学术,法学与国学并非种属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7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71题

5、【判断推理】雨刷器:汽车

A:桌椅:家具

B:灯罩:台灯

C:排气扇:油烟机

D:小草:植物

正确答案:B

解析:雨刷器是汽车的一个部件。
A项,桌椅是一种家具,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灯罩是台灯的一个部件,与题干关系一致。
C项,排气扇和油烟机是并列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小草是一种植物,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5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直及公检法)第86题

6、【判断推理】交互抑制法主要是诱导患者缓慢地暴露出导致神经症焦虑、恐惧的情境,并通过心理的放松状态来对抗这种焦虑情绪,从而达到消除焦虑或恐惧的目的。满灌疗法是鼓励患者直接接触引致恐怖、焦虑的情景,坚持到紧张感觉消失的一种快速行为治疗法。
下列对患乘车恐惧症的患者的治疗过程,使用了满灌疗法的是:

A:先试着让患者看汽车图片,进而坐上停止的汽车,然后坐上缓慢行驶的汽车,最后坐上快速行驶的汽车

B:让患者关注使自己焦虑、恐惧的思维活动,每当这些想法出现时,要求患者大声命令自己“停止”,从而使这些想法消失

C:将患者安置在汽车后座,驱车行驶数小时,使患者焦虑、恐惧的情绪逐渐减弱,直到患者完全习惯了乘车,不再感到恐惧

D:让患者想象自己正坐在一辆汽车的后座,想象产生较轻焦虑的情境,适应后再想象产生较高焦虑的情境,直到患者在最恐惧情境中能保持放松状态

正确答案:C

解析:满灌疗法定义的关键信息:鼓励患者直接接触引致恐怖、焦虑的情景,坚持到紧张感觉消失。
A项,让患者先看汽车图片,再依次坐上停止的、缓慢行驶的、快速行驶的汽车,诱导患者缓慢地暴露出导致神经症焦虑、恐惧的情境,并进行心理疏导,消除焦虑或恐惧,属于交互抑制法。
B项,要求患者大声命令自己“停止”,并没有体现鼓励患者直接接触引致恐怖、焦虑的情景,不符合定义。
C项,将患者安置在汽车后座,驱车行驶数小时,直接使患者接触引致恐怖、焦虑的情景,直到恐惧、焦虑的情绪逐渐减弱,符合定义,属于满灌疗法。
D项,让患者依次想象产生较轻焦虑和较高焦虑的情境,属于诱导患者缓慢地暴露出导致神经症焦虑、恐惧的情境,并通过心理的放松状态来对抗这种焦虑情绪,从而达到消除焦虑或恐惧的目的,属于交互抑制法。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9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64题,2019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公检法)第82题

7、【判断推理】薯条:土豆

A:爆米花:玉米

B:蔬菜:粮食

C:沙拉:水果

D:红酒:高粱

正确答案:A

解析:土豆是制作薯条的必需原材料。
A项,玉米是制作爆米花的必需原材料,与题干关系一致。
B项,蔬菜和粮食是交叉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水果可以作为制作沙拉的原材料,但不是必需的原材料(如蔬菜沙拉),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红酒的原材料是葡萄,而不是高粱,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20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96题

8、【判断推理】飞机:天空

A:大海:轮船

B:汽车:陆地

C:动物园:老虎

D:太阳:庄稼

正确答案:B

解析:飞机在天空飞行,汽车在陆地行驶。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9、【判断推理】科学家在南极洲的海底钻探揭晓了数千万年前南极洲的真实状况,他们发现了与现今截然不同的远古南极洲。在距今4800万~5500万年前的始新世时期,这里温度较高,或许拥有一片绿色海岸。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

A:研究人员观察了分布在同一深度的海底火山锥体,发现始新世时期曾出现了大规模的火山喷发

B:研究发现,南极洲最温暖的地带——南设得兰群岛上生长着200种淡水藻类,这些藻类有时也会在冰面上生长

C:科学家在海底沉积层中发现了木棉树的花粉,而木棉树是一种生长于热带地区的植物,它的树干不仅粗大且能储存水分

D:在海底探测中,科学家发现了一些类似原核生物的化石,这意味着南极洲有可能孕育了早期的生命形态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结论为始新世时期,南极洲温度较高,或许拥有一片绿色海岸。
A项,火山喷发不一定温度高,是无关项。
B项,南极洲温暖地带生长水草与始新世时期的情况无关。
C项,说明始新世时期的南极洲温度较高,适合绿色植物生长,支持了题干结论。
D项,原核生物并非植物,也是无关项。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判断推理】平邮:快递

A:经济舱:头等舱

B:普快列车:高铁

C:短信:微信

D:信件:传真

正确答案:B

解析:平邮和快递都是一种邮寄方式,且快递比平邮快。
A项,头等舱和经济舱是同一飞机的两种座位,且二者不存在速度的差异,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普通列车和高铁都是出行工具,且高铁比普快列车速度快,与题干关系一致。
C项,短信和微信都是一种通信方式,但二者的速度无法比较,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信件是指书信和递送的文件、印刷品;传真是利用光电效应,通过有线电或无线电装置把照片、图表、书信、文件等的真迹传送到远方的通信方式,二者是两种不同的传递方式,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8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73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