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专项常考题集合99

发布时间:2022-07-23 11:36     浏览量:24

1、【判断推理】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每年平均爆发的大型龙卷风的次数从10次左右上升至15次。与此同时,人类活动激增,全球气候明显变暖,有人据此认为,气候变暖导致龙卷风爆发次数增加。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不能削弱上述结论?

A:龙卷风的类型多样,全球变暖后,小型龙卷风出现的次数并没有明显的变化

B:气候温暖是龙卷风形成的一个必要条件,几乎所有龙卷风的形成都与当地较高的温度有关

C:尽管全球变暖,龙卷风依然最多地发生在美国的中西部地区,其他地区的龙卷风现象并不多见

D:龙卷风是雷暴天气(即伴有雷击和闪电的局地对流性天气)的产物,只要在雷雨天气下出现极强的空气对流,就容易发生龙卷风

正确答案:B

解析:题干论据为: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每年平均爆发的大型龙卷风的次数从10次左右上升至15次。与此同时,人类活动激增,全球气候明显变暖。结论为:气候变暖导致龙卷风爆发次数增加。
A项,全球变暖后小型龙卷风次数没有增加,补充了反面论据,说明题干结论并不一定成立,削弱了题干结论。
B项,指出气候变暖是龙卷风形成的必要条件,支持了题干的结论。
C项,说明龙卷风的形成和地理位置有关系,并非是因为全球变暖,另有他因,削弱了题干结论。
D项,说明龙卷风和天气有关系,并非是因为全球变暖,另有他因,削弱了题干结论。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8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副省级)第109题,2018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级)第104题

2、【判断推理】某慈善组织号召企业向受暴雨袭击的某地区捐赠帐篷。某地区为表谢意向该组织询问是哪些企业进行了捐赠。经调查,了解到以下情况:
(1)四家企业都没有捐赠。
(2)丁企业没有捐赠。
(3)乙企业和丁企业至少有一家企业没有捐赠。
(4)四家企业中确有企业捐赠。
后来得知上述四种情况两种为真,两种为假。
由此可以推出:

A:甲企业没有进行捐赠

B:乙企业进行了捐赠

C:丙企业没有进行捐赠

D:丁企业进行了捐赠

正确答案:D

解析:(1)(4)是矛盾关系,二者必有一真一假。根据“四种情况两种为真,两种为假”可知,(2)(3)也有一真一假。若(2)为真,则(3)也为真,与“(2)(3)有一真一假”矛盾,因此(2)为假,(3)为真。根据(2)为假可知,丁企业进行了捐赠;再结合(3)为真可知,乙企业没有进行捐赠。进而可知,(1)为假,(4)为真,但根据题干条件无法判断甲企业和丙企业是否进行了捐赠。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0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66题

3、【判断推理】通感: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沟通交错,挪移转换的修辞方法。
下列描述使用通感的是:

A: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用小米加步枪,打垮了反对派

B: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苗,就可以推断今年是丰收年

C:方某觉得女友不笑的时候,脸上似乎还留着笑容,像音乐停止后空中袅袅的余音

D:几千双眼睛都盯着你,就等着看你笑话了

正确答案:C

解析:通感定义的关键信息:将不同感觉挪移转换。
A项,中国人民打垮了反对派,并未涉及不同感觉挪移转换,不符合定义。
B项,看见鲜绿的苗推断今年是丰收年,并未涉及不同感觉挪移转换,不符合定义。
C项,脸上的笑容像音乐的余音,是将视觉转移成听觉,即不同感觉挪移转换,符合定义。
D项,几千双眼睛都盯着你,等着看你笑话,并未涉及不同感觉挪移转换,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4、【判断推理】排他成本是人们在想要确保不让他人擅自使用其产权时发生的成本。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排他成本的是:

A:张某为自家庭院安装栅栏所支出的费用

B:李某为保护自己的名誉权聘请律师而支付的费用

C:王某在与外商谈判过程中支付的交通和住宿费用

D:田某就买卖合同争议向人民法院起诉赵某时支付的诉讼费用

正确答案:A

解析:排他成本定义的关键信息:不让他人擅自使用其产权时发生的成本。
A项,张某安装栅栏是为了确保自家的院子的产权不被他人擅自使用,符合定义。
B项,李某为保护名誉权聘请律师,名誉权不属于产权,不符合定义。
C项,王某在谈判过程中支付的交通和住宿费用,不是为了不让他人擅自使用自己产权时发生的成本,不符合定义。
D项,田某因合同争议而起诉赵某时支付的费用,不是为了不让他人擅自使用自己产权时发生的成本,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5、【判断推理】非语言沟通是相对于语言沟通而言的,是指通过身体动作、体态、语气语调、空间距离等方式交流信息、进行沟通的过程。在沟通中,信息的内容部分往往通过语言来表达,而非语言则作为提供解释内容的框架,来表达信息的相关部分。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非语言沟通的是:

A:交警向驶入路口的车辆打出通行的手势

B:接受采访时,小李有意降低语速,显得很自信

C:废墟下传来了求救者断断续续的敲击声

D:谈判陷入僵局,双方代表都身体后靠,拉开距离

正确答案:C

解析:非语言沟通的定义要点:①通过身体动作、体态、语气语调、空间距离等方式;②交流信息、进行沟通的过程。
A项,通过身体动作,属于非语言沟通。
B项,通过语气语调,属于非语言沟通。
C项,并不是交流信息、进行沟通的过程,不符合要点②。
D项,通过空间距离进行沟通,属于非语言沟通。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5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2题

6、【判断推理】在人一生当中,人脑会不断对脑神经连接进行“优化重组”,“修剪”掉多余的连接,以保证有用的连接更加快速通畅。研究人员选取了121名年龄在4~20岁的健康志愿者,利用磁共振技术,分析了这一年龄段神经连接随着大脑发育和成熟而发生的变化。结果发现,女性对脑神经连接开始“修剪”的时间普遍早于男性。因此研究人员认为,女性的大脑相比男性大脑更高效。
以下陈述如果为真,哪项无法支持上述结论?

A:学龄期女孩往往表现出比同龄男孩更好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能力

B:脑神经连接“修剪”出错会导致自闭症,患病率性别差异显著

C:男孩只能专注于一件工作的时候,女孩可以同时处理多项工作

D:大脑“修剪”和“重组”之后使得各种认知活动效率提升很多

正确答案:B

解析:题干论点为“女性的大脑比男性更高效”,其论据是女性对脑神经的“修剪”早于男性。
A项,理解和语言能力强,可加强题干观点。
B项,强调“修剪”可能会导致危害,无法加强论证。
C项,处理工作效率高,也能加强题干观点。
D项,直接加强了题干观点。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 2016年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4题

7、【判断推理】研究人员对中风幸存者进行分组实验。他们让一组中风幸存者在研究人员的监督下进行为期3个月的户外健步走锻炼。另一组不进行运动,而是接受治疗性按摩。实验结束后,研究人员发现在持续6分钟的测试中,步行组的人比按摩组的人走得更远,能比后者多走17.6%。研究者认为,身体适度受损的中风幸存者仅通过简单廉价的运动就能获得更好的效果。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论证?

A:步行组的平均年龄为72岁,按摩组的平均年龄为65岁

B:与按摩组相比,体质的改善使得步行组中风幸存者生活质量更高

C:步行组中风幸存者还服用了相关治疗药物,按摩组停服了相关药物

D:研究证明,对身体严重受损的中风幸存者来说,接受按摩的效果更佳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通过两组中风幸存者进行的对比实验,得出结论身体适度受损的中风幸存者仅通过简单廉价的运动就能获得更好的效果。
A项,年龄大小属于无关项。
B项,承认了运动的作用,对论证有一定程度的支持作用。
C项,指出两组人员除了运动外还存在吃药与否这一不同,据此得出题干的结论并不恰当,削弱了题干论证。
D项,涉及的是身体严重受损的中风者,也与题干结论无关。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8、【判断推理】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施既定的经济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控制、调节货币供应量和信用总量的方针、政策、措施的总称。
根据上述定义,以下属于中国人民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的是:

A:中国人民银行为了刺激消费,大幅下调存款利率

B:商业银行依法按照一定比例向中国人民银行交足存款准备金

C:中国人民银行经理国库业务

D:中国人民银行在商业银行资金短缺时,对其提供贷款

正确答案:A

解析:货币政策的定义要点:①中央银行为实施既定经济目标;②控制、调节货币供应量和信用总量的方针、政策和措施。
A项,刺激消费(既定经济目标),调存款利率(调节货币供应量),符合定义。
B项,商业银行不等同与中央银行,不符合要点①。
C项,经理国库业务不是既定的经济目标,不符合要点①。
D项,对商业银行提供贷款不是既定的经济目标,不符合要点①。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8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5题

9、【判断推理】公共意识是独立自由的个体所具有的一种整体意识或整体观念。公共意识一方面是个人主体自由的体现,另一方面是对于一个超越于个体自身以外的共同整体的体现。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公共意识的是:

A:期望公民必须变得无私并在行为上完全利他

B:公民顾及私利的同时,追求公共目标和利益

C:现代社会所弘扬的一种精神气质和公共精神

D:把自己认定为一个与他人联系在一起的集合体

正确答案:B

解析:公共意识的定义要点是:①独立自由的个体;②整体意识或整体观念。A项只是一种期望,不符合②;B项符合公共意识的定义;C项不符合①;D项中将自己与他人联系在一起,不符合①。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09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3题

10、【判断推理】二次事故是指在原有的医疗事故、煤矿安全事故、交通事故等事故的基础上,由于自然不可抗力、救援方的疏忽或当事人的错误操作引起的事故。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二次事故的是:

A:李某在高速公路上与前车追尾,他匆忙下车捡拾自己小车洒落的物品,被后方驶来的汽车撞击身亡

B:刘某突发急性阑尾炎入院,医生在阑尾切除手术结束时将一块止血棉遗留在刘某腹腔内没有取出,导致刘某再次入院

C:某市连日暴雨引发的洪水及泥石流导致25人丧生,部分房屋被毁,数千人被迫离开家园

D:某煤矿井下渗水,矿工私自启动水泵抽水,拉闸时产生火花,致井内瓦斯爆炸,造成4人当场死亡

正确答案:C

解析:二次事故的定义要点:在原有事故的基础之上,由于自然不可抗力等原因引起的事故。
A项,是在原有交通事故的基础上,由于当事人的错误操作引起的事故,属于二次事故。
B项,是在原有医疗事故的基础上,由于救援方的疏忽引起的事故,属于二次事故。
C项,洪水及泥石流造成损害,仅涉及原有事故,并没有多次事故发生,不符合定义。
D项,是在原有煤矿安全事故的基础上,由于当事人的错误操作引起的事故,属于二次事故。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 2016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公检法)第22题,2016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县乡类)第22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