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言语理解】专业研究要讲全面,系统掌握某一门专业或某方面的知识,不能“碎片化”,但对非专业读者、非专门教育、学术普及来说,又________“碎片化”?实际上,面对人类已经积累的浩瀚的知识海洋,每个人能够汲取的无非是一滴一勺,对自己专业以外的知识只能是若干碎片。只要保证这是真正的碎片,而不是垃圾,________明白这只是一个整体中的极小部分________不能代表整体,就能做到________,闪光的碎片同样能体现整体的精妙。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怎能 而且 并且 勤能补拙
B:何妨 并且 因而 开卷有益
C:可以 尚且 因此 积微成著
D:不妨 不仅 而且 铢积寸累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一空,“但”表示转折,横线前后句子在句意上存在转折。转折前句子讲专业研究不能“碎片化”,转折后句子意在表达非专业性的学术可以“碎片化”。“怎能”填入与题意相悖,排除A。“可以”填入,在句意上表示不能碎片化,排除C。“不妨”表示可以这样做,没有什么妨碍。常用在陈述句中。与题意不符,排除D。“何妨”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妨,填入符合题意。验证B项:第二空,横线前后为并列关系,“并且”填入符合题意;第三空,“这只是一个整体中的极小部分”和“不能代表整体”存在因果关系,“因而”填入符合题意;第四空,“开卷有益”指只要打开书本读书就会有益处。用来描述“碎片化阅读”的积极意义也恰当。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9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4题
2、【言语理解】《菩萨蛮·黄鹤楼》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
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
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对毛泽东这首词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九派”,水的支流叫派,相传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九个支派
B:“沉沉”,亦作“沈沈”,深远貌。“一线”指横在眼前的铁路
C:“酹”,用酒祭地。“把酒酹滔滔”是说把滔滔江水当酒,来祭奠大地
D:“龟蛇锁大江”,是说龟山和蛇山夹江对峙,制约着翻滚的江流
正确答案:C
解析:《菩萨蛮·黄鹤楼》是毛泽东创作于1927年的一首词,表达了作者对于他所处的时代的沉郁抱负和热切期待,对词中含义的理解应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把酒酹滔滔”中的“酹”是古代用酒浇在地上祭奠鬼神或对自然界事物设誓的一种习俗,这里是对滔滔的长江表示同反动势力斗争到底的决心。C项把此解释为祭奠大地是不正确的。A、B、D三项理解正确。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1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题
3、【言语理解】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快捷、健康、简约”,正成为中国公务活动用餐的新惯例。公务用餐改革正在推动中国掀起“餐桌革命”,倒逼高档餐馆努力转型
B:胃癌似乎偏爱于上班族,不少上班族患上胃癌。上班族经常不能定时吃饭,即使吃饭也是狼吞虎咽的,而导致胃癌的原因就是这些吃饭的方式造成的
C:由于环境保护压力的增大,能源需求的增加,天然气作为“对环境友好”的能源,其地位冉冉升起
D:两会期间,奥巴马表示支持“强势美元”政策,但这究竟是出于国内政治需要还是真正要采取断然措施,西方评论家对此的看法是否定的
正确答案:A
解析:A项没有语病,当选。B项句式杂糅。“而导致胃癌的原因就是这些吃饭的方式造成的”可改为“而导致胃癌的原因就是这些吃饭的方式”或“而胃癌就是由这些吃饭的方式造成的”。C项“地位冉冉升起”搭配不当。D项“对此的看法是否定的”中的“此”指代不明。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4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乙类)第42题
4、【言语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________虐待、遗弃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和其他残害婴儿的行为,________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准 杜绝
B:杜绝 不准
C:不得 禁止
D:禁止 不得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一空,与前后句的两个“禁止”可知,此处填入“禁止”语意最通畅,且能体现未成年人保护法对“虐待、遗弃未成年人”这一严重违法行为的明令禁止,锁定D。验证D项第二空,“不得”表示不许可,用于反对歧视的语境也恰当。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1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5题
5、【言语理解】“一带一路”更是________“达则兼济天下”和“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理念,准确________沿线国家发展,________沿线国家人民的现实诉求。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秉承 助力 响应
B:坚持 助力 回应
C:秉承 对接 回应
D:坚持 对接 响应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坚持”一般用来形容意志,不能形容“理念”,且“秉承理念”为常见搭配,排除B、D。
第二空,“助力”侧重外力推动,“对接”侧重直接联系。“一带一路”是国家间直接合作,用“对接”恰当,排除A。
第三空,“响应”与“诉求”搭配不当,“回应诉求”为习惯搭配。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7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题
6、【言语理解】思维改变行为,观念________命运,四十年改革开放的历程,就是不断解放思想的过程。新时代改革的全面深化仍然需要更为________的思想解放。这是因为,相比于不断发展的实践,理论本身总有相对的滞后性,特别是某些传统的思想观念与不合时宜的思维方式________,仍可能作为一种无意识与潜意识支配着人们的头脑。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左右 深沉 司空见惯
B:造就 深刻 积重难返
C:决定 深入 根深蒂固
D:抉择 深邃 坚不可摧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对应前句的“思维改变行为”,此处强调的是观念对命运的深刻影响。“抉择”指挑选、选择。与句意无关,排除D。第二空,此处所填词语应与前文的“深化”对应,表达思想解放也要随着改革的深化而加深。“深沉”多用于描写声音低沉或感情内敛,不能用于描述“思想解放”程度的加深,排除A。第三空,“积重难返”指长期积累的问题不易解决,多用于风俗习惯,与思想观念搭配不当,排除B。“根深蒂固的观念”为常见搭配。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8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8题
7、【言语理解】①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些土著们在语言和文化上表现出超乎想象的统一性
②他们没有航海设备,只有原始的舟筏,却在占据了将近地球三分之一面积的大洋中,找到了一个个孤悬海上的小岛
③他们有着相似的风俗习惯,在相隔极远、完全陌生的岛上,竟然可以用同一种语言进行简单交流
④原始的南岛语族,创造了航海奇迹
⑤这使得许多世纪后,“地理大发现”浪潮中驶入太平洋的西方航海家们惊异地发现,几乎他们每找到一处新的岛屿,都已有了土著们居住过的痕迹
⑥然后定居其上,传承和发展着自己的文化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④⑤②①③⑥
B:④②⑥⑤①③
C:②⑥⑤④③①
D:③①②⑥④⑤
正确答案:B
解析:观察首句,②、③均以指代词“他们”开头,置于首句则指代不明,④指出“原始的南岛语族,创造了航海奇迹”,引出话题,适合作首句,排除C、D。
继续分析选项,②中的“没有航海设备,只有原始的舟筏,却……”是对④中“航海奇迹”的具体说明,故两句顺序为④②。⑥中的“然后定居其上”是对②末尾“找到了一个个孤悬海上的小岛”的承接,故⑥应紧跟④②之后,排除A。验证B项,逻辑通顺。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7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市)第45题,2017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3题,2017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题,2017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2题,2017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6题,2017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6题,201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区考)第17题,2017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22题,2017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44题,2017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56题
8、【言语理解】春晚相声《新虎口遐想》的出现,其最现实的意义就在于它实现了相声本质的回归,讽刺的分寸感好,对社会不良现象反思有力。只是________春晚时间的限制,结尾比较仓促,实在是美中不足的遗憾。但是________,它回归了本质,找回了初心。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由于 大醇小疵
B:囿于 瑕不掩瑜
C:困于 毋庸置疑
D:缘于 不言而喻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一空,此处句意为因为春晚时间的限制,《新虎口遐想》的结尾比较仓促。“困于”填入不恰当,排除C。
第二空,句意为虽然《新虎口遐想》有不足,但是它的优点还是无法被掩盖的。“大醇小疵”比喻大体上完美,只是个别小地方有些毛病;“不言而喻”形容道理很明显,不用说就可以明白。这两个词语填入,不合句意,排除A、D。“瑕不掩瑜”比喻缺点掩盖不了优点,缺点是次要的,优点是主要的。填入恰合句意。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7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第24题,2017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乙)第23题
9、【言语理解】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我们曾数次面临来自微生物的致命威胁。天花、梅毒、黑死病、流感、霍乱等流行病曾________人类社会数千年。每一次大流行后,它们都会突然________,所发生的一切都会烙印在我们的基因里。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荼毒 杳无音信
B:摧残 烟消云散
C:蹂躏 无影无踪
D:肆虐 销声匿迹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一空,“荼毒”指毒害,修饰“流行病”词义程度过重,排除A。“蹂躏”指用暴力欺压、侮辱、侵害,不能修饰“流行病”,排除C。
第二空,“烟消云散”形容事物消失净尽。“销声匿迹”指隐藏起来或不公开出现。句意为流行病经历过很多次,每次大流行后,都会突然消退。流行病不可能完全消失,“烟消云散”词义程度过重,排除B。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0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16题,2020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12题,2020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1题
10、【言语理解】下面句子中,没有错误的一句是:
A:经过认真研究,教练组认为,迎战这样的对手,“紧逼”莫若“联防”好。
B:建国后,大批留学生专家回国,从而开展了国际前沿的研究项目。
C:尽管我们前进的道路上还有困难,但黑暗已经过去,毕竟黎明就在前面。
D:且不说距离发达国家还有一段路要走,何况达到标准以后我们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正确答案:A
解析:B项中“从而”使用不当,前后分句之间并没有明显的承接关系。C项语序不当,“毕竟”应该放在“黑暗已经过去”的前面。D项中关联词使用不当,“何况”应该改为“即便”。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