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推理】自闭症患者往往认知水平低下,一些自闭症患者会表现出述情障碍,即无法理解情感,缺乏对自身或他人情感的认知能力。由于缺乏情感认知能力,人们通常认为自闭症患者比较冷漠。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
A:在道德两难的困境中,自闭症患者会为了避免做出伤害性举动而承受强烈的情绪压力
B:述情障碍的发生率在自闭症患者中高达50%左右,远远高于普通人
C:自闭症患者也会对他人产生正常的共情反应,甚至会比普通人更加关注别人的情绪
D:述情障碍虽会伴随自闭症出现,但二者并无必然联系,因为很多普通人也会出现
正确答案:B
解析:题干由一些自闭症患者会表现出述情障碍,得出“人们通常认为自闭症患者比较冷漠”的结论。B项说明自闭症患者中述情障碍的发生率比较高,远远高于普通人,导致自闭症患者给人们冷漠的印象,支持了题干结论。A项自闭症患者承受强烈的情绪压力,据此无法得知自闭症患者给人留下的印象是什么;C项指出自闭症患者也会有共情反应,削弱了题干观点;D项也削弱了题干结论。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8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2题
2、【判断推理】
2020年的冬天似乎比往年更早到来。还没进入11月份,我国部分地区就出现了第一场降雪和气温降至零度以下的情况。有专家据此表示,2020年的冬天将成为我国60年来最冷的一个冬天。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论述?
A:
我国其他一些地区的气温并未出现较往年明显下降的迹象
B:
11月前出现大雪天气的地区往年几乎没有出现过类似现象
C:
在全球变暖的情况下,近年来我国冬季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
D:
据统计,第一场降雪的时间与整个冬天的平均气温无明显相关
正确答案:D
解析:
题干论据:2020年还没进入11月份,我国部分地区就出现了第一场降雪和气温降至零度以下的情况。题干论点:2020年的冬天将成为我国60年来最冷的一个冬天。
A项,指出我国其他一些地区的气温并未出现较往年明显下降的迹象,但一些地区的情况不能代表整体的情况,不能削弱题干论述。
B项,指出11月前出现大雪天气的地区往年几乎没有出现过类似现象,没有指出这种现象和最冷的冬天之间的联系,不能削弱题干论述。
C项,指出近年来我国冬季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并不能说明2020年我国冬季平均气温的情况,不能削弱题干论述。
D项,指出第一场降雪的时间与整个冬天的平均气温无明显相关,说明根据题干论据不能推出论点,切断了论据与论点之间的联系,削弱了题干论述。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1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C类-考友回忆版第97题
3、【判断推理】如今,常有人抱怨自己很难有充足的睡眠,睡眠质量也常常不佳。一些专家认为这与现代科技的众多产物,比如长明的路灯、电视、电脑和手机有关,正是这些人造光源和电子设备产生的光扰乱了睡眠,让人们难以入睡。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
A:当个体暴露在灯光下,入睡会变得比以往困难,睡眠也呈现出碎片化的状况
B:现代人的昼夜节律常被工作和时差打乱,电子设备和人造光源并不是睡眠被打断的唯一原因
C:当前一些人的睡眠问题很可能不是因为睡眠总时间短,而是因为使用电脑等设备引发了一些健康问题
D:在一些没有电的农村地区,人们的平均睡眠时间比生活在城市同龄人的睡眠时间长很多
正确答案:A
解析:题干结论:正是这些人造光源和电子设备产生的光扰乱了睡眠,让人们难以入睡。
A项,指出当个体暴露在灯光下,入睡确实会变得比以往困难,睡眠也呈现出碎片化的状况,即睡眠质量不佳,支持了题干结论。
B项,指出电子设备和人造光源并不是睡眠被打断的唯一原因,说明还存在其他原因扰乱睡眠,质疑了题干结论。
C项,指出睡眠问题很可能是因为使用电脑等设备引发了一些健康问题,而非这些光源扰乱了睡眠,质疑了题干结论。
D项,指出在一些没有电的农村地区,人们的平均睡眠时间比生活在城市同龄人长,但睡眠时长与题干论述的睡眠质量不佳和难以入睡无关,且平均睡眠时间相对较长也不能代表睡眠充足,不能支持题干结论。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20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71题
4、【判断推理】为什么有人一直单身?科研人员发现一种“单身基因”!某研究机构从将近600名企业白领身上提取头发样本,检测分析出一种名为5-HTA1的基因,这种基因有两个不同的类型。携带“G”型基因的人比携带“C”型基因的人单身的可能性更大。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论证?
A:有时来自父母的压力等因素对单身更有影响力
B:基因对情感关系的影响,在多数情况下比较小
C:有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对社会关系的构建存在重要影响
D:研究人员认为,白领群体没有更多时间来构建恋爱关系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观点是携带“G”型基因的人比携带“C”型基因的人单身的可能性更大。
A项,指出单身有可能是由于来自父母的压力等因素,而非基因问题,即另有他因,削弱了题干论证。
B项,指出基因对情感关系的影响较小,说明单身未必与基因有关,削弱了题干论证。
C项,指出遗传因素对社会关系的构建存在重要影响,说明基因确实对人的社会关系构建,包括恋爱行为产生影响,加强了题干论证。
D项,指出白领群体单身可能是因为没有时间,而非基因问题,即另有他因,削弱了题干论证。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5、【判断推理】
植物耐逆性指植物处于不利环境时,通过自身内部代谢反应,迅速阻止、降低或修复由逆境造成的损伤,使其仍保持正常的生理活动。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体现了植物耐逆性的是:
A: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C:
尽管戈壁滩的气候异常恶劣,但胡杨树仍然可以很好地生存下去
D:
一些植物在高盐环境下通过改善细胞膜的通透性来阻止大量失水
正确答案:D
解析:
植物耐逆性的定义要点:①植物处于不利环境;②通过自身内部代谢反应,迅速阻止、降低或修复由逆境造成的损伤;③使其仍保持正常的生理活动。
A项,“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意思是,长长的原上草是多么茂盛,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无情的野火只能烧掉干叶,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该句描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并未体现通过自身内部代谢反应,迅速阻止、降低或修复由逆境造成的损伤,不符合要点②。
B项,“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意思是,那墙角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该句描述了梅花在严寒中开放,并未体现通过自身内部代谢反应,迅速阻止、降低或修复由逆境造成的损伤,不符合要点②。
C项,胡杨树可以在气候恶劣的戈壁滩很好地生存下去,是因为胡杨树本身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并非通过自身内部代谢反应,迅速阻止、降低或修复由逆境造成的损伤,不符合要点②。
D项,高盐环境可能导致植物失水,即高盐环境对于一些植物而言是不利环境;植物改善细胞膜的通透性来阻止大量失水,即通过自身内部代谢反应来阻止由逆境造成的损伤,使植物保持正常的生理活动。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1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68题
6、【判断推理】巴纳姆效应:指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
下列属于巴纳姆效应的是:
A:公共汽车上常发现一个人张大嘴打了个哈欠,周围会有几个人也忍不住打起了哈欠
B:当人的情绪处于低落、失意的时候,对生活会失去控制感,安全感也就受到影响
C:虽然算命先生说了许多无关痛痒的话,但很多人都认为算命先生说得“很准”
D:有人常会怀疑自己所做的决定或所做的事的正确性,喜欢生活有些变化,厌恶被人限制
正确答案:C
解析:巴纳姆效应定义的关键信息:认为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
A项,一个人打哈欠,周围几个人也打起了哈欠,说明人们容易受他人影响,并未体现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不符合定义。
B项,人的情绪低落时对生活会失去控制感,说明情绪对人们的生活态度有很大的影响,并未体现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不符合定义。
C项,很多人认为算命先生无关痛痒的话说得“很准”,体现了人们认为笼统的人格描述能够准确地揭示自己的特点,符合定义。
D项,有人常怀疑自己的决定,喜欢生活有些变化,说明人们有多疑和善变的特点,并未体现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1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55题
7、【判断推理】道路:红绿灯:畅通
A:教室:教师:秩序
B:运动员:拼搏:荣誉
C:游泳池:救生员:健康
D:国家:法律:稳定
正确答案:D
解析:遵守红绿灯道路才能通畅。
A项,教师在教室中维持秩序,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运动员为了荣誉拼搏,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救生员要确保游泳池中的人员安全,与健康无关,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遵守法律国家才能稳定,与题干关系一致。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8、【判断推理】机械类比就是将两个本质不同的事物,按其表面的相似来机械地加以比较而得出某些结论。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机械类比的是:
A: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
B: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C: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D: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
正确答案:C
解析:机械类比的定义要点:①两个本质不同的事物;②按表面的相似性比较。
A项,“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是指百姓肚子饿没米饭吃,为什么不去吃肉粥呢?其中,粟米和肉糜是两个本质不同的事物,米饭是用于活命的食物,而肉糜是比较奢侈的食物,这句话仅根据二者都是食物而加以机械比较,得出用肉糜代替粟米的结论,符合定义。
B项,“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是指最无情的就是那台城的杨柳,它既不管人事兴衰与朝代更迭,依然像烟雾一样笼罩在十里长堤边随风飘曳。其中,台城柳和烟雾是两个本质不同的事物,但诗人因其笼罩十里长堤的相似性,得出台城柳和烟雾无情的结论,符合定义。
C项,“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体现的是客观事实,“何苦而不平”体现的是坚毅的精神,不符合要点②。
D项,“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源自“东施效颦”的典故,其中,西施和丑人是两个本质不同的事物,二者都有“捧心而颦其里”的动作,得出“东施效颦”的结论,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7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7题,2017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7题,2017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2题,2017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7题,2017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7题,2017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7题
9、【判断推理】某次会议邀请某单位的张某、王某、李某、赵某、孙某、周某六个人参加。但由于工作安排的原因,六个人不能同时都去。其中:张某、赵某两人只能有一个人参加会议;李某、赵某两人也只能有一个人参加会议;张某、王某两人至少有一个人参加会议;张某、孙某、周某三人中有两人参加会议;王某和李某是要么都参加会议,要么都不参加会议;如果赵某不参加会议,那么孙某也不参加会议。
根据这样的安排,最后没有参加会议的可能是:
A:张某和王某
B:王某和李某
C:李某和赵某
D:赵某和孙某
正确答案:D
解析:代入A项,不符合“张某、王某两人至少有一个人参加会议”,排除。
代入B项,若王某和李某都不参加,则由“张某、王某两人至少有一个人参加会议”可推出“张某参加”,再由“张某、赵某两人只能有一个人参加”可推出“赵某不参加”,再由“李某、赵某两人只能有一个人参加”可推出“李某参加”,与该项内容矛盾,排除。
代入C项,不符合“李某、赵某两人只能有一个人参加”,排除。
代入D项,符合全部条件。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3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50题
10、【判断推理】空气污染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研究表明,包括汽车尾气在内的各种总悬浮颗粒物(即悬浮在大气中不易沉降的所有颗粒物,主要来源于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烟尘、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粉尘以及建筑和交通扬尘)对心脏有很大损伤,而且颗粒物体积越小,这种危害越大。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不能支持上述结论?
A:动物实验发现,较小颗粒物(0.18微米以下)比较大颗粒物(2.5微米以上)更容易引发心血管病变
B:较小颗粒物直径可能只有头发丝的1%,很容易沉积在动物血管壁的脂肪物质上,进而增加罹患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
C:微小颗粒不容易被过滤,难以检测,日常防护不能抵御它的侵袭,因此很容易引发过敏
D:微小颗粒会“关闭”高密度脂蛋白对人体的保护作用,从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结论是悬浮颗粒物对心脏有很大损伤,而且体积越小,危害越大。
A项,指出较小颗粒物比较大颗粒物更易引发心血管病变,说明悬浮颗粒物对心脏确实有损伤,且体积越小危害越大,支持了题干结论,排除。
B项,指出较小颗粒物会增加罹患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说明悬浮颗粒物对心脏确实有损伤,支持了题干结论,排除。
C项,指出微小颗粒容易引发过敏,并未说明其是否会造成心脏损伤,不能支持题干结论,当选。
D项,指出微小颗粒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说明悬浮颗粒物对心脏确实有损伤,支持了题干结论,排除。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7年7月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所属事业单位考试试卷第61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