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言语理解】中央电视台关于“你幸福吗”的调查中“幸福”这一话题引起了广大民众的普遍________。人们对于幸福的渴求,对于幸福的定义已经越来越贴近________的生活。幸福不是一个________的目标,而是在生活中处处存在。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关心 细微 高远
B:关注 细微 高远
C:关心 细致 遥远
D:关注 细致 遥远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一空,“关注”是指对某一事物特别留心,“关心”是关怀的意思。文段讲的是广大民众对“幸福”的话题比较留意,选“关注”更恰当,排除A、C。
第二空,“细致”常用来形容工作、心思等,与“生活”搭配不当,排除D。
第三空填“高远”也符合句意。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5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7题
2、【言语理解】全国政协工作________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这既是职责所在,更是党和人民的重托。________,对于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来说,关注民生是最大的政治,改善和保障民生是最大的政绩。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专心致志 然而
B:坚忍不拔 同样
C:矢志不渝 同样
D:持之以恒 然而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文段说的是政协工作的立足点和目标不改变。“坚忍不拔”指(在艰苦困难的情况下)坚持而不动摇,常用来形容意志;“专心致志”指把心思全放在上面,一心一意,侧重强调精神集中。均与题意不符,排除A、B。“持之以恒”指以不变的意志长期坚持下去。“矢志不渝”指志向不改变。填入均符合题意。
第二空,“然而”表转折,“同样”表并列。前文说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政协工作的职责所在,后文说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对民生的关注,前后不是转折关系,而是类比关系,应选“同样”,排除D。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兵团)第34题
3、【言语理解】
在游戏的世界里,人们不用承担现实生活中同样行为造成的后果,游戏输了可以点击“再来一次”一键复活。因此游戏提供了一种低成本低风险的自我实现方式。当个体在现实生活中受挫,游戏可以成为一种短暂的对现实世界的逃避。在游戏里建立社交关系,不断升级,提供了持续的挑战和个体存在的意义。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A:
游戏成瘾,如何解决
B:
游戏社交:安全无负担
C:
现实越受挫,游戏越成瘾
D:
游戏:另一种“自我实现”
正确答案:D
解析:
文段首先指出在游戏世界里,人们不用承担现实生活中同样行为引起的后果;然后说明游戏提供了一种低成本、低风险的自我实现方式;最后对这种自我实现方式进行具体说明。由此可知,文段主要是说游戏是个体的一种自我实现方式。D项表述与此一致。
A、C两项均论述“成瘾”问题,文段未涉及此内容,排除。
B项,“游戏社交”只是游戏为个体提供自我实现方式的一种表现,概括不完整,且“无负担”文段也未提及,排除。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1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生回忆版第32题
4、【言语理解】中国古代礼制要求服装尽力遮掩身体的各种凹凸,在裁制冕服时可以忽略人体各个部位的三维数据,不需要进行细致的测量。冕服章纹要有效地体现等级区别,图案就必须清晰可辨、鲜明突出。这使中国古代服饰中与服饰图案相关的绘、染、织、绣等工艺技术相当发达,也使中国古代服装的裁制向着有利于突出图案的方向发展。与西方重视身体三维数据、要求服装紧窄合体的立体剪裁法不同,中国古代无论是冕服对人所占空间的扩大,还是图案对冕服平面风格的要求,都指向了中国传统服装宽大适体的平面剪裁法。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礼制的要求使中国传统服装采用了平面剪裁法
B:中国古代服装的剪裁方法推动了印染技术的发展
C:中西方剪裁方法的分化以冕服的产生与发展为特征
D:礼制对官员服装的规定制约了中国古代服饰艺术的发展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主要阐述的是中国古代礼制的要求使得服装忽略了人体各个部位的三维数据,并因体现等级的需要而突出了图案的特点,而这些特征使得中国传统服装的剪裁倾向于宽大适体的平面剪裁法。由此可知,文段主要说的是中国传统服装采用平面剪裁法的原因。B、C、D三项均未提到文段的关键概念“平面裁剪法”,排除。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0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0题
5、【言语理解】作为一个公司领导,不需要、也不可能事必躬亲,但一定要 ,能够在注意细节当中比他人观察得更细致、 ,在某一细节操作上做出榜样,并形成 ,使每个员工不敢马虎,无法 。只有这样,企业的工作才能真正做细。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明察秋毫 周密 威慑力 搪塞
B:明辨是非 周详 使命感 推脱
C:抓大放小 透彻 好习惯 塞责
D:高瞻远瞩 入微 内聚力 敷衍
正确答案:A
解析:这段文字旨在说明公司领导在注重细节方面如何有效管理员工。解题时要特别注意句中的对应关系。从几个词语的含义中可知与“注重细节”意思相近的只有“明察秋毫”。“明察秋毫”对应“能够在注意细节当中比他人观察得更细致”;“周密”对应“细致”;“威慑力”对应“使每个员工不敢马虎”;“搪塞”对应“马虎”。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6、【言语理解】我们身处一个竞争激烈、讲人情、重情面的社会,社会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及文化氛围对文学批评的影响________,正如不少人指出的那样,当前文学批评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人情化、商业化等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司空见惯 倾向
B:根深蒂固 局限
C:有目共睹 陋习
D:无孔不入 弊病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一空,“司空见惯”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有目共睹”指非常明显,谁都看得见。两词都强调看得见,“影响”是抽象的事物,故排除A、C。
第二空,“局限”指限制在某个范围内,为中性词。“弊病”指弊端,事情上的毛病,为贬义词。分析文段可知,文段对于文学批评被人情化和商业化是批判的,故用“弊病”恰当。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5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直及公检法)第24题
7、【言语理解】每次去浯溪,除了看它的碑林和山水之外,最令我________的,是元结当年弹琴的浯台。那里是浯溪的最高点,每到月夜,元结总是执一把琴,坐在那里对江而弹。琴声激活了浯溪山水,浯溪山水________了他的琴声。元结与山水融合在一起,任千古忧愁万古功名顺琴声而去,随水而流,在虚无中________着沉重,在缥缈中偶尔跳出一声叹息。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魂牵梦绕 涵养 夹杂
B:心驰神往 滋养 错杂
C:流连忘返 浸润 掺杂
D:铭心刻骨 滋润 混杂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铭心刻骨”形容记忆极深,永远难忘,用在此处形容作者对浯台的喜爱,语义程度过重,排除D。
第二空,“涵养”指滋润、养育,一般强调的是修身养性或涵养水源,不能用于琴声,排除A。“滋养”指供给养分、补养。“浸润”指沾濡滋润,浸染熏陶。二者填入能够体现山水与琴声的融洽关系。
第三空,“错杂”指两种以上的东西夹杂在一起。“掺杂”指混杂。“错杂”侧重于“错”,强调交错、杂乱。“掺杂”侧重于“掺”,强调混杂。此处用来形容琴声中带有沉重之感,“掺杂”更恰当,排除B。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0年江苏省公务员《行测》试卷(B类)-考友回忆版第40题,2020年江苏省公务员《行测》试卷(C类)-考友回忆版第38题
8、【言语理解】宜居带是指一颗恒星周围一定距离的范围,在这一范围内水可以以液态形式存在。由于液态水被科学家认为是生命生存________的元素,因此如果一颗行星恰好落在这一范围内,那么它就被认为有更大的________拥有生命或至少拥有生命可以生存的环境。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缺一不可 范围
B:举足轻重 条件
C:至关重要 优势
D:必不可少 机会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一空,“缺一不可”指少一样也不行。其主语应为两个以上,而此处主语只有一个“液态水”,排除A。
第二空,“条件”不能与“大”搭配,排除B。“优势”侧重有利的形势;“机会”侧重一种可能性。此处阐述的是行星上拥有生命概率的高低,用“机会”更恰当。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3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2题,2016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3题, 2016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公检法)第61题,2016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7题,2016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71题,2016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59题,2016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56题,2016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56题,2012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题,2016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6题,2016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4题,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0题,2016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5题,2016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7题,2016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59题,2016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5题,2016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6题,2016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4题,2016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49题,2016年河南省选调生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7题
9、【言语理解】李商隐说“美酒成都堪送老”,雍陶说“自到成都烧酒熟,不思身更入长安”,点名直夸成都酒好。客观来看,成都确实深受酒神的青睐:独有的弱酸性黄黏土,黏性强、保水性好,含铁、钙等金属离子少,是酿酒筑窖的最佳土壤。地下水和冰川融水形成的优质水源,浸润了美酒的灵魂,而盆地中湿润的气候,格外有利于酒窖里微生物的繁衍,为酿酒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外部环境。悠长历史,堆叠的不仅是酒窖的深、酒糟的浓、酒浆的冽,也是酸酒、沽酒、饮酒之人悠然享受生活的心态,这才使成都的酒,酝酿出至醇的香和韵。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成都美酒从唐朝开始就已经闻名天下
B:独特的地理文化条件造就了成都美酒
C:产地的生活哲学塑造了酒文化的灵魂
D:气候形成了成都市井文化中慢的特质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以诗句开头,引出成都的酒好。接着介绍了成都的土壤、水源、气候等地理条件为酿酒提供的得天独厚的外部环境,其后说明成都悠长的历史为成都的酒营造了浓郁的酒文化。总结起来,文段主要说明了造就成都美酒的地理、文化条件。B项与此相符,当选。
A项只涉及文化。C项“生活哲学”文段没有提及。D项无中生有,不是文段论述的内容。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言语理解】面对人大代表的依法( ),有些部门的负责人虽然还不能圆满答复,但都表现出虚心接受,认真反思的态度。
A:质疑
B:质问
C:质对
D:质询
正确答案:D
解析:质疑:请人解答疑难。质问:质疑问难,正其是非。质询:议员在议会会议期间,就政府的施政方针、行政措施以及其他事项,向政府首脑或高级官员提出质疑或询问并要求答复的活动。质询权是人大代表的一项权利。质对:对质,对证。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