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推理】自居作用,是指一个人把他所钦佩或崇拜的人的特点、某一团体或某种主张作为自己的特点,用以弥补自己的缺点或不足。自居作用有两种:一是使自己模仿他人的行为;二是利用别人的优点、荣誉等来满足自己的愿望。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自居作用的是:
A:见贤思齐
B: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C:人云亦云
D:推己及人
正确答案:A
解析:自居作用的定义要点:①把所钦佩或崇拜的人的特点作为自己的特点;②弥补自己的缺点和不足。
A项,“见贤思齐”意思是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要向他看齐,符合自居作用的定义要点。
B项,“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意思是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不符合定义。
C项,“人云亦云”意思是指没有主见,只会随声附和,不符合定义。
D项,“推己及人”意思是用自己的心意去推想别人的心意,指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2、【判断推理】芯片产业是全球分工合作的产业,其分布的领域非常广,不同领域面对的问题和挑战也大不相同,没有一个国家能够拥有完完整整的自主可控芯片产业链。但一国要想获得芯片产业的话语权,至少应该掌握产业链条上某些环节的关键技术,这样才能避免受制于人。
根据上述表述,下列判断一定正确的是:
A:一个国家只要有了芯片产业话语权,该国就可能拥有完整的芯片产业链
B: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芯片产业的关键技术,则该国的芯片产业将受制于人
C:一个国家的芯片产业要想不受制于人,就必须拥有完整的芯片产业链
D:一个国家如果掌握了芯片产业的关键技术,那么该国一定具有芯片产业的话语权
正确答案:B
解析:由“没有一个国家能够拥有完完整整的自主可控芯片产业链”可知,A、C两项错误。
掌握产业链条某些环节的关键技术←获得芯片产业的话语权←避免受制于人,由必要条件假言命题连锁推理的推理规则可知,否定前件可以得出否定的后件,B项正确。
掌握产业链条某些环节的关键技术←获得芯片产业的话语权,由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推理规则可知,肯定前件无法得出肯定的后件,D项错误。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9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县级)第47题
3、【判断推理】倒逼:指某些消极因素在特定条件下推动事物朝着积极方向发展的过程。
下列不属于倒逼的是:
A:网络谣言不断刺激公众神经,某地政府痛下决心,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大信息公开的力度,逐渐掌握了网络话语主动权
B:某地民间非法融资活动屡禁不止,影响极为恶劣,政府有关部门终于再次启动了搁置半年之久的金融改革方案
C:针对部分地区小产权房越来越多的现象,有专家撰文指出,小产权房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中低收入群体的安居问题。政府正在对这个问题进行调研
D:1980年代,某地农民违规搞集体土地承包,当年粮食产量大幅提高,引起高层高度重视,催生了土地使用制度的全面改革
正确答案:C
解析:倒逼的定义要点:①消极因素;②特定条件下推动事物朝着积极方向发展。
A项,网络谣言泛滥是消极因素,这一因素推动事物朝着积极方向发展,使得当地政府采取措施加大信息公开的力度,符合定义。
B项,民间非法融资活动屡禁不止是消极因素,这一因素推动事物朝着积极方向发展,使得当地政府启动金融改革方案,符合定义。
C项,部分地区小产权房越来越多是消极因素,但政府正在对这个问题进行调研,最终是否能向积极方向发展并不确定,不符合要点②。
D项,违规搞集体土地承包是消极因素,这一因素推动事物朝着积极方向发展,使得土地使用制度全面改革,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4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74题
4、【判断推理】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结婚。直系血亲是指和自己有直接血缘关系的亲属,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是指与己身出自同一父母或同一祖父母、外祖父母,除直系血亲外的所有血亲。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中的甲和乙可以结婚的是:
A:张某是甲(女)的姨父,乙系张某的儿子
B:李某是乙(女)的姑父,甲系李某的儿子
C:甲是林某与前夫的儿子,乙是林某与后夫的女儿
D:王某是张某的舅舅,甲系王某的儿子,乙系张某的女儿
正确答案:D
解析:直系血亲定义的关键信息:和自己有直接血缘关系的亲属。
旁系血亲定义的关键信息:与己身出自同一父母或同一祖父母、外祖父母,除直系血亲外的所有血亲。
A项,甲和乙有共同的外祖父母,属于旁系血亲,不可以结婚。
B项,甲和乙有共同的祖父母,属于旁系血亲,不可以结婚。
C项,甲和乙有共同的母亲,属于直系血亲,不可以结婚。
D项,甲和乙既不是直系血亲也不是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可以结婚。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7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市)第88题,2017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8题,2017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9题,2017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2题,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2题,201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区考)第82题,2017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68题,2017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86题
5、【判断推理】框架效应是指对于相同的事实信息,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会使人产生不同的判断决策。一般来讲,在损失和收益面前,人们更倾向于关注损失。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情形不存在框架效应的是:
A:小红得悉“A理财产品能获利10%,而B理财产品有85%的机会获利200%”后,选择了投资B理财产品
B:小坤得悉“甲客运站的客车车祸发生率仅为0.001%,而乙客运站的客车平安送达率为99.999%”后,选择了乘坐乙客运站的客车
C:小明每天能得到一个面包,当被问“你吃了半个面包了,还吃吗”,他选择不吃;而被问“还有半个面包,你吃吗”,他选择吃完
D:某牛奶公司鉴于消费者对脂肪的抵触情绪,把所产牛奶产品相关描述从“含脂量3%”变为“脱脂量97%”,该公司销售业绩因此迅速上涨
正确答案:A
解析:框架效应定义的关键信息:对于相同的事实信息,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会使人产生不同的判断决策。
A项,A理财产品和B理财产品的获利利率不同,属于两种不同的事实信息,不符合定义,保留。
B项,甲客运站和乙客运站的表述为客车安全度的不同表达方式,最终使小坤产生了不同的判断决策,符合定义,排除。
C项,小明面对是否还要吃半个面包的不同表达方式,最终产生了不同的判断决策,符合定义,排除。
D项,描述牛奶产品中脂肪量的不同表达方式,最终使消费者产生了不同的判断决策,符合定义,排除。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9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8题,2019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5题,2019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8题,2019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5题,2019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3题
6、【判断推理】以房养老指老人将自己的产权房抵押给金融机构,按约定条件定期领取养老金并获得相应服务的养老方式。老人去世后,金融机构可以按照约定处置房产,偿付已经支出的各项费用。
下列属于以房养老的是:
A:最近,老李夫妇把卖房子的钱存进银行,一起住进了附近的老年公寓,每月的存款利息足够支付那里的各种费用
B:年逾古稀的张先生夫妇与银行签订了协议。生前,他们每月从银行领取13000元养老金;死后,他们的产权房由银行处置
C:赵某在一次车祸中落下重度残疾,他与在典当行的远亲侄子签了一份协议,由侄子照顾他的日常起居,自己名下的房子将来过户给侄子
D:老孙退休后卖掉市中心的大房子,买了一套二手小房住,每月的退休金加上卖房款利息,夫妻俩的日子过得很是自在惬意
正确答案:B
解析:以房养老的定义要点:①将房产抵押给金融机构;②定期领取养老金并获得相应服务;③最终房产由金融机构处置。
A项,把卖房子的钱存进银行,并未将房产抵押金融机构,最终房产也不是由金融机构处置,不符合要点①③;靠存款利息支付老年公寓的费用,不符合要点②。
B项,与银行签订协议将房产抵押,符合要点①;生前每月领取养老金,符合要点②;死后产权房由银行处置,符合要点③。
C项,与远亲侄子签订协议,并未将房产抵押给金融机构,最终房产也不是由金融机构处置,而是过户给侄子,不符合要点①③。
D项,卖掉市中心的大房子,并未将房产抵押给金融机构,最终房产也不是由金融机构处置,不符合要点①③;靠每月的退休金加卖房款利息过日子,不符合要点②。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6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106题,2016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C类)第69题
7、【判断推理】逃税:指理性纳税人通过采取违反税法的行为不报或进行虚假申报以便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
下列不属于逃税行为的是:
A:汪某开了一家水果超市,地税局核定其每月交600元税款,每当税务员来收税时汪都如数缴纳,去年11月,汪把超市转让给朋友,12月一税务人员来收税时被汪某拒绝
B:某施工企业将其剩余材料销售收入、工业性作业收入、自制工程用半成品的销售收入、租赁收入、财产转让收入等不入账,形成账外资金,用于职工福利、奖励
C:某房出租人和承租人谎称是亲戚的房借住,私自进行交易,实际月租金是1800元
D:将工程结算收入或工程差价收入,合同外工程变更收入,挂其他应付款,少计应税所得
正确答案:A
解析:逃税的定义要点有:①不报或虚假申报;②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A项汪某把超市转让给朋友,已经不具有纳税人资格,其拒绝纳税属正当行为,不属于逃税行为。B项通过违法行为不报税、C项房屋出租人暗收租金的行为、D项少计应税所得,都构成逃税。
考题出处:待更新
8、【判断推理】奖学金:成绩
A:贷款:利息
B:补助:工作
C:遗产:死亡
D:低保:收入
正确答案:D
解析:成绩高的学生可以得到奖学金。
A项,贷款需要付利息,与题干关系不同。
B项,工作多并不一定能得到补助,与题干关系不同。
C项,死亡后的个人财产才可以称作遗产,与题干关系不同。
D项,收入低的人群可以得到低保,与题干关系相同。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3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6题
9、【判断推理】有研究人员指出:“有些职业,比如写作、音乐创作、设计、策划、广告文案等,其从业人员的创意灵感往往出现在深夜。”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不能对该研究人员的观点提供支持?
A:历史上那些最具创意头脑的人,有很多是“夜猫子”。比如席勒、福楼拜、普鲁斯特等人几乎一辈子都在深夜工作
B:夜深人静时,忙碌紧张了一天的人们放松下来,大脑更能天马行空地发挥想象力,于是创意喷涌而出
C:有研究者记录了150多位大作家和大艺术家的生活作息,其中按正常时间作息的占了大多数,只有26位是“夜猫子”
D:音乐家对灵感的依赖非常强烈,一项针对美国音乐行业从业者的调查显示,“夜猫子”的比例达到90%以上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观点:有些职业,比如写作、音乐创作、设计、策划、广告文案等,其从业人员的创意灵感往往出现在深夜。
A项,指出历史上最具创意头脑的人几乎一辈子在深夜工作,说明深夜有利于他们的创意灵感出现,支持了题干观点。
B项,夜深人静,大脑更能天马行空地发挥想象力,创意喷涌而出,说明深夜有利于创意灵感出现,支持了题干观点。
C项,在150名大作家和大艺术家中,仅有26人是深夜工作,大部分都是按正常作息工作,说明大多数大作家和大艺术家的创意灵感不是出现在深夜,反驳了题干观点。
D项,90%的音乐家深夜工作,说明深夜有利于创意灵感出现,支持了题干观点。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9年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2题
10、【判断推理】某公司讨论在A、B、C、D等4处建立分公司的必要性。甲说:“分公司应建在A或D处。”乙说:“我不同意在A、D两处都建分公司。”丙说:“我经过调查确信,在A处建立分公司是非常不明智的想法。”后来事实证明,甲、乙、丙3人都说对了。
据此,可以推出分公司的应建地点是:
A:D处或B处
B:A处或C处
C:D处和C处
D:A处或B处
正确答案:A
解析:考查选言命题推理。由三人的话都说对了和丙的话可知,不在A处建分公司,进而由甲的话可知,分公司应建在D处,此时乙的话也为真,符合条件。所以,分公司的应建地点一定有D处,但不知道是否有C处,因此C项不一定为真;由于选言命题一个选言肢为真即为真,所以可以推出A项。
考题出处:待更新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