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言语理解】自明清以来,大众对于国史最熟悉的段落,大概是“三国”,这主要得力于罗贯中所写的史传文学《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据实指陈,非属臆造”,但题材取舍、人物描写、故事演绎则广纳传说和野史素材,并借助艺术虚构。在受众那里,《三国演义》经常被当作三国信史,故清代史家章学诚称其“七分实事,三分虚构,以至观者往往为之惑乱”。这种“惑乱”,就是信史与史传文学两者间的矛盾性给读者带来的困惑。“文”与“史”固然不可分家,但又不能混淆,也不能相互取代。一旦以“文”代“史”,便会导致“惑乱”。
这段文字主要说的是:
A:史传文学的生命力在于适度的史学真实性
B:史传文学是文学性与史学价值的对立统一
C:人们应避免落入以“文”代“史”的窠臼
D:“文史分家”是评价史传文学的重要标准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以《三国演义》为例说明信史和史传文学两者之间的矛盾性会给读者带来困惑,由此引出对“文”“史”关系的论述,由“‘文’与‘史’……不能混淆,也不能相互取代。一旦以‘文’代‘史’,便会导致‘惑乱’”可知,文段主要说的是不能以“文”代“史”。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7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副省级)第39题,2017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级)第47题
2、【言语理解】①后母戊鼎的铸造,充分说明商代后期的青铜铸造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组织严密,分工细致
②鼎身共使用8块陶范,每个鼎足各使用3块陶范,器底及器内各使用4块陶范
③铸造此鼎,所需金属原料超过1000千克
④显示出商代青铜铸造业的生产规模与杰出的技术成就,足以代表高度发达的商代青铜文化
⑤根据铸痕观察,鼎身与四足为整体铸造
⑥后母戊鼎的铸造工艺十分复杂
⑦鼎耳则是在鼎身铸成之后再装范浇铸而成
⑧而且,制作如此的大型器物,在塑造泥模、翻制陶范、合范灌注等过程中,存在一系列复杂的技术问题,同时必须配备大型熔炉
将以上8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①⑤②⑦③⑥⑧④
B:①③②⑤⑦⑥⑧④
C:⑥③②⑤⑦①⑧④
D:⑥⑤②⑦③⑧①④
正确答案:D
解析:①说的是后母戊鼎铸造体现的学术价值,⑥总说后母戊鼎铸造的工艺复杂。依照通常写作逻辑,应先介绍工艺再阐述价值,故⑥更适合做首句,排除A、B。⑧以“而且”开头,前句应与其构成递进关系,①排在⑧前不符合此要求,排除C。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4年深圳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5题
3、【言语理解】过去,我国生产能力滞后,因而把工作重点放在扩大投资、提高生产能力上。现在,产能总体过剩,仍_______靠扩大规模投资抬高速度,作用有限且边际效用递减。虽然短期内投资可以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但最终消费才是经济增长的_________动力。在扩大有效投资、发挥投资关键作用的同时,必须更加有效地发挥消费对增长的_________作用。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单纯 长期 实质
B:片面 根本 决定
C:盲目 核心 一般
D:一味 持久 基础
正确答案:D
解析:先看第二空,由“虽然……但……”可知,所填词语与“短期”构成反义关系对应,“长期”“持久”符合句意,“根本”“核心”与长期性无关,排除B、C。再看第三空,所填词语应体现消费对于经济增长的根本作用。“实质”指本质,通常指隐藏在表象之下的内涵,不能体现消费的作用,排除A。“基础”指事物发展的根本或起点,填入符合句意。验证第一空,“一味”填入也符合句意。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0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第36题
4、【言语理解】(1)2013年3月19日,习近平________国家主席不久,在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他提到“最大的爱好是读书”。
(2)当代美国精英与大众的严重________,是无法通过福利政策消除的。
(3)老人的家属要求孩子家长赔偿医疗费,但双方________,僵持着直到岁末年终。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履新 隔阂 各执己见
B:履新 暌隔 各执一词
C:履行 隔阂 各执一词
D:履行 暌隔 各执己见
正确答案:A
解析:(1)句,“履新”指官吏就任新职;“履行”指实践(自己答应做的或应该做的事),常与承诺、义务等搭配。此处句意为习近平就任国家主席,应选“履新”,排除C、D。
(2)句,“隔阂”指彼此情意沟通的障碍,思想上的距离;“暌隔”指分离,常用于书面语,如暌隔多年。此处句意为美国精英与大众之间存在沟通的障碍和思想上的距离,应选“隔阂”,排除B。
(3)句,“各执己见”指各人都坚持自己的意见。与“僵持”的语境也相符。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7年深圳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7题
5、【言语理解】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冬天,花朵儿们并不躲懒。它们不太看重季节,春夏秋冬,开了落,落了开,一切都自然。
B:墙角处,花骨朵儿小小的头颅昂扬在细细的草茎上。风一吹,沾着的雨水轻轻滑落,花骨朵儿柔韧地颤动几下。
C:我们睡着的时候,以为风睡了,树也睡了,以为日月星辰虎豹虫豸都睡着了。待拂晓醒来,天,已连夜画好了一幅朝霞。
D:“传统儿童游戏”不该只属于博物馆,利用好了,它也有春天。
正确答案:D
解析:A项,由“躲懒”“看重”等表述可知,句子将“花朵儿们”拟人化。B项,由“头颅昂扬”的表述可知,句子将“花骨朵儿”拟人化。C项,由“睡”“连夜画好了”等表述可知,句子将“风”“树”“日月星辰”“天”都拟人化。D项没有使用拟人修辞手法。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8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第48题,2018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乙)第44题
6、【言语理解】唾液内含有的免疫球蛋白A原本发挥的是抗菌作用,英国拉夫巴勒大学研究人员发觉唾液中这一蛋白的数量与人体免疫力呈正相关。他们花费了三年多时间,对38位参加过美洲杯帆船赛的赛手进行了测试,观察到大约有四分之三的赛手在患上感冒前的两周时,尽管当时感觉良好,但唾液中免疫球蛋白A水平已经急剧下降。
英国的研究人员对唾液进行的此项研究,其意义在于:
A:揭示了通过检测唾液内含有的免疫球蛋白A数量,人们可以判断自身的免疫力状况,在免疫力低下时及时采取措施,以防疾病袭扰
B:明确了唾液中免疫球蛋白A的数量越高,则人体免疫力越强,这是因为免疫球蛋白A在发挥作用
C:发现了感冒的潜伏期为两周,在此期间,唾液中免疫球蛋白A水平已经急剧下降,而人们不会有免疫力下降的感觉
D:颠覆了人们对唾液内含有的免疫球蛋白A的抗菌作用的认识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首先提出英国研究人员发现:唾液中免疫球蛋白A的数量与人体的免疫力呈正相关,接着用他们的具体试验说明了这个结论。题目问的是研究的意义,医学研究的意义在于为人们的健康服务,故此项研究的意义在于告诉人们通过检测唾液中免疫球蛋白A的数量能判断自身的免疫力状况,从而及时调整自己的身体状况,与文意相符,当选。
B项虽然能够从此项研究中得出,但并不是该研究的意义。C、D两项并不能由文段得出。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2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9题
7、【言语理解】“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中华传统文化本就是亘古常新的,这是其________五千年而不曾断裂的秘诀所在。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要________传统文化,就要让传统文化更深地进入我们的生活,________为生活的一部分——这是最好的传承之道。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延续 宣扬 转化
B:传承 传播 类化
C:历经 继承 深化
D:绵延 弘扬 内化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二空,“宣扬”一般与“理念”“信仰”搭配,与“传统文化”搭配不当,排除A。
第三空,句中说的是使传统文化与我们的生活相结合,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类化”“深化”填入不恰当,排除B、C。
第一空,“绵延五千年”为习惯表述。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6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C类)第53题
8、【言语理解】要创作一件艺术作品,包括一篇文学作品,需要一些条件,这就是知识、经验、想象三样东西。把知识和经验 组织起来,就是 。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结合 创造力
B:糅合 创作力
C:调和 想象力
D:协调 感受力
正确答案:C
解析:由题意可知,前后两句话之间应该是一种承接关系,第一句话提出创作的三个要素:知识、经验、想象,第二句话阐述的则是三者之间的关系,故第二空应填“想象力”。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09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题
9、【言语理解】随着人们的寿命延长,更快地退休,他们可用的时间愈来愈多。在亚洲国家,享受悠闲生活的重要性正获得人们新的关注。在亚洲国家快速迈向老龄化社会之际,它们正尽力解决如何最好地让其人口做好准备拥抱退休后的生活的问题。随着婴儿潮一代开始退休,这一问题更加紧迫。
这段文字旨在讨论:
A:如何享受悠闲的退休生活
B:如何解决老龄化社会问题
C:如何解决婴儿潮退休问题
D:延长寿命与推迟退休问题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提出由于寿命延长和更快地退休,人们可用的时间越来越多。在亚洲,如何享受退休生活受到关注。随着社会迈向老龄化,亚洲国家正尽力解决人们享受退休后的生活问题。文段主要论述的对象为退休生活,可以先排除没有提及主要论述对象的B、D。C项,末句的“这一问题”指的是前一句的“如何最好地让其人口做好准备拥抱退休后的生活的问题”,而非“解决婴儿潮退休问题”,排除。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3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7题
10、【言语理解】为了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________现代产业体系,________发展新动能,________改革攻坚,________国际合作。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培育 构建 深化 推进
B:培育 构建 推进 深化
C:构建 培育 推进 深化
D:构建 培育 深化 推进
正确答案:C
解析:前两空,“构建体系”“培育新动能”为习惯搭配,排除A、B。
后两空,“深化”与“攻坚”搭配不当,“深化合作”为习惯搭配,排除D。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