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合73

发布时间:2022-07-18 12:52     浏览量:25

1、【言语理解】自明清以来,大众对于国史最熟悉的段落,大概是“三国”,这主要得力于罗贯中所写的史传文学《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据实指陈,非属臆造”,但题材取舍、人物描写、故事演绎则广纳传说和野史素材,并借助艺术虚构。在受众那里,《三国演义》经常被当作三国信史,故清代史家章学诚称其“七分实事,三分虚构,以至观者往往为之惑乱”。这种“惑乱”,就是信史与史传文学两者间的矛盾性给读者带来的困惑。“文”与“史”固然不可分家,但又不能混淆,也不能相互取代。一旦以“文”代“史”,便会导致“惑乱”。
这段文字主要说的是:

A:史传文学的生命力在于适度的史学真实性

B:史传文学是文学性与史学价值的对立统一

C:人们应避免落入以“文”代“史”的窠臼

D:“文史分家”是评价史传文学的重要标准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以《三国演义》为例说明信史和史传文学两者之间的矛盾性会给读者带来困惑,由此引出对“文”“史”关系的论述,由“‘文’与‘史’……不能混淆,也不能相互取代。一旦以‘文’代‘史’,便会导致‘惑乱’”可知,文段主要说的是不能以“文”代“史”。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7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副省级)第39题,2017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级)第47题

2、【言语理解】优秀传统文化就像一颗颗珍珠,________在岁月的河底。只有运用教育这根主线,我们才能将________起的珍珠重新编织为美丽的项链,使之成为能够传给后人的真正财富。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遗失 搜集

B:遗忘 打捞

C:留存 汇聚

D:散落 捡拾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一空,A项“遗失”、B项“遗忘”、C项“存留”、D项“散落”均可表达“珍珠沉在岁月的河底”之意,较难辨析,可由第二空入手。
第二空,根据前文的“岁月的河底”,要把沉在河底的珍珠重新串成项链需要一个“打捞”的动作。“搜集”侧重到处寻找并聚集在一起,“汇聚”侧重聚集,“捡拾”指拾取,三者修饰的对象均不能为河底的物品,排除A、C、D。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8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1题

3、【言语理解】四年前,中国经济受金融危机冲击的时刻,消费券作为刺激内需的政策建议曾被广泛讨论,杭州、成都等地的实践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大规模发行消费券有一定要求,其产生的影响也非常复杂,杭州、成都等局部试点城市取得的成效并不具有普遍的代表意义。
以上文段意在说明:

A:杭州和成都试点推行消费券取得成效只是偶然事件

B:消费券对刺激内需有明显作用

C:我国还不能大规模推行消费券

D:在其他城市推行消费券不可能取得像杭州、成都一样的成效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首先引出消费券对刺激内需的作用,并指出在杭州、成都等地的实践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接着以“但”作转折说明,大规模发行消费券有一定要求,杭州、成都等局部试点城市取得的成效不具有普遍的代表意义。由此可知,文段意在说明的是我国还不能大规模推行消费券。C项表述正确。杭州和成都试点推行消费券是为引出文段主旨所举的例子,非重点,排除A。文段指出消费券的推行取得了一定效果,B项“明显作用”的表述扩大了其作用,且未涉及转折后内容,非文段重点,排除。D项的“不可能”表述绝对,排除。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3年广州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1题

4、【言语理解】在现代社会,公民能独立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却不傲慢,对政治表示服从,却不________;看到弱者知道同情,看到邪恶知道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卑躬屈膝 愤怒

B:溜须拍马 愤慨

C:阿谀奉承 悲愤

D:趋炎附势 气愤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句意为要把握好处事的尺度,即对政治可以服从,但不能丧失原则。“溜须拍马”“阿谀奉承”常用于对他人不切实际甚至虚妄地夸大、赞扬,以博取对方好感。“趋炎附势”常用来形容人势利。三者均不能表达无限度服从的意思,排除B、C、D。“卑躬屈膝”形容没有骨气,低声下气地讨好奉承。与文意相符,当选A。
第二空,对“愤怒”填入也符合人们对邪恶的态度。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4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4题

5、【言语理解】植物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很多,但“不饱和”也就意味着不稳定,在烹饪中很容易被氧化,生成很多黑色有害成分,具体表现就是,油色易发黑——油炸食物最明显,外皮不再金黄,而是棕褐色;有害成分进入体内,反而比饱和脂肪酸害处更大。所以________________,它最适合温度不太高的烹饪,比如凉拌、快炒等。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植物油的健康是相对的

B:植物油不一定那么健康

C:要根据烹饪方式选择油

D:食用植物油有很多禁忌

正确答案:A

解析:由“所以”可知,横线部分是对前文内容的总结和概括。前文主要说明虽然植物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很多,但其并不总是健康的,接着分析了原因。
A、B两项均对植物油的健康提出了保留意见,但A项的“相对的”与后句的“它最适合……”意思联系更紧密,即植物油的健康是相对于凉拌、快炒等烹饪方式而言的。C项脱离了“植物油”这一话题,排除。D项,文段并未提及“很多禁忌”,排除。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8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0题,2018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5题,2018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3题,201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1题,2018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5题,2018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0题,2018年河南省选调生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0题

6、【言语理解】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会有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掌握互联网技术,能够熟练使用智能手机。但要知道,技术的发展是在不断演进的,一个社会总会不断出现新的“落伍者”,即便是今天在数字化社会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未来也可能沦为“落伍者”,面临今天部分老人所面临的困境。因此,抛开技术不谈,我们的公共服务,首先还是应在理念上有更多的包容、普惠底色,真正依据不同群体的需求去设定公共服务提供方式,而不是一味追求技术上的“现代化”。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

从资源和技术上能有效解决老年人面临的根本性难题

B:

老年人在网络时代遭遇数字鸿沟的现象变得更加突出

C:

在相关领域针对老年人等群体提供更为人性化的服务

D:

数字化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部分老年人群体带来不便

正确答案:C

解析:

文段首先指出虽然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掌握互联网技术,能够熟练使用智能手机,但技术总是不断发展的,总会有人成为“落伍者”;然后以“因此”得出结论——我们的公共服务应在理念上有更多的包容、普惠底色,根据不同群体的需求去设定公共服务提供方式,而不是一味追求技术的“现代化”。C项与“因此”后的结论相符,是文段意在强调的重点。

A项,文段强调的是从公共服务的理念上解决“落伍者”面临的困境,而不是从“资源和技术上”,排除。

B、D两项仅着眼于老年人在数字时代面临的问题,未涉及对策,排除。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1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9题,2021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1题,2021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1题,2021年广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6题,2021年宁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101题

7、【言语理解】天价粽子人为添加鲍鱼、海参、扇贝等昂贵成分,甚至在礼盒中配售其他商品而令粽子价格暴涨,从而让好好的端午节变了味道,这是对节日的亵渎,更是国人________消费心理在作怪。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变态

B:畸形

C:阴暗

D:病态

正确答案:B

解析:分析可知,天价粽子体现的是国人不正常的一种消费心理,“变态”“阴暗”“病态”均词义过重,排除。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3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0题

8、【言语理解】著名学者齐美尔认为,由于允许冲突的存在,结构松散群体和开放社会会对那种危及基本意见一致的冲突形成保护层,从而把产生有损核心价值观念的分歧的危险减少到最低程度,对立群体的互相依赖和这种社会内部冲突的交叉,有助于通过互相抵消而把“社会体系缝合起来”,这样就阻止了沿着一条主要分裂线的崩溃。
这段文字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是:

A:某些社会冲突有助于社会稳定

B:社会冲突可能会导致核心价值观念的分歧

C:开放社会的特征是允许不同群体间的冲突存在

D:社会的和谐与冲突是辩证的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的主要结构是:由于允许冲突的存在……从而……有助于……这样就阻止了……。可见,文段主要讲的是允许冲突存在的好处,由此排除B、C。D项迷惑性比较大。“辩证”指的是两方面的相互关系,而文段讲的只是一个方面对另一个方面的关系,即允许社会冲突的存在对维护社会稳定的关系。比较而言,A项更贴合文意。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1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6题

9、【言语理解】纵然有一百个理由为职业“光环”褪色而辩解,更有一万个理由要求这个职业不能踩踏底线。弃守底线,不管是搬出为了生存的经济理由,还是将良知的缺失归咎为体制的束缚,将一切推责给外在的环境,都是对职业伦理的戕害。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体制的束缚是职业伦理受损的主因

B:职业伦理受损一般源自职业“光环”的褪色

C:任何时候都不能突破职业道德底线

D:弃守底线者总会替自己找借口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首句强调“更有一万个理由要求这个职业不能踩踏底线”,接着又说“弃守底线,不管是……还是……,将一切推责给外在的环境,都是对职业伦理的戕害”。由此可知,文段意在说明的是任何时候都不应该找任何借口和理由去践踏职业道德底线,C项表述与此相符。
A项“主因”说法有误。B项“一般源自”无法从文段得出。D项是文段部分内容。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2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9题

10、【言语理解】实体书店不仅是一种商业业态,也是一个文化标志,更是一座城市的文化招牌。实体书店要想在图书市场上赢得竞争,关键还是要找准定位,________自己的比较优势、市场价值,在服务上做得更加周到精准,才能让读者________,让逛书店成为文化时尚,让更多人浸润在浓郁书香中。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明晰 络绎不绝

B:确定 源源不断

C:明确 纷至沓来

D:确立 客似云来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文意为实体书店要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比较优势和市场价值,所填词语应体现清楚知道之意,且为动词。“明晰”指清楚,不模糊。其为形容词,填入语法错误,排除A。“确立”指稳固地建立或确立,与文意无关,排除D。“确定”指明确而肯定。“明确”指清晰明白而确定不移。两者填入均符合文意。
第二空,句意是实体书店要在服务上做得更加周到精准,才能让读者不断光顾,从而让更多人浸润在浓郁书香中,填入词语应含有不断到来之意。“源源不断”形容连续发生,没有间断。多用于事物,填入与“读者”搭配不当,排除B。“纷至沓来”形容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填入符合语境。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1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4题,2021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3题,2021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4题,2021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4题,2021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2题,2021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7题,2021年天津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13题,2021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3题,2021年内蒙古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3题,2021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3题,2021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1题,2021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2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