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专项常考题集合59

发布时间:2022-07-15 8:14     浏览量:22

1、【判断推理】足迹化石虽然不能像实体化石那样保存生物完整的形态,但从足迹化石中,我们可以分析出生物大概的形态特征和行为学特征。也就是说,当直接证据缺失的时候,我们只能通过间接证据——足迹化石来推测当时的环境,反推是哪些动物留下的足迹,他们有没有复杂的动物行为等。因此,在前寒武纪到寒武纪的转折时期,足迹化石显得尤为重要。
上述结论的成立,还需基于以下哪一前提?

A:目前发现的前寒武纪到寒武纪转折时期的足迹化石比实体化石更多

B:前寒武纪到寒武纪转折时期的足迹化石比实体化石更具有研究价值

C:目前发现的前寒武纪到寒武纪转折时期的足迹化石比其他时期稀少

D:在前寒武纪到寒武纪的转折时期,保留下来的动物实体化石十分稀少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论据:当直接证据(实体化石)缺失的时候,我们只能通过间接证据(足迹化石)来推测当时的环境。题干结论:在前寒武纪到寒武纪的转折时期,足迹化石显得尤为重要。论据和结论在“直接证据(实体化石)缺失”与“前寒武纪到寒武纪的转折时期”之间存在跳跃。结论成立要补充的前提,需能在二者之间建立联系。
A项,指出目前发现的前寒武纪到寒武纪转折时期的足迹化石比实体化石更多,但并没有说明这两类化石的具体数量,无法说明实体化石是否缺失,不是题干结论成立的前提。
B项,即使前寒武纪到寒武纪转折时期的足迹化石没有实体化石更具有研究价值,但是若没有实体化石,足迹化石还是很重要,不是题干结论成立的前提。
C项,指出目前发现的前寒武纪到寒武纪转折时期的足迹化石比其他时期稀少,与题干论述的足迹化石是否重要无关,不是题干结论成立的前提。
D项,指出在前寒武纪到寒武纪的转折时期,保留下来的动物实体化石十分稀少,即直接证据缺失,因此间接证据——足迹化石尤为重要,在题干论据和结论之间建立了联系,是题干结论成立的前提。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0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72题

2、【判断推理】在20世纪90年代,几乎所有的地方国有企业都是地方专业银行的债务人,而其中的亏损企业又大都挂有地方专业银行的呆账。债权人出于对呆账变成死账的担心而反对债务人破产是一种可以理解的市场行为。但是,许多地方专业银行却宁愿继续给长期亏损企业贷款,继续使贷款成为已成定局的“死账”。这其中的原因是:只要企业不破产,反映银行工作成绩的指标——“贷款余额”就不会下滑。
从这段话中可以推出的观点是:

A:在地方专业银行的“贷款余额”中实际有相当数量的“死账”

B:地方专业银行反对企业破产的主要原因是担心呆账变成死账

C:亏损企业的破产将损害银行的长期经济利益

D:银行的账务利益直接影响到银行贷款工作人员的个人利益

正确答案:A

解析:A项,根据“许多地方专业银行却宁愿继续给长期亏损企业贷款,继续使贷款成为已成定局的‘死账’”可知,该项正确。
B项,根据“这其中的原因是:只要企业不破产,反映银行工作成绩的指标——‘贷款余额’就不会下滑”可知,该项错误。
C项,根据题干可知,不让长期亏损的企业破产,而是继续给其贷款,继续使贷款成为已成定局的“死账”,实际上会损害银行的长期经济利益,而非亏损企业破产将损害银行的长期经济利益,该项错误。
D项,“银行贷款工作人员的个人利益”在题干中并未涉及,该项无法推出。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5年深圳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1题

3、【判断推理】冗余设计是指在人力资源聘任、使用、解雇、辞退、晋升等过程中要留有充分的余地,使人力资源整体运行过程具有一定的弹性,当某一决策发生偏差时,留有纠偏和重新决策的余地。
根据上述定义,以下不属于冗余设计的是:

A:篮球比赛中双方各出场5名队员,但通常每支职业篮球队有12~15人

B:某公司每年都会招一批大学生,让他们在各个岗位实习,作为储备干部培养

C:某物业配电室配备了两个人,即使一人有事外出,也可以保证有人值班

D:设计部的一名员工辞职,公司立即从质检部抽人兼任,同时人力资源部开始紧急招人

正确答案:D

解析:冗余设计定义的关键信息:留有充分的余地。
A项,篮球比赛双方出场人数为5人,但职业篮球队有12~15人,符合定义要点。
B项,招收大学生作为储备干部,留有了充分的余地,属于冗余设计。
C项,物业配电室配备两人,符合冗余设计的定义。
D项,在辞退员工后需要紧急招人,在人力资源整体运行过程中没有留有余地,不符合冗余设计的定义。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0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8题,2010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春季)第78题,2010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8题,2010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78题,2010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78题,2010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8题,2010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78题,2010年西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8题,2010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78题,2010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秋季)第78题,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78题,2010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78题

4、【判断推理】一起盗窃案发生,经调查共有二人合伙作案。警察逮捕了甲、乙、丙、丁四名嫌疑人,罪犯必是其中二人。经询问,甲说:“丁是罪犯。”乙说:“甲是罪犯。”丙说:“我不是罪犯。”丁说:“我也不是罪犯。”
经调查,四人中二人说了假话,二人说了真话。则下列哪项可能为真?

A:甲、丁二人合伙作案

B:丙、丁二人合伙作案

C:甲、丙二人合伙作案

D:甲、乙二人合伙作案

正确答案:C

解析:甲、丁的话是矛盾关系,二者必有一真一假。根据“四人中二人说了假话,二人说了真话”可知,乙、丙的话也是一真一假。若乙真、丙假,则可推出甲、丙作案;若乙假、丙真,则可推出甲、丙没作案,则乙、丁作案。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5、【判断推理】诉诸权威是指论证中不加分析地摘引权威人士的言论,以之作为论证论点正确性的充分论据的逻辑谬误。
下列哪项表述包含了“诉诸权威”的错误?

A:对于已成名的科学家,政府和社会总是不断地加给他们各种头衔、名誉和各种优厚待遇

B:一位校长说:“男生和女生的逻辑就是不一样,某知名教授一直这么说”

C:小王想报考中国古代文学方向的博士研究生,著名的中国古代文学专家张教授为他写了一份推荐信

D:作为核物理领域的权威,全国人大代表王研究员接受了一次有关食品安全的访谈。在访谈中,他多次强调他有关食品安全的主张仅仅是个人意见

正确答案:B

解析:诉诸权威的定义要点是:论证中不加分析地摘引权威人士的言论,以之作为论证论点正确性的充分论据的逻辑谬误。
A项,只是表述了一个现象,不是论证,并没有把权威人士的言论作为论据,不符合定义,排除。
B项,用“某知名教授一直这么说”来论证“男生和女生的逻辑就是不一样”这一观点,符合定义,保留。
C项,张教授为小王写推荐信,不是论证,并没有把权威人士的言论作为论据,不符合定义,排除。
D项,强调自己有关食品安全的主张仅仅是个人意见,不是论证,并没有把权威人士的言论作为论据,不符合定义,排除。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3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48题

6、【判断推理】定义:
(1)本源制度是指在人类社会初期就形成的、并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基本作用,人类生存所依赖的最基本的社会制度。
(2)派生制度是后来出现的、在本源制度的基础上形成并发展起来的社会制度。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同时包含了本源制度和派生制度的是:

A:君主制度和民主制度

B:等价交换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

C:社会契约制度和法律规范

D:独裁统治和社会主义制度

正确答案:B

解析:本源制度定义的关键信息:人类社会初期就形成的、并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基本作用,人类生存所依赖的最基本的社会制度。派生制度定义的关键信息:后来出现的、在本源制度的基础上形成并发展起来的社会制度。   
A项,君主制度和民主制度都是后来出现的,都属于派生制度。   
B项,等价交换制度是在人类社会初期就形成的商品交换的一般原则,并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基本作用,符合本源制度的定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是后来出现的,在等价交换这一制度的基础上形成并发展起来的社会制度,符合派生制度的定义。    
C项,社会契约制度是启蒙时期卢梭提出的,并非是人类社会初期形成的;法律规范属于法律制度,二者都是后来出现的,都属于派生制度。    
D项,独裁统治和社会主义制度都是后来出现的,都属于派生制度。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9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2题

7、【判断推理】蛇:腿

A:牛:尾巴

B:鲸:鱼鳃

C:鸡:翅膀

D:狮:爪子

正确答案:B

解析:蛇没有腿。
A项,牛有尾巴,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鲸没有鱼鳃,与题干关系一致。
C项,鸡有翅膀,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狮有爪子,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8、【判断推理】语言:简洁

A:骨骼:清奇

B:想象:丰富

C:彷徨:徘徊

D:坦途:捷径

正确答案:B

解析:简洁的语言,构成修饰关系的短语。
A项,清奇的骨骼,构成修饰关系的短语,与题干关系一致,保留。
B项,丰富的想象,构成修饰关系的短语,与题干关系一致,保留。
C项,彷徨和徘徊是近义关系,两者不能构成修饰关系的短语,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坦途和捷径不能构成修饰关系的短语,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对比A、B两项,题干中的语言是传递信息的声音,B项的想象是人在头脑中产生的形象,两者都是没有实体的,而A项的骨骼是有实体的,因此B项与题干的联系更紧密。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9、【判断推理】甲、乙、丙三个贪官在狱中同住一室,谈及自己所犯的罪,个个都悔不当初。三人经过一番推心置腹,对各自所犯罪行都心知肚明。
甲说:“如果我贪污,那么乙也贪污;如果我走私,那么丙也走私。”
乙说:“如果我泄密,那么丙也泄密;如果我贪污,那么甲也贪污。”
丙说:“如果我泄密,那么甲也泄密;如果乙走私,那我可不走私。”
监狱长说:“贪污、泄密、走私三种罪行,每种都至少被其中一人所犯;有两人所犯罪行完全相同;有一人仅犯一种罪。”
如果上述言论均为真,下列选项肯定为的是:

A:甲至少犯贪污罪

B:乙没有走私

C:丙没有泄密

D:甲与丙罪行相同

正确答案:C

解析:将三人的话进行整理可得:①甲贪污⇒乙贪污⇒甲贪污;②甲走私⇒丙走私⇒乙不走私;③乙泄密⇒丙泄密⇒甲泄密。
因每种罪行都至少被其中一人所犯,那么甲一定泄密了,否则将没有人泄密。当甲和丙犯贪污、泄密、走私罪,乙犯贪污罪时,符合题干条件,此时A、B、D三项均可以为真。如果C项为真,即丙没有泄密,那么乙和丙都没有泄密,因有两人所犯罪行完全相同,那么乙、丙所犯罪行完全相同,此时无论谁犯什么罪行,都会和题干条件产生矛盾,C项必然为假。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8年深圳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0题

10、【判断推理】

任何企业存在于社会之中,都是社会的企业。社会是企业家施展才华的舞台。只有真诚回报社会、切实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家,才能真正得到社会认可,才是符合时代要求的企业家。

根据以上陈述,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A:

企业家如果符合时代要求,就会真正得到社会认可

B:

企业家如果施展才华,企业就会长期存在于社会之中

C:

企业家如果真诚回报社会,就是符合时代要求的企业家

D:

企业家如果没有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就不会真正得到社会认可

正确答案:D

解析:

题干推理关系:①企业存在于社会之中⇒是社会的企业;②企业家符合时代要求⇒企业家真诚回报社会且切实履行社会责任;③企业家得到社会认可⇒企业家真诚回报社会且切实履行社会责任。

A项,推理关系:企业家符合时代要求⇒真正得到社会认可,题干并未涉及“企业家符合时代要求”与“企业家真正得到社会认可”之间的明确关系,不能由题干得出。

B项,推理关系:企业家施展才华⇒企业长期存在于社会之中,题干并未涉及“企业家施展才华”与“企业长期存在于社会之中”之间的明确关系,不能由题干得出。

C项,推理关系:企业家真诚回报社会⇒符合时代要求,肯定了②后件的一个肢命题,无法进行有效推理,不能由题干得出。

D项,推理关系:企业家没有切实履行社会责任⇒不会得到社会认可,否定了③的后件可以得到否定的前件,可以由题干得出。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1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B类-考友回忆版第91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