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常识判断】中国人谨慎的消费观一度被视为保守、落后的代表,而这次美国式过度消费引发的金融危机印证了中国式消费观的价值。这启示我们应:
A:避免盲从,量入为出
B:艰苦奋斗,勤俭节约
C:理性消费,适度消费
D:转变观念,贷款消费
正确答案:C
解析:从题干的意思我们可以看出,文段是在肯定“保守、落后”的中国式消费观。正是美国的过度消费方式,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为此,我们应该以此为戒,避免过度式消费,提倡适度和理性消费。选项A虽然有适度和理性的因素,但鉴于此题是单选题。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2、【常识判断】洪仁玕是洪秀全的弟弟,他在太平天国后期一度主持朝政,并向洪秀全提出了一个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纲领,这就是:
A:《天朝田亩制度》
B:《公车上书》
C:《资政新篇》
D:《日本辩证考》
正确答案:C
解析:洪仁玕是太平天国领导层中对西方见识较广的一位,提出的《资政新篇》是具有发展资本主义主张的政治纲领,在当时的中国算是相当先进的思想。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3、【常识判断】生命中最主要的物质基础是:
A:水和蛋白质
B:核酸和蛋白质
C:糖类和蛋白质
D:脂类和蛋白质
正确答案:B
解析:核酸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中最重要的物质,是生命中最主要的物质基础。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09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2题
4、【常识判断】在人与自然的认识上,与西方“认识你自己”这一著名哲学思考接近同一时期的东方思想是:
A:存天理,灭人欲
B: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C:天人感应
D:形灭神灭
正确答案:B
解析:“认识你自己”这一著名的哲学思考是由苏格拉底提出的,距今2400多年;“存天理,灭人欲”是南宋理学家朱熹的重要观点之一,距今800多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是孔子对时光易逝的感叹,距今2400多年;“天人感应”是中国汉朝的思想家董仲舒提出的一套神学理论,距今2100多年;“形灭神灭”是南朝哲学家范缜提出的理论,距今1500多年。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5、【常识判断】下列哪组成语来源于史实?
A:开天辟地、八仙过海
B:背水一战、纸上谈兵
C:亡羊补牢、守株待兔
D:掩耳盗铃、卧薪尝胆
正确答案:B
解析:A项错误。“开天辟地”说的是盘古的故事,“八仙过海”说的是八仙的故事,均是神话传说。
B项正确。“背水一战”说的是西汉名将韩信的故事,“纸上谈兵”说的是战国时期赵括的故事。
C项错误。“亡羊补牢”和“守株待兔”是寓言故事,前者出自《战国策》,后者出自《韩非子》。
D项错误。“掩耳盗铃”是寓言故事,出自《吕氏春秋》,“卧薪尝胆”说的是春秋时期越王勾践的故事。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6、【常识判断】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侵略第一次取得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九一八事变—全国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B:西安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C:台儿庄大捷—中国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
D:百团大战—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最大规模的战役
正确答案:D
解析: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爆发,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1937年7月7日夜,卢沟桥事变爆发,全面抗日战争从此爆发。A项说法错误。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1936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9月23日,蒋介石发表谈话,实际上承认了共产党的合法地位。至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第二次国共合作开始。B项说法错误。平型关战役发生于1937年9月中旬,是对日抗战期间太原会战中的一场战役,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从而高涨了中华人民的反侵略志气,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平型关大捷是中国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C项说法错误。百团大战是抗战时期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最大规模的战役,它打出了敌后抗日军民的声威,振奋了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在战略上有力地支持了国民党正面战场。D项说法正确。故本题答案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7、【常识判断】2019年3月,甲与某村村委会签订土地承包合同,村委会将16亩土地发包给甲,承包期限10年。该村的S村民小组认为该地块为本组所有,于同年6月向县人民政府提出争议土地确权申请。同年12月,县政府确认争议土地属于S村民小组所有。甲不服该确认,欲提起行政复议。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县政府在确权过程中可以追加甲参与
B:甲对争议土地的确认享有独立请求权
C:县政府的确权决定侵犯甲的合法权益
D:甲可对土地归属的确认提起行政复议
正确答案:A
解析:本案是行政确权引发的纠纷。行政相对人是申请确认土地权属的S村民小组和被申请人村委会。
A项说法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2007年)第九条规定:“行政复议期间,行政复议机构认为申请人以外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与被审查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可以通知其作为第三人参加行政复议。”该行政确权指向的地块与甲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县政府在处理确权纠纷过程中可以追加甲参与。
B项说法错误。独立请求是指第三人享有案件争议的标的的全部或部分合法权益。本案由县政府确认该土地的所有权归属,甲不享有该土地的所有权。因此甲对争议土地的确认不享有独立请求权。
C项说法错误。县政府的确权决定仅解决该土地的所有权归属,并不侵犯甲承包土地的合法权益。甲如果因此不能承包该土地,可以与村委会协商或按照土地承包合同的约定确认损失的承担。
D项说法错误。行政复议的申请人是指认为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行政复议申请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本案行政确权确定土地所有权归属,甲不享有该土地所有权,该行政行为未侵犯其合法权益。因此甲不可对土地归属的确认提起行政复议。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21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B类-考友回忆版第9题,2021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C类-考友回忆版第9题
8、【常识判断】在我国,国家权力机关指的是:
A:人民检察院
B:人民政府
C:人民法院
D:人民代表大会
正确答案:D
解析:A项不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百三十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B项不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八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该法第一百零五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
C项不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百二十八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
D项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十七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它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该法第九十六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常务委员会。”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8年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3题
9、【常识判断】关于中国陶瓷业的发展,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明代最早烧出了青花瓷
B:“唐三彩”以青、绿、黄三色为主
C:汝、官、哥、钧、定是宋代五大名窑
D:仰韶文化中出现了绘有彩绘花纹的陶器
正确答案:A
解析:A项错误。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顶峰。经常可以听到元青花,即元代的青花瓷。
B项正确。唐三彩彩色斑斓,主要有青、绿、黄三色铅釉。
C项正确。宋代瓷器的烧制进入了成熟期,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五个窑口最为有名,被后人统称为“宋五大名窑”。
D项正确。仰韶文化中人们已经学会烧制陶器。其器形比较规整,质地精美,绘有彩绘的花纹,显示出高超的技巧。陶器种类比较多,有炊具、煮具,以及储物器具等。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常识判断】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A:甲就其被处行政拘留处罚起诉,由其所在地或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B:若利害关系人就行政许可要求组织听证,那么听证费用应由申请人承担
C:某派出所对乙做出罚款的处罚决定,乙遂向其县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
D:丙工厂将排污口建在行洪道上并违规排放,某市生态环境局与市水利局对该厂分别做出处罚
正确答案:B
解析:A项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年)第十九条规定,“对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诉讼,由被告所在地或者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B项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19年)第四十七条规定,“行政许可直接涉及申请人与他人之间重大利益关系的,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许可决定前,应当告知申请人、利害关系人享有要求听证的权利;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在被告知听证权利之日起五日内提出听证申请的,行政机关应当在二十日内组织听证。申请人、利害关系人不承担行政机关组织听证的费用”。
C项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2018年)第十五条规定,对政府工作部门依法设立的派出机构依照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以自己的名义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设立该派出机构的部门或者该部门的本级地方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本题中,某派出所属于派出机构,所以既可向县公安局,也可向县政府申请行政复议。
D项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2021年)第十七条规定,“行政处罚由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题中,丙工厂有两个不同性质的违法行为,一是占用行洪道,属于水利局的管辖范围;二是违规排放,属于生态环境局的管辖范围。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1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题,2011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题,2011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4题,2011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秋季)第4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