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推理】组织承诺:指员工对组织及其目标的认同,包括信任并接受组织的目标和价值观,愿意为组织出力,渴望保持组织成员资格等。
下列不属于组织承诺的是:
A:酒店工作的小郑时刻保持着装整洁,她认为这既是对客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
B:成某应聘到一家效益较差的制衣公司后,觉得有责任帮助公司走出困境,经过交流,他与老板达成转产共识,结果新产品上市后供不应求
C:商场营业员小李认为,对工作有利的,对自己也有利;不重视自己的工作就是不尊敬自己,也绝不可能把工作做好
D:网络公司的小苏工作勤奋,富有热情,他觉得公司的目标实现之时,就是他个人的价值实现之日
正确答案:A
解析:组织承诺定义的关键信息:员工对组织及其目标的认同。
A项,时刻保持着装整洁,对客人尊重,只表现了员工的态度,并未涉及组织目标,无法体现员工对组织目标的认同,不符合定义。
B项,觉得有责任帮助公司走出困境,体现了员工认同组织目标,愿意为组织出力,符合定义。
C项,对工作有利的对自己也有利,体现了员工认同组织目标,愿意为组织出力,符合定义。
D项,觉得公司的目标实现之时就是个人价值实现之日,体现了员工认同组织目标,愿意为组织出力,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2、【判断推理】一家德国报纸组织了一次测验,在慕尼黑的一间商店里装了一面长镜,然后观察经过长镜的男女,看他们有着怎样的反应。8小时的观察中共有1620个女人经过这面长镜,1/3停下来短暂望她们自己;而差不多所有600个经过长镜的男人都停下来好好望自己,大多数又往后望,看看是否被人注意。
从以上叙述中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A:女人更注重自己的形象
B:女人更喜欢照镜子
C:男人更注重其他人的想法
D:男人更注重自己的形象
正确答案:D
解析:测试中男人全部停下来望他们自己,而女性只有1/3,可知男性更注重自己的形象,排除A、B。题干中没有提及女性是否张望看看是否被人注意,故C项错误,D项正确。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2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类)第55题
3、【判断推理】酸奶:奶酪
A:木头:桌子
B:豆浆:豆腐
C:干冰:冰块
D:土壤:沙尘
正确答案:B
解析:酸奶和奶酪是并列关系,都是奶制品。
A项,木头是制作桌子的原料,与题干关系不同。
B项,豆浆和豆腐是并列关系,且都是豆制品,与题干关系相同。
C项,干冰是二氧化碳,和冰块无关,与题干关系不同。
D项,土壤是沙尘的来源之一,与题干关系不同。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4、【判断推理】M市年终机关作风评议工作即将开始,6位专家对市政府甲、乙、丙、丁、戊等5个重要部门分别作出如下预测:
(1)如果甲不能得第一,则丙一定会得第三;
(2)如果乙能得第二,则丁一定会得第四;
(3)如果甲得第一或者乙得第二,则丙一定会得第三;
(4)如果甲得第一,则乙得第二;
(5)丙不会得第三,而甲得第一和乙得第二都是有可能的;
(6)丙不会得第三,但戊会得第五。
评议结束后发现,6位专家中只有一位专家的话不符合评议结果。
据此,可以推出:
A:甲得第一
B:乙没有得第二
C:丙得第三
D:丁没有得第四
正确答案:B
解析:(5)(6)是联言命题,且都含有“丙不会得第三”这一肢命题,根据只有一位专家的话为假,可知(5)(6)中至少有一真,则“丙不会得第三”必为真。
(1)(3)是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其后件都为“丙一定得第三”,且(1)(3)中至少有一真。假设(1)为真,则可推出“甲得第一”,显然(3)为假,则(2)(4)(5)(6)为真。由(4)得,乙得第二,由(2)得,丁得第四,由(6)得,戊得第五,则丙只能得第三,与“丙不会得第三”矛盾。所以(1)为假,其他命题都为真,则由(3)得甲不得第一且乙不得第二。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5、【判断推理】救援:围魏救赵
A:进攻:风声鹤唳
B:防守:草木皆兵
C:追击:穷寇勿追
D:转移:斗折蛇行
正确答案:C
解析:围魏救赵是进行救援时的一种兵家计策。
A项,风声鹤唳是指听到风声和鹤叫声,都疑心是追兵,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扰的样子,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草木皆兵是指把山上的草木都当作敌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穷寇勿追是追击时的一种兵法思想,与题干关系一致。
D项,斗折蛇行形容道路曲折,和转移无关,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7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市)第99题,2017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89题,2017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8题,2017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4题,2017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4题,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5题,2017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3题,2017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79题,2017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95题,2017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88题
6、【判断推理】某单位共有18名员工,因缺乏科学管理,人浮于事和分配不合理的现象十分严重,工资只分高、低两类。单位中不干事的比干事的还多,干事者中工资低的人比不干事者中工资低的人还多。令人稍感欣慰的是,在不干事的人中,工资高的只占少数;另外,毕竟还有工资不低的干事者。最近,小张和小王离开了这个单位,但是该单位人员的上述结构并未因此而改变。
据此,可以推断小张或小王原来在单位中不可能是:
A:工资高的干事者
B:工资低的干事者
C:工资高的不干事者
D:工资低的不干事者
正确答案:A
解析:由“18名员工中不干事的比干事的多”可知不干事的≥10人,干事的≤8人;再由“不干事的人中,工资高的占少数”可知工资低的不干事的≥6人,工资高的不干事的≤4人;由“还有工资不低的干事者”,即工资高的干事者≥1人,则工资低的干事者≤7人;再由“干事者中工资低的比不干事者中工资低的人还多”,可知工资低的不干事者只能是6人,工资低的干事者只能是7人,工资高的不干事者是4人,工资高的干事者只有1人。由小张和小王离开该单位,上述结构未改变可知,小张和小王不可能是工资高的干事者。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7、【判断推理】今年“五一”期间,某品牌服装店进行促销活动,根据顾客身份证上的出生年份打折,如1986年出生的,打86折,1999年及以后出生的统一打99折。该活动由于宣传到位,备货充足,顾客盈门,“五一”假期销售额同比增长40%。该服装店老板认为此次促销活动非常成功。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反驳该服装店老板的结论?
A:1986年到1996年出生的顾客占比超过80%
B:今年“五一”假期全国服装销售额同比增长45%
C:今年“五一”假期比去年多一天,消费者有更多的购物时间
D:另一个街区该品牌服装店没有促销活动,“五一”假期销售额也增长了40%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论据:“五一”期间,某品牌服装店进行促销活动,销售额同比增长40%。题干论点:此次促销活动非常成功。
A项,顾客的出生年份范围如何,与题干主要论证的此次促销活动和销售额增长并无必然联系,无法反驳老板的结论。
B项,指出“五一”假期全国服装销售额同比增长45%,未明确指出其他销售额增长的服装店是否进行了促销活动,无法反驳老板的结论。
C项,“五一”假期比去年多一天,则消费者购物时间增加,但无法明确该店销售额的增长是受购物时间增加的影响还是促销活动的影响,无法反驳老板的结论。
D项,指出另一街区的同品牌服装店没有搞促销活动,销售额同样增加了40%,表明销售额的增长与促销活动无关,有力地反驳了老板的结论。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9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5题
8、【判断推理】某学院教师近两年发表的学术论文,其作者半数以上近两年也曾给本科生上过课,这些论文总数的60%为该院12名教授所写。事实上,有的教授一人在近两年就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
由此可以推出,近两年:
A:12名教授都给本科生上过课
B:12名教授中大多数给本科生上过课
C:12名教授中可能没人给本科生上过课
D:给本科生上过课的教师中的大多数在这12名教授当中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细节信息:①论文作者半数以上近两年也曾给本科生上过课;②论文总数的60%为该院12名教授所写;③有的教授一人在近两年就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
结合细节信息①②,12名教授可能都给本科生上过课,也可能有一部分上过课,还可能都没有上过课,因此A、B、D三项内容均不能确定,不能推出;C项属于可能性情况,可以推出。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3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96题
9、【判断推理】灵感思维是指凭借直觉而进行的快速、顿悟性的思维,即将长期思考的问题暂停搁置,或是受到某些事物的启发,忽然得到解决的心理过程。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灵感思维的是:
A:中国有“三上”(床上、马上、厕上)文章,西方有“3B”(Bed、Bath、Bus)思考法
B:英国某著名女作家年轻时经常在厨房劳动,她每次都带着纸和笔,随时把脑子里涌出来的想法记下来
C:阿基米德在泡澡时发现浮力与物体的排水量有关,从而发现浮力原理
D:王教授不断搜集与课题有关的资料,终于解决课题中久思未决的难题
正确答案:D
解析:灵感思维的定义要点:将长期思考的问题暂停搁置或受到某些事物的启发。
A、B、C三项,均符合定义要点。
D项,并未将长期思考的问题暂停搁置,也并未受到某些事物的启发,不符合灵感思维的定义。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5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91题
10、【判断推理】符号冲突是指在符号的传播过程中,“发讯人”和“收讯人”由于各自在思想、认识和世界观等方面的不同,对符号的使用和理解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进而造成交流的矛盾或冲突。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属于符号冲突的是:
A:京剧用脸谱符号表达人物不同的个性
B:有一百个观众,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
C:买家要求用日元结算,卖家则坚持用人民币
D:“OK”的手势在美国代表同意,在日本代表钱
正确答案:D
解析:符号冲突定义的关键信息:“发讯人”和“收讯人”对符号的使用和理解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A项,未涉及到“发讯人”和“收讯人”,不符合定义的关键信息。
B项,说的是每个观众对于同一部剧的理解不同,而不是“发讯人”和“收讯人”的理解不同,不符合定义的关键信息。
C项,买家坚持用日元,卖家则坚持用人民币,二者的冲突不是由对符号的使用和理解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引起的,而是由经济原因引起的,不符合定义的关键信息。
D项,“OK”的手势在美国和在日本表示的含义不一样,是因为这两个国家对符号的使用和理解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引起的,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2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春季)第86题,2012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7题,2012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7题,2012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4题,2012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5题,2012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75题,2012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9题,2012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6题,2012年西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4题,2012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7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