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推理】足球:运动员:体育场
A:龙舟:划手:河流
B:协议:国家:世贸组织
C:商品:顾客:厂家
D:葡萄:酿酒师:啤酒节
正确答案:A
解析:运动员在体育场里踢足球,体育场是一个有形的场所。
A项,划手在河流上划龙舟,河流是一个有形的场所,与题干关系一致。
B项,国家在世贸组织签订协议,但世贸组织是一个国际组织,并不是一个有形的场所,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顾客从厂家购买商品,但厂家不是一个有形的场所,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葡萄是酿酒师酿酒的原材料之一,葡萄与啤酒节无必然联系,酿酒师参加啤酒节,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20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62题
2、【判断推理】80.绵羊:山羊
A:南瓜:西瓜
B:布鞋:皮鞋
C:牛奶:奶茶
D:温水:热水
正确答案:B
解析:并列关系。题干中绵羊和山羊都属于羊的一种,B项布鞋和皮鞋都属于鞋的一种。A项南瓜是蔬菜的一种,而西瓜是水果的一种。C项奶茶中含有牛奶。D项温水和热水是对水的温度的描述。
考题出处:待更新
3、【判断推理】多年以来,教育界所流行的理论是增强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能给人带来成功。这个理论使老师们倾向于在学生所取得的任何成功上都给予表扬和肯定,以此来建立学生的自信心。然而现在越来越多的老师认识到,一些过多的、含糊的“空表扬”并不能给学生带来长远的好处。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
A:调查发现,类似“你真聪明”的表扬具有负面影响,那些经常因聪明而被称赞的学生更容易逃避复杂而困难的任务
B:研究发现,对于教师们模糊的表扬,许多孩子们并不真正在意,他们更愿意获得同伴的肯定
C:相比含糊的“空表扬”,真实的赞扬更能激发孩子们的进取心,让他们感到自己的聪慧并不是与生俱来的
D:研究表明,相比外向的学生,内向的学生更容易从教师真实的表扬中获得动力,从而建立自信
正确答案:A
解析:题干论点:一些过多的、含糊的“空表扬”并不能给学生带来长远的好处。
A项,经常因聪明而被称赞的学生更容易逃避复杂而困难的任务,说明“空表扬”给学生带来了负面影响,通过补充论据的方式加强了题干,可以支持。
B项,同伴的肯定与题干结论无关,属于无关项。
C项,题干未涉及真实赞扬给学生带来的影响,属于无关项。
D项,题干未涉及真实赞扬给外向和内向学生带来的影响,属于无关项。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3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75题
4、【判断推理】完全归纳推理:是指根据某一类事物中的每一个别事物具有某种性质,推出该类事物普遍具有这种性质的结论。
下列属于完全归纳推理的是:
A:金导电,银导电,铜导电,铁导电,铝导电,锡导电,所以,一切金属都导电
B:贪赃枉法的人是必定会受到惩罚的,你们一贯贪赃枉法,所以,你们今天是必定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人民的惩罚的
C:在奴隶社会里文学艺术有阶级性;在封建社会里文学艺术有阶级性;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文学艺术有阶级性;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文学艺术有阶级性,所以在阶级社会里,文学艺术是有阶级性的
D:我们在动物、植物中发现细胞,又在植物细胞中发现了细胞核,由此推导在动物细胞中也有细胞核,后来用显微镜观察,果然在动物的细胞中又发现了细胞核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属于不完全归纳推理,B项属于演绎推理,D项属于类比推理。C项是对每个阶级社会的性质做出归纳,符合定义。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5、【判断推理】非营利组织是指不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它的目标通常是支持或处理个人关心或者公众关注的议题或事件。非营利组织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涉及艺术、慈善、教育、政治、宗教、学术、环保等领域。非营利组织的运作并不是为了产生利益,这一点通常被视为这类组织的主要特性。
依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非营利组织的是:
A:少林寺
B:希望工程基金会
C:民办高校
D:中国民间组织管理局
正确答案:C
解析:非营利组织的定义要点:①不以营利为目的;②处理个人关注或公众关注的议题或事件。
A项,少林寺不以营利为目的,涉及宗教领域,属于非营利组织。
B项,希望工程基金会不以营利为目的,涉及慈善领域,属于非营利组织。
C项,民办高校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且其目标不是处理个人关注或公众关注的议题或事件,不符合要点①②。
D项,中国民间组织管理局不以营利为目的,属于非营利组织。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6、【判断推理】再社会化,它是使个人改变以前的知识结构、价值标准和行为模式,建立新的、符合社会要求和新的形势需要的知识结构、价值和行为模式的过程。
以下各项中,属于再社会化的是:
A:小张博士毕业后,发现自己十多年来在学校里的做人方式并不适合机关工作,开始尝试新的待人接物方式
B:老刘40多岁时,因工厂不景气下了岗,开始尝试新工作,开了一家小卖店
C:小贾天生智障,小时候家里条件有限,没有接受过相应的教育,在妇联帮助下,她从18岁开始接受补偿教育,现在生活基本可自理了
D:小李在大学二年级时,由哲学系转入心理学系
正确答案:A
解析:再社会化的定义要点:①改变以前的;②知识结构、价值、行为模式。
A项,小张尝试新的接人待物方式,是改变以前的行为模式,符合定义要点。
B项,老刘下岗后开小卖店,没有建立新的知识结构、价值和行为模式,不符合要点②。
C项,小贾经过补偿教育后生活可以自理了,属于第一次社会化,不符合要点①。
D项,小李从哲学系转入心理学系,也不符合定义要点②。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7、【判断推理】提出 之于 ( ) 相当于 钻研 之于 ( )
A:疑难——研究
B:发现——学术
C:理论——技术
D:工程——思想
正确答案:C
解析:代入A项,提出疑难,钻研和研究含义相近。前后关系不一致。
代入B项,提出与发现并无必然联系,钻研学术。前后关系不一致。
代入C项,提出理论,钻研技术。前后关系一致。
代入D项,提出与工程并无必然联系,钻研与思想并无必然联系。前后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3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46题
8、【判断推理】
U盘化生存:只凭借个人技能而不依赖组织内的身份,自主决定是否参与社会协作,完全由市场评判其个人价值的生存方式。
下列不属于U盘化生存的是:
A:
小韩大学毕业后,曾在多家培训机构当过数学老师,她总是感觉这样工作收入虽然高,但是太辛苦了,前不久,她没有同家人商量,就自作主张进了一所民办中学
B:
网络写手周女士根据自己之前的职场经历写出了多部网络畅销小说,多家著名网站慕名向她约稿,由于不愿受交稿日期的限制,她经常会拒绝一些约稿
C:
木匠老周进城打工十年多了,活儿干得很好,挣了不少钱,现在他有了自己的装修队,每天从早到晚都有人找他联系装修的事
D:
从单位辞职后,刘先生夫妇来到南方,将租下的一栋小楼改造成了民宿。在他们精心打理下,生意十分红火,客房一度需要提前两个月预定
正确答案:A
解析:
U盘化生存定义的关键信息:只凭借个人技能而不依赖组织内的身份,自主决定是否参与社会协作。
A项,小韩自作主张进入了一所民办中学,其需要依赖民办中学教师的身份,并且其不能自主决定是否参与社会协作,不符合定义。
B项,周女士写出了多部网络畅销小说,由于不愿受交稿日期的限制,她经常会拒绝一些约稿,周女士凭借写作技能,自主决定是否参与社会协作,符合定义。
C项,木匠老周打工多年后,成立了自己的装修队,每天从早到晚都有人找他联系装修的事,老周凭借木匠技能,自主决定是否参与社会协作,符合定义。
D项,刘先生夫妇将租下的一栋小楼改造成了民宿,生意十分红火,客房一度需要提前两个月预定,即刘先生夫妇凭借个人技能,自主决定是否参与社会协作,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21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A类-考友回忆版第110题,2021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B类-考友回忆版第111题,2021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C类-考友回忆版第103题
9、【判断推理】一项研究显示,先让受试者参加消除某项偏见的学习,并给受试者播放与消除该偏见学习相关联的声音。之后,让受试者进入深度睡眠状态,同时重复播放那些相关联的声音,以重新激活消除该偏见的学习。结果发现,该偏见比睡眠前大大减少,且睡眠质量越高,偏见减少得越多,研究人员由此推测,睡眠干预可减少社会偏见与歧视。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论证?
A:普通民众难以得到消除偏见学习的睡眠干预
B:睡眠充足、睡眠质量高的人比其他人更不易产生偏见与歧视
C:有身高歧视、相貌歧视的人经过睡眠干预后,歧视程度明显降低
D:在接受睡眠干预的受试者中,有一部分人并不存在明显的偏见或歧视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由实验得出睡眠干预可减少社会偏见与歧视。
A项,普通民众能不能得到睡眠干预,属于无关项。
B项,本身不容易产生偏见和歧视,属于无关项。
C项,通过举例说明有身高、相貌歧视的人在经过睡眠干预后歧视程度明显降低,说明睡眠干预确实可以减少社会歧视,有力地支持了论证。
D项,题干说的是减少的量,原有的程度并不影响实验结果,不能支持题干论证。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7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市)第101题,2017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93题,2017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8题,2017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3题,2017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7题,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9题,2017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7题,201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区考)第88题,2017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82题,2017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97题,2017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92题
10、【判断推理】英国科学家提出测试可再生能源效率的简单方法,来展示1公顷能源作物制成的燃料可以让汽车行驶多远,生物柴油在测试中表现最差,仅能使车辆行驶2万公里,生物乙醇使车辆行驶3万公里,由厌氧发酵的农作物等产生的生物沼气可使车辆行驶将近9.7万公里,因此,科学家认为,生物沼气将是未来最有发展前途的生物燃料。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不能质疑以上结论?
A:生物沼气的生产成本远高于生物柴油和生物乙醇
B:乙醇燃料的生产要耗费大量的水资源,不利于环保
C:以粮食为原料生产生物燃料将会导致全球粮食危机
D:生物沼气的生产、运输过程费水、费电、费能源
正确答案:B
解析:科学家的观点为生物沼气将是未来最有发展前途的生物燃料。
A项的生产成本高、C项会导致全球粮食危机和D项费水、费电、费能源,均质疑了题干结论的可行性。
B项,乙醇燃料和生物沼气无关。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3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6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