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推理】转喻是指两个认知对象在空间上或时间上的邻近共存以及其中一个对另一个的凸显可及,从而通过另一种事物来理解和体验当前的事物。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转喻的是:
A:一间阴暗的小屋里,上面坐着两位老爷,一东一西。东边的一个是马褂,西边的一个是西装
B:当一个游子想他家乡的时候我猜想它是像菜花一样金黄
C:灾害是一把尺子,可以测量一个民族蹲下后跳跃的高度
D: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正确答案:C
解析:转喻的定义要点:①两个认知对象;②在空间上或时间上的邻近共存;③通过另一种事物来理解和体验当前的事物。
A项,马褂是坐在东边的老爷穿着的衣服,其和坐在东边的老爷在空间上邻近共存;西装是坐在西边的老爷穿着的衣服,其和坐在西边的老爷在空间上邻近共存。通过马褂来理解坐在东边的老爷,通过西装来理解坐在西边的老爷,符合定义。
B项,当一个游子想他家乡的时候我猜想它(感情)是像菜花一样金黄,这是因为家乡到处都种着菜花,菜花和家乡在空间上是邻近共存的,从而通过菜花的金黄理解思乡的感情,符合定义。
C项,将灾害比作尺子,但二者之间并不是在空间上或时间上的邻近共存,不符合要点②。
D项,“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意思是,豪门贵族家里酒肉吃不完都放臭了,而道路上却暴露着冻饿致死的人的白骨。朱门是红漆的大门,古代王侯贵族的府第大门漆成红色,以示尊贵。该句中,朱门和豪门贵族在空间上邻近共存,从而通过朱门理解豪门贵族,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1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81题,2021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78题,2021年广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73题,2021年宁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0题
2、【判断推理】有研究发现,低脂饮食的男性比其他男性更易患上睾酮缺乏症。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
A:试验发现采用地中海饮食的低脂餐谱的男性比其他男性的睾酮水平偏低
B:睾酮缺乏会出现精力下降、睡眠障碍和脱发等各种健康问题
C:为了减肥而控制饮食的男性可能会使睾酮水平升高
D:肥胖会使得男性容易出现睾酮缺乏症,而采用低脂饮食的男性可以减肥
正确答案:A
解析:题干结论:低脂饮食的男性比其他男性更易患上睾酮缺乏症。
A项,指出采用地中海饮食的低脂餐谱的男性比其他男性的睾酮水平偏低,通过举例说明,这些采用低脂饮食的男性会比其他男性更容易患上睾酮缺乏症,可以支持题干结论。
B项,指出睾酮缺乏会带来一系列问题,但没有说明低脂饮食和睾酮缺乏症之间的关系,不能支持题干结论。
C项,指出为了减肥而控制饮食的男性可能会使睾酮水平升高,与题干论述的低脂饮食的男性更易患上睾酮缺乏症无关,不能支持题干结论。
D项,指出肥胖会使男性容易出现睾酮缺乏症,而低脂饮食有助于男性减肥,与题干论述的低脂饮食的男性更易患上睾酮缺乏症无关,不能支持题干结论。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20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100题,2020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99题
3、【判断推理】360度考评也称360度反馈评价,是指对员工进行评价时由与被评价者有密切关系的人分别匿名对被评价者进行评价,包括被评价者对自己的评价。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哪些人不适合做360度考评的评价人?
A:被评价者的上级
B:被评价者的下属
C:被评价者的客户
D:被评价者的同行
正确答案:D
解析:360度考评人是指与被评价者有密切关系的人。
A项被评价者的上级、B项被评价者的下属和C项被评价者的客户,都属于360度考评的评价人。
D项,被评价者的同行与被评价者没有密切关系,不属于360度考评的评价人。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2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4题
4、【判断推理】瑕疵担保责任是指依法律规定,在交易活动中当事人一方移转财产(或权利)给另一方时,应担保该财产(或权利)无瑕疵,若移转的财产(或权利)有瑕疵,则应向对方当事人承担相应的责任。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中乙公司不需要承担瑕疵担保责任的是:
A:甲公司从乙公司购买了四台不锈钢水箱,后一台水箱发生爆裂,经鉴定水箱钢板厚度偏薄,焊接质量较差,与国家标准要求不符
B: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协议,甲支付50万元获得乙公司旗下6个专利产品,后甲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其中一个产品版权属于丙公司所有
C: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股权转让协议》,约定甲公司将名下的股权全额转让给乙公司,协议签订不久,乙公司资金发生问题,申请破产
D:甲公司租赁乙公司的厂房开办化工厂,后房屋漏雨,甲公司安排工人杨某到屋顶更换石棉瓦,结果杨某在更换过程中因房屋大梁突然断裂从高处坠落受伤
正确答案:C
解析:瑕疵担保责任定义的关键信息:交易活动中,当事人一方转移给另一方有瑕疵的财产时,应向对方当事人承担相应的责任。
A项,乙公司由于钢板厚度偏薄导致水箱发生爆裂,是移转的财产有瑕疵,乙公司应向对方当事人承担相应的责任,符合定义。
B项,乙公司给甲公司的6个专利产品有一个版权属于丙公司,是移转的权利有瑕疵,应向对方当事人承担相应的责任,符合定义。
C项,乙公司资金发生问题申请破产,不属于转移给另一方的财产有瑕疵,不符合定义。
D项,乙公司的房屋漏雨且房屋大梁断裂导致甲公司的杨某受伤,是移转的财产有瑕疵,应向对方当事人承担相应的责任,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8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72题
5、【判断推理】激发:激荡:激切
A:激化:激愤:激扬
B:激剧:激情:激增
C:激怒:激将:激昂
D:激活:激流:激奋
正确答案:C
解析:激发和激荡都是动词,激切是形容词。
A项,激化是动词,激愤是形容词,激扬既是动词又是形容词,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激剧是形容词,激情是名词,激增是动词,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激怒和激将都是动词,激昂是形容词,与题干关系一致。
D项,激活是动词,激流是名词,激奋既是形容词又是动词,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9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0题,2019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5题
6、【判断推理】观众:电视:新闻
A:士兵:靶场:命令
B:渔夫:渔船:渔汛
C:教师:课堂:知识
D:消费者:消费指南:优惠信息
正确答案:D
解析:观众通过电视收看新闻。
A项,士兵在靶场上需听从命令,而不能说士兵通过靶场听从命令,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渔夫在渔船上收听渔汛,此处渔船并不是渔汛的传播渠道,而题干中电视是新闻的传播渠道,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教师在课堂上传播知识,此处是向外传播的过程,而题干中是获取的过程,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消费者通过消费指南获取优惠信息,与题干关系一致。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7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副省级)第101题,2017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级)第96题
7、【判断推理】猪:猪肝
A:鱼:鱼鳔
B:马:马蹄
C:虫:虫草
D:虾:虾须
正确答案:A
解析:猪肝是猪的一个内脏器官。
A项,鱼鳔是鱼的一个内在器官,与题干关系一致。
B项,马蹄不是马的内在器官,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虫草不是虫的内在器官,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虾须不是虾的内在器官,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7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市)第91题,2017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公检法)第81题,2017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73题
8、【判断推理】最近有一位科学家提出新观点:地球板块运动开始的时间不会晚于35亿年前,他的依据是:板块运动必然会让自然界深色的镁铁质岩石转变成浅色的长英质岩石。而在35亿年前,地球已经有浅色的长英质岩石出现了。
以下各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这位专家观点的是:
A:以全球各地35亿年前的沉积层样品分析,其中含有长英质岩石颗粒的不足一半
B:浅色的长英质岩石本质上是深色的镁铁质岩石“再生”而来的,而在数十亿年前,镁铁质岩石在地球上占有绝对的数量优势
C:长英质岩石在自然界的占比比镁铁质岩石高出很多的解释似乎只有板块运动这一个,但早期的板块构造运动很可能是时断时续的,局部的
D:35亿年前地球火山密布,火山爆发释放的岩浆会把镁铁质岩石深深埋在地下,这些镁铁质岩石会被熔化,进而转变成长英质岩石,但板块运动不是火山爆发的唯一原因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根据“35亿年前,地球已经有浅色的长英质岩石出现了”得出“地球板块运动开始的时间不会晚于35亿年前”的结论。
A项,题干要论述的是能否通过浅色长英质岩石来判定地球板块运动开始的时间,而该项说的是“含有长英质岩石颗粒”的占比,与题干观点不一致,无法质疑题干结论,排除。
B项,题干要论述的是能否通过浅色长英质岩石来判定地球板块运动开始的时间,而该项说的是“镁铁质岩石”在地球上的数量,与题干观点不一致,无法质疑题干结论,排除。
C项,没有提到时间,无法说明根据浅色长英质岩石能否判定地球板块运动开始的时间,且“似乎只有板块运动这一个”是猜测,并非确定性的表述,无法质疑题干结论,排除。
D项,指出火山爆发会使镁铁质岩石转变成长英质岩石,但板块运动并不是火山爆发的唯一原因,说明不能根据35亿年前地球上有浅色的长英质岩石就判断出那时有地球板块运动,质疑了题干观点。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8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4题,2018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2题,201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3题,2018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3题,2018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2题,2018年河南省选调生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4题
9、【判断推理】清朝雍正年间,市面流通的铸币,其金属构成是铜六铅四,即六成为铜,四成为铅。不少商人出于利计,纷纷熔币取铜,使得市面的铸币严重匮乏,不少地方出现以物易物的现象。但朝廷征收市民的赋税,必须以铸币缴纳不得代以实物或银子。市民只得以银子向官吏购兑铸币用以纳税,不少官吏因此大发了一笔。这种情况,雍正以前的明清两朝历代从未出现过。
从以上陈述可推出的结论有:
①上述铸币中所含铜币的价值要高于该铸币的面值
②上述用银子购兑铸币的交易中,并不按朝廷的比例成交
③雍正以前明清两朝历代,铸币的铜含量均在六成以下
④清朝雍正年间,铸币是唯一的货币形式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正确答案:B
解析:结论型题目。由题干中商人出于利益的考虑才熔币取铜,显然该铸币所含铜的价值要高于铸币的面值,故①正确;由题干中“市民只得以银子向官吏购兑铸币用以纳税,不少官吏因此大发了一笔”可知②正确;③④无法由题干推出。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判断推理】歌曲对于( )相当于( )对于动作
A:旋律 舞蹈
B:歌手 交涉
C:传唱 表现
D:优美 夸张
正确答案:A
解析:A项,歌曲由旋律构成,舞蹈由动作构成,前后关系一致。
B项,歌曲由歌手演唱,交涉与动作没有明显逻辑关系,前后关系不一致。
C项,歌曲可以被传唱,动作是一种表现,前后关系不一致。
D项,优美可以形容歌曲,夸张可以形容动作,前后关系一致,但词项位置不一致。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6年广州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9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