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言语理解】朱元璋还曾命令手下的天文学家对中国和阿拉伯天文历法系统进行会通,即“欲合而为一,以成一代之历志”,通过将两者结合,制定出一部更为________的历法。因为两种天文系统存在一些显著的差异,最终未能如愿,但这两种历法在明代________都被相互参用,成为官方正式采用的两部历法。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精细 的的确确
B:明确 或多或少
C:优秀 毫无疑问
D:杰出 自始至终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一空,由“欲合而为一,以成一代之历志”可知,此处是说,将两种历法相结合,使其成为一部更完善、更出色的历法,所填词语应表示出色之意。“精细”指精密细致。“明确”指清晰明白而确定不移。两词均未体现天文历法系统结合之后变得更好、更出色之意,排除A、B。
第二空,由文意可知,虽然天文学家没有将两种天文历法系统合二为一,但是这两种历法在明代一直被参用。“毫无疑问”指不存在问题,填入此处不能体现一直被参用之意,排除C。“自始至终”指从开始到结束,一贯到底,填入此处符合文意。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0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1题
2、【言语理解】科学和艺术有一个不相同的地方:科学讲求最新的发现、最新的定律和方程式,花样永远翻新,永远直向前跑。艺术就不大有这样的方便,不论古今中外,没有现成的定律或方程式可以供我们抄袭应用,从而使艺术不像科学研究那样形成接力赛跑式的进步。此中微妙精义,父亲不能传授给儿子,母亲亦不能指点给女儿,一切都得靠自己再从头开始。
“此中微妙精义”的“此”是指:
A:艺术创作或欣赏等活动
B:科学与艺术之间的差别
C:古今中外所有艺术成果
D:家族中世代相传的绝技
正确答案:A
解析:“此”的前一句说的是艺术没有应用的定律,不能形成接力赛跑式的进步,因此“此”指代的是有关艺术的行为,对应A。由“父亲不能传授给儿子,母亲亦不能指点给女儿”可知,“此”不是指“家族中世代相传的绝技”,排除D。由“一切都得靠自己再从头开始”可知,“此”应该指代的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活动,而非精神层面的“科学与艺术之间的差别”、“古今中外所有艺术成果”,排除B、C。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3、【言语理解】①2016年,全世界共有2.16亿人患有疟疾,其中44.5万人不幸死亡
②大约一周后,等到雌蚊再次进食的时候,疟原虫会随着它的唾液进入新的人类宿主体内,到达受害者的肝脏和血液,最终引发疾病甚至导致死亡
③疟原虫会在蚊子体内繁殖,然后进入雌蚊的唾液腺
④疟蚊属的某些物种会携带引发疟疾的寄生虫——疟原虫
⑤雌蚊叮咬疟疾患者时(为它们肚子里的卵储备营养),可能会在无意中染上这种寄生虫(雄蚊不咬人)
⑥在蚊子传播的所有疾病中,疟疾是最顽固、最致命的一种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①⑥⑤④③②
B:⑥①④⑤③②
C:④①⑥⑤③②
D:⑤③②①④⑥
正确答案:B
解析:本题从选项首句入手较难。首先观察题干6个句子,⑤包含指代词“这种寄生虫”,然后分析其他语句,发现引出、介绍寄生虫的句子为④,它提到了“疟蚊属的某些物种会携带引发疟疾的寄生虫——疟原虫”,显然⑤承接的是④的内容,两句应紧密相连,且顺序为④⑤,选项中只有B项满足这一顺序。验证B项,⑥①引出蚊子传播疟疾的话题,并用数据证明疟疾致命性强。④⑤③②以疟蚊属物种携带疟原虫、雌蚊染上寄生虫、疟原虫进入雌蚊唾液腺、疟原虫随雌蚊的唾液进入人类体内的顺序具体介绍了蚊子传播疟疾的过程,逻辑无误。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9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5题,2019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6题,2019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2题,2019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0题,2019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3题,2019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6题
4、【言语理解】历史学家的工作对象是史料,这些史料主要是各种文献、遗存,它们可以归为广义上的文本,而且最终它们都要以语言形式进入史家的研究。就此而论,历史学家永远无法真正直接接触到过去本身,而只能借助于各种历史文本而对过去有所言说,因而,________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文本性就是历史学家的全部工作所无法脱离的樊篱
B:无法接触完整的史料对历史学家来说是一种遗憾
C:对史料本身的收集和考证就成了史学客观性的保证
D:重建和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就成了历史学的根本目的
正确答案:A
解析:由“因而”可知,横线处所填内容是对文段内容的总结。文段说的是历史学家永远无法接触到过去本身,而只能借助于各种历史文本而对过去有所言说,因此A项符合题意,最为恰当。B项“遗憾”在文段中没有体现,C、D两项不能从文段中得出,不是对文段的总结。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3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7题,2013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63题,2013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7题,2013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2题,2013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7题,2013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9题,2013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2题,2013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8题,2013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3题,2013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8题,2013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98题
5、【言语理解】文化遗产不应该是城市发展的绊脚石。当你把它当成是城市发展的负担时,它就只能蓬头垢面地待在角落里,而当你把它当成城市发展的不竭动力与文化资源时,它就立刻站起来,光照四方。文化遗产应拥有自己的尊严,融入经济社会发展,成为一个城市美丽的地方。
这段文字主要谈论的是:
A:文化遗产是树立城市形象的标志
B:城市发展要善于利用文化遗产
C:文化遗产具有重大的经济社会价值
D:如何对待文化遗产是城市发展的关键因素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首先引出关于文化遗产和城市发展的话题,然后具体论述两者的关系,最后得出结论——文化遗产应融入城市发展。B项与此表述一致,当选。
A项“城市形象的标志”与C项“经济社会价值”在文段中均未体现,排除A、C。D项的“关键因素”夸大了文化遗产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且在原文没有表述,排除。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1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3题
6、【言语理解】酷爱嚼口香糖的人今后可以在享受之外再做些有意义的事情:加拿大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利用咀嚼发电的下颚带。该下颚带的发明者在专业杂志《智能材料与结构》中报告说,发出的电可以用来带动助听器、电子护耳罩或通信设备。
这段文字是一篇文章的引言,文章接下来最可能讲述的是:
A:嚼口香糖时还可以做哪些事
B:下颚带发电的未来发展前景
C:下颚带发电所面临的困境
D:发电下颚带的工作原理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先说加拿大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利用咀嚼发电的下颚带,接着介绍该下颚带的用途。根据科技说明文的行文逻辑,接下来应该讲发电下颚带的工作原理,最后讲其发展前景。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7、【言语理解】
网络空间作为家庭、学校、社会等现实世界的________,已经成为未成年人成长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将未成年人与互联网强制________开来,既不可取也很难实现。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延展 隔离
B:
虚化 独立
C:
放大 划分
D:
深入 分割
正确答案:A
解析:
先看第二空,此处是说,网络空间已成为未成年人成长中的一部分,将他们同网络空间强制分开是不可取的,也很难实现。所填词语应表隔开、分开之意。“隔离”指不让聚在一起,使断绝往来,填入符合文意。“独立”指单独地站立,也指不依靠他人。“未成年人”与“网络空间”不是依附、隶属的关系,“独立”填入不符合文意,排除B。“划分”指把整体分成几部分,也指区分。“分割”指把整体或有联系的东西分开。“未成年人”与“网络空间”不是一个整体,排除C、D。
验证第一空,“延展”指延伸,扩展,填入符合文意。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21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A类-考友回忆版第26题,2021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B类-考友回忆版第51题
8、【言语理解】人们的文化生活趋向多元化。不再只是“听书看戏”这样有限的方式,百姓的艺术审美趣味也受时尚文化影响而与传统社会有了很大不同,城市的流行文化也开始向县城及农村________,这一切改变使得说唱这类乡土艺术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迁移 后继无人
B:伸展 岌岌可危
C:拓展 朝不保夕
D:蔓延 难以为继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二空,由横线前“城市的流行文化也开始向县城及农村……”可知,“这一切改变使得说唱这类乡土艺术”受到冲击,生存空间缩小。“后继无人”指没有后人来继承前人的事业。文段中并未涉及“说唱这类乡土艺术”传承人的内容,“后继无人”与文段内容无关,排除A。“岌岌可危”形容非常危险,快要倾覆或灭亡。“朝不保夕”形容情况危急。二者语义程度均比较重,与文段语境不符,排除B、C。“难以为继”指难以再继续下去,填入符合句意。
验证第一空,“蔓延”指像蔓草一样延伸扩展,用来形容城市流行文化扩散至县乡恰当。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0年江苏省公务员《行测》试卷(C类)-考友回忆版第34题
9、【言语理解】科学家发现大洋底部的裂陷扩展从来没有停止过。这个发现可能会解答一个曾引起人们关注的问题,地球每天的时间都比前一天延长1/700秒,即每过一年,一天要延长0.5秒,据此预测,再过2亿年,一年将只有250天了。
对“一个曾引起人们关注的问题”的“解答”,最准确的是:
A:大洋底部裂陷扩展,地球运行时间延长
B:大洋底部裂陷扩展,地球运行时间缩短
C:大洋底部裂陷扩展,地球自转速度减慢
D:大洋底部裂陷扩展,地球自转速度加速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阐述的主要意思是大洋底部的裂陷扩展使得地球每天的时间都比前一天延长1/700秒。地球自转一周为一天,若地球每一天的时间延长,则说明大洋底部的裂陷使得地球自转速度减慢了。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言语理解】什么是经典 或是经久不衰的万世之作,或是经过筛选出来的“最有价值的书”,抑或是难以忘怀的一段话,还可以是一个角色、一场戏、一张照片。由于每个人的看法不一样,生活背景不一样,所处环境不一样,文化水平不一样,因此对经典会产生一些质疑,但这些质疑并不会抹杀经典的意义及价值。
对这段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经典是多种多样的
B:对经典的一些质疑时有发生
C:人们对经典的正确理解与认识
D:经典是最有价值的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首先说明“什么是经典”,然后指出由于每个人情况不同,会对经典产生一些质疑,最后由“但”转折强调,质疑并不会抹杀经典的意义与价值。故文段强调的是对经典的意义和价值的正确态度,即要正确认识经典。C项是对主旨的同义转述。A、B两项是转折前的内容,非文段重点。D项的“最有价值”无中生有,且表述绝对。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8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5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