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推理】桌:椅
A:山:川
B:狮:虎
C:刀:枪
D:衣:裤
正确答案:D
解析:桌椅可以配套使用也可以分开使用,衣裤可以配套使用也可以分开使用。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2、【判断推理】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任何符号都包含形式和意义两方面。在语法系统里,基本符号是语素,它被定义为“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成分”。例如“我喜欢吃葡萄”里的“我”“喜”“欢”“吃”都有意义,而且都不能分割成更小的有意义的单位了,所以它们都是语素;“葡”和“萄”只有合在一起才有意义,所以“葡萄”也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成分,也是语素。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语素的是:
A:琵琶
B:人民
C:衣服
D:履历
正确答案:A
解析:语素的定义要点:①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成分;②不能分割成更小的有意义的单位。
A项,“琵”和“琶”只有合在一起才有意义,所以“琵琶”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成分,符合定义。
B项,“人民”可以分割成“人”和“民”,且二者都有意义,不符合要点①和②。
C项,“衣服”可以分割成“衣”和“服”,且二者都有意义,不符合要点①和②。
D项,“履历”可以分割成“履”和“历”,且二者都有意义,不符合要点①和②。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6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0题
3、【判断推理】本草纲目:李时珍:明朝
A:齐民要术:贾思勰:三国
B:海国图志:林则徐:清朝
C:梦溪笔谈:沈括:南宋
D:茶经:陆羽:唐朝
正确答案:D
解析:《本草纲目》是明朝李时珍的著作。
A项,《齐民要术》是北魏末年贾思勰的著作,年代不符,和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海国图志》是清朝魏源的著作,作者不符,和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梦溪笔谈》是北宋沈括的著作,年代不符,和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茶经》是唐朝陆羽的著作,和题干关系一致。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8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9题
4、【判断推理】甲、乙、丙、丁、戊、己六位运动员的跳高纪录有如下比较:
(1)乙的成绩比丙好,但不如甲;
(2)丁的成绩不如甲和丙;
(3)戊的成绩好于丁和己,但不如甲和丙。
由此,可以确定:
A:丁的成绩好于己
B:己的成绩好于丁
C:戊的成绩好于乙
D:乙的成绩好于戊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细节信息:①乙的成绩比丙好,但不如甲,即甲>乙>丙;②丁的成绩不如甲和丙,即甲>丁,丙>丁;③戊的成绩好于丁和己,但不如甲和丙,即丙>戊>丁(己)。综合可得:甲>乙>丙>戊>丁(己)。其中,无法确定丁和己的成绩,而乙的成绩好于戊。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4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5题
5、【判断推理】( ) 对于 领航 相当于 规则 对于 ( )
A:航班 选手
B:航标 犯规
C:导航 比赛
D:航线 裁判
正确答案:D
解析:A项,航班要遵循领航的引导,选手应该遵守规则的引导,前后关系一致,但词项位置不一致。
B项,航标和领航都能引导航线,二者是并列关系,犯规是不遵守规则,前后关系不一致。
C项,领航和导航是近义关系,比赛需要遵守规则,前后关系不一致。
D项,领航要遵循航线进行引导,裁判要遵循规则进行判罚,前后关系一致。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3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7题,2013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8题,2013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7题,2013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86题,2013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7题,2013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6题,2013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1题,2013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8题,2013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8题,2013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6题,2013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7题,2013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8题,2013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8题,2013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8题,2013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34题,2013年西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7题
6、【判断推理】油田:汽油
A:伐木场:家具
B:商场:服装
C:农田:稻谷
D:水库:水
正确答案:A
解析:从油田中开采出石油,石油经加工处理(分馏或裂化)得到汽油,即从油田中可以开采出汽油的原材料。
A项,从伐木场中采伐出木材,木材经加工处理得到家具,即从伐木场中可以采伐出家具的原材料,与题干关系一致。
B项,商场是销售服装的场所,并非服装原材料的生产地点,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稻谷可以直接从农田获取,不需要额外的加工,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水库可以存储水,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20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县级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2题
7、【判断推理】
所有卫星在返回地球大气层时都会焚毁并产生氧化铝微粒,这些微粒会在大气层中飘浮很长时间,最终对环境造成影响。目前大约有6000颗人造卫星环绕地球旋转,其中60%的卫星已经停止运行,成为太空垃圾。专家警告称,随着人类不断发射卫星和太空飞船,太空垃圾极有可能坠向地球。据此科学家认为,应致力于研发木质人造卫星。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观点?
A:
1969—2006年,我国发射的返回式卫星,其隔热罩由浸渍白橡木制成,1500℃时可安全燃烧
B:
木头不会阻挡电磁波或地球磁场,天线可放置在木质卫星主体内部,使卫星设计更加简单
C:
科学家已筛选出能有效承受极端温度和空间辐射轰击,可做卫星主体结构的合适木质材料
D:
木制卫星在回收时可直接燃烧,不会向地球大气层释放有害物质,也不会向地面倾泻碎片
正确答案:D
解析:
题干论据:所有卫星在返回地球大气层时都会焚毁并产生氧化铝微粒,这些微粒会在大气层中飘浮很长时间,最终对环境造成影响;随着人类不断发射卫星和太空飞船,太空垃圾极有可能坠向地球。题干观点:应致力于研发木质人造卫星。
A项,指出我国发射的返回式卫星,其隔热罩由浸渍白橡木制成,1500℃时可安全燃烧,并没有说明木质人造卫星是否会对环境产生影响,不能支持题干观点。
B项,指出木头不会阻挡电磁波或地球磁场,且可使卫星设计更加简单,并没有说明木质人造卫星是否会对环境产生影响,不能支持题干观点。
C项,指出科学家已筛选出可做卫星主体结构的合适木质材料,并没有说明木质人造卫星是否会对环境产生影响,不能支持题干观点。
D项,指出木质卫星在回收时可直接燃烧,不会向地球大气层释放有害物质,也不会向地面倾泻碎片,说明木质人造卫星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可以支持题干观点。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1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102题,2021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91题,2021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102题,2021年广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96题,2021年宁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1题
8、【判断推理】定义:
①接近权:指大众即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有接近、利用媒介发表意见、观点的自由权利,实际上是通过新闻媒介而实现的表达权。
②更正权:指当与己有关的报道出现错误时,当事者拥有要求同一传媒予以更正或登载反驳文章的权利。
③知晓权:指公民能够不受阻挠地理解国家政务信息的权利,也指公民接近大众传媒产业及军事产业、公害产业所拥有的信息的权利。
典型例证:
(1)很多媒体鼓励受众参与媒介的娱乐节目或媒介发起的社会活动,在媒介上刊播新闻性、文艺性、学术性作品等等。
(2)何某被误抓后释放。在被关押期间,电视台应公安局之邀将此事制成新闻播放。为此,何诉至法院,要求电视台为其恢复名誉,赔礼道歉并赔偿其精神损失费。
(3)小张在高考中落榜,他强烈要求了解高考命题、阅卷的详细程序及具体人员。
上述典型例证与定义存在对应关系的数目有: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正确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定义,例证(1),鼓励受众参与媒介的娱乐节目,在媒介上刊播作品,体现了“通过新闻媒介而实现的表达权”,符合定义①接近权;例证(2),对电视台的错误报道,何某要求电视台予以更正,为其恢复名誉并给予赔偿,符合定义②更正权;例证(3),小张想了解的高考相关的信息,既不属于“国家政务信息”,也不属于“大众传媒产业及军事产业、公害产业所拥有的信息”,不符合定义③知晓权,也不符合定义①②。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9、【判断推理】地球上的生物之所以能够在地球表面生存,最大的防护在于地球磁场将大量的带电粒子偏转,大量有害宇宙射线被隔绝在大气层之外。近日,科学家发现南大西洋磁场开始翻转,地球磁场正被削弱。他们经过研究认为,如果地球磁场翻转,在没有磁场保护的情况下,所有生物将会灭绝。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
A:类地行星火星失去磁场后,其大气被太阳风完全摧毁,生命荡然无存
B:目前南大西洋异常区范围在增大,轨道卫星掠过这里时经常出现问题
C:磁场翻转时,地球生命将会暴露在无防护的地表,造成皮肤癌大爆发
D:近200年来,随着南大西洋磁场开始翻转,地球磁场已经削弱了15%
正确答案:A
解析:题干结论:磁场翻转后,地球没有磁场保护,所有生物将灭绝。
A项,指出类地行星火星失去磁场后生命荡然无存,地球也是类地行星,通过类比说明地球在没有磁场保护的情况下很可能会出现与火星相同的结果,即所有生物都灭绝,能够支持题干结论。
B项,指出轨道卫星经常出现问题,但这未必与磁场有关,无法说明没有磁场保护,生命是否会灭绝,不能支持题干结论。
C项,指出磁场翻转会造成皮肤癌大爆发,但皮肤癌未必会导致生物灭绝,支持的力度不如A项。
D项,指出近200年来地球磁场已经削弱了15%,但无法说明这种翻转是否会一直持续,也无法说明最终是否会导致生物灭绝,不能支持题干结论。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判断推理】电动汽车因为节能、环保,被誉为是未来汽车发展的方向,许多国家都在大力发展电动汽车产业。然而,某国对此并不热衷,没有出台相关的产业扶持政策。
以下不能支持该国做法的一项是:
A:石油产业是该国的支柱产业
B:该国的电能较为紧张
C:电动汽车技术已经成熟
D:该国燃油发动机制造水平世界领先
正确答案:C
解析:该国的做法是没有出台发展电动汽车产业的扶持政策。
A项,石油业是该国的支柱产业,支持电动汽车发展,会影响石油业的发展,支持了该国的做法。
B项,该国电能紧张,发展电动汽车会加剧电能紧张,支持了该国的做法。
C项,电动汽车技术已经成熟,不能解释其不热衷、不扶持的态度和做法。
D项,该国汽车产业以其他动力为主,所以不需要发展电动汽车,支持了该国的做法。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