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言语理解】著名物理学家霍金是“太空移民”理论的倡导者,他认为:“地球生命被某一灾难消灭的危险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与日俱增,如突如其来的全球变暖、核战争、基因病毒或其他危险。”霍金的观点并不新颖,但我们必须承认他的观察是正确的。与其他体积一样大小的星球相比,地球所拥有的适合居住的表面区域较小,可供我们居住的面积少得可怜。
作者的主要观点是:
A:地球所拥有的适合居住的表面区域太小,抵御毁灭性灾难的能力差
B:突如其来的全球变暖、核战争、基因病毒或其他危险威胁人类
C:如果人类不能及时移民至其他星球,难免会被某一灾难消灭
D:地球生命被某一灾难消灭的危险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与日俱增
正确答案:A
解析:作者先是引述了霍金的观点,即地球生命被某一灾难消灭的可能性正在与日俱增。对这一观点作者表示同意,并在最后一句指出,地球适合居住的面积小。故综合起来说,作者的主要观点就是地球适合居住面积太小,抵御灾难能力差。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均是引述霍金言论的部分内容或推论,而非作者的主要观点。
考题出处:待更新
2、【言语理解】有人曾________“人工智能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虽然________,但也说明了现状。通常,当解决问题需要推理、决策、理解、学习这类最基本的技能时,我们才认为它跟人工智能相关。常见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有指纹识别、人脸识别、机器翻译等。很多通过机械的计算和机械的记忆实现的东西,一般不把它看成人工智能的本质应用。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嘲笑 苛刻
B:调侃 尖酸
C:揶揄 刻薄
D:嘲弄 刻毒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人工智能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指出了目前人工智能领域界限不明的问题,带有开玩笑的意味,“嘲笑”“嘲弄”语义程度过重,排除A、D。第二空,“尖酸”指说话带刺儿,使人难受。“刻薄”指(待人、说话)冷酷无情;过分苛求。“人工智能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的说法虽然有批评,但算不上尖利,排除B。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9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4题,2019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0题,2019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8题,2019年重庆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考友回忆版第37题,2019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直)第37题,2019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0题,2019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乡镇)第42题
3、【言语理解】科学思想和哲学思想都是由人创造的并为人服务的,以人为本是二者共同的出发点和共同的归宿。正因为科学思想和哲学的主体都永远是人,因而二者都深深地打上了主体的烙印。从它们诞生那天起一直到现在和未来,都既散发着人类智慧的光芒,又闪烁着人性的光辉,都是科学性与人性的统一。主体的同一性决定了科学思想与哲学具有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
这段话力求表明的观点是:
A:科学思想和哲学都是科学性与人性的统一
B:科学思想与哲学的主体都永远是人
C:科学思想与哲学的密切关系是由主体的同一性决定的
D:科学思想与哲学都是由人创造的并为人服务的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科学思想和哲学思想的共同点,即主体都永远是人,然后说明正是主体的同一性决定了科学思想与哲学具有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A、B、D三项本身表述正确,但并非文段的观点所在。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4、【言语理解】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直径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PM2.5的主要来源是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燃烧产生的残留物。因为这些颗粒物太轻,很难自然降落到地面上,而是长期悬浮在空气中,可直接通过呼吸进入肺泡甚至融入血液。PM2.5粒径小,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多含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硫酸铵、硝酸铵等有害物质,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很大。
根据上述文字,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只要控制各种燃烧排放的残留物就能有效减少PM2.5
B:PM2.5能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
C:只要能使PM2.5降落到地面,就能避免其危害
D:PM2.5会直接将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带入人体内影响健康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由“PM2.5的主要来源是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燃烧产生的残留物”可得出。
B项,由“PM2.5粒径小,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可得出。
C项不能由原文推出,且说法本身过于绝对,没有科学依据。
D项,由“PM2.5……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多含有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可得出。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4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35题,2014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35题
5、【言语理解】
从对技术与知识关系的梳理以及互联网技术自主性的趋向来看,未来新闻传播学科重构中应该注意一个核心问题:如何平衡人与技术的关系问题,使研究者从沉浸其中的技术系统中跳脱出来,以一种批判的眼光对待技术体系,避免成为因互联网自主性导致社会失序的推手。对此,唐·伊德指出,“正是因为太熟悉,我们不仅忽视了由技术系统进行批判性反思的需要,而且也忽视了从这种批判性反思中获得的结果。”因此我们需要从一个超越的角度来对待围困我们的技术社会。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
新闻传播学重构有技术与知识的双重困难
B:
新闻传播学重构必须正确对待技术体系
C:
新闻传播学重构要梳理人与技术的关系
D:
新闻传播学重构要重视互联网的自主性
正确答案:C
解析:
文段可逐步分为三层:首先指出未来新闻传播学科重构中应该注意一个核心问题,即如何平衡人与技术的关系问题;“对此”之后引用唐·伊德的话来进一步作证前文;最后一句指出,我们需要(在思考人与技术关系的基础上)从一个超越的角度来对待技术社会。第一层是重点,后两层都围绕这一层展开,因此文段意在强调新闻传播学科重构中应该注意“平衡人与技术的关系”这一问题。C项正确,当选。
A项,“技术与知识的双重困难”无中生有,排除。B项“正确对待技术体系”、D项“互联网的自主性”也是文段以一句话带过的内容,不是重点,排除。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8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5题,2018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0题,2018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直)第53题,2018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5题,2018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0题,2018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5题
6、【言语理解】①表达________清晰,无拖泥带水语无伦次,是一个人具有良好文化素养的体现。
②在诸多的证明材料中,只有这份证明才是________明了的。
③由于社会上各种信息的冲击和生活透明度的增高,小孩子处在懵懂中求独立的个性发展中,人们常会听到教育者和家长________孩子“太难教育了!”
④周末,我常常忙里偷闲去小河边的槐树下看书,那里远离喧嚣,环境十分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简捷 简洁 报怨 优雅
B:简捷 简洁 抱怨 幽雅
C:简洁 简捷 抱怨 幽雅
D:简洁 简捷 报怨 优雅
正确答案:B
解析:①句,“简捷”侧重直截了当,“简洁”侧重简明扼要。与“无拖泥带水”相对,此处填“简捷”更恰当,排除C、D。
②句,“简洁明了”亦为习惯搭配。
③句,“报怨”指对所怨恨的人做出反应。“抱怨”指心中不满,数说别人不对;埋怨。结合句意可知,此处并没有所怨恨的人,应选“抱怨”,排除A。
④句,“环境幽雅”为习惯搭配。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2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18题
7、【言语理解】一切意义都寓于过程。然而,现代文明是________的文明,只求结果,藐视过程。人们手捧旅游图,肩挎照相机,________,专找图上标明的去处,在某某峰、某某亭“咔嚓”几下,留下“到此一游”的证据,便心满意足地离去。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缘木求鱼 走马观花
B:急功近利 按图索骥
C:浮光掠影 有的放矢
D:急于求成 独辟蹊径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一空,由“只求结果,藐视过程”可知,填入词语应有追求结果之意。“缘木求鱼”比喻方向或办法不对头,不可能达到目的。“浮光掠影”比喻观察不细致或印象很不深刻。两词都是说方法的,排除A、C。
第二空,“按图索骥”比喻墨守成规办事;也比喻按照线索去寻求。“独辟蹊径”比喻独创一种风格或新的方法。“按图索骥”与“专找图上标明的去处”的语境相吻合,排除D。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6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市类)第88题,2016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县乡类)第117题,2015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2题,2016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85题,2010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类)第22题
8、【言语理解】卢梭是伟大的思想家。他构思20年,写作3年,完成了教育巨著《爱弥尔》,提出了较为系统的自然教育理论,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宗教教育,在世界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卢梭很重视体育,在《爱弥尔》中,从婴儿出生到成人各个年龄阶段的教育中都有身体教育的内容。
对这段文字含义的正确理解是:
A:卢梭对教育发展有着贡献
B:卢梭的贡献主要在体育
C:卢梭的贡献在教育领域
D:卢梭发展了自然教育理论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卢梭是伟大的思想家,接着说明他提出了较为系统的自然教育理论,在世界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最后还说明了卢梭很重视体育教育。综合起来可知,卢梭对教育发展有着贡献,即A项。B项“主要在体育”的表述没有依据;C项过于绝对,忽视了卢棱其他方面的成就;D项应为“提出了较为系统的自然教育理论。”
考题出处:待更新
9、【言语理解】大连人直面历史,表现出了应有的________,采取了极为________的做法,他们没有“砸碎一个旧世界,建立一个新世界”,而是完好地保留了那些欧式建筑、广场和绿地。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气度 睿智
B:理智 开明
C:魄力 大胆
D:胸襟 另类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一空,四个词语均为褒义词,均符合直面历史的语境,较难排除,继续看第二空。
第二空,由“直面历史”“完好地保留了那些欧式建筑、广场和绿地”可知,历史对大连人而言是不愉快的。大连人没有用“砸碎一个旧世界”的方法来埋葬历史,而是用完好地保留的做法来铭记历史,这体现的是大连人理念的先进和开通。文段是褒义语境,D项“另类”含有贬义,排除。A项“睿智”形容人的思想英明有远见,不能形容做法,排除。B项“开明”指人思想开通,不顽固保守;C项“大胆”指胆量大,有勇气,不畏缩。文段意在表达大连人对待历史的坦然大气,而非强调其胆子大,排除C。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7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4题,2017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0题,2017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0题,2017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9题
10、【言语理解】人脸识别技术逐渐深入社会生活的潮流,很多人甚至把人脸识别万能化了。实际上,高科技应用的背后依然有可能存在风险、存在漏洞,虽然按照惯常看法,科技含量越高,其安全系数通常也越高,但正如3·15晚会展示的那样,随着科技的进步发展,仿真头套、全息投影、人脸跟踪等高科技手段不断出现,单一的人脸识别技术是有很大的局限性,没有绝对的安全概念可说。因此,在涉及隐私、支付等高级别安全场景使用时,注意将人脸与声纹、指纹、虹膜及其他生物认证信号相融合,而不是单一地采用人脸识别技术,这样安全的系数就会大大提升。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人脸识别技术渐成社会风尚
B:人脸识别技术有很大的局限性
C:高科技产品背后同样会存在风险
D:多重认证方式有助于提高安全系数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由很多人把人脸识别万能化的误区,引出单一的人脸识别技术存在局限性的问题,末句以“因此”结尾,强调将人脸与其他认证方式相结合,能大大提高安全性。D项是“因此”后观点句的同义转述。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7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3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