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推理】自豪是一种产生于对自己的积极评价的情绪,其主要依赖于自我意识、自我评价以及自我反思。基于对成就的不同归因,自豪可分为真实自豪和自大自豪。真实自豪是以成就为导向的一种积极的自豪情绪,其主要来源于个体将成就归因于自身的努力;自大自豪是指一种偏向于消极的自豪情绪,其主要来源于个体将成就归因于自身的天赋。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最符合自大自豪的是:
A: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
B: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
C: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D: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正确答案:D
解析:自豪定义的关键信息:一种产生于对自己的积极评价的情绪。自大自豪定义的关键信息:一种偏向于消极的自豪情绪,其主要来源于个体将成就归因于自身的天赋。
A项,“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出自李白的《江上吟》,意思是“高兴起来落笔能让五岳震动,写出来的诗歌足以笑傲天下”,是作者对于自己写的诗的积极评价,但并未涉及作者对成就的归因,不符合定义。
B项,“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出自《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意思是“花黄金白璧买来宴饮与欢歌笑语时光,一次酣醉使我数月轻蔑王侯将相”,并未涉及对自己的积极评价,并未体现自豪情绪,不符合定义。
C项,“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出自《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意思是“我们都满怀豪情逸兴,飞跃的神思像要腾空而上高高的青天,去摘取那皎洁的明月”,并未涉及对自己的积极评价,并未体现自豪情绪,不符合定义。
D项,“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出自《将进酒》,意思是“上天生下我,一定有需要用到我的地方;金钱用尽了,这些散失的东西以后依然会归来”,是作者对自身才华的积极评价,作者将成就归因于自身的天赋,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1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83题,2021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79题,2021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80题,2021年广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75题,2021年宁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2题
2、【判断推理】优势富集效应是一种起点发展理论,是指起点上的微小优势经过关键过程的级数放大,产生更大级别的优势积累。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优势富集效应的是:
A:某名牌大学建校时间很早,文化传统悠久,并拥有政策、资金等多方面支持,全国许多优秀的学生填写高考志愿时都选择了该校
B:上海的金茂大厦楼体高度略微超过“东方明珠”电视塔,被誉为“中华第一高楼”,因此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广告商,各类会议也常在此举办,呈现后来居上的态势
C:某教育培训机构为了拓展业务,也像别的培训机构那样,通过发送宣传单来进行宣传,后来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服务质量也更上一层楼,成为业内的典范
D:某服装品牌设立之初,最先提出要做“夹克之王”的理念,并通过电视媒体进行推广,后来这个概念逐渐被人们认可,许多人都认为买夹克就应该买这个品牌的
正确答案:C
解析:优势富集效应的定义要点:起点上的微小优势。
A项,某名牌大学因为建校时间早,拥有多方面的支持,受到考生青睐,体现了起点上的优势,属于优势富集效应。
B项,金茂大厦因略高于东方明珠而吸引游客和广告商,体现了定义要点,属于优势富集效应。
C项,培训机构规模扩大,服务质量提高,成为典范,没体现微小的优势,不属于优势富集效应。
D项,最先提出“夹克之王”的概念,体现了时间上的优势,属于优势富集效应。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3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9题
3、【判断推理】片利共生是指生物界中两个物种间的生态关系,一种生物会因这个关系而获得生存上的利益,但是,另一种生物在这个关系中,并没有获得任何益处,但也没有获得害处,只是带动对方去获取利益。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现象属于片利共生的是:
A:微生物寄生在反刍动物的胃内,同时还可以帮助反刍动物消化食物
B:䲟鱼的游泳能力较差,其背鳍演变成吸盘吸附在鲨鱼身上,随着鲨鱼遨游四海,在鲨鱼捕获猎物时,䲟鱼就偷吃那些残存的食物
C:藻类植物生长在树懒的粗毛夹缝中,在雨季时,藻类繁盛,形成绿色的伪装,使树懒更易在树丛中生存,藻类则借助树懒作为衍生的工具
D:水母捕食海螺的幼虫,幼虫进入水母的体腔后不会被消化,反而获得食物及保护,幼虫长成离开水母体腔时,会带走一个水母繁殖体
正确答案:B
解析:片利共生定义的关键信息:一种生物获得利益,对另一种生物没有影响。
A项,微生物与反刍动物都获得了利益,不符合定义。
B项,䲟鱼获得利益,而鲨鱼没有获得益处,但也没有获得害处,符合定义。
C项,藻类植物和树懒都获得了利益,不符合定义。
D项,水母和海螺幼虫都获得了利益,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2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7题
4、【判断推理】投资:股票
A:储蓄:债券
B:债券:国债
C:上市公司:证券公司
D:证券:负债
正确答案:B
解析:股票是一种投资,二者是种属关系。
A项,储蓄和债券都是投资的形式,两者之间是并列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国债是一种债券,二者是种属关系,与题干关系一致。
C项,上市公司可以是证券公司,证券公司也可以是上市公司,两者是交叉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证券是一种资产,不是负债,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7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招警类)第91题
5、【判断推理】盲动:一败涂地:重起炉灶
A:超速:风驰电掣:按部就班
B:跟风:鹦鹉学舌:真知灼见
C:熬夜:萎靡不振:养精蓄锐
D:传神:生动逼真:洛阳纸贵
正确答案:C
解析:盲动可能会导致一败涂地,一败涂地后需要重起炉灶。
A项,风驰电掣不是超速导致的结果,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鹦鹉学舌可以形容跟风,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熬夜可能会导致萎靡不振,萎靡不振时需要养精蓄锐,与题干关系一致。
D项,生动逼真可以形容传神,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7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市)第93题,2017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83题,2017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4题,2017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8题,2017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8题,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8题,2017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8题,2017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73题,2017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90题
6、【判断推理】为了提高计程车司机的收入,F市计程车公司打算更改其计程车收费方案,该公司计程车将在第一个5千米或不到5千米的路程内收取10元起步费,往后每千米收取2元车费;而不是以前的在第一个3千米或不到3千米的路程内收取6元起步费,往后每千米收取2元车费。
该公司认为上述计划可以达到提高收入的目的,最可能基于以下前提中的:
A:F市地域非常小,很多人坐计程车的路程不会超过3千米
B:在过去几年的运营中,计程车保养的成本在不断上涨,计程车司机的收入却没有上涨
C:F市经常坐计程车出行的人有时会要求计程车司机不按该公司制定的收费方案收取车费
D:即使计程车使用的汽车价格在上涨,但2元每千米的定价使计程车司机仍有所盈利
正确答案:A
解析:题干中计程车收费方案的变化为:第一个3千米或不到3千米的路程内收取6元起步费,往后每千米收取2元车费→第一个5千米或不到5千米的路程内收取10元起步费,往后每千米收取2元车费。结论为:可提高计程车司机的收入。
A项,很多人坐计程车路程不会超过3千米,由此可知,按照新方案,绝大多数情况下,计程车司机每单的收入将由6元提升到10元,提高了收入。而如果很多人坐计程车的路程都会超过3千米,尤其是超过5千米以后,新方案和旧方案的收入将是一样的,不能提高司机的收入,所以A项是题干结论成立的前提。
B、C、D三项,均为无关项。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4年深圳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9题
7、【判断推理】
恳求:要求
A:复杂:嘈杂
B:恪守:遵守
C:动机:动力
D:妥协:协调
正确答案:B
解析:恳求指恳切地请求;要求指提出具体愿望或条件,希望得到满足。二者是近义关系,且恳求的程度更深。
A项,复杂指事物的种类、头绪等多而杂,嘈杂指杂乱、喧闹。二者不是近义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恪守指严格遵守,遵守指依照规定行动。二者是近义关系,且恪守的程度更深,与题干关系一致,保留。
C项,动机指引发人从事某种行为的力量和念头,是某人做某事的理由;动力比喻推动工作、事业等前进和发展的力量。二者不是近义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妥协指为了避免冲突或争执而让步,协调指配合得适当,二者不是近义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1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乡镇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8题
8、【判断推理】种群:指在一定空间和时间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下列属于种群的一项是:
A:一个公园中的花卉
B:一个牧场里的家畜
C:一个蜂巢里的蜂
D:湘江里的鱼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花卉可能是几种不同的花,B项也可能有多种家畜,D项鱼也可能有几种不同种类的鱼,都不一定是同种生物的个体的总和。C项符合定义,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9、【判断推理】报纸:光明日报:读者
A:大楼:模型:工程师
B:医院:病人:医生
C:电器:空调:用户
D:软件:病毒:黑客
正确答案:C
解析:光明日报是报纸的一种,读者阅读报纸。
A项,模型与大楼并非种属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病人与医院并非种属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空调是电器的一种,用户使用电器,与题干关系一致。
D项,病毒的本质是代码,并非软件,因此病毒与软件并非种属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1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C类)第45题
10、【判断推理】技能:技术:技艺
A:昏沉:昏迷:昏睡
B:习惯:规矩:法律
C:认可:鼓励:奖励
D:经常:往往:一直
正确答案:B
解析:技能、技术、技艺是近义关系,且程度不断加深。
A项,昏沉、昏迷、昏睡是近义关系,但昏迷程度最深,词项顺序颠倒,与题干关系不同。
B项,习惯、规矩、法律三者是近义关系,且程度不断加深,与题干关系相同。
C项,认可、鼓励、奖励三者无明显逻辑关系,与题干关系不同。
D项,经常与往往之间不存在程度轻重,与题干关系不同。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4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7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