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合77

发布时间:2022-07-19 8:12     浏览量:24

1、【言语理解】自从邮票作为投资产品后,人们对于邮票收藏也________起来。原来大多数人还是采用把邮票从信封上剪裁下来,通过水浸等方式收集的方法来收藏。但是随着大家的要求越来越高,凡是有水浸、复新痕迹的邮票价值都________了,这就要求投资者要购买真正的“新票”,加入到邮市中来。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喜爱 大打折扣

B:青睐 一文不值

C:重视 不复存在

D:关注 一落千丈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二空,对应“大家的要求越来越高”“投资者要购买真正的‘新票’”,句意为有水浸、复新痕迹的邮票与新票相比,价值低了很多。“一文不值”“不复存在”均强调没有一点价值,填入程度过重,排除B、C。“大打折扣”指大幅度减少或者降低事物的数量、质量;“一落千丈”形容声誉、景况、地位或经济状况急剧下降。邮票由于品相不好而价值降低的情况用“大打折扣”更恰当。第一空,“喜爱”填入也符合句意。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6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16题

2、【言语理解】

意志力特训是训练孩子以坚强的意志,带领自己的团队,并百折不挠、________勇敢地克服困难。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坚若磐石

B:固若金汤

C:坚不可摧

D:稳如泰山

正确答案:A

解析:

由顿号可知,空缺处所填词语应与“百折不挠”构成并列关系,与前文“坚强的意志”相呼应,体现意志力的坚韧。“固若金汤”形容城池和阵地非常坚固,不能指人的意志力,排除B。“稳如泰山”形容像泰山一样稳固,不可动摇,也可形容人在紧急情况下的从容态度。侧重“稳”,未体现出“坚”,排除D。“坚若磐石”指像大石头一样坚固,比喻不可动摇;“坚不可摧”指非常坚固,摧毁不了。“坚不可摧”通常用于具体事物,此处描述抽象的“意志力”,用“坚若磐石”更恰当。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7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22题

3、【言语理解】下列各句中,没有歧义的一句是:

A:南京某幼儿园是否给孩子“喂药”的问题,园方负责人已在记者招待会上予以否认

B:剧组全体成员经过一年零三个月的苦战,一个形式新颖、制作精良的选秀节目《中国好歌曲》终于与观众见面了

C:李敏镐的到场令在场的无数观众尖叫不已,找他签名合照的观众将他围堵了20多分钟

D:从2012年1月1日起,34个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要提高新闻类节目播出量,同时对部分类型节目播出实施调控,以防止过度娱乐化或低俗倾向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前半句是“幼儿园是否给孩子‘喂药’”,所以后半句“予以否认”的究竟是“是”,还是“否”,存在歧义;B项“选秀节目”一般选的是人,而《中国好歌曲》指的是歌曲,故这个节目究竟是选人还是选歌曲存在歧义;D项中“新闻类节目”与“部分类型节目”有交叉,故对播出实施调控的对象包括不包括“新闻类节目”不明确。C项无歧义,当选。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4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类)第45题

4、【言语理解】

①如果贾珠还在世,他是当然的嫡长子。

②贾宝玉不得不担负起继承贾府家庭事业的责任,这是他绝对不愿意承担的责任。

③在一个家庭里,只有嫡长子才是合法的继承人。

④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度是“嫡长子制度”。

⑤在小说里,贾宝玉的恐惧与厌倦有着文化的、社会的根源。

⑥但是贾珠早早去世了,腾出位置给贾宝玉。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④③①⑥⑤②

B:⑤④③①⑥②

C:②⑤④③①⑥

D:②④③①⑥⑤

正确答案:B

解析:

⑤句末的“文化的、社会的根源”指的是④句的“嫡长子制度”,故④应紧跟⑤后,排除A、D。②句的“贾宝玉不得不担负起继承贾府家族事业的责任”与⑥句的“贾珠早早去世”构成因果关系,故②应跟在⑥句后,排除C。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5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17题

5、【言语理解】某市公开选拔了一批党政领导干部。从年龄结构上看,______的这批干部普遍年轻;从______上看,他们的教育背景普遍较好;至于他们是否具有______的能力和水平,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检验。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履职 履新 履历

B:履职 履历 履新

C:履新 履职 履历

D:履新 履历 履职

正确答案:D

解析:选项的三个词语的语素“履”均相同,关键是辨析另一语素的侧重。“履新”侧重“新”,指就任新职。“履历”侧重“历”,指个人经历的资料的简要说明。“履职”侧重“职”,指履行职责。结合题意,年轻表示就职时间短,应用“履新”,教育背景当然只能从“履历”上看出来,能力和水平就要进一步通过“履职”表现出来了。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6、【言语理解】一个善于思考、用心思考、有强烈创新欲望的人,哪里都是他产生创新火花和灵感的风水宝地。从某种意义上说,无论是创作、创新还是创造,都永远属于那些用心思考、积极思考的人。作为教学一线的课堂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创新场所,有许多知识和学术问题等待人们去研究,这里应该成为科技创新的不竭源泉。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课堂也可以成为创新的重要场所

B:教师应在课堂上注重创新人才的培养

C:善于思考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火花

D:课堂教学既要传授知识也要培养创新思维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最后一句点出主旨,即课堂应当成为不可忽视的创新源泉。而这不仅体现在对学生的培养上,同时也体现在教师对学术知识的研发上。B、D两项只强调了对学生的培养有失片面,排除。C项偏离了文段的主题——课堂创新,排除。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2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4题

7、【言语理解】春晚相声《新虎口遐想》的出现,其最现实的意义就在于它实现了相声本质的回归,讽刺的分寸感好,对社会不良现象反思有力。只是________春晚时间的限制,结尾比较仓促,实在是美中不足的遗憾。但是________,它回归了本质,找回了初心。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由于 大醇小疵

B:囿于 瑕不掩瑜

C:困于 毋庸置疑

D:缘于 不言而喻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一空,此处句意为因为春晚时间的限制,《新虎口遐想》的结尾比较仓促。“困于”填入不恰当,排除C。
第二空,句意为虽然《新虎口遐想》有不足,但是它的优点还是无法被掩盖的。“大醇小疵”比喻大体上完美,只是个别小地方有些毛病;“不言而喻”形容道理很明显,不用说就可以明白。这两个词语填入,不合句意,排除A、D。“瑕不掩瑜”比喻缺点掩盖不了优点,缺点是次要的,优点是主要的。填入恰合句意。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7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第24题,2017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乙)第23题

8、【言语理解】人均GDP越高的国家,其交通就越安全。然而,人均GDP水平相当的国家,其交通危险性的级别也可能不同。一个最惊人的例子就是比利时和荷兰。两国的人均GDP相同,两国为邻国,甚至共用一种语言,但在比利时驾车更危险。答案是:腐败程度。根据反腐败组织“透明国际”公布的指数,2006年荷兰的透明指数位列第9,比利时位列第20。
由此推断,作者接下来要讲的是:

A:经济发展水平与交通安全的关系

B:国家清廉指数和交通安全的关系

C:比利时和荷兰两国交通状况的比较

D:交通安全状况的各种影响因素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人均GDP越高的国家,其交通就越安全”,接着以“然而”作转折提出自己的观点,“人均GDP水平相当的国家,其交通危险性的级别也可能不同”,究其原因,是“腐败程度”不同,并以比利时和荷兰两国为例进行佐证。由此可见,作者接下来要讲的应是国家清廉指数与交通安全的关系。只有B项提到了这一观点,当选。
A、C两项文段已经谈论,接下来不可能再具体阐述。D项为无关项。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1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3题

9、【言语理解】

孔子以“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学相长”为方针,以培养“博学通才之士”为目标,对学生进行礼、乐、御、射、书、数“六艺”教育,其中,数即数学,乐和声学有关,御和力学有关,射和机械有关。《中庸》上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学、问、思、辨、行,完全符合认识过程和研究科学的方法,即获取信息、提出问题、思维推理、检验结果、躬身实践。在儒家崇尚务实和“经世致用”思想影响下,中国古代科技具有强烈的实用性,形成了以农、医、天、算四大学科和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技术发明创造。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中华古代文明具有文理交融的包容性

B:

古代科技是传统儒家思想的实现途径

C:

传统文化和古代科技存在必然的联系

D:

传统文化对古代科技发展有积极影响

正确答案:D

解析:

文段首先指出孔子的教育方针和目标具有实用性,然后说明《中庸》思想与研究科学的方法具有一致性,最后总结指出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科技产生了重要影响。分析可知,文段为分总结构,尾句总结部分为文段重点,即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科技产生了重要影响。D项表述与此一致。

A项,未体现文段主题词“古代科技”,排除。

B项,文段强调的是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科技产生的重要影响,“实现途径”非文段论述重点,排除。

C项,侧重儒家思想和中国古代科技之间的联系,未体现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科技产生的重要影响,概括不完整,排除。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1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4题,2021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1题,2021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7题,2021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5题,2021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3题,2021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1题,2021年天津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6题,2021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9题,2021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61题

10、【言语理解】就在近日,一家名为“乡音苑”的网站开始走红。这家由两个美国人创建的网站专门收集中国方言录音。但在这些录音中,一段听起来并不标准的北京话引来网友们的争议。对这两位美国人来说,难以找到会说老北京话的年轻人是这个网站遭遇尴尬的原因。
“乡音苑”遭遇的尴尬是:

A:“乡音苑”收集的北京话听起来不够地道

B:会说老北京话的年轻人不好找

C:网友普遍质疑“乡音苑”所收集的方言的纯正性

D:收集中国方言录音的是外国人

正确答案:A

解析:结合文段可知,名为“乡音苑”,却没有收集到地道的北京话,这是其遭遇的尴尬。B项是其遭遇尴尬的原因。C项,文中网友只是质疑其中一段北京话,而非“普遍质疑……所收集的方言”。D项在文中并未提及。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3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乙类)第24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