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推理】自我知识是关于某人自己的心智状态的知识,包括关于某人自己当下的经验、思想、信念或愿望的知识。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自我知识的是:
A:甲通过听电台的天气报道而得知某地正在下雨
B:乙查看自己工资后决定换一个工作
C:丙意识到如果不加强锻炼,会影响自身健康
D:丁相信自己通过努力一定会成功
正确答案:A
解析:自我知识定义的关键信息:关于某人自己的心智状态的知识。
A项,甲获取的是关于天气的信息,并非关于自己的心智状态,不符合定义。
B项,查看自己工资后决定换一个工作,属于思想,符合定义,排除。
C项,意识到如果不加强锻炼,会影响自身健康,属于经验,符合定义,排除。
D项,相信自己通过努力一定会成功,属于信念,符合定义,排除。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8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0题
2、【判断推理】一项研究发现,新鲜蔬菜分别常温、冷藏放置两天后,亚硝酸盐含量会升高,并不同程度高出国家标准限值,对人的身体会造成轻到重度的中毒情况。对此,研究人员将5种久置的蔬菜用果蔬洗涤剂浸泡5到10分钟,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又测试了亚硝酸盐含量。结果显示,蔬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明显降低,并很快降低到安全值。因此研究人员认为,久置蔬菜经果蔬洗涤剂清洗后可放心食用。
下面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研究人员的实验结论?
A:5种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不同
B:果蔬洗涤剂中的化学物质会破坏蔬菜的口感
C:实验中亚硝酸盐含量只是短时间内降低,很快就恢复到超标状态
D:在清水中浸泡20分钟以上也能达到在实验中同样的效果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根据果蔬洗涤剂清洗后蔬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明显降低,推出经清洗后可放心食用。
A项,亚硝酸盐含量是否相同与题干结论无关,属于无关项。
B项,破坏蔬菜的口感与题干结论无关,属于无关项。
C项,指出降低是暂时的,还会恢复到超标状态,清洗后仍不能食用,削弱了题干结论。
D项,说清水也有同样效果,但是不能证明果蔬洗涤剂没有效果,不能削弱。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3、【判断推理】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葛利高里
A:司汤达:红与黑:于连
B:雨果:悲惨世界:冉·阿让
C:路遥:平凡的世界:孙少安
D:马尔克斯:百年孤独:布恩迪亚
正确答案:C
解析:肖洛霍夫的代表作是《静静的顿河》,葛利高里是这本书的主人公,该书是一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品。
A项,司汤达的代表作是《红与黑》,于连是《红与黑》中的主人公,但《红与黑》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作品,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雨果的代表作是《悲惨世界》,冉•阿让是《悲惨世界》中的主人公,但《悲惨的世界》是一部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结合的作品,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路遥的代表作是《平凡的世界》,孙少安是《平凡的世界》中的主人公,该书是一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品,与题干关系一致。
D项,马尔克斯的代表作是《百年孤独》,布恩迪亚是《百年孤独》中的主人公,但《百年孤独》是一部魔幻现实主义作品,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7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10题
4、【判断推理】蔡戈尼效应:指对未完成的工作比对已完成的工作有较好的记忆效果的现象,1927年由德国心理专家蔡戈尼在记忆试验中发现。
下列属于蔡戈尼效应的是:
A:妻子为使爱睡懒觉的作曲家丈夫起床,在钢琴上不停弹出一组乐句的头三个和弦,作曲家听了之后,辗转反侧,终于不得不爬起来,弹完最后一个和弦
B:温故而知新
C:只要是自己认准的事情,不管多难,小李都坚持不懈努力完成,从不半途而废
D:小李看一本书的时候,总尝试停一下,想想自己是否在浪费时间和精力,如果是的,就会针对要不要继续看下去作出取舍
正确答案:A
解析:蔡戈尼效应定义的关键信息是:对未完成的工作比对已完成的有更好的记忆效果。B、C、D均不符合这一定义;A项中作曲家对于妻子未弹完的乐曲,印象深刻终于不得不爬起来,弹完最后一个和弦,是典型的蔡戈尼效应。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5、【判断推理】定义:
①抽象:指从许多事物中,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的属性,抽出共同的、本质的属性的过程。
②限制:指从属概念过渡到种概念过程,表现为内涵增加,外延减少。
③概括:指从种概念过渡到属概念过程,表现为内涵减少,外延增加。
典型例证:
(1)苹果、香蕉、黄梨、葡萄、桃子等,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2)做人难,做女人更难,做单身的名女人难上加难。
(3)鲸尽管生活在水里,并且体型似鱼,但是它属于哺乳动物。
上述典型例证与定义存在对应关系的数目有: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正确答案:C
解析:例证(1):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虽然是苹果、香蕉等水果共有的特点,但其并非本质的属性,故不属于抽象。
例证(2):从“人”到“女人”再到“单身的名女人”,体现了从属概念过渡到种概念属于限制。
例证(3):从“鲸”到“哺乳动物”,体现了从种概念过度到属概念,属于概括。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1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39题
6、【判断推理】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见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竟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王戎的推理隐含的假设是:
A:若路边的李子被摘光了,就不会多子折枝
B:若路边的李子味道甜美,就不会多子折枝
C:若路边的李子味道不甜美,就会多子折枝
D:只有路边的李子没被摘光,才会多子折枝
正确答案:B
解析:题干的推理规则:多子→苦。
A项,摘光→多子,与题干没有必然关系,属于无关项。
B项,甜美→不会多子,是题干推理的逆否等价命题,是题干推理隐含的假设。
C项,不甜美→多子,肯定后项推不出必然结论,不是题干推理隐含的假设。
D项,没摘光←多子,与题干没有必然关系,属于无关项。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7、【判断推理】
蔡格尼克效应指的是人们对于那些未能完成的事项的记忆有时会比对已完成事项的记忆更好的现象。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蔡格尼克效应的是:
A:
作业写到一半被同伴拉去踢球,踢完球回家就把写作业的事置之脑后
B:
由于迟到,电影的开场未能看到,至今还对这部电影的情节记忆犹新
C:
电视剧没看完被要求听讲座,事后忘记讲座内容却对电视剧念念不忘
D:
团队未能完成某项目的攻关任务,其成员至今对这一遗憾仍耿耿于怀
正确答案:C
解析:
蔡格尼克效应定义的关键信息:对于未完成事项的记忆比对已完成事项的记忆更好。
A项,作业写到一半去踢球,踢完球却忘记未完成的作业,忘记了未完成事项,未体现对未完成事项的记忆比对已完成事项的记忆更好,不符合定义。
B项,由于未能看到电影的开场,至今对电影的情节记忆犹新,未体现对未完成事项和已完成事项的记忆的对比,不符合定义。
C项,电视剧没看完去听讲座,事后忘记讲座内容却对电视剧念念不忘,体现了对未完成事项“看电视剧”的记忆比对已完成事项“听讲座”的记忆更好,符合定义。
D项,团队成员对未完成项目的攻关任务耿耿于怀,未体现对未完成事项和已完成事项的记忆的对比,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0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62题
8、【判断推理】黑猩猩天生具有攻击性,它们会剥夺其他同类的生命。曾有一种假说认为,黑猩猩的攻击性是由人类破坏森林和偷猎等导致的精神压力引发的。研究人员调查了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非洲观察到的152起黑猩猩杀害同类事件,最新研究显示,黑猩猩的这一行为是为了夺得更多食物和配偶而进化出来的天性。
下列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最新研究结论?
A:被黑猩猩杀害的同类一般都是没有血缘关系的其他群体的黑猩猩
B:乌干达境内受人类活动影响很少的地区与其他地区相比,反而发生了更多黑猩猩杀害同类的行为
C:在同一群体内,有许多与雌性交配特别多的雄性黑猩猩被杀害
D:黑猩猩杀害其他群体的同类之后,会短时间地占有受害者的地盘
正确答案:C
解析:题干结论:黑猩猩的这一行为是为了夺得更多食物和配偶而进化出来的天性。论据:研究人员调查了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非洲观察到的152起黑猩猩杀害同类事件。
A项,黑猩猩杀害没有血缘关系的其他群体的黑猩猩,属于无关项,无法支持。
B项,只能说明黑猩猩杀害同类的行为可能与人类活动无关,通过补充论据的形式,削弱了题干结论,无法支持。
C项,为了夺得更多配偶而杀害同类,通过补充论据的形式,加强了题干结论,可以支持。
D项,会短时间地占有受害者的地盘,通过补充论据的形式,加强了题干结论,可以支持,但没有C项强度大。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9、【判断推理】某市实行人才强省战略,2010年从国内外引进各类优秀人才1000名,其中,管理类人才361人,非管理类不具有博士学位的人才250人,国外引进的非管理类人才206人,国内引进的具有博士学位的252人。
根据以上陈述,可以得出:
A:国内引进的具有博士学位的管理类人才少于70人
B:国内引进的具有博士学位的管理类人才多于70人
C:国外引进的具有博士学位的管理类人才少于70人
D:国外引进的具有博士学位的管理类人才多于70人
正确答案:A
解析:由题干可知,非管理类人才共有1000-361=639人,其中不具有博士学位的+国外引进的≤250+206=456人,则从国内引进的具有博士学位的非管理类人才≥639-456=183人,则从国内引进的具有博士学位的管理类人才≤252-183=69人,A项正确。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1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66题
10、【判断推理】时间知觉是对客观现象延续性和顺序性的感知,时间知觉的信息,既来自于外部,也来自内部。外部信息包括计时工具,也包括宇宙环境的周期性变化。内部信息是机体内部的一些有节奏的生理过程和心理活动。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没有包含时间知觉信息的是:
A: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B: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D: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正确答案:A
解析:时间知觉的关键信息:对客观事物延续性与顺序性的感知,时间知觉的信息可来自内部,也可来自外部。
A项,这里的“东边日出”是“东边阳光灿烂”的意思,并未体现时间信息,不符合定义。
B项,“三更”“五更”是外部信息的计时,属于时间知觉信息。
C项,“阴晴圆缺”是外部信息的宇宙周期性变化,属于时间知觉信息。
D项,“月出”是月亮出来的意思,可以看作是外部信息的宇宙周期性变化,属于时间知觉信息。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5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副省级)第95题,2015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级)第90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