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言语理解】最近,一直偏好于“中国制造”的西方消费者也面临着物美价廉时代的终结。路透社报道,一个美国零售业高管表示,人民币升值、初级商品价格提高以及中国工人薪资上涨,都提高了中国产品的制造成本。由于中国基础设施和就业队伍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所以不会有大批企业撤出中国,而这将导致西方消费者要花更多的钱来购买服装和电子商品等。
以上文字主要分析的是:
A:西方消费者喜欢中国产品的原因
B:中国产品成本大幅增加的原因
C:中国产品占领国际市场的原因
D:西方消费者必须接受中国产品涨价的原因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主要分析了西方消费者必须接受中国产品涨价的两个原因:一方面,中国产品的制造成本上涨,导致产品价格上涨;另一方面,中国基础设施和就业队伍已有一定规模,不会有大批企业撤出中国。D项表述符合文段主旨,当选。
A、C两项在文中没有提及,属无中生有,B项只是文段的一部分内容,比较片面。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1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24题
2、【言语理解】变老大概是一种对自己的放弃。不断放弃自尊,变得________,却毫无愧色,仍能________。渐渐溢出边界,直至失去了人应当有的轮廓。与朋友谈起那样的人,皆感慨,假如自己变成那样,真是________。如此感慨,或许因为我们还不够老。老到某个时候,对自己就会宽容,无论变成什么样,都可以接纳。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一无是处 乐在其中 无地自容
B:面目全非 自圆其说 生不如死
C:一无是处 坦然自若 生不如死
D:面目全非 怡然自得 无地自容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一空,“一无是处”指没有一点儿对的或好的地方,侧重没有优点。“面目全非”形容改变得不成样子,侧重变化大。“不断放弃自尊”不代表没有优点,排除A、C。
第二空,分析可知,填入词语应与“毫无愧色”的意思相关联。“自圆其说”指说话的人能使自己的论点或谎话没有漏洞。“怡然自得”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选“自圆其说”更合句意,表示仍能自我辩解,毫无愧色。
第三空,“生不如死”填入也符合文意。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3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2题
3、【言语理解】传统的史学研究,由于其对象大都是“不能说话的”档案和文献资料,因而在研究过程中,它们只是扮演“法官”角色的研究者们审判的“被告”,而这个被告在法庭上没有任何为自己辩护的权利。所以,不同的“法官”由于其使用的审判规则不一样,尽管这个规则非常科学和准确,造成对相同问题的研究结果却大相径庭。
这段文字所表达的主要意思是:
A:运用同样的档案和文献资料进行史学研究却可能得出不一样的结果
B:运用档案和文献资料进行史学研究应当谨慎,而不能武断
C:研究历史还应注重运用“能说话的”史料
D:应当制定统一的规则来规范对档案和文献资料的研究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首先以“法官”和“被告”的比喻形象地阐述了传统史学研究中研究者和研究对象间的关系,然后以“所以”引出文段的结论——“由于其使用的审判规则不一样……对相同问题的研究结果却大相径庭”,A项是对这一结论的准确复述。
B项,造成研究结果不同的原因是研究者审判规则不同,而并非研究者武断,“应当谨慎,而不能武断”无法得出,排除。C项,“能说话的”史料文段未涉及,排除。D项,由“这个规则非常科学和准确”可知,文段并非批判规则不统一,而是强调相同材料不同结果这一现象的正常,排除。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2年广州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5题
4、【言语理解】在2008北京奥运会上,中国女篮在1/4决赛中以77比62战胜白俄罗斯队,16年后再次晋级四强。在此前的小组赛上,中国队以67比64________西班牙队,以63比108________美国队,以80比63________新西兰队,以69比48________非洲冠军马里队。中国队以三胜一负战绩提前进入八强。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惜败 负于 险胜 力挫
B:小胜 大败 击败 大胜
C:击败 大败 大胜 力挫
D:险胜 惨败 力挫 大胜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一空,对体育项目比分的描述应能突出比分的特性,67与64仅3分差距,所以应突出这个“小”差距,故可排除“惜败”“击败”,排除A、C。
第三空,80与63比分存在一定差距,而“击败”属于一般性描述,“力挫”更能突出差距,排除B。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0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10题
5、【言语理解】在社会经济尚不发达时,传统建筑遭受的主要是自然的破坏。而在经济发展的起步阶段,人们急于改变物质生活条件,忽视精神生活的需要,对传统建筑的人为破坏大大超过自然的破坏。待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价值观起了变化,进而追求精神生活的丰富时,传统建筑将重新受到重视。但是传统建筑是不可再生的,任凭今后有多么强大的经济实力,对已遭受破坏而不复存在的传统建筑及其历史环境来说,留下的只能是无法挽回的遗憾。
以上文字主要想说明:
A:传统建筑的保留是一种精神生活的需要
B: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重视对传统建筑的保护
C:对于传统建筑来说,人为破坏的程度往往大于自然的破坏
D: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传统建筑的破坏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先说,在经济不发达时,传统建筑主要遭受自然的破坏;接着用“而”转折,说明在经济发展起步期,传统建筑主要遭受人为的破坏;最后说“待到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人们才开始重新重视传统建筑,但是因为传统建筑的不可再生,被破坏的已无法挽回。故文段意在说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重视对传统建筑的保护。B项正确,当选。
考题出处:2014年广州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1题
6、【言语理解】长期以来,研究人员认为人类是从大约500万年前的非洲猿分化而来的,不过最新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提出,欧洲发生的这种分化要早得多。关于人类起源的这一新假说的依据是在希腊和保加利亚洞穴里发现了720万年前的前人类遗骸。来自多个国家的研究人员对两个已知样本的牙根进行了分析。他们利用专门的X射线,即计算机断层检查技术,对来自希腊的下颌化石和来自保加利亚的上前臼齿化石进行了扫描,发现其特征表明这两个古猿——外号“希腊人”,可能是前人类,即原始人类。
根据这段文字,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原始人类从欧洲古猿分化而来
B:“希腊人”古猿具有人的特征
C:研究人员只找到了欧洲古猿的牙根
D:X射线技术能准确测算古猿人的年代
正确答案:B
解析:由“关于人类起源的这一新假说”“可能是前人类”可知,“原始人类从欧洲古猿分化而来”并不是确切的结论。A项表述缺少“可能”二字,不符合文意,排除。根据“发现其特征……即原始人类”可知, B项表述正确。C项中“只”表述绝对,从文段中“来自多个国家的研究人员对两个已知样本的牙根进行了分析”中无法得知研究人员是否只找到了牙根,排除。根据尾句可知,X射线可以发现古猿特征,但不能准确测算年代,D项表述错误。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7、【言语理解】智者乐水的境界、鱼与小鸟的歌唱、蝌蚪与青蛙的故事、水中的月亮与建筑倒影,这些河流的自然与文化多重衍生物,是水泥森林与车流喧闹的城市生活中宝贵的诗意安慰。
“诗意安慰”都与自然界何物相关?
A:动物
B:水
C:月亮
D:森林
正确答案:B
解析:“这些河流的自然与文化多重衍生物,是水泥森林与车流喧闹的城市生活中宝贵的诗意安慰”这句话把“智者乐水的境界、鱼与小鸟的歌唱、蝌蚪与青蛙的故事、水中的月亮与建筑倒影”概括为“河流的自然与文化多重衍生物”,即这些都与水是分不开的。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8、【言语理解】西太平洋是全球海山系统分布最为集中的海域,人类对此处海山的认识却非常有限。西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是板块俯冲地带,海底地质运动非常活跃,海山火山岩的物质组成及成因等是海洋地质科学家感兴趣的问题;西太平洋的暖池和北赤道流等对中国气候有重要影响,是物理海洋科学家关注的重点区域;这里还有全球海洋生物多样性最高的珊瑚礁大三角区,是开展海洋生物起源与进化研究的热点区域。因此,海洋科学家可以在此开展海山的水文物理、化学及生源要素、地形地貌和底质环境及生物生态等多学科协同探测与研究。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
A:人们对西太平洋海山系统的认识
B:西太平洋区域所蕴含的海洋资源
C:在西太平洋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价值
D:西太平洋对中国气候和地质的影响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首先说明人类对西太平洋地区海山的认识有限;然后由此处海山具有的特点说明这个地区可以引起海洋地质科学家、物理海洋科学家的兴趣,还可以开展海洋生物起源与进化研究;最后以“因此”总结,说明海洋科学家可以在这个地区开展多学科协同探测与研究,也就是说,这个地区之于科学研究具有重要价值,C项表述正确。由文段首句可知,人类对西太平洋海山的认识有限,且该处为引出话题,非文段重点,A项说法错误。B项为文段部分内容,非重点。D项的“对地质的影响”无中生有。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0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级)第38题,2020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第42题
9、【言语理解】元朝人画山水的基本态度发生了改变,不像宋朝人那么追求真山真水,却注意自己的“有笔有墨”,大家所称的“宋人丘壑”和“元人笔墨”正是指此。换言之,宋朝人爱大自然胜过笔墨,而元朝人爱自己的笔墨胜过大自然,________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A:由此反映出宋元艺术家或刚或柔的不同情怀
B:由此可见元代画家造诣成就之非凡
C:这种求变的主张遂弥漫于整个元代画坛
D:这就是元朝画家重笔墨趣味的原因所在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元朝人画山水与宋朝人不同,然后通过“换言之”对比两者的差别进行更为简明的说明,即宋朝人更喜欢自然,元朝人更爱笔墨。填入句子是对此的进一步总结。D项着重强调了元朝画家重笔墨的特点,呼应主题,衔接恰当。
由更爱大自然或更爱笔墨不能反映出艺术家的刚柔情怀,A项与前文衔接不当,排除。同理,文段只是客观分析宋元山水画的风格差异,由此不能推出元代画家造诣成就非凡,排除B。C项“这种求变的主张”前句未涉及,衔接不当,排除。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5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直及公检法)第44题,2015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边远地区)第36题
10、【言语理解】金砖是中国传统窑砖烧制业中的珍品,古时专供宫殿等重要建筑使用,因质地坚细、敲之有金石之声而得名。帝制结束后,金砖不再被需要,制作手艺________民间。20世纪80年代,砖瓦匠人金梅泉通过摸索,初步恢复了金砖的古法制作,令金砖“________”,该技艺被列入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散落 死而复生
B:流落 柳暗花明
C:流传 重见天日
D:散失 卷土重来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由空缺前“金砖不再被需要”可知,金砖制作手艺慢慢消失了。“流传”指传下来或传播开,与文意相悖,排除C。第二空,“卷土重来”比喻失败之后重新恢复势力,为贬义词,不能形容金砖,排除D。“柳暗花明”比喻在困境中出现转机,看到希望。“死而复生”指死去了又活过来,多用于表示失而复得。“死而复生”填入更能描述金砖技艺从散失到恢复这一过程的难得,排除B。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9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30题,2019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边远地区)第38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