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专项常考题集合41

发布时间:2022-07-11 9:04     浏览量:24

1、【判断推理】最近几十年,花生过敏问题因其潜在的危险性及全球不断增加的发病率而日益受到关注。在美国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资助下,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研究人员得出一个结论:从小就开始吃含花生的食品,会使人对花生过敏的风险大幅降低。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

A:婴儿从4个月就开始吃鸡蛋,会使其对鸡蛋过敏的风险大幅降低

B:小孩停止定期食用花生制品之后,防止花生过敏的效果会仍然存在

C:美国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建议婴儿摄取花生制品以预防过敏

D:定期吃花生制品的婴儿,至5岁时对花生过敏的风险降低了81%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论点:从小就开始吃含花生的食品,会使人对花生过敏的风险大幅降低。
A项,鸡蛋过敏与花生过敏无关,属于无关选项,无法支持。
B项,效果会仍然存在,说明小孩时代食用花生可以防止花生过敏,但没有涉及效果的强弱,无法支持。
C项,专家建议婴儿摄取花生制品以预防过敏,无法得知这种建议是否与实际情况相符,属于诉诸权威,无法支持。
D项,定期吃花生制品的婴儿,至5岁时对花生过敏的风险降低了81%,用数据说明从小就开始吃含花生的食品,会使人对花生过敏的风险大幅降低,通过补充论据的方式加强了结论,可以支持。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2、【判断推理】澳大利亚研究人员称,桉树在吸收水分的同时,会将水中微量的金元素吸收进树体。通过分析桉树落叶中金的含量,可指示金矿的位置,不用钻探就能了解地表以下是否有矿藏。因此桉树探矿法对矿产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

A:金矿一般都埋藏于砂石层之下,普通土壤层在砂石层上面,植物的根生长在土壤层

B:澳洲西南部的新南威尔士州富含金矿,当地的桉树叶中的含金量与其他地区并无显著差异

C:桉树探矿法的实施周期较长,需要等待桉树成材之后才能有效

D:澳洲西南部有大片的桉树林,澳洲最早发现的金矿也在那里

正确答案:A

解析:题干结论:利用桉树探矿法,分析桉树落叶中金的含量,无需钻探就能找到金矿。
A项,指出金矿一般在砂石层,而植物的根在土壤层,两者并不在同一层,说明即使地表以下有金矿,桉树也并不能吸收到,因此落叶中金的含量并不能反映金矿位置,削弱了题干结论。
B项,通过举例说明桉树探矿法并不可靠,但新南威尔士州可能是特例,未必具有代表性,其对题干的削弱力度不如A项。
C项,指出桉树探矿法的实施周期长,但并未否定桉树探矿法能找到金矿,无法削弱题干结论。
D项,指出有大片桉树林的地方发现了金矿,但并未说明桉树探矿法能否找到金矿,无法削弱题干结论。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6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题

3、【判断推理】

小张的所有同学(假定只有王、周、陈三人)都给小张的同一个朋友打过电话,小张的所有朋友(假定只有李、朱、余三人)都给小张的同一个同学打过电话,王和教师李从无联系,余和企业家周从无联系。接到小张所有同学电话的那个人不是教师就是工程师,接到小张所有朋友电话的那个人不是公务员就是企业家。小张的所有同学和朋友职业各不相同。

由此可以推出:

A:

陈是公务员,朱是工程师

B:

王是公务员,余是工程师

C:

余是公务员,朱是工程师

D:

陈是公务员,王是工程师

正确答案:A

解析:

假设接到小张的所有同学电话的人为A,接到小张的所有朋友电话的人为B。

题干条件可整理为:①B是王、周、陈中的一人;②A是李、朱、余中的一人;③王、周、陈均给A打过电话;④李、朱、余均给B打过电话;⑤王与教师李没有联系;⑥余和企业家周没有联系;⑦A是教师或工程师;⑧B是公务员或企业家;⑨小张的所有同学和朋友职业各不相同。

根据③⑤⑨可知,A不是李且A不是教师,结合⑦可知,A是工程师。根据⑥可知,A也不是余。根据②可知,A是朱,且朱是工程师。

根据④⑥⑨可知,B不是周且B不是企业家,结合⑧可知,B是公务员。根据⑤可知,B也不是王。根据①可知,B是陈,且陈是公务员。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21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83题

4、【判断推理】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为保证教学的成功,达到预期目标,在教学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
根据以上定义,以下不属于教学监控能力表现形式的是:

A:课后的反省

B:课堂的控制与调节

C:与学生促膝谈心

D:课前的计划与准备

正确答案:C

解析:教学监控能力定义的关键信息:将教学活动作为意识对象。
A项,课后的反省,是以教学活动为意识对象,是教学监控能力的表现。
B项,课堂的控制与调节,是以教学活动为意识对象,是教学监控能力的表现。
C项,与学生促膝谈心,意识对象是学生,不是教学活动,不符合定义关键信息。
D项,课前的计划,符合教学监控能力定义的关键信息,是教学监控能力的表现。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3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3题

5、【判断推理】丝绸之路 之于 (       ) 相当于 万里长征 之于 (       )

A:敦煌 遵义

B:骆驼 草鞋

C:沙漠 海洋

D:贸易 解放

正确答案:A

解析:代入A项,敦煌是丝绸之路上的一站,遵义是万里长征中的一站。前后关系一致。
代入B项,骆驼是丝绸之路上必不可少的,草鞋并非万里长征中必不可少的,并非每一个红军战士穿的都是草鞋。前后关系不一致。
代入C项,丝绸之路会经过沙漠,但万里长征并没有经过海洋。前后关系不一致。
代入D项,丝绸之路是为了进行贸易,万里长征是为了战略转移,而非解放。前后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7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78题,2017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C类)第78题,2017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78题

6、【判断推理】只有当我能够做出其他选择时,我对我的行为才负有道德责任。因为一个人若无力避免某行为,就不应被认为对该行为负有道德责任。
对上述论述最为正确的理解是:

A:如果我对我的行为负有道德责任,那么我做出的行为是可以选择的

B:只要我能够做出其他选择,我就对我的行为负有道德责任

C:一个人如果能避免某种行为,那么,就应该认为他对该行为负有道德责任

D:一个人如果能做出行为选择,那么,某种行为就是他能避免的

正确答案:A

解析:将题干转化为充分条件假言命题:①我对我的行为负有道德责任→我能够做出其他选择;②一个人若无力避免某行为→不应该对该行为负有道德责任。
A项,与①推理一致,正确。
B项,根据①可知,肯定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后件不能肯定前件,排除。
C项,根据②可知,否定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前件不能否定后件,排除。
D项,能做出行为选择→某种行为就是他能避免的,无法从题干得出,属于无效推理。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4年广州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0题

7、【判断推理】农民:农药:庄稼

A:医生:药物:疾病

B:学生:知识:成绩

C:原告:法律:权益

D:司机:汽油:汽车

正确答案:C

解析:农民用农药保护庄稼。
A项,医生用药物治疗疾病,与题干结构类似,保留。
B项,学生学习知识,获得成绩,与题干结构不一致,排除。
C项,原告用法律保护权益,与题干结构类似,保留。
D项,司机给汽车加汽油,与题干结构不一致,排除。
比较A、C两项,发现C项造句时所用词语与题干一致,因此C项与题干的联系更紧密。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3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5题

8、【判断推理】重力侵蚀指主要是在重力作用下,单个落石、碎屑流或整块土体、岩体沿坡面向下运动的一系列现象。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新疆的沙漠地区,主要是在重力侵蚀下形成的

B:我国广西地区有许多著名的地下溶洞,地下溶洞主要是在重力侵蚀下形成的

C:某县临海,海岸边有许多奇形怪状的礁石,这些礁石是在重力侵蚀下形成的

D:某地发生山体滑坡,重力侵蚀是滑坡形成的主要原因

正确答案:D

解析:重力侵蚀定义的关键信息:在重力作用下,单个落石、碎屑流或整块土体、岩体沿坡面向下运动。
A项,新疆沙漠形成的原因是干旱和风,而不是重力侵蚀。
B项,地下溶洞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而不是重力侵蚀。
C项,海岸礁石形成的原因是海水侵蚀岩层或海岸火山喷发而冷凝的岩浆,而不是重力侵蚀。
D项,山体滑坡受重力影响且沿着坡面向下运动,是重力侵蚀引发的。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5题

9、【判断推理】如果概念B所表达的对象均在概念A所表达的范围之内;概念A所表达的对象有些在概念B所表达的范围之内,有些不在概念B所表达的范围之内,则称概念A与概念B之间存在真包含关系。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哪项中加点的两个概念是真包含关系?

A:就是

B:在很多城市被作为

C:有时候也会表现出类似的行为

D:包括多种学科,例如气象学、

正确答案:D

解析:真包含关系的定义要点:①概念B所表达的对象均在概念A表达的范围内;②概念A表达的对象有些在概念B的范围内,有些不在概念B的范围内。
A项,启明星和金星两个概念是全同关系,不符合要点②。
B项,榕树和行道树两个概念不符合要点①。
C项,植物和动物两个概念所表达的对象完全不重合,两个要点都不符合。
D项,科学真包含遗传学,符合定义要点。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1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春季)第57题,2011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7题,2011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7题,2011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7题,2011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57题,2011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7题,2011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7题, 2011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7题,2011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7题,2011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7题,2011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7题,2011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7题,2011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7题,2011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7题,2011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7题,2011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7题

10、【判断推理】充分条件指的是两个句子的一种关系。如果一个句子真,那么另一个句子必定是真,就称前一个句子是后一个句子的充分条件。
以下哪项中的两个句子,前一个句子是后一个句子的充分条件?

A:存在一个数能被4整除,存在一个数能被2整除

B:地球围绕太阳在旋转,月亮是地球的卫星

C:曹操是曹植的父亲,曹丕与曹植是兄弟

D:江苏在安徽的东面,上海是一个国际化大都市

正确答案:A

解析:充分条件定义的关键信息:如果一个句子真,那么另一个句子必定是真,就称前一个句子是后一个句子的充分条件。
A项,存在一个数能被4整除为真,那么这个数能被2整除也为真,正确。
B项,地球围绕太阳在旋转为真,无法由此确定月亮是地球卫星的真假。
C项,曹操是曹植的父亲为真,无法由此确定曹丕与曹植是兄弟的真假。
D项,江苏在安徽的东面为真,无法由此确定上海是一个国际化大都市的真假。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1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