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言语理解】最容易吸引人们的快乐是那些能迅速实现的快感,也就是通过金钱消费能立刻得到的物质层面的满足。但是,这种对快感的追求,其实很难使我们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满足感。而这种对消费的追逐却最能侵占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深陷其中并且乐此不疲。其实,更深层次的满足感源于那些非具象的快乐。例如,经过不懈的努力最后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或者挑战自己的极限,完成了一个实现突破自我的作品,等等。
以下说法与原文不相符的是:
A:一味追逐过度消费,无法获得真正快乐
B:全身心投入工作让人有深层次的满足感
C:休息和娱乐能让大多数人感到真正快乐
D:经过不懈努力取得成功会让人真正满足
正确答案:C
解析:由“通过金钱消费……其实很难使我们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满足感”可知,A项与原文相符;由“更深层次的满足感源于那些非具象的快乐。例如……”可知,B、D两项与原文相符。C项文段未提及。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8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乙)第52题
2、【言语理解】《虚拟社区》用很多比喻说明,我们人类可能活在与线下世界完全不同的一个线上世界。在谈及网络的社交属性时,我们经常有这样的疑惑,到底线上交往会不会影响线下的交往,如果太多地出现在线上,会不会在线下就变得跟大家隔绝。在这里特别要提到的是,我反对数字二元论。我们现在有的东西是原子和比特的混合,它们共同增强了我们的现实感。尤其是当我们来到移动互联时代,使用众多应用程序的时候,我们会模糊线上线下的界限。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线上与线下是两个不同的世界
B:线上交往和线下交往的争论没有意义
C:线上交往过多会造成人们彼此隔绝
D:线上世界和线下世界的关联愈发紧密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首先由《虚拟社区》引出,我们人类可能活在与线下世界完全不同的一个线上世界的观点;接着提出大部分人疑惑的问题,即线上交往是否会影响线下交往;最后由“在这里特别要提到的是”引出作者的观点——反对数字二元论,互联网时代会进一步模糊线上线下的界限,二者共同增强我们的现实感。故文段的重点在于针对多数人的疑惑进行解答,亮明作者的观点——进行线上线下的争论没有意义。B项表述正确。
A、C两项与作者的观点相悖;D项强调二者关联紧密,与文段侧重二者界限模糊的重点不符。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8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118题,2018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53题
3、【言语理解】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主建设的起点比较低,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受到几个条件的制约,因此绝不是________的事情。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一朝一夕
B:操之过急
C:一蹴而就
D:轻而易举
正确答案:C
解析:“一朝一夕”形容很短的时间。“操之过急”指处理事情、解决问题过于急躁。“一蹴而就”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成功,多用于否定句中说明事情需要一个长期艰巨的过程。“轻而易举”说明事情容易做。题干是说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是个长期的过程,不会一下子就成功,“一蹴而就”最符合本题语境。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1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8题
4、【言语理解】抽样研究是许多定量研究都要涉及的重要环节,开展定量研究时,要力求选择适当的抽样方法来提高抽样精度,________样本参数与总体参数之间的差异。当前,不同学者与研究机构对同一问题的研究结果________,大多与抽样方法有关。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减少 各执一端
B:弥补 南辕北辙
C:缩小 大相径庭
D:控制 大同小异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弥补”常与“不足”“差距”搭配,与“差异”搭配不当,排除B。
第二空,由句意可知,此处强调的是研究结果的不同。“各执一端”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不能用来修饰“研究结果”,由此排除A。“大同小异”指大体相同,略有差异。与句意正相反,排除D。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3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题
5、【言语理解】沙尘暴是一种风与沙相互作用的灾害性天气现象,它的形成与地球温室效应、厄尔尼诺现象、森林锐减、植被破坏、物种灭绝、气候异常等因素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其中人口膨胀导致的过度开发自然资源、过量砍伐树林、过度开垦土地是沙尘暴发生的主要原因。沙尘暴作为一种高强度风沙灾害,并不是所有有风的地方都能发生,只有那些气候干旱、植被稀疏的地区,才有可能发生沙尘暴,裸露的土地表层浮土很容易被大风暴卷起形成沙尘暴甚至强沙尘暴。沙尘暴对人畜和建筑的危害绝不亚于台风和龙卷风。近年来,我国西北乃至东北地区都有沙尘暴的出现,尤以西北地区最为厉害,目前已遭沙尘暴肆虐逾20次。
下列几种说法,与原文意思不一致的一项是:
A:沙尘暴的形成与多种自然和人为因素密不可分
B:人类的过度砍伐树木是沙尘暴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C:沙尘暴是高强度风沙灾害,对人畜和建筑的危害已高于台风和龙卷风
D:近年来,西北地区多次遭遇沙尘暴,饱受荼毒
正确答案:C
解析:由文段前两句可知,A项正确。
由文段“其中人口膨胀导致的过度开发自然资源、过量砍伐树林、过度开垦土地是沙尘暴发生的原因”可知,B项正确。
文段说的是“沙尘暴对人畜和建筑的危害绝不亚于台风和龙卷风”,C项的“已高于”偷换概念。
由文段“我国西北乃至东北地区都有沙尘暴的出现”可知,D项正确。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6年深圳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6题
6、【言语理解】历史经验证明,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往往会________突破性的科技创新成果,进而________技术革命。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带来 形成
B:
导致 引起
C:
催生 引发
D:
促成 产生
正确答案:C
解析:
第一空中,“导致”一般引起的是不好的结果,故可排除B项。“科技创新成果”一般与“产生”或“出现”搭配,与“促成”搭配不当,排除D项。第二空中,“突破性的科技创新成果”是“技术革命”的导火索,故选“引发”更贴切。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7、【言语理解】个人信息保护立法的优劣,最重要的评价标准就是科学而且精准地________两大法律价值,一方面是保障个人信息权益,同时又不能过度影响个人信息的合理利用。相信随着各方积极参与讨论,________,最终一定会制定出一部良善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实现二者的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平衡 集思广益 兼顾
B:权衡 齐心协力 融合
C:衡量 博采众长 统一
D:均衡 广开言路 两全
正确答案:A
解析:本题从第三空入手可较快锁定答案。由“一方面是保障个人信息权益,同时又不能过度影响个人信息的合理利用”可知,个人信息保护立法要将这两方面都顾及。“兼顾”指同时照顾几个方面,填入符合文意。“融合”指几种不同的事物合成一体。“统一”指部分联成整体,分歧归于一致。文意未体现将两方面合成一体之意,排除B、C。“两全”指顾全两个方面,与“二者”语义重复,排除D。
验证第一空和第二空:“平衡两大价值”表述无误;“集思广益”指集中群众的智慧,广泛吸收有益的意见,与前文说的“各方积极参与讨论”对应恰当。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21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9题,2021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0题,2021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7题,2021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1题,2021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0题,2021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3题,2021年天津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16题,2021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1题,2021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9题,2021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5题,2021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8题
8、【言语理解】从亚里士多德开始,让文学艺术能够真正地还原现实,从而使人们能够在各种艺术样式中复现自己、观照自己,一直是理论家、艺术家的一个永恒的梦想。没想到,这个梦想居然被电影________地实现了。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分毫不差
B:出人意料
C:轻而易举
D:一马当先
正确答案:C
解析:“从亚里士多德开始……一直是理论家、艺术家的一个永恒的梦想”强调的是这个梦想很难实现。“没想到”和“居然”是对前面困难程度的否定,暗含了电影实现这一梦想的容易、不费力。“分毫不差”指没有一点差错;“出人意料”指在人们意料之外;“轻而易举”比喻非常轻松,不费力气;“一马当先”形容领先或带头。根据词义,“轻而易举”填入最恰当。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7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2题,2017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12题
9、【言语理解】无论是古代的邮驿系统还是现代的邮政系统,书信从寄信人到收信人手中,都需要经过一个时间、空间的旅行,它的特点是慢。而这种慢又________了人们的情感体验方式和书信体验方式。正是因为书信的________,古人的时空感知才变得遥远而漫长,而等待、盼望、忐忑、焦虑等等,便成为这种时空观的产物。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成就 真实
B:培养 细腻
C:塑造 迟缓
D:丰富 浪漫
正确答案:C
解析:本题可从第二空入手。由“它的特点是慢”“这种慢”可知,句中强调的是书信“慢”的特性。选项中与此义相符的为“迟缓”,且“迟缓”也与后文的“遥远而漫长”“等待、盼望、忐忑、焦虑”形成语义上的呼应。
第一空,填入“塑造”亦符合句意。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3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9题
10、【言语理解】每个人的经历都是一部书。有的像诗,跳跃灵动,含蓄隽永;有的像散文,形散神凝,耐人寻味;有的像小说,情节盘根错节,矛盾跌宕起伏;有的像戏剧,冲突不断,悬念丛生。有的人的经历如山间小溪,清澈见底;有的人的经历如大河奔流,波澜壮阔。有的人的经历像风雨后的彩虹,有的人的经历像暴风雨洗过的天空。有的像东北乱炖,有的像重庆火锅,有的像淮扬菜。各有各的风采,各有各的味道。但所有书里都凝结着两个字:_______________。它属于个人,也属于社会。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精彩
B:财富
C:独特
D:奇妙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用大量排比句,说明每个人的经历虽然各不相同,各有味道,但都有其价值和意义,后文强调它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社会。故横线处所填词语应为前文的总结,且要体现出既“属于个人,也属于社会”的特征。A项“精彩”、D项“奇妙”,无法体现“属于社会”,且未必每个人的经历都是“精彩”“奇妙”的,排除A、D。“独特”与“属于社会”不相符,排除C。
B项“财富”符合文意,个人经历是一种财富,且个人财富也是社会财富的一部分,恰能与后句“它属于个人,也属于社会”构成呼应。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7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5题,2017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6题,2017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8题,2017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5题,2017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4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