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合33

发布时间:2022-07-09 22:20     浏览量:24

1、【言语理解】作家只有________公共关怀,个人化的审美追求才不会被个人功利湮没,才不会________谋取私利的工具,时下流行的某些“青春文学”因为缺少批判现实的公共关怀,它们对现实的________其实是对现实的粉饰。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坚持 落入 描画

B:秉持 沦为 描摹

C:兼具 成为 描述

D:坚守 变为 描绘

正确答案:B

解析:先看第一空,“兼具”指两个同时具备,而此处只提及“公共关怀”一个方面,故其用在此处不当,排除C。
再看第二空,“落入……的工具”搭配不当,排除A。与“变为”相比较,“沦为”更符合此处的贬义色彩,排除D。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4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19题

2、【言语理解】让奥运圣火到达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是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的一大(       )。奥运火炬登顶珠峰主要面临三个关键的(       ),一是登山技术,二是火炬能不能在如此高的海拔正常燃烧,还有一个是能否顺利实现电视直播。

A:亮点 难点

B:亮点 挑战

C:特点 挑战

D:特点 难点

正确答案:B

解析:“亮点”比“特点”更能突出给人以惊喜的感觉,比“特点”程度更深,所以排除C、D项。“挑战”比“难点”的程度更深,更能突出难度之大,且“面临”与“挑战”为习惯搭配,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3、【言语理解】

工业遗产是一道独特的风景。若能挖掘工厂、矿山的历史文化与科普价值,通过创造性规划和________开发,将它们改造成博物馆、文创园,既能让工业遗产重焕光彩,也让人们得以________历史、憧憬未来。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商业性  回馈

B:抢救性  回溯

C:保护性  回望

D:艺术性  回归

正确答案:C

解析:

先看第二空,由“让人们得以……历史、憧憬未来”可知,此处是说让人们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所填词语应有回顾之义。“回馈”指回馈、回报;反馈。“回归”指回到原来的地方;归回。两词填入均不符合文意,排除A、D。

再看第一空,由“工业遗产是一道独特的风景”“将它们改造成博物馆、文创园”“让工业遗产重焕光彩”可知,文段强调的是保护并改造工业遗产,使其重焕光彩。文段并未体现工业遗产的危机现状,“抢救性”填入不合文意,排除B。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1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B类-考友回忆版第35题,2021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C类-考友回忆版第33题

4、【言语理解】自然界产生的电磁辐射,又称为环境电磁波的本底辐射。本底辐射对人类生存环境,无不良影响。“阳光也是一种电磁辐射,亿万年来我们正是依靠阳光的照射才生存到现在。”但是,另外一类电磁辐射源所发射的电磁波,会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资料显示,环境中的电磁辐射源包括人类发明、制造和使用的能够产生辐射电磁波的一切电子仪器、装置和设备。这一类电磁辐射源,被称为电磁波辐射污染源。
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符的是:

A:阳光属于本底辐射中的一种

B:雷达属于电磁波辐射污染源

C:电磁波不会对人类造成危害

D:本底辐射对环境无不良影响

正确答案:C

解析:由“自然界产生的电磁辐射,又称为环境电磁波的本底辐射”“阳光也是一种电磁辐射”可知,A项正确。由“能够产生辐射电磁波的一切电子仪器、装置和设备……被称为电磁波辐射污染源”可知,B项正确。由“本底辐射对人类生存环境,无不良影响”可知,D项正确。
由“另外一类电磁辐射源所发射的电磁波,会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可知,C项“电磁波不会对人类造成危害”表述错误。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7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29题,2017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题,2017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9题,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9题,2017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3题,201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区考)第14题,2017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19题,2017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41题,2017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54题

5、【言语理解】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远远超出了生物最________的需求。这些影响可以被归纳为“消费”这一________的词汇,但其中实际上包括了大量的资源开采、生态破坏和能源消耗。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基础 空洞

B:根本 抽象

C:基本 笼统

D:低级 模糊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句意为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超过了生物存活下来的最简单的需求。“根本”指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填入此处词义过重,排除B。“低级”指初步的,形式或构造简单的,亦可指庸俗的,与句意不符,排除D。
第二空,由“但其中实际上包括……”可知,人们把这些影响都归纳为“消费”,是很宽泛的,所填词语应表宽泛、不具体之意。“空洞”指没有内容或内容不切实,与句意不符,排除A。“笼统”指缺乏具体分析,不明确;含混。其填入符合句意,当选。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0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19题

6、【言语理解】宋代学者称杜甫为“圣于诗者”,这主要是指杜甫在诗歌史上的地位而言。他们把杜甫视为“集大成”者,认为他是位无体不工、无美不备的诗人。到了后世把杜甫简称为“诗圣”,这突出了杜诗的道德含义(郭沫若称其为“诗中圣哲”也是此意),符合杜诗中的儒学内涵。
“诗圣”的名号,使得杜诗所确立的“忧国忧民”精神逐渐成了主流理论。不管你是否赞成,但都不能不承认诗歌写作应该反映现实和关注国家与人民的命运。南宋诗人就说:“忧时本是诗人职,莫怪吟中感慨多。”这是赞成诗人应该忧国忧民的。也有不赞成的,明代的公安派代表作家袁宏道,提倡个性解放,不同意诗人应有“忧国忧民”的责任感。他在《显灵官集诸公以城市山林为韵》中说“新诗日日千余言,诗中无一忧民字”,“自从老杜得诗名,忧君爱国成儿戏”,仔细咀嚼诗意,可见袁氏虽然不赞成此说,但还是把“忧君爱国”看作当时诗歌创作中大多数诗人所遵循的原则。
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称杜甫“圣于诗者”或“诗圣”的根据的一项是:

A:杜甫在诗歌史上地位很高,人们视之为“集大成”者

B:杜甫写诗技艺很高,无体不工、无美不备

C:杜诗中“忧国忧民”精神是诗歌界主流理论

D:杜诗中有伦理价值思想,儒学内涵丰富

正确答案:C

解析:由第一段内容可知,A、B、D三项均属于杜甫被称为“诗圣”的原因。
由第二段首句可知,“诗圣”名号为因,“忧国忧民”精神成为诗歌界主流理论为果,因此C项不属于称杜甫为“诗圣”的根据。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7、【言语理解】16.本校按照确立的“素质为本,多元发展”的办学      ,将培养学生能力作为教学重点。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概念

B:方向

C:特点

D:理念

正确答案:D

解析:理念:人们对某种事物的观点、看法和信念。“素质为本,多元发展”是对办学的理性观点、看法,属于一种办学理念,所以D项最合适。

考题出处:待更新

8、【言语理解】数学作为一种文化,对全社会的成员起着________的作用。一个民族数学________的高低,与这个民族的文明程度有很大的关系。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耳濡目染 能力

B:润物无声 水平

C:循序渐进 素质

D:潜移默化 修养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一空,“耳濡目染”和“循序渐进”都不能用来修饰“作用”,排除A、C。
第二空,“水平”侧重于能力层面,“修养”侧重于素质层面,对应于“文明程度”,选“修养”恰当。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4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C类)第53题

9、【言语理解】今年80岁的赵振华一出场,就迎来了满堂喝彩,她打扮最时尚:戴着新潮的太阳镜,满头的白发烫成一个个大花卷,脸上轻施脂粉,还抹了红红的口红,简直就是一个时尚丽人。为保持一个好的体形,赵奶奶也减过肥,只不过不是节食,而是通过锻炼,每天要穿着高跟鞋快步走一两个小时,晚上还要躺在床上练瘦身操。“你看看我的鞋吧”。赵奶奶得意地抖抖自己的脚,我们惊讶地看到,穿在她脚上的是一双白色的高跟鞋,后跟高达10厘米。现在,赵奶奶的“猫步”已经很专业了,是名副其实的“台柱”了。
下列表述最符合上述文字主题的一项是:

A:赵奶奶虽年事已高,但身体健康,且对模特表演乐此不疲

B:时下,参加老年模特队是中老年人较为偏爱的一种运动形式

C:穿高跟鞋、上T台、当模特已经不再是年轻人的专利

D:对于中老年人,每天进行适当的运动是保持健康的良方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通过介绍年过八旬的赵奶奶穿高跟鞋上T台当模特的故事,反映了现在老年人生活的时尚和丰富多彩,当模特这种原来专属于年轻人的活动,如今也出现了老年人的身影,而且其表现还丝毫不亚于年轻人。选项中最能够反映老年群体这种热爱生活、追求时尚精神面貌的只有C项。本题的干扰项为A。文段中赵奶奶是老年人群体的一个代表,通过对其个人生活状态的描写,映射的是其所代表的整个老年人群体的精神风貌,故A项错误。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言语理解】信息经济时代,人们对知识的渴求愈加强烈。而满足这一需求,只在介质上做文章________,还需在书的品质上下功夫。如今纸书市场回暖,可尚是“浅草才能没马蹄”,打造更多的精品好书,提升阅读品质,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徒劳无功 迫在眉睫

B:无济于事 任重道远

C:鞭长莫及 势在必行

D:于事无补 大有可为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一空,句意为满足人们对知识的渴求,只在介质上做文章作用不大。“鞭长莫及”侧重距离远,力量达不到。此处不涉及力量达不到,排除C。第二空,“迫在眉睫”形容事情临近眼前,十分紧迫。“任重道远”比喻责任重大,需要长期艰苦奋斗。“大有可为”指前途极有希望,值得去做。“打造更多的精品好书,提升阅读品质”是一项长期工程,此处强调的是未来有很多工作要做,而非当下迫切需要完成,也不是强调它有发展的希望,排除A、D。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