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专项常考题集合33

发布时间:2022-07-09 19:00     浏览量:24

1、【判断推理】最近有一位科学家提出新观点:地球板块运动开始的时间不会晚于35亿年前,他的依据是:板块运动必然会让自然界深色的镁铁质岩石转变成浅色的长英质岩石。而在35亿年前,地球已经有浅色的长英质岩石出现了。
以下各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这位专家观点的是:

A:以全球各地35亿年前的沉积层样品分析,其中含有长英质岩石颗粒的不足一半

B:浅色的长英质岩石本质上是深色的镁铁质岩石“再生”而来的,而在数十亿年前,镁铁质岩石在地球上占有绝对的数量优势

C:长英质岩石在自然界的占比比镁铁质岩石高出很多的解释似乎只有板块运动这一个,但早期的板块构造运动很可能是时断时续的,局部的

D:35亿年前地球火山密布,火山爆发释放的岩浆会把镁铁质岩石深深埋在地下,这些镁铁质岩石会被熔化,进而转变成长英质岩石,但板块运动不是火山爆发的唯一原因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根据“35亿年前,地球已经有浅色的长英质岩石出现了”得出“地球板块运动开始的时间不会晚于35亿年前”的结论。
A项,题干要论述的是能否通过浅色长英质岩石来判定地球板块运动开始的时间,而该项说的是“含有长英质岩石颗粒”的占比,与题干观点不一致,无法质疑题干结论,排除。
B项,题干要论述的是能否通过浅色长英质岩石来判定地球板块运动开始的时间,而该项说的是“镁铁质岩石”在地球上的数量,与题干观点不一致,无法质疑题干结论,排除。
C项,没有提到时间,无法说明根据浅色长英质岩石能否判定地球板块运动开始的时间,且“似乎只有板块运动这一个”是猜测,并非确定性的表述,无法质疑题干结论,排除。
D项,指出火山爆发会使镁铁质岩石转变成长英质岩石,但板块运动并不是火山爆发的唯一原因,说明不能根据35亿年前地球上有浅色的长英质岩石就判断出那时有地球板块运动,质疑了题干观点。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8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4题,2018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2题,201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3题,2018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3题,2018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2题,2018年河南省选调生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4题

2、【判断推理】一对夫妻吵架后,丈夫气愤地说:“你该记住,无论什么时候,男人的思考总是对的,判断准确无误。而女人却是恰恰相反。”妻子听后马上回答:“是呀,你选我做妻子是绝对正确的,而我选你做丈夫是大错特错的。”
对于妻子的上述回答,最恰当的评价是:

A:使用转移话题的方式,回避双方观点分歧,达到安抚对方情绪的效果

B:由两个对象某些相似的性质,推断出它们在其他性质上也有可能相似

C:表面上顺应对方的话题,真实意图却是以隐含的话意驳斥对方的诡辩

D:通过列举一个与之相关的例子,来证明对方的论断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正确答案:C

解析:妻子的回答表面上顺应了丈夫的观点(男人正确而女人错误),但实际上以隐含的方式讽刺了丈夫的说法。C项正确。
A项,“安抚对方情绪”说法错误。
B项,妻子的话并未体现“两个对象某些相似的性质”。
D项,含义与妻子的意思相悖。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7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第79题

3、【判断推理】美国环境保护署把作物转基因中具有农药性的蛋白和遗传物质(不包括植物其他部分)列入农药范畴,称为植物农药,要求将其作为农药进行登记。但一些专家认为,因为转基因物质与宿主本身不可分离,植物具有农药性,所以应直接称含转基因农药的植物为植物农药。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反驳专家的观点:

A:不含农药性质的转基因植物不能称为植物农药

B:含转基因农药的植物应作为农药登记,说明也是一种农药

C:将具有农药性的转基因物质转移到新宿主上,农药性可能消失

D:如果将转基因物质与宿主分离,则分离后的植物不是植物农药

正确答案:C

解析:专家的论据:转基因物质与宿主本身不可分离,植物具有农药性。专家的观点:应直接称含转基因农药的植物为植物农药。
A项,指出不含农药性质的转基因植物不能称为植物农药,而题干论述的是含转基因农药的植物,与题干论述无关,不能反驳专家的观点。
B项,指出含转基因农药的植物应作为农药登记,说明也是一种农药,而题干论述的是含转基因农药的植物应该如何命名,与题干论述无关,不能反驳专家的观点。
C项,指出将具有农药性的转基因物质转移到新宿主上,农药性可能消失,说明含有农药性的转基因物质的植物可能不具有农药性,因此不应将含转基因农药的植物称为植物农药,可以反驳专家的观点。
D项,指出如果将转基因物质与宿主分离,则分离后的植物不是植物农药,而专家的观点是应直接称含转基因农药的植物为植物农药。该项内容与专家的观点无关,不能反驳专家的观点。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1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81题

4、【判断推理】实现伟大梦想从来都不是在风平浪静、一马平川中顺利进行的,必然是在应对挑战、化解风险中艰难奋进的。只有增强忧患意识,深刻认识到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并不比不发展的时候少,进入深水区的改革并不比改革初期的开创更容易,才能在遇见一系列复杂的矛盾和难题时沉着应对,确保伟大梦想顺利实现。
如果上述论断为真,那么下列(       )项也一定为真。

A:只要应对挑战,就能确保伟大梦想顺利实现

B: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比不发展的时候多很多,进入深水区的改革比改革初期难很多

C:只有在风平浪静中,才有增强忧患意识的必要

D:如果不能增强忧患意识,那么就无法在遇见一系列复杂矛盾和难题时沉着应对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逻辑关系:①实现伟大梦想→在应对挑战、化解风险中艰难奋进;②沉着应对矛盾和难题→增强忧患意识。
A项,逻辑关系为:应对挑战→实现伟大梦想,肯定①的后件,无法推出肯定的前件,排除。
B项,由题干“只有增强忧患意识,深刻认识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并不比不发展的时候少,进入深水区的改革并不比改革初期的开创更容易”,推不出选项内容,排除。
C项,逻辑关系为:增强忧患意识→风平浪静,根据题干信息无法推出,排除。
D项,逻辑关系为:不能增强忧患意识→无法沉着应对矛盾和难题,否定了②的后件,得到否定的前件,可以推出。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9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49题

5、【判断推理】一般来说,幼儿的体温因阳光照射而上升的幅度比成人小。可是人们发现,在汽车车厢内,如果温度较高,幼儿很容易中暑,而成人几乎很少出现这一现象。甚至在45℃的高温环境下待在车厢里一小时,也不会中暑。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解释上述现象?

A:在0~3岁的幼儿中,年龄越小的孩子,抵抗能力越弱

B: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内的水分占体液总量的比例变小,体温的变化也不再明显

C:车内属于密闭空间,当室外气温达到25℃~29℃时,车内温度就能达到45℃,而成人在车内感到不适时很可能会打开车窗

D:中暑多在丧失了相当于体重3%的水分时发生,幼儿体重相对应的体表面积更大,能更快地吸收热量,由于汗腺数目与大人相同,水分流失速度更快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现象:幼儿体温因阳光照射而上升的幅度比成人小,但在车厢内温度较高的话更容易中暑。D项说明了中暑的原因,解释了题干矛盾的现象。其他三项均为无关项。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8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8题

6、【判断推理】(       ) 对于 纠纷 相当于 垄断 对于(       )

A:调解 市场

B:经济 价格

C:磋商 议会

D:劳动 权力

正确答案:A

解析:代入A项,调解纠纷,垄断市场,均为动宾结构。前后关系一致。
代入B项,经济纠纷为偏正结构,垄断价格为动宾结构。前后关系不一致。
代入C项,磋商与纠纷没有必然联系,垄断与议会没有必然联系。前后关系不一致。
代入D项,劳动纠纷为偏正结构,垄断与权力没有必然联系。前后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1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9题

7、【判断推理】研究人员对130名同时患有血脂异常、高血压(并未服用降压药)的患者进行了长达12年的实验。在实验中,研究人员将这130名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让其中一组服用松树皮提取物(每天服用剂量为200毫克),另一组服用安慰剂。在这12年中,研究人员每6周测量1次研究对象的血压、血糖、胆固醇及C反应蛋白的水平。实验结果显示,服用松树皮提取物人员与服用安慰剂人员的上述各项指标并无明显差别。由此可知,松树皮提取物无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以及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功效。
以下各项如果为真,最能反驳上述结论的是:

A:两组实验患者仅人数相等,其血压和血脂等的原始指标差异较大

B:12年的实验时间太长,有可能使一些重要的实验数据失真

C:参加实验的患者人数仅130人,样本太小,代表性不够

D:服用安慰剂对高血压和高血脂患者有心理暗示作用

正确答案:A

解析:题干根据对比实验得出结论:松树皮提取物无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以及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功效。
A项,指出两组实验患者的“血压和血脂等的原始指标差异较大”,结合题干中说的服用松树皮提取物后两组人员的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说明松树皮提取物肯定是产生了作用的,并非“无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以及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功效”,能够反驳题干观点。
B项,只是“有可能使一些重要的实验数据失真”,对题干结论的削弱力度较弱,排除。
C项,“样本太小,代表性不够”只能说明实验结果的可靠性不高,并不能完全否定实验结果,削弱的力度较弱,排除。
D项,安慰剂有心理暗示作用不能说明松树皮提取物也产生了同样的功效,无法削弱题干结论,排除。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8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1题,2018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3题,201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1题,2018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1题,2018年河南省选调生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3题

8、【判断推理】一项大规模调查发现,与20~24岁男性生育的孩子相比,45岁以上男性生育的孩子患躁郁症的风险是前者的25倍,患注意力紊乱的风险是前者的12倍,患孤独症的风险是前者的3.5倍,有自杀行为或滥用药物的风险是前者的2.5倍。由此,研究专家得出结论,男性延迟生育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具有较大的负面作用。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专家的结论?

A:延迟生育的男性大多数心理成熟较晚

B:女性延迟生育带来的负面作用不如男性

C:与45岁以上男性相比,45岁以下男性生育的孩子患心理疾病的风险较低

D:若父母年龄均超过40岁,则生育不健康孩子的风险较高

正确答案:B

解析:题干中专家的结论是:男性延迟生育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具有较大的负面作用。
A项,说的是延迟生育男性本身的心理成熟较晚,属于无关项。
B项,女性延迟生育带来的负面作用不如男性,说明延迟生育的孩子患心理疾病是男性造成的,属于排除他因,有力地支持了专家的结论。
C项,说明45岁以上的男性生育的孩子患心理疾病的风险较高,补充了论据,一定程度上支持了题干结论,但支持力度较弱。
D项,所指“健康”与题干中“心理健康”是不同概念,无法支持专家的结论。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7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96题,2017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81题

9、【判断推理】打折扣原则:指存在其他似乎合理的原因时,产生某一结果的原因的作用会被打折扣。
下列受打折扣原则影响的是:

A:钱某一直坚持清晨长跑,每日都至少锻炼1小时,这让知道的人都钦佩不已

B:老蔡看到一个年轻人正扶着位老人过马路,心想:这个人是不是老人的孙子

C:目睹了那个年轻人与售货员的争吵始末后,小杜觉得那个年轻人过于挑剔了

D:这几天气温会大降,且有强降雨,一家人都动员小玉不要在这几天出门远行

正确答案:B

解析:打折扣原则的定义要点:①存在其他合理的原因;②产生结果的原因的作用被打折扣。
A项,钱某坚持晨跑,其他人对钱某钦佩不已,并未体现存在其他原因,也不涉及产生结果的原因的作用被打折扣,不符合要点①②。
B项,由于存在“年轻人是老人的孙子”这一原因,导致年轻人扶老人过马路这一行为在老蔡的心中被打了折扣,符合定义。
C项,小杜在目睹事件始末后觉得那个年轻人过于挑剔,并未体现存在其他原因,不符合要点①。
D项,家人以降温和强降雨为由劝小玉不要在这几天出门远行,并未体现存在其他原因,也不涉及产生结果的原因的作用被打折扣,不符合要点①②。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1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72题

10、【判断推理】非任意自白排除规则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只有基于被追诉人自由意志而作出的自白(即承认有罪的供述),才具有证据能力;违背当事人意愿或违反法定程序而强制作出的供述不是自白,而是逼供。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符合非任意自白排除规则的是:

A:犯罪嫌疑人史密斯始终不承认自己有罪,警察于是对其轮番讯问

B:警察以罗伯特家人的安全威胁其承认自己策划了恐怖袭击

C:特梅尔在法庭上一直保持沉默,公诉方需要提供更多证据证明其有罪

D:某国检察机关与布朗达成协议,布朗承认指控换得减轻处罚

正确答案:B

解析:非任意自白排除规则的定义要点:①只有基于被追诉人自由意志而作出的自白(即承认有罪的供述),才具有证据能力;②违背当事人意愿或违反法定程序而强制作出的供述不是自白,而是逼供,不具有证据能力。
A项,犯罪嫌疑人不承认自己有罪,警察对其进行轮番讯问,未体现是否违背当事人意愿或违反法定程序,不能根据非任意自白排除规则排除,不符合定义。
B项,警察以罗伯特家人的安全威胁其认罪,是违背当事人意愿、违反法定程序而强制作出的供述,属于逼供,即可排除,不具有证据能力,符合非任意自白排除规则。
C项,被追诉人保持沉默,即并没有作出基于其自由意志的供述,此时不能将其定罪,而需要公诉方提供更多证据证明其有罪,不能根据非任意自白排除规则排除,不符合定义。
D项,被追诉人与检察机关达成协议,承认指控换得减轻处罚,未体现是否违背当事人意愿或违反法定程序,不能根据非任意自白排除规则排除,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8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1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