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言语理解】作家只有________公共关怀,个人化的审美追求才不会被个人功利湮没,才不会________谋取私利的工具,时下流行的某些“青春文学”因为缺少批判现实的公共关怀,它们对现实的________其实是对现实的粉饰。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坚持 落入 描画
B:秉持 沦为 描摹
C:兼具 成为 描述
D:坚守 变为 描绘
正确答案:B
解析:先看第一空,“兼具”指两个同时具备,而此处只提及“公共关怀”一个方面,故其用在此处不当,排除C。
再看第二空,“落入……的工具”搭配不当,排除A。与“变为”相比较,“沦为”更符合此处的贬义色彩,排除D。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4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19题
2、【言语理解】今天,关于传统文化的书写,存在两个极端:要么过于通俗,要么过于玄虚。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国学的弘扬,需要摆脱掉这两个极端,走一条中间道路,做到________、微言大义。虽然,“文化热”“儒学热”“国学热”的浪潮________,但真正将自己的文化看作安身立命之本的人却是________。很多人对待文化,对待国学,仍然没有走出经世致用、急功近利的目的预设。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深入浅出 此起彼伏 少之又少
B:大道至简 前仆后继 凤毛麟角
C:通俗易懂 如火如荼 寥寥无几
D:不温不火 不绝如缕 后继无人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空缺词语应体现“中间道路”的特点。“大道至简”的“至”含有极致的意思,与“中间道路”不符,排除B。“通俗易懂”对应“要么过于通俗”,与“摆脱掉这两个极端”不符,排除C。“不温不火”指不冷淡也不火爆,形容平淡适中。多用于描述市场情况、关系等,不能用于形容传统文化的传播、弘扬,排除D。“深入浅出”指文章或言论的内容很深刻,措辞却浅显易懂。其中“深入”对应不过于通俗,“浅出”对应不过于玄虚,填入最合语境。验证A项后两空,“浪潮此起彼伏”“人少之又少”均搭配恰当。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9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4题,2019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7题,2019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3题,2019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0题,2019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3题,2019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7题
3、【言语理解】“当你的微博‘粉丝’超过10万,你就是一份都市报;超过100万,你就是一份全国性报纸;超过1000万,你就是电视台”。
以上文字意在说明:
A:微博平台出色的宣传功效
B:“粉丝”数量越多,对微博的作用越大
C:微博比报纸和电视更具宣传优势
D:“粉丝”是自媒体发展的重要推手
正确答案:A
解析:由“都市报”“全国性报纸”“电视台”层层扩大的传媒影响可知,微博平台具有出色的宣传功效。文段的论述中心是微博,B、D两项论述主体错误,排除。C项无中生有,排除。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3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7题
4、【言语理解】由于冰河期消失、气候转暖,中石器时代的绘画由洞窟转移到露天岩壁。随着人们狩猎工具的进步,对大自然征服力的增强,动物形象在绘画中逐渐减少并失去原始的野性,而人类活动开始成为绘画描绘的主要对象。岩画主要分布在北欧和西班牙的拉文特地区。它们以人类狩猎为主要情节,以表现人物、动物的运动和速度为特点,把运动中的形象表现成剪影效果或带状样式,以拉长的四肢和夸张的动作强调动势,表现狩猎场面中的紧张和活力。构图具有浓厚的情节性和生活气息,但忽略细节刻画,用色单纯。
根据这段文字,关于中石器时代的岩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风格细腻而精致
B:多表现动物野性
C:再现了人类生活
D:色彩鲜艳、丰富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由“忽略细节刻画”可知,“风格细腻而精致”说法有误。
B项,由“动物形象在绘画中逐渐减少并失去原始的野性,而人类活动开始成为绘画描绘的主要对象”可知,“多表现动物野性”说法有误。
C项,由“它们以人类狩猎为主要情节……构图具有浓厚的情节性和生活气息”可知,说法正确。
D项,由“用色单纯”可知,“色彩鲜艳、丰富”说法有误。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6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9题, 2016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公检法)第58题,2016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5题,2016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65题,2016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55题,2016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50题,2016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50题,2016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8题,2016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0题,2016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8题,2016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8题,2016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招警类)第55题,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5题,2016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9题,2016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4题,2016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55题,2016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9题,2016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4题,2016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9题,2016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5题,2016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60题,2016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8题,2016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44题,2016年河南省选调生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5题
5、【言语理解】一部本来颇有可能写成论文状的著作,读来却丝毫没有艰涩之感,反而________,实在________。要知道,在这样一个高速运转的社会里,一本________的书往往会被放在桌子上做临时杯垫用。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妙趣横生 难能可贵 令人费解
B:引人入胜 匠心独具 高深莫测
C:深入浅出 叹为观止 曲高和寡
D:平易近人 不可多得 枯燥无味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由“反而”可知,所填词语应与“艰涩之感”形成反义对应关系。“引人入胜”多用来指风景或文艺作品特别吸引人,偏重于文学作品情节的设置,与强调深奥晦涩的“艰涩”无法形成反义对应关系,排除B。“平易近人”指态度谦逊和蔼,使人容易亲近,多形容人,修饰“著作”不恰当,排除D。“妙趣横生”指美妙的意趣接连不断地表露出来,多用于对文章、艺术作品、讲话的赞美。“深入浅出”指道理深刻而表达得浅显易懂。填入均符合题意。
第二空,“难能可贵”指难以做到的事居然做到了,值得珍视。“叹为观止”赞美所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题干着重突出这本著作难得的优点,但上升到“叹为观止”的地步则程度过重,由此排除C。
将A项代入第三空验证,由“做临时杯垫用”可知,所填词语应与“艰涩之感”同义,“令人费解”恰好呼应了深奥晦涩难懂的词义,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1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3题
6、【言语理解】如果把一些中国象征都只是当作“元素”,就有点儿像把文化和传统当作装饰性的小挂件,看上去________,但“如七宝楼台,炫人眼目,碎拆下来,不成片断”。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五彩缤纷
B:富丽堂皇
C:林林总总
D:包罗万象
正确答案:A
解析:分析可知,此处所填词语应用来修饰“小挂件”。“五彩缤纷”指颜色繁多,色彩绚丽,十分好看的样子。“富丽堂皇”形容宏伟华丽,气势盛大。“林林总总”指众多而杂乱的样子,形容众多。“包罗万象”形容内容丰富,应有尽有。与其他三项相比,“五彩缤纷”最符合小挂件的特征。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0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5题,2010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5题,2010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25题,2010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25题,2010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5题,2010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25题,2010年西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5题,2010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25题,2010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秋季)第25题,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25题,2010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25题
7、【言语理解】世界上许多民族正面临着在世界舞台上丧失母语的话语权,不得不依附于西方弥补语言文字,从而使本民族的文化被逐渐弱化。
这段话可以被用来论证下面的哪一种观点:
A:保护本民族母语的重要性
B:语言文字也有强势弱势之分
C:民族的文化被逐渐弱化的原因
D:我们不能在语言文字上依附于西方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论述的是民族文化被逐渐弱化的原因,不能用来论证其本身,可以排除C。民族文化被逐渐弱化的原因是母语话语权的丧失,所以分析民族文化弱化的原因可以用来论证保护本民族母语的重要性。故答案为A。
考题出处:待更新
8、【言语理解】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电脑的问世让人类制造机器“耳朵”成为可能。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开始在实验室里研究声控技术的核心——语言识别技术。20世纪70年代末,微电脑的出现更是让声控技术实现了飞跃式发展——微电脑处理与存储信息的神奇功能,以及它低廉的价格、小巧的体积,为声控技术走出实验室创造了必要条件,人们由此开启了实际应用声控技术的新时期。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
A:声控技术的发展
B:语言识别技术的诞生
C:应用声控技术时代的来临
D:作为声控技术基础的电脑技术的发展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先介绍电脑的问世和语言识别技术的研究对声控技术的影响;然后引出微电脑的出现给声控技术带来的飞跃式发展;最后做出总结,人们由此开启了实际应用声控技术的新时期。由此可知,文段主要介绍的是声控技术在应用方面取得的突破。C项与此相符,当选。
A项未提到“应用”,B、D两项脱离了“声控技术”这一话题。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8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7题,2018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9题,2018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5题,2018年河南省选调生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7题
9、【言语理解】从社会学的眼光看,重复博弈的结果之一可能是博弈双方由陌生人变为熟人,甚至成为________,并发展出超越当下经济互动关系之外的其他社会关系。假如当前的经济互动关系只不过是发生在双方之间的多种社会交往之中的一种,其他社会交往就可能________当事人在当下博弈中的策略选择。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伙伴 加快
B:搭档 操纵
C:朋友 影响
D:同僚 改变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由“甚至”可知,填入词语应与“熟人”构成递进关系。与此最为相符的是“朋友”。“伙伴”“搭档”“同僚”词义相近,程度相当,排除A、B、D。
第二空,填入“影响”也符合文意。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3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8题,2013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9题,2013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2题,2013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2题,2013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6题,2013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0题,2013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1题,2013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2题,2013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5题,2013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4题,2013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71题,2013年西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9题
10、【言语理解】通过光谱研究,我们能够发现几亿光年以外的微量元素。观测范围已经很庞大了。因此,在我们可以观测的范围里,应该具备宇宙中最普遍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应该产生宇宙中最普遍的物质。当然,宇宙中肯定还存在一些特殊的环境和物质,但是这种环境一定不是普遍的,一定是非常稀有的。假如这样的环境不稀有,那么在地球的附近就一定能够观察到在这种环境下产生的特殊物质,而且,在这些特殊环境中产生的特殊物质,一定是不稳定的,存在时间极短或者存在条件极其苛刻。假如这样的物质是稳定的,在100多亿年的宇宙历史中,他们一定会在整个宇宙中弥散开,从而被我们观测到。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特殊的环境是发现新元素的重要线索
B:宇宙中未发现的元素不稳定且不会很多
C:不断扩大观测范围是发现新元素的重要手段
D:光谱研究的局限性使得新元素的发现陷入瓶颈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主要说明了宇宙中肯定还存在一些非常稀有的特殊环境和物质,而且在这些特殊环境中产生的特殊物质一定是不稳定的。由此可知,B项概括最恰当。A项不是文段说明的重点,C、D两项与原文不相符。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