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推理】最近有一位科学家提出新观点:地球板块运动开始的时间不会晚于35亿年前,他的依据是:板块运动必然会让自然界深色的镁铁质岩石转变成浅色的长英质岩石。而在35亿年前,地球已经有浅色的长英质岩石出现了。
以下各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这位专家观点的是:
A:以全球各地35亿年前的沉积层样品分析,其中含有长英质岩石颗粒的不足一半
B:浅色的长英质岩石本质上是深色的镁铁质岩石“再生”而来的,而在数十亿年前,镁铁质岩石在地球上占有绝对的数量优势
C:长英质岩石在自然界的占比比镁铁质岩石高出很多的解释似乎只有板块运动这一个,但早期的板块构造运动很可能是时断时续的,局部的
D:35亿年前地球火山密布,火山爆发释放的岩浆会把镁铁质岩石深深埋在地下,这些镁铁质岩石会被熔化,进而转变成长英质岩石,但板块运动不是火山爆发的唯一原因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根据“35亿年前,地球已经有浅色的长英质岩石出现了”得出“地球板块运动开始的时间不会晚于35亿年前”的结论。
A项,题干要论述的是能否通过浅色长英质岩石来判定地球板块运动开始的时间,而该项说的是“含有长英质岩石颗粒”的占比,与题干观点不一致,无法质疑题干结论,排除。
B项,题干要论述的是能否通过浅色长英质岩石来判定地球板块运动开始的时间,而该项说的是“镁铁质岩石”在地球上的数量,与题干观点不一致,无法质疑题干结论,排除。
C项,没有提到时间,无法说明根据浅色长英质岩石能否判定地球板块运动开始的时间,且“似乎只有板块运动这一个”是猜测,并非确定性的表述,无法质疑题干结论,排除。
D项,指出火山爆发会使镁铁质岩石转变成长英质岩石,但板块运动并不是火山爆发的唯一原因,说明不能根据35亿年前地球上有浅色的长英质岩石就判断出那时有地球板块运动,质疑了题干观点。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8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4题,2018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2题,201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3题,2018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03题,2018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2题,2018年河南省选调生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4题
2、【判断推理】美国:旧金山
A:韩国:釜山
B:法国:撒哈拉
C:德国:威尼斯
D:日本:檀香山
正确答案:A
解析:考查城市与所在国家的关系。旧金山在美国,釜山在韩国。威尼斯在意大利,檀香山是美国夏威夷州首府和港口城市,撒哈拉沙漠几乎占满非洲北部全部。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3、【判断推理】一个动物保护组织正在设法改变人们对乌鸦的偏见。该组织认为乌鸦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厌恶是因为其黑色的外表,他们指出,通过基因改造,可以让乌鸦披上洁白的外衣。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该组织的看法?
A:基因改造后,“乌鸦”就不再是乌鸦了
B:乌鸦可以消灭害虫,它其实是人类的朋友
C:有人认为乌鸦食腐肉是其令人厌恶的原因之一
D:黑百灵是一种通体黑色的小型鸣禽,它深受人们的喜爱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论点:通过基因改造,可以让乌鸦披上洁白的外衣。改变人们对它的偏见。论据:该组织认为乌鸦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厌恶是因为其黑色的外表。
A项,未说明基因改造后是否能改变人们对乌鸦的偏见,不能质疑。
B项,未涉及乌鸦的颜色和人们对它的态度,属于无关项。
C项,人们讨厌乌鸦的原因是因为它吃腐肉,但不能说明黑色的外表不是令人厌恶的原因。
D项,通过举反例说明了黑色的外表不是令人厌恶的原因,则基因改造也不可能改变人们对乌鸦的偏见,质疑了该组织的看法。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3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99题
4、【判断推理】反向形成是指个体的欲望和动机不为自己的意识或社会所接受时,将其压抑至潜意识,再以相反的行为表现在外在的行为上。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反向形成的是:
A:小美最近在减肥,她担心面对美食的诱惑控制不住自己,所以最近一段时间朋友请客吃饭她都不参加了
B:5岁的丁丁特别爱吃糖,妈妈反复告诫他吃糖会蛀牙,后来丁丁去超市时总会指着糖说:“吃糖会蛀牙”
C:小张从小是个内向、羞涩的孩子,上大学后,他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经常主动在课堂上发言,还加入了学生社团
D:马经理不喜欢小王,但是他知道应当对员工一视同仁,所以他反复告诫自己不要表现出来,一段时间后,他已经能如常对待小王了
正确答案:B
解析:反向形成的定义要点:①个体的欲望和动机不被接受;②压抑至潜意识;③表现出相反的行为。
A项,小妹在减肥,减肥可以被自己意识接受,且未表现出相反行为,不符合①③。
B项,丁丁喜欢吃糖的行为不被接受,妈妈反复告诫,最后丁丁去超市时总说:“吃糖会蛀牙”,符合所有定义要点。
C项,有意识地锻炼自己从而产生改变,并不是将其压抑,不符合②。
D项,只是表现出如常对待,而不是“相反”地喜欢小王,不符合③。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5、【判断推理】错觉是一种视觉误差,是人们观察物体时,由于物体受到形、光、色的干扰,加上人们的生理、心理原因而误认物象,会产生与实际不符的判断。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错觉的是:
A:一个突然失去儿子的母亲,有时觉得自己看到了儿子的身影
B:坐在行驶的火车上看着窗外的树木时,会以为树木在移动
C:身材偏胖的人穿竖条纹服装会显得苗条一些
D:杯弓蛇影
正确答案:A
解析:错觉的定义要点:①观察物体时;②物体受到形、光、色的干扰,加上生理、心理原因;③产生与实际不符的判断。
A项,突然失去儿子的母亲有时觉得看到了儿子的身影,并不是观察物体时产生的错误判断,而是一种幻觉,不符合要点①,因此该项不属于错觉。
B项,坐在行驶的火车上看窗外的树木以为树木在移动,是在观察物体时产生的与实际不符的判断,属于错觉。
C项,身材偏胖的人穿竖条纹服装显得苗条,是在观察物体时产生的与实际不符的判断,属于错觉。
D项,杯弓蛇影是将弓的倒影误以为是蛇,是在观察物体时产生的与实际不符的判断,属于错觉。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5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7题
6、【判断推理】花:牡丹:玫瑰
A:茶:红茶:绿茶
B:草:艾草:蓼草
C:球:足球:绒球
D:车:轿车:客车
正确答案:B
解析:牡丹和玫瑰是并列关系,二者都属于花,且牡丹和玫瑰都是自然产物。
A项,红茶和绿茶是并列关系,二者都属于茶,但红茶和绿茶都是经过人加工处理而来的产物,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艾草和蓼草是并列关系,二者都属于草,且艾草和蓼草都是自然产物,与题干关系一致。
C项,绒球是指用彩色毛线或绒线扎成的球或位于小脑中脚的后外侧的绒球状结构,其与足球不是并列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轿车和客车是并列关系,二者都属于车,但轿车和客车都是人工产物,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0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65题,2020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84题,2020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93题,2020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93题,2020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90题,2020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直-考友回忆版第98题,2020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乡镇-考友回忆版第81题,2020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90题,2020年内蒙古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94题,2020年宁夏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85题,2020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69题,2020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94题,2020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88题,2020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97题
7、【判断推理】松树 对于 ( ) 相当于 ( ) 对于 知识产权
A:松果 知识
B:松树林 商标权
C:植物 专利权
D:松树枝 权利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松果是松树的种子,知识产权不是知识的种子,前后关系不一致。
B项,松树是松树林的组成部分,商标权是知识产权的一种,前后关系不一致。
C项,松树是一种植物,专利权是一种知识产权,前后关系一致。
D项,松树枝是松树的一部分,知识产权是权利的一种,前后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8、【判断推理】“黑匣子”的学名叫作“航空飞行记录器”。之所以被称为“黑匣子”,并不是因为它是黑色的,而是因为它能帮助破解飞行事故的秘密。黑匣子里面装有飞行数据记录器和舱声录音器两套装置,能把飞机停止工作或失事坠毁前半个小时的有关技术参数和驾驶舱内的声音记录下来。需要时,它可以把所记录的参数重新放出来,供飞行实验和事故分析所用。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装置属于“黑匣子”的是:
A:飞机上的某个黑色匣子,在发生事故的同时启动,并记录相关信息
B:在火车上的某种黑色装置,能自动记录列车运行的相关信息
C:民用航空器中的一种红色装置,信息能单向输入,但无法解读或输出
D:战斗机上的一种橘红色设备,能记录相关飞行数据并可进行分析还原
正确答案:D
解析:“黑匣子”的定义要点:①航空飞机;②能把飞机停止工作或失事坠毁前半个小时的有关技术参数和驾驶舱内的声音记录下来;③需要时可以把记录的参数重新放出来,供飞行实验和事故分析所用。
A项,“黑匣子”并非在发生事故的同时启动,而是一直处于工作状态,因此该项的装置不属于“黑匣子”,排除。
B项,“黑匣子”是航空飞机上的装置,而非火车上的,不符合要点①,因此该项的装置不属于“黑匣子”,排除。
C项,信息能单向输入,无法解读或输出,不符合要点③,因此该项的装置不属于“黑匣子”,排除。
D项,是战斗机上的设备,符合要点①;能记录飞行数据并可进行分析还原,符合要点②③,因此该项的装置属于“黑匣子”。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5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6题
9、【判断推理】在一场“请问谁在说谎”的游戏中,四位游戏参与者每人从一副没有大小王的扑克牌中抽取一张。
甲说:“我抽中的牌是黑桃。”
乙说:“我抽中的牌是红桃。”
丙说:“我抽中的牌不是红桃。”
丁说:“我抽中的牌是梅花。”
已知4人抽取的扑克牌花色各不相同,且只有一人说谎。
根据上述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四人均有可能说谎
B:可以推知每个人抽取的扑克牌花色
C:丙有可能抽中方块
D:乙抽中的牌一定是红桃
正确答案:D
解析:已知4人抽取的扑克牌花色各不相同,且只有一人说谎。假设乙说谎,则其他几人都说的是真话,那么甲、丙、丁抽中的牌都不是红桃,则没有人抽中红桃,与题干矛盾,故乙说的肯定为真话,即乙抽中的是红桃。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7年深圳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0题
10、【判断推理】甲、乙、丙、丁四人商量周末出游。甲说:乙去,我就肯定去;乙说:丙去我就不去;丙说:无论丁去不去,我都去;丁说:甲、乙中至少有一个人去,我就去。
以下哪项推论可能是正确的?
A:乙、丙两个人去了
B:甲一个人去了
C:甲、丙、丁三个人去了
D:四个人都去了
正确答案:C
解析:根据丙的话可知丙一定会去,排除B;再由乙的话得出乙肯定不去,排除A、D。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6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副省级)第111题,2016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级)第106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