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言语理解】作为承载信息极大丰富的民族基因宝库,文物并非扁平的、冰冷的物件,其所涉及的学科门类________。它们包含了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可以让今人________过去、找到认识自我的坐标;不仅蕴含博大精深的智慧、巧夺天工的技艺,而且有领先世界的成就。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计其数 反思
B:包罗万象 回溯
C:不胜枚举 追忆
D:五花八门 比照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一空,由“作为承载信息极大丰富的民族基因宝库”“它们包含了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可知,文物所涉及的学科门类非常丰富。“不计其数”指无法计算数目,形容极多,用在这里语义程度过重,排除A。“不胜枚举”指无法一个一个全举出来,形容同一类的人或事物很多。文段意在强调涉及的学科门类丰富,而不是同一类的人或事物繁多,“不胜枚举”填入此处不符合文意,排除C。
第二空,此处表达的是通过对过去的回忆找到认识自我的坐标。“比照”指比较对照,通常是对比双方的异同,文段中并没有对比过去与现在不同的含义,排除D。“回溯”指回顾,回忆,填入此处符合文意。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0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14题
2、【言语理解】此刻,我们经历的时光,将来都会变成从前。时光如落花,盛开时我们忽略它的美,反而在它凋落之时嗅到它的余香。不只是爱情,所有的事,都是如此。我们拥有的时候,往往是漠然的,等到一切成为从前,才恍然觉得珍贵。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恰当的是:
A:旧事物,总是被诗化
B:因为失去,所以珍惜
C:逝水流年,拥有不如怀念
D:偏是人间留不住,只恨当时作寻常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以人们总是在花谢后才会嗅到余香为引,阐述人们总是忽略眼前事物,等失去了才会意识到它的美好的心理。末句引出作者观点,“我们拥有的时候,往往是漠然的,等到一切成为从前,才恍然觉得珍贵”,强调我们要珍惜眼前所拥有的,D项“偏是人间留不住,只恨当时作寻常”与失去后珍惜和拥有时漠然对应恰当。
A项,未体现失去后的珍惜和拥有时漠然的状态,且“总是”表述过于绝对,排除。B项强加因果,珍惜并非因为已经失去,排除。C项强调拥有不如怀念,与文段强调在拥有时多加珍惜的观点不符,排除。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7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9题,2017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4题,2017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0题,2017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9题,2017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4题,2017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4题,2017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5题
3、【言语理解】
水雷虽老,却依然是军舰的“________”。一方面,水雷威力巨大,即便是一些老式水雷也会对现代海军舰船构成相当威胁;另一方面,水雷研发难度低,制造成本也不高,因此平时可以大批量地制造、储备,战时可以大面积布设。所以,直到现在水雷依然是各国海军武器库的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噩梦 必备
B:
天敌 王牌
C:
仇家 底牌
D:
克星 主力
正确答案:A
解析:
先看第二空,由“一方面……另一方面……”可知,此处是说水雷有很多优点,是各国海军武器库必有的武器。“王牌”比喻最强有力的组织、人物、手段等。“底牌”比喻留着最后动用的力量。“主力”指主要力量。文段只是强调水雷自身的优点使得它成为各国海军武器库不可缺少的武器,“最有力的手段”“最后动用的力量”“起主要作用的力量”文段均未提及,且由“水雷虽老,却……”可知,三词填入语义程度均过重,排除B、C、D。
验证第一空,“噩梦”填入表示水雷依然对军舰构成威胁,符合语境。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21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A类-考友回忆版第27题,2021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B类-考友回忆版第52题
4、【言语理解】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手术中心有24张床位、6个手术间。马洪升介绍,日间手术刚开展时,医院采取________模式,患者统一在日间手术中心预约,再由各科室派医生到日间手术室执行手术;2010年医院又推出________模式,各科病房拿出一定床位用于日间手术;2014年,医院再推出________模式,由日间手术中心统一收患者,再分到各专科实施日间手术,患者出院后由该中心统一随访。
根据文段内容,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组是:
A:分散收分散治 集中收分散治 集中收集中治
B:分散收分散治 集中收集中治 集中收分散治
C:集中收分散治 分散收分散治 集中收集中治
D:集中收集中治 分散收分散治 集中收分散治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一空,由“统一在日间手术中心预约……到日间手术室执行手术”可知,收与治都在日间手术中心,即“集中收集中治”。第二空,由“各科病房拿出一定床位用于日间手术”可知,患者的收与治由各科病房分散管理,即“分散收分散治”。第三空,由“日间手术中心统一收患者,再分到各专科实施日间手术”可知,“收”由日间手术中心管理,“治”则分散至各专科,即“集中收分散治”。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5、【言语理解】意大利地处欧亚大陆和非洲大陆板块的挤压带上,因此境内活火山较多。频繁爆发的火山给意大利人带来了丰厚的________——可作为优质胶凝材料的火山灰。这种________的自然条件使古罗马人利用火山灰发明了自然混凝土。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收获 天造地设
B:回报 应有尽有
C:财富 举世无双
D:馈赠 得天独厚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一空,“收获”“回报”侧重因付出而得到,“财富”“馈赠”则无需付出。文中的“火山灰”是大自然所赠予的,无需人们付出,排除A、B。
第二空,“举世无双”指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个。填入程度过重,排除C。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3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0题,2013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2题,2013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1题,2013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36题,2013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5题,2013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5题,2013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2题,2013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5题,2013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8题,2013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6题,2013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9题,2013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1题,2013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73题,2013年西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2题
6、【言语理解】近年来,我国推行了一系列改革,为双创营造制度环境。大学生、海归、大企业高管和连续创业者、科技人员这支“新四军”的崛起,可以看作是创业主体从精英走向大众的一个强有力的信号。不过,因为机制体制不健全,一些法律、法规、政策存在矛盾,人的价值的最终实现还存在着不少障碍。倘若人的价值迟迟不能得到充分保障,创新创业者才能的释放势必会受到影响,诸多科技成果就可能烂在抽屉里,诸多科技企业就可能因为缺乏创新而死去。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改革要为双创营造制度环境
B:创业主体将从精英走向大众
C:机制体制阻碍人的价值实现
D:保障人的价值是双创的前提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为转折结构,首先肯定了近年来我国推行的一系列改革对双创的促进作用,然后以“不过”转折,说明因为诸多原因,人的价值的最终实现还存在不少障碍,倘若人的价值得不到充分保障,将会严重影响创新创业工作的推进。由此可知,“保障人的价值”对“双创”工作的重要性应是文段强调的重点,D项为文段主旨的同义转述,正确。
A、B两项为转折前内容,非文段重点,且未提到“保障人的价值”,排除。C项为问题表述,非文段重点,且未提到“双创”,排除。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7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市)第43题,2017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30题,2017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题,2017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0题,2017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4题,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0题,2017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4题,201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区考)第15题,2017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20题,2017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42题,2017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55题
7、【言语理解】媒体影响着受众的价值选择。从传播学受众理论文化规范来看,大众传播媒介之所以能间接地影响人们的行为,是因为它发出的信息能形成一种道德的文化的规范力量,人们不知不觉地依据媒介逐步提供的“参考架构”来解释社会现象与事实,表明自己的观点和主张,因此传播内容可以促使对象发生改变。
这段文字主要想表达的是:
A:人们的行为受媒体的影响
B:
社会现象根源于大众传播媒介
C:
社会道德文化来源于媒体
D:
传媒的影响是日积月累的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首句点题,提出作者的观点——媒体影响着受众的价值选择。后句具体论述了“传媒”是如何影响人们的。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8、【言语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面对金融危机,某市政府为当地的出口企业制定了许多扶持政策,大量企业在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
B:如果你没亲身参加过蹦极运动,那么它给人带来的巨大刺激你是无法感同身受的。
C:易中天《品三国》一书出版后,受到许多读者的热烈欢迎,一时洛阳纸贵。
D:考虑问题时没有大局意识,目无全牛,顾此失彼,这就是他决策失误的重要原因。
正确答案:C
解析:脱颖而出:比喻人的才干在适当的时机迅速地显现出来。适用于人,不适用于“大量企业”。感同身受:心里真切的感受就像自己亲身受到(恩惠)一样。多用于代人向对方致谢。这一成语在使用时极容易出错,往往误用为“如同自身感受到的一样”。目无全牛: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比喻技术娴熟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D项误作缺乏整体观念,用法错误。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9、【言语理解】①中晚唐时期藩镇割据,人们在动荡的社会中对现实不满,把兴仁除害的期盼________那些锄强扶弱、伸张正义的侠客身上。
②这届领导班子成员年轻有为,会想能干,村民们________厚望,盼着自己选出的领头人能带领大家脱贫致富,尽快结束多年来吃粮靠国家、用钱靠贷款的窘迫历史。
③进入新世纪的这一年,我不断审视自己,从头认识生活,重新估量生活每天________了我什么。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寄于 寄予 赋予
B:寄于 寄予 给予
C:寄予 寄于 给予
D:寄予 寄于 赋予
正确答案:B
解析:②句,“寄予”指寄托;给予(同情、关怀等)。“寄予厚望”为常见搭配,排除C、D。③句,“赋予”指交给(重大任务、使命等)。“给予”指给。句意为生活每天给了我什么,“给予”填入符合题意,且“生活给予了……”为常见表述,排除A。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9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5题
10、【言语理解】①当人感到不适或生病时,身体可以从自身的“药铺”中找到30至40种“药”来对症治疗
②每天坚持以舒适的姿态闭目养神10至20分钟,将思想集中在愉快的事情上,并多做腹式呼吸有助于提高人体的这种自愈能力
③这种治疗过程是由荷尔蒙、免疫抗体等因素综合发挥作用的
④经研究发现,人体自身有能力治愈60%至70%的不适和疾病
⑤在这一过程中,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非常重要
⑥科学家目前已经解开了机体自愈的一些秘密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⑥④①③⑤②
B:⑤④②①③⑥
C:④③②①⑥⑤
D:②⑤③①④⑥
正确答案:A
解析:通读六个句子,初步了解到这是一篇介绍人体自愈和如何自愈的短文。⑥很明显是引出短文内容的总起句,接下来就是介绍科学家的发现:人体有自愈能力及如何自愈。④和①说明人体有自愈能力,③⑤②说明人体的自愈能力是如何发生作用,以及如何使人体自愈能力更好地发挥作用。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