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言语理解】作为读者,要留意作者如何在作品中呈现细小的东西,要学会________细枝末节所传递的信息,一旦善于________这些细节,我们就成了老练的读者。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一项是:
A:辨识 捕捉
B:理解 描绘
C:提取 运用
D:吸收 搜集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提取”侧重从大量的事物中提炼取得。“吸收”侧重从现有的事物中获得。文段说的是要从细枝末节中找出来,两词均不含有此义,排除C、D。
第二空,文段说的是读者的行为,这里用“捕捉”比“描绘”更恰当。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2、【言语理解】①但我们必须在鼓励创业的同时,也树立起高度的风险意识
②如果说减税等鼓励创业的政策能够燃起大众创业热情的话,那么降低创业风险,及时为创业失败“止损”则能促使更多人真正迈出创业的第一步
③创业需要不断试错,只有当失败不是创业者不能承受之重时,他们才不会对失败产生畏惧,最终找到成功的道路
④创业既是推动国家经济向前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实现个人梦想的最佳途径
将以上4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④③
B:②④③①
C:③②④①
D:④①②③
正确答案:D
解析:通读题干可知,①和④之间存在转折关系,④①应前后紧密相连,排除A、B。②提到“迈出创业的第一步”,③指出“最终找到成功的道路”,按通常逻辑,③应在②之后,排除C。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5年广州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1题
3、【言语理解】下列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公安人员昼伏夜出,经过二十多天的侦查,终于抓获了这个黑社会头目。
B:个别民警认为工作时间饮点酒是小事一桩,就不以为意,结果因违犯公安部颁布的“五条禁令”而受到处分。
C:解决返乡农民的再就业问题,是当前头等大事,各乡镇领导切不可对此置之度外。
D:不管大家跟他怎么解释,他仍是振振有词地说:“不管怎样,我还是保留自己的观点。”
正确答案:A
解析:昼伏夜出:白天在家休息,晚上出来活动,多指小偷或某些动物的习性。A项中用来形容公安人员,有失妥当,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4、【言语理解】为了提高市场占有率,长租公寓企业在资本助力下抢占房源,对推高房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另外,“资本公寓”也带来金融风险,一些长租公寓企业为了获得资本杠杆来争夺房源,引导甚至骗取租户进行租房分期贷款,这类金融产品不仅没有稳定产权担保,杠杆率也极高,存在较大风险。在资本的裹挟下,一旦长租公寓企业在租赁市场上形成垄断地位,房租上涨将更加难以约束。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长租企业的问题会影响房屋租赁市场健康发展
B:我国目前的房屋租赁市场发展还很不规范
C:相关部门需要出台政策约束房租过快上涨
D:无序竞争的长租市场会带来金融风险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共三句话,分别从三个方面论述了长租公寓企业对租赁市场的影响:首先,在资本助力下抢占房源,推高房租;其次,引导甚至骗取租户进行租房分期贷款,带来金融风险;最后,一旦在租赁市场上形成垄断,则房租上涨更难约束。文段论述主体是“长租公寓企业”,B、C两项均未体现论述主体,排除。D项,“金融风险”只是长租公寓企业的负面影响之一,不全面。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8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3题
5、【言语理解】
油菜花遍地的金黄色,虽然没有红色的浓艳,没有绿色的________,但却开出了一种________的风格,花香之中让我嗅出了亲切的乡土气息,倍加增添了一种________的思念之情。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隆重 朴素 强烈
B:
庄重 淳朴 热烈
C:
沉重 娇艳 深沉
D:
厚重 朴实 浓郁
正确答案:D
解析:
本题可由第一空入手破题。“隆重”“庄重”多用于形容场面的庄严,不能用于形容颜色的性状,排除A、B。文段基调朴实平和,“沉重”与文段基调不符,排除C。“朴实的风格”符合文段对油菜花的定位,“浓郁的思念之情”搭配恰当,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7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题
6、【言语理解】
在信息流动中,个体几乎居于风险的主要位置,即要承载由不确定风险所带来的所有后果。但是就信息获得、披露与结果承受等角度而言,个体基本上处于一种消极、被动的地位,而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掌控相应风险或获得更为对称信息的,却是掌握个人信息的平台或企业一方。因此,往往是有风险者无法负担风险,而风险掌控者却可能在负担风险之时“缺席”。
这段文字接下来最有可能讨论的是:
A:
如何规避个体在信息流动中产生的风险
B:
如何让信息的获益方承担风险责任
C:
信息流动中的风险究竟该如何掌控
D:
信息平台与个人之间究竟由谁承担风险
正确答案:B
解析:
文段首先指出在信息流动中个体要承载由不确定风险所带来的所有后果;接着转折指出个体在信息流动中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能够掌控相应风险的是掌握个人信息的平台或企业一方;最后由“因此”得出结论,风险掌控者常常在负担风险之时“缺席”。按照“提出问题+给出对策”的行文思路,下文应给出相应对策,让风险掌控者承担相应的风险责任。对应B。
A项强调的是如何规避风险的产生,而文段的落脚点是风险已经产生,强调的是风险产生后责任的承担问题,排除。
C项强调如何掌控风险,而文段强调的是风险掌控者如何承担相应的责任,与文段尾句话题不一致,排除。
D项,对于风险承担的归属问题,文段末句已有说明,即个人无力承担风险,信息掌控者在负担风险之时“缺席”,排除。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21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B类-考友回忆版第19题,2021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C类-考友回忆版第23题
7、【言语理解】城市好比一个巨大的海绵,劳动力就像城乡之间流动的水,当经济处于上行期,经济扩张会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当经济处于下行期,经济衰退又将这些劳动力挤回了农村。正是中国城乡二元结构所引发的海绵效应,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发挥着就业缓冲器的作用。但这种海绵效应是不可持续的,因为中国的一个基本国情就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要向城市进行转移。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经济衰退影响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B:城乡二元结构减弱了经济衰退的影响
C:不能过分依赖海绵效应的就业缓冲作用
D:农村劳动力不应成为经济衰退中的牺牲品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首先介绍了海绵效应及其积极作用,接着指出“海绵效应是不可持续的”,并解释其原因。由此可知,文段论述的主题是“海绵效应”。再由转折词“但”可以看出,文段强调的是“海绵效应”的不可持续性。因其“不可持续”,对“海绵效应”的利用就应当适可而止。选项中只有C项既体现出对“海绵效应”“不能过分依赖”的态度,又兼顾“海绵效应”这一主题。
A项说法有误,文段论述的是海绵效应,而非城市化进程。B项,文段说的是“中国城乡二元结构所引发的海绵效应”,而非“中国城乡二元结构”本身。D项无法从文段得出。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0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9题,2010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79题,2010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79题,2010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9题,2010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9题,2010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9题,2010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79题,2010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79题,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79题
8、【言语理解】
荷兰研究人员意外地在人体中发现了一个新器官——一组位于鼻子后面、喉咙上部深处的唾液腺。这组平均长度大约4厘米的唾液腺位于一块被称为咽鼓管隆凸的软骨之上,研究人员将其称为“咽鼓管唾液腺”,它们很可能是人体用来湿润上咽喉部的。此前已知人体中有三大唾液腺,即腮腺、颌下腺和舌下腺。而这个不起眼的咽鼓管唾液腺,可能会影响癌症治疗。在头颈部位使用放射性疗法治疗癌症时,医生应该设法避免照射这一唾液腺,因为破坏这些腺体,可能会影响患者的进食、吞咽甚至说话功能。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A:
人体唾液腺知多少
B:
治疗癌症的新方法
C:
人体隐秘器官新发现
D:
放射性治疗中的禁区
正确答案:C
解析:
文段首先介绍荷兰研究人员意外地在人体中发现了一个新器官并对此进行说明;接着说明已知人体中有三大唾液腺并指出这个新发现的唾液腺可能会影响癌症治疗;最后强调医生应该设法避免照射这一唾液腺及其原因。由此可知,文段为总分结构,主要是围绕这个新发现进行具体说明,即文段强调的是荷兰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新器官。C项表述与此一致。
A、B、D三项均未体现文段主题词“新发现”或“新器官”,且文段说的是“咽鼓管唾液腺,可能会影响癌症治疗”,而非“治疗癌症”,B项说法有误,三项均可排除。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1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8题,2021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0题,2021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3题,2021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3题,2021年广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7题,2021年宁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91题
9、【言语理解】数学是世界各个地方、各个民族最先发展的精密科学。以《九章算术》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数学,同以几何为代表的古希腊数学________,有如两颗璀璨的明珠在世界的东方和西方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势均力敌 遥相呼应
B:平分秋色 相映成趣
C:半斤八两 一唱一和
D:各有千秋 交相辉映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一空,由“有如两颗璀璨的明珠”可知,此处表达的是中国传统数学和古希腊数学各有价值,所填词语应表各有价值之意。“势均力敌”指双方力量相等,不分高低。“平分秋色”比喻双方各得一半,不分高低,表示平局。文段并未将中国传统数学和古希腊数学进行比较,只是在客观论述两者具有的价值,两词均与文意不符,排除A、B。 “半斤八两”指彼此不相上下,实力相当,含贬义,不符合文段的感情色彩,排除C。“各有千秋”指各自有各自存在的价值,各有特色,符合文意,且符合文段的感情色彩。
验证第二空,“交相辉映”指各种光亮、色彩等相互映射照耀,填入形容中国传统数学和古希腊数学像两颗明珠,一颗在东方,一颗在西方,二者在各自的天空相互映照,恰当。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0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6题,2020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2题,2020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22题,2020年陕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38题
10、【言语理解】在身份社会逐渐向专业社会过渡的当下,社会分工的精细化蕴含着“专业人做专业事”的价值追求。代驾作为一个新兴职业,不仅需要扎实的驾驶技能、丰富的驾驶经验,也需要从业者遵循相应的职业规范和职业伦理。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代驾与消费者的互信互惠。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社会分工精细化对当代社会的影响
B:代驾职业产生的原因
C:代驾职业需要专业化与规范化
D:代驾从业者在职业规范和职业伦理上有所缺失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首句提出社会分工的精细化需要专业化,接下来阐述了代驾作为一个新兴职业不仅需要专业技术还需要职业规范,才能使代驾和消费者互信互惠。“只有这样”点明文段主旨,即文段意在强调代驾职业需要专业化与规范化。C项表述正确。A项为话题引入部分,非强调重点,排除;B、D两项内容文段均未涉及,排除。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兵团)第40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