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专项常考题集合50

发布时间:2022-07-13 8:22     浏览量:24

1、【判断推理】组织认同是指组织成员在行为或观念等诸方面与其所加入的组织具有一致性,觉得自己在组织中既有理性的契约和责任感,也有非理性的归属和依赖感,以及在这种心理基础上表现出的对组织活动尽心尽力的行为结果。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不属于组织认同的是:

A:“我们要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B:“公司面临困难的时候,我们要不离不弃”

C:“我要每时每刻自觉维护公司的良好形象”

D:“今日我以母校为傲,明日母校以我为荣”

正确答案:D

解析:组织认同定义的关键信息:在组织中既有理性的契约和责任感,也有非理性的归属和依赖感。
A项,共产党员根据组织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即从理性上认同组织且有作为组织一员的责任感,同时作为共产党员又有归属感,符合定义。
B项,公司面临困难的时候不离不弃,即自己作为组织的成员有契约和责任感,而不离不弃又符合非理性的归属和依赖感,符合定义。
C项,每时每刻自觉维护公司的良好形象,即自己作为组织的成员有契约和责任感,而自觉维护是发自内心的情感,符合非理性的归属和依赖感,符合定义。
D项,“今日我以母校为傲,明日母校以我为荣”,母校和“我”之间不存在契约关系,且明日“我”已经脱离了母校,即脱离了组织关系,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9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6题,2019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1题,2019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7题,2019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6题,2019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6题,2019年重庆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考友回忆版第76题,2019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0题,2019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区考)第76题,2019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乡镇)第81题,2019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县级)第86题

2、【判断推理】画作:风景(  )

A:著作:英雄

B:歌剧:电影

C:抒发:情感

D:蓝图:设计

正确答案:A

解析:画作描绘风景。
A项,著作描述英雄,与题干关系一致。
B项,歌剧和电影是并列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抒发情感是动宾结构的短语,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设计蓝图是动宾结构的短语,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9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县级)第45题

3、【判断推理】上下:前后

A:有无:朝暮

B:左右:东西

C:多少:正反

D:异同:生死

正确答案:B

解析:上下、前后均为方位词,形容的是同一类事物,且每个词中两个字为反义。
A项,有和无、朝和暮是反义关系,但有无、朝暮并非形容同一类事物的词,与题干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左右、东西均为方位词,形容的是同一类事物,且每个词中两个字为反义,与题干关系一致。
C项,多和少、正和反是反义关系,但多少、正反并非形容同一类事物的词,与题干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异和同、生和死是反义关系,但异同、生死并非形容同一类事物的词,与题干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6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68题

4、【判断推理】国家秘密:是指关系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的,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
根据以上定义,下列陈述中不包含国家秘密的是:

A:王某在国家机关工作,一些文件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

B:法院在审判时的法定程序

C:李某所在单位规定其在一定时间内不得与一定范围的人员接触

D:张某所在单位的业务内容中有一些是不允许公开的

正确答案:B

解析:国家秘密的定义要点:①关系国家的安全和利益;②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
A项,国家机关中的一些文件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属于国家秘密。
B项,法院审判的法定程序是众所周知的,并非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不符合要点②。
C项,单位规定李某在一定时间内不得与一定范围的人员接触,体现了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属于国家秘密。
D项,单位的业务内容中有一些不允许公开,体现了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属于国家秘密。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0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0题

5、【判断推理】某位记者说道:“金钱和幸福是人们苦苦追求的。但是,一个人有钱并不意味着他一定幸福,而一个人幸福也不意味着他一定有钱。我采访过的人中:有的人有钱,有的人幸福,多数人并不同时具备这两者。”
若该记者所述为真,关于他所采访的人中,哪项陈述一定为真?

A:只有少数人既有钱又幸福

B:有钱人比幸福的人要多

C:幸福的人比有钱的人更多些

D:有的人既没钱,又不幸福

正确答案:A

解析:A项,根据“有的人有钱,有的人幸福,多数人并不同时具备这两者”可知,多数人不同时有钱和幸福,即只有少数人既有钱又幸福。可以由题干推出,一定为真。
B项,题干中并未涉及有钱人和幸福的人的数量之间的比较,不能由题干推出,不一定为真。
C项,题干中并未涉及有钱人和幸福的人的数量之间的比较,不能由题干推出,不一定为真。
D项,题干中指出“多数人并不同时具备这两者”,但是不能说明有人同时不具备这两者,不能由题干推出,不一定为真。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20年北京市公务员《行测》试卷(区级及以上)-考友回忆版第91题,2020年北京市公务员《行测》试卷(乡镇)-考友回忆版第96题

6、【判断推理】国家秘密:是指关系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的,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
根据以上定义,下列陈述中不包含国家秘密的是:

A:王某在国家机关工作,一些文件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

B:法院在审判时的法定程序

C:李某所在单位规定其在一定时间内不得与一定范围的人员接触

D:张某所在单位的业务内容中有一些是不允许公开的

正确答案:B

解析:国家秘密的定义要点:①关系国家的安全和利益;②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
A项,国家机关中的一些文件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属于国家秘密。
B项,法院审判的法定程序是众所周知的,并非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不符合要点②。
C项,单位规定李某在一定时间内不得与一定范围的人员接触,体现了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属于国家秘密。
D项,单位的业务内容中有一些不允许公开,体现了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属于国家秘密。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0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0题

7、【判断推理】元刻板印象是指个体关于外群体成员对其所属群体所持刻板印象的信念。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元刻板印象的是:

A:二班的任课教师们一致认为贫困儿童小豪存在交流障碍

B:经济学家们认为高房价影响80后夫妻生二孩意愿

C:刘大夫认为如今的患者普遍不太信任医生

D:南方人小刘认为北方人都比较耐冻

正确答案:C

解析:元刻板印象定义的关键信息:个体关于外群体成员对其所属群体所持刻板印象的信念。
A项,任课教师们认为小豪存在交流障碍,任课教师们并非个体,不符合定义。
B项,经济学家们认为高房价影响80后夫妻生二孩意愿,经济学家们并非个体,不符合定义。
C项,刘大夫认为患者不信任医生,是个体认为外群体成员(患者)对其所属群体(医生)持有刻板印象,符合定义。
D项,南方人小刘对北方人的认知,是个体(小刘)对于外群体成员(北方人)所持有的刻板印象,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9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9题,2019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9题,2019年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1题,2019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6题,2019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4题,2019年西藏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42题

8、【判断推理】众筹,即大众筹资或群众筹资,是指用“团购+预购”的形式,向网友募集项目资金的模式,由发起人、跟投人、平台构成,利用互联网传播的特性,让小企业、艺术家或个人对公众展示他们的创意,争取大家的关注和支持,进而获得所需要的资金援助,具有低门槛、多样性、依靠大众力量、注重创意的特征。
根据以上定义,以下行为属于众筹的是:

A:某地区盛产西瓜,小赵在网上发布消息组织预购,很多网友参与“团购”,瓜农根据预订信息种植,每年都能很快将西瓜销售一空

B:小李希望为小区老人建设一个日常活动的活动区,他在小区的网站上发起集资活动,很快获得小区居民的响应,筹集到所需的经费

C:小幸设计了一个宠物喂食器,网友看到他“晒”的照片,纷纷要求购买,小辛集中接受了一批网友预订,用预订的费用进行了批量生产

D:小唐设计了一个养鸡场自动捡蛋机,为了批量生产,他在网上介绍自己的项目,一家投资公司看到之后,为小唐提供了生产所需的全部费用

正确答案:C

解析:众筹的定义要点:①“团购+预购”的模式;②让小企业、艺术家或个人对公众展示他们的创意;③争取大家的关注和支持。
A项,根据预购信息种植西瓜,不符合要点②。
B项,小李为建设活动区在小区网站发起集资,不符合要点①。
C项,小幸设计喂食器后接受预定并进行生产,符合众筹定义。
D项,一家投资公司提供费用,不符合要点③。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7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6题

9、【判断推理】M市年终机关作风评议工作即将开始,6位专家对市政府甲、乙、丙、丁、戊等5个重要部门分别作出如下预测:
(1)如果甲不能得第一,则丙一定会得第三;
(2)如果乙能得第二,则丁一定会得第四;
(3)如果甲得第一或者乙得第二,则丙一定会得第三;
(4)如果甲得第一,则乙得第二;
(5)丙不会得第三,而甲得第一和乙得第二都是有可能的;
(6)丙不会得第三,但戊会得第五。
评议结束后发现,6位专家中只有一位专家的话不符合评议结果。
据此,可以推出:

A:甲得第一

B:乙没有得第二

C:丙得第三

D:丁没有得第四

正确答案:B

解析:(5)(6)是联言命题,且都含有“丙不会得第三”这一肢命题,根据只有一位专家的话为假,可知(5)(6)中至少有一真,则“丙不会得第三”必为真。
(1)(3)是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其后件都为“丙一定得第三”,且(1)(3)中至少有一真。假设(1)为真,则可推出“甲得第一”,显然(3)为假,则(2)(4)(5)(6)为真。由(4)得,乙得第二,由(2)得,丁得第四,由(6)得,戊得第五,则丙只能得第三,与“丙不会得第三”矛盾。所以(1)为假,其他命题都为真,则由(3)得甲不得第一且乙不得第二。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判断推理】短板理论是指木桶的盛水量是由组成木桶的木板中最短的一块决定的,这块短板即为这个木桶盛水量的“限制因素”。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符合短板理论的是:

A:某单位员工工作积极性降低,单位遂任命一位新领导,提高了团队士气

B:某家长注重孩子的智力培养,忽视其心理健康,使得孩子因为心理问题而迷失自我

C:某企业注重对技术精英的培养,对一般员工的使用和开发不足,致使团队士气受挫

D:某酒业集团投入巨资做广告,一度成为酒业的新秀,但终因产能不足,导致企业破产

正确答案:A

解析:短板理论定义的关键信息:短板成为木桶盛水量的“限制因素”。
A项,单位任命新领导提高团队士气,并未体现短板造成的影响,不符合定义。
B项,忽视孩子心理健康,使得孩子因心理问题而迷失自我,体现了“心理健康”这块短板对孩子造成的影响,符合定义。
C项,对一般员工的使用和开发不足导致团队士气受挫,体现了“一般员工”这块短板对团队造成的影响,符合定义。
D项,因产能不足导致企业破产,体现了“产能不足”这块短板对企业造成的影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2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5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