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合19

发布时间:2022-07-07 11:50     浏览量:25

1、【言语理解】作为深受各年龄层喜爱的一种智力游戏,数独在全世界范围内拥有众多爱好者。它根据规则在空格里填满数字,一般不需要太多的数学知识,只需要在9×9的81个格子中,每个格子里填入1~9数字中的一个即可。此时,必须使得每一个横行、纵列以及被区分好的3×3大小的“宫”里,都完整包含有1~9这9个数字,且每个数字仅能出现一次。在81个格子里,会预先填上大约20~30个数字(初始数字),以这些数字为线索,遵循上面的规则,用数字把空格全部填满即可。数独问题有且仅有一种答案。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的是:

A:数独的填数乐趣

B:数独的九宫方阵

C:数独的基本规则

D:数独的解题思路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数独这一智力游戏受欢迎,然后从“它根据规则”开始,具体介绍了数独的玩法。C项的“基本规则”概括恰当。
A项的“乐趣”、B项的“九宫方阵”、D项的“解题思路”文段均未涉及,排除。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2、【言语理解】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市场化和信息化成为不可阻挡潮流的今天,对文化阵地尤其是青年文化阵地的争夺,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存亡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当前,必须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强青年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青年文化建设。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深刻认识加强青年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

B:青年文化阵地的争夺关系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

C:青年文化建设要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D:青年文化阵地的争夺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存亡

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首先强调了今天对青年文化阵地争夺之于民族和党的重大意义,由此引出“青年文化建设”问题。由“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青年文化建设”可知,文段强调的是青年文化建设的方向问题。A、B、D均强调了青年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未突出如何加强青年文化建设。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3、【言语理解】市政市容委上半年就曾对全市报刊亭开展过整治,包括对破旧报亭进行维修、粉饰;重点治理亭外占道经营行为,拆除私自搭建的各类棚架等。若这类治理还止于“________”的话,那动不动就把报亭拆除,只会是________,制造更多问题。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纸上谈兵 适得其反

B:公事公办 画蛇添足

C:墨守成规 事倍功半

D:就事论事 过犹不及

正确答案:D

解析:第一空,“纸上谈兵”比喻不联系实际情况,空发议论;“公事公办”指公事按公事的原则办,不讲私人情面;“墨守成规”指思想保守,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就事论事”指根据事情本身情况来评论是非得失。此处是拿上半年对报亭的治理与动不动拆报亭的做法进行对比,并不是批判之前的治理未落到实处,排除A。
第二空所填词语应与“制造更多问题”对应,表达对动不动就拆报亭做法的不认同。“画蛇添足”强调多此一举,“事倍功半”强调效率低下。二者均不会制造更多问题,排除B、C。“过犹不及”指事情做得过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合适的。与“动不动”“制造更多问题”对应恰当。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7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3题

4、【言语理解】人的体质没有酸碱之分,“酸碱体质”本身就是一个伪理论。人体时刻都在进行新陈代谢,其中很多反应对酸碱度十分敏感,但人体有一套有效的调节系统,使pH值保持基本稳定,只会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波动。也就是说,食用任何食物几乎都不会改变人体的pH值,就算是喝醋也不会让人体酸性变得更强。至于“酸性体质生女,碱性体质生男”,更是无稽之谈。
这段文字重在说明:

A:“酸碱体质”论靠什么忽悠大众

B:没有必要区分体质的酸碱性

C:人体自带调节酸碱度的功能

D:为什么说“酸碱体质”论不可信

正确答案:D

解析:文段首先提出观点,即“人的体质没有酸碱之分,‘酸碱体质’本身就是一个伪理论”;然后进行解释说明,指出人体的调节系统会使身体的pH值保持基本稳定,不会受外界太大影响,酸碱体质对于生育的影响更是无稽之谈。A项的“靠什么忽悠大众”无中生有。B项,文段说的是“酸碱体质”本身是伪理论,而不是说“没有必要区分”。C项是具体论述解释观点部分,非重点。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9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甲)第41题,2019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乙)第43题

5、【言语理解】在最困难的地方,往往________着巨大的创新契机。创新的灵感火花往往会在那些不便 捷、不舒服、不顺手、不畅销的困境中________,一个新领域或许就因此而生。生活中常见事物背后的创新故事就是对此最好的________。例如,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拉链,就是因为扣子太多扣起来费时而发明的。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隐藏 擦出 证明

B:潜藏 闪现 例证

C:蕴藏 迸发 诠释

D:蕴含 飞溅 注脚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二空,“闪现”多与“念头”搭配,“飞溅”多与“水花”搭配,二者与“灵感火花”均搭配不当,排除B、D。
第三空,“证明”多指判明真伪,常表述为“有力证明”;“诠释”指说明,解释,可与“最好”搭配。此处句意为生活中常见事物背后的创新故事是对前面观点的最好阐释,填“诠释”恰当。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6、【言语理解】①但是,在读书中,就是要过河拆桥
②既然知道了那个意思以后
③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得意忘言”
④语言文字是帮助了解书的意思的拐棍
⑤最好扔了拐棍
⑥在人与人的关系中,过河拆桥是不道德的事
将以上六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④②⑤③⑥①

B:⑥①③④②⑤

C:④⑤②⑥①③

D:②⑤⑥③①④

正确答案:A

解析:②中含有指代词“那个”,不适合放在首句位置,排除D。⑤的“最好扔了拐棍”前提是②的“知道了那个意思以后”,故②⑤相连,排除C。③句的“得意忘言”是对②⑤的概括,应紧接②⑤之后,排除B。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7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招警类)第36题

7、【言语理解】近现代科学的某些成果,它们的价值并没有都直接体现为现实生产力,而基本体现在认知层面,体现在对真理的追求,对世界的合理性解释。科学的认识价值,依然体现在对人类思想解放的推动。历史表明,人类文明的进步首先要有人类思想新的解放。近代科学所特有的注重实证、倡导理性和批判质疑精神,成为启蒙运动思想的核心要素,在推动欧洲社会告别神权信仰和封建政治,进入现代社会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下列选项中,对上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人类思想新的解放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前提

B:启蒙运动思想的核心要素是注重实证,倡导理性和批判质疑精神

C:科学成果的价值应该都直接体现为现实生产力

D:近现代科学成果的价值基本体现在认知层面,追求真理,解释世界

正确答案:C

解析:由“历史表明,人类文明的进步首先要有人类思想新的解放”可知,A项正确。由“近代科学所特有的注重实证、倡导理性和批判质疑精神,成为启蒙运动思想的核心要素”可知,B项正确。由首句可知,C项错误,D项正确。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7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30题

8、【言语理解】如果有人朝你开枪,最好的办法就是跳进游泳池,只要半米多深的水就能把子弹的速度降到非致命的程度。类似现象在宇宙中也会发生。对那些运动速度直逼光速的粒子,充斥在宇宙中的微波背景辐射就犹如一片稠密的海洋。一个粒子只要在其中穿行几亿光年,它的速度就会大幅下降。
根据上述文字能够推出的是:

A:稠密的海洋可以减缓粒子的穿行速度

B:跳进游泳池能够抵御子弹的致命袭击

C:在宇宙中穿行,粒子速度会大幅下降

D:微波辐射能缓冲穿行其间粒子的速度

正确答案:D

解析:A项偷换概念,文段将宇宙中的微波背景辐射比作海洋,高速粒子穿行其间几亿光年后会减缓速度,错误。
B项,文段引用跳游泳池躲避致命子弹的例子是为说明水对子弹速度有缓冲作用,“能够”表述过于绝对,排除。
C项以偏概全,由“一个粒子只要在其中穿行几亿光年,它的速度就会大幅下降”可知,选项少了限定条件。
D项,由文段可知,速粒子在宇宙微波穿行几亿光年后会减缓速度,选项说法正确。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2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3题,2012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16题,2012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秋季)第75题

9、【言语理解】下列各句表达明确的一项是:

A:她因不堪忍受雇主的歧视和侮辱,便投诉媒体,要求媒体帮她伸张正义。

B:他看见组织部新来的援藏干部很高兴,于是两人亲切地交谈起来。

C:他在某杂志生活栏目上发表了一篇关于饮食习惯与健康的文章。

D:这次外出比赛,我一定说服老师和你一起去,这样你就不会太紧张。

正确答案:C

解析:A项“便投诉媒体”应改为“向媒体投诉”。B项是歧义句,“高兴”既可理解为“援藏干部高兴”,也可以理解为“他高兴”。D项,“我一定说服老师和你一起去”既可以理解为“老师和你一起去”,也可以理解为“我和你一起去”。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待更新

10、【言语理解】在生活中出现摩擦、不快和委屈是常有的事,我们不能以针尖对麦芒,因为怨恨就像是一只气球,越吹越大,最后膨胀到无法控制的地步。要消除怨恨,我们应该不念旧恶,不计新怨,________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退一步海阔天空

B:得饶人处且饶人

C:偷得浮生半日闲

D:直挂云帆济沧海

正确答案:B

解析:题干说的是生活中遇到摩擦、不快和委屈时,不要过于计较,“不能以针尖对麦芒”,与此对应,“得饶人处且饶人”填入文段中最合适。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2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11题,2012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9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