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专项常考题集合21

发布时间:2022-07-07 18:30     浏览量:24

1、【判断推理】遵循所含微粒性质的不同,化学物质分类为纯净物与混合物。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又包括单质和化合物。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这些物质相互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白磷和红磷都是化合物

B:铁矿是单质

C:氯化钠是纯净物

D:冰水混合物是混合物

正确答案:C

解析:纯净物定义的关键信息:由一种物质组成。单质定义的关键信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定义的关键信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混合物定义的关键信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
A项,白磷和红磷都是由磷元素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都属于单质,并不是化合物,说法错误。
B项,铁矿是含铁元素的矿石,是由铁元素的化合物和其他杂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并不是单质,说法错误。
C项,氯化钠是由氯元素和钠元素组成的,氯化钠是一种化合物,属于纯净物,说法正确。
D项,水和冰是同种物质的不同状态,均由水分子组成,因此冰水混合物属于纯净物,并不是混合物,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20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考友回忆版第54题

2、【判断推理】大学生利用假期当保姆已不再是新鲜事。一项调查显示,63%的被调查者赞成大学生当保姆,但是,当问到自己家里是否会请大学生保姆时,却有近60%的人表示“不会”。
以下哪项陈述如果为真,能够合理地解释上述看似矛盾的现象?

A:赞成大学生当保姆的人中,有69%的人认为做家政工作对大学生自身有益,只有31%的人认为大学生保姆能提供更好的家政服务

B:在不赞成大学生当保姆的人中,有40%的人认为,学生实践应该选择与自己专业相关的领域

C:在选择“会请大学生当保姆”的人中,有75%的人打算让大学生担任家教或秘书工作,只有25%的人想让大学生从事家务劳动

D:调查中有62%的人表示只愿意付给大学生保姆800元到1000元左右的月薪

正确答案:A

解析:题干矛盾:赞成大学生当保姆,却不愿请大学生当保姆。
A项,说明大部分赞成大学生当保姆是因为家政工作对大学生自身有益,而不是因为大学生能提供更好的家政服务,可以解释题干中的矛盾。
B项,不赞成大学生当保姆与题干中的矛盾现象无关,属于无关项。
C项,只解释了会请大学生当保姆的情况,没有解释赞成大学生当保姆的情况,无法解释。
D项,付给大学生保姆的月薪与题干中的矛盾现象无关,属于无关项。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3、【判断推理】在决断之前,每个事物的价值在决策者心目中大致相近,则难于决断其优劣;但在做出选择之后,决策者对这些事物的态度评价就发生了改变。这种现象叫作决断后效应。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现象属于决断后效应的是:

A:某职员对自己的去留一筹莫展,一番考量之后他认为留下来要面对许多复杂关系,不如重新开创新天地

B:某女士对各有优劣的两个品牌手机难以抉择,最后她从经济角度考虑选择其中一款,可到货后发现这款有色差

C:某老师对选A还是B去参加比赛犹豫不决,班长建议选B。事后,老师认为选B完全正确,因为B最终夺得冠军

D:某学生填报志愿时对报甲大学还是乙大学犹豫不决,最后他听从老师建议选择了甲大学,从此他觉得甲大学优于乙大学

正确答案:D

解析:决断后效应定义的关键信息:难以决断每个事物的优劣,但是做出选择后,对事物的态度发生了改变。
A项,“某职员对自己的去留一筹莫展”说明他对两个选择难以决断,但并未体现他做出选择后对事物的态度发生了改变,不符合定义。
B项,该女士“对各有优劣的两个品牌手机难以抉择”说明她对两个选择难以决断,但做出选择后发现所选的手机有色差,这只是对手机客观情况的描述,并未体现该女士对手机的态度发生了改变,不符合定义。
C项,该老师“对选A还是B去参加比赛犹豫不决”说明他对两个选择难以决断,但后来老师的态度发生变化是因为B最终取得了冠军,而不是因为自己做出了选择,不符合定义。
D项,该学生“对报甲大学还是乙大学犹豫不决”说明他对两个选择难以决断,但当他选择甲后,就觉得甲大学优于乙大学,即做出选择后对事物的态度发生了改变,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8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2题,2018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2题,2018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省直)第81题,2018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公检法)第76题,2018年湖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7题,2018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7题,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1题,2018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5题,2018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57题,2018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2题,2018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区考)第77题

4、【判断推理】某饭店宣布“新开发的排放油烟系统,虽然还未完成为期6个月的试验检验,但是至今并未发生故障,所以公司决定要安装在饭店后厨,毕竟这个系统可以更有效地解决油烟问题。”该饭店的主厨说:“我们不能使用未完成试验的排放油烟系统,6个月以后再说吧。”
以下哪项最能支持主厨的反对意见?

A:能更有效地处理油烟的新系统也可能存在新问题

B:尽管新的排放油烟系统比以前的难操作,但有一些新功能

C:新的排放油烟系统保修期更长,维修方便

D:许多安全事故都是排放油烟系统造成的

正确答案:A

解析:主厨的观点:即使排放油烟系统可以有效解决油烟问题,但也要等到6个月的试验检验完毕再安装。
A项,指出新系统虽然油烟处理没有问题,但可能会出现其他问题,所以还得等到6个月的试验期完毕再安装,支持了主厨的观点。
B项,并未说明现在不能安装这一新系统的原因,无法支持主厨的观点,排除。
C项,说的是这一新系统的优点,无法说明现在不能安装新系统的原因,不能支持主厨的观点,排除。
D项,题干论述的是目前不能使用新系统而要等到6个月的试验检验完成后再做决定的原因,针对的是这一新系统的情况,该项所述并不能说明这一新系统也会出现安全事故,无法支持主厨的观点,排除。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7年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4题

5、【判断推理】圈套:陷阱

A:寡人:殿下

B:文化:文明

C:鸳鸯:蝴蝶

D:高楼:大厦

正确答案:D

解析:圈套和陷阱为同义词。
A项,寡人为自称,殿下为他称。
B项,文化和文明并非同义关系。
C项,鸳鸯和蝴蝶是并列关系。
D项,高楼和大厦为同义词。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待更新

6、【判断推理】农民:农药:庄稼

A:医生:药物:疾病

B:学生:知识:成绩

C:原告:法律:权益

D:司机:汽油:汽车

正确答案:C

解析:农民用农药保护庄稼。
A项,医生用药物治疗疾病,与题干结构类似,保留。
B项,学生学习知识,获得成绩,与题干结构不一致,排除。
C项,原告用法律保护权益,与题干结构类似,保留。
D项,司机给汽车加汽油,与题干结构不一致,排除。
比较A、C两项,发现C项造句时所用词语与题干一致,因此C项与题干的联系更紧密。
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3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85题

7、【判断推理】某研究显示,有慢性抑郁症的个体与其他方面一致、但没有抑郁症的人相比,其免疫系统明显失调。研究人员认为,这项研究结果强有力地说明了,精神状况会影响身体对传染病的抵抗能力。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将最有力地质疑上述结论?

A:免疫系统失调会使人患上慢性抑郁症

B:以前没有抑郁症的人可能非常迅速地变得抑郁

C:频繁感染传染病很可能是因为过多接触传染源

D:有慢性抑郁症的人在防止接触传染源方面绝不比其他人粗心

正确答案:A

解析:题干由“有慢性抑郁症的个体与其他方面一致、但没有抑郁症的人相比,其免疫系统明显失调”得出结论“精神状况会影响身体对传染病的抵抗能力”。
A项,指出免疫系统失调会使人患上慢性抑郁症,而并非因为慢性抑郁症才免疫系统失调,即题干推理是因果倒置,最有力地质疑了题干结论。
B项,并未说明精神状况是否会影响身体的抵抗能力,无法质疑题干结论,排除。
C项,指出感染传染病很可能是因为过多接触传染源,但也无法否认精神状况的作用,不能质疑题干结论,排除。
D项,指出有慢性抑郁症的人在防止接触传染病方面不比其他人粗心,但还是会产生免疫系统失调的结果,说明精神状况可能确实会影响抵抗能力,对题干结论有一定的加强作用,排除。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待更新

8、【判断推理】工人 之于 (       ) 相当于 农民 之于 (       )

A:建设——园圃

B:工厂——农田

C:砖瓦——昆虫

D:工程师——教授

正确答案:B

解析:代入A项,工人与建设是主体与行为的对应关系,农民与园圃是主体与对象的对应关系。前后关系不一致。
代入B项,工人在工厂工作,农民在农田工作。前后关系一致。
代入C项,工人可以制造砖瓦,农民可以消灭昆虫。前后关系不一致。
代入D项,工人和工程师之间并无必然联系,农民和教授之间并无必然联系。前后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2013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50题

9、【判断推理】葡萄:酒

A:大米:年糕

B:铁观音:茶

C:椰子:糖

D:大豆:酱油

正确答案:D

解析:葡萄通过微生物参与发酵酿成酒。   
A项,大米经过加工制成发糕,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铁观音是一种茶,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椰子经过加工制成糖,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大豆通过微生物参与发酵酿成酱油,与题干关系一致。   
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15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72题

10、【判断推理】中心路径说服是指通过提供强有力且令人信服的论据进行说服,外周路径说服是指采用熟悉易懂的表述或视觉形象来进行说服。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中心路径说服的是:

A:杂志上的计算机广告详细列出了产品的特点及价格信息

B:啤酒广告总是将啤酒与聚会等轻松热闹的场景联系在一起

C:理财推广员告诫客户,不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D:耳机厂商把产品赠送给球星,并让他们戴着耳机出现在大众面前

正确答案:A

解析:中心路径说服定义的关键信息:通过提供强有力且令人信服的论据进行说服。
A项,广告通过详细的产品特点及价格信息来说服消费者,即通过提供强有力且令人信服的论据进行说服,符合定义。 
B项,将啤酒与聚会等轻松热闹的场景联系在一起,即采用视觉形象来进行说服,属于外周路径说服,不符合定义。 
C项,理财推广员告诫客户不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即采用熟悉易懂的表述来进行说服,属于外周路径说服,不符合定义。 
D项,耳机厂商让球星戴着耳机出现在大众面前,即采用视觉形象来进行说服,属于外周路径说服,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20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下半年)第61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