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省/区考 全国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常考题集合15

发布时间:2022-07-06 14:21     浏览量:25

1、【言语理解】作为一个信息大平台,文化大熔炉,互联网对亿万网民的求知途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产生着重要影响。互联网的传播优势和舆论功能,为推动信息交流、促进文化繁荣、凝聚社会共识提供了全新的渠道和手段。然而网络不是世外桃源,离开法治和道德,网络谣言、网络诈骗、网络陷阱等就会大行其道,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就可能深受其害。全国7亿多人上网,肯定需要建设和管理,我们要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做强网上正面宣传,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网络是把双刃剑,需要加强管理

B:网络犯罪猖獗,需加强法治约束

C:网络既促进交流也带来网络犯罪

D:网络使用需加强引导,扬长避短

正确答案:A

解析:文段首先介绍了互联网的优点——为推动信息交流、促进文化繁荣、凝聚社会共识提供了全新的渠道和手段,然后指出互联网存在的弊端——存在网络谣言、网络诈骗、网络陷阱,末句给出避免弊端的措施——加强建设和管理。A项的“双刃剑”对应前文的优点和弊端,“加强管理”对应末句的措施,概括恰当。
B项的“法治”只是管理措施的一方面,除此之外,文段还强调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培育健康的网络文化;C项只涉及前半段内容,末句的应对措施未涉及,不全面;D项强调“要加强引导”,与末句强调的“建设和管理”不符。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7年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上半年)第35题,2017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11题,2017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9题,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53题,2017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49题,201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区考)第20题,2017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24题,2017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B类)第45题

2、【言语理解】从陆地到天空,从恐龙到鸟类,生物的生态习性发生了巨大改变,身体结构也有了天壤之别。若非有一系列介于两者之间的过渡物种让人________,即便熟读《物种起源》,笃信达尔文的演化理论,也仍然会对“恐龙是鸟类的祖先”的说法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置可否 不以为然

B:心服口服 置之不理

C:无可辩驳 充耳不闻

D:眼见为实 将信将疑

正确答案:D

解析:先看第二空,由“即便……也……”的句式可知,如果没有过渡物种,人们就算读了《物种起源》也会怀疑“恐龙是鸟类的祖先”的说法,所填词语应表怀疑、不彻底认同之意。“置之不理”指放到一边不理睬,强调态度冷淡。“充耳不闻”形容对别人的话或外界事物不予理睬。两者均未体现怀疑之意,排除B、C。再看第一空,句意为一系列介于恐龙和鸟类之间的过渡物种让人相信“恐龙是鸟类的祖先”的说法。“不置可否”指不明确的表态,既不说对,也不说不对,填入此处与句意不符,排除A。“眼见为实”形容不要轻信传闻,看到的才是事实,填入形容人们看到过渡物种才相信“恐龙是鸟类的祖先”的说法,恰当。故本题选D。

考题出处:2020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第27题

3、【言语理解】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逻辑连贯、语言流畅的文字,排列顺序最合理的是:
①然而,繁华盛景背后的旧制度却已是风烛残年、百孔千疮
②德国总理默克尔赠给中国贵宾的一幅古老地图,在无数国人心中激起波澜
③在当时已经踏上现代化之路的欧洲人眼里,君权专制的中华帝国“翻来覆去只是一座雄伟的废墟”
④那幅绘于乾隆年间的中国地图,刻画的是中国封建史上最后一个辉煌的年代

A:②③①④

B:①②④③

C:②④①③

D:③②④①

正确答案:C

解析:①中“然而”表转折,一般不做首句,排除B。若③做首句,“在当时”指代的时间不明确,排除D。②末尾提到“地图”,④具体介绍这幅地图,④应紧跟在②之后。①中的“繁华盛景背后的……”是对④中的“最后一个辉煌的年代”的转折说明,故三句的顺序为②④①,排除A。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4年广州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25题

4、【言语理解】传统中国画讲究“知白守黑”,其含义是“黑者为画,白者为空白”。画面上留的空白要像画的形象那样被重视。换句话说,留出的空白要合理,要符合构图规则。最忌空白大小形状相同,最忌空白似圆、似方,最忌空白散乱如星。好的空白有大有小,都是不规则的三角形,所留空白完整统一。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传统中国画的笔法特点

B:传统中国画的构图原则

C:鉴赏传统中国画的角度

D:传统中国画的用墨技巧

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主要讲的是在中国画中怎样留白,留白应注意些什么,即中国画黑与白、实与虚的构图原则,故本题选B。

考题出处:待更新

5、【言语理解】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为:

A:常州延龄书画社社员的年龄平均78岁,连续五年被评为市文联系统先进集体。

B:科学研究发现,在各种矿物的内部,原子核在自然状态下会产生衰变。

C:把文学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看时,作家是生产者,读者是消费者,而文学批评家却是站在两者的中间,做一个介绍人的角色。

D:中国海岸线曲折绵长,有1.8万多公里,仅潮间带滩涂面积就有217万公顷,沿海水域是为数众多的水生生物、鸟类和两栖动物的栖息地及一些洄游鱼类的繁殖地。

正确答案:A

解析:A项主宾搭配不当,提取句子主干为“年龄被评为先进集体”。应改为“社员平均年龄78岁的常州延龄书画社,连续五年被评为市文联系统先进集体”。

考题出处:2015年深圳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7题

6、【言语理解】亚当·斯密认为,人们只有享有参与到市场经济进程的________,才会增加财富。只有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才能寻找到他的比较优势,才能________每个人身上的企业家禀赋。因此有人说,其实每个人都是企业家,每个人都在创新,________是我们的制度设计是否给每个人这样的机会。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自由 激活 关键

B:保障 引发 前提

C:权利 驱动 主要

D:保证 释放 条件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享有”与“保证”搭配不当,排除D。
第二空,“引发”“驱动”都与“禀赋”不搭配,排除B、C。
第三空,“关键”填入符合文段强调的机会非常重要的语境。
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2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9题

7、【言语理解】如今社会上“厌读”的情绪严重。由于不读书,导致一些人走上邪路。读者不爱读固然有读者自身的问题。我们作者是不是也该_______:为什么读者不爱读?是读者不赞成作者的观点吗?未必!既然赞成作者的观点就该同声相应,可读者为什么不来“应”呢?这就告诉我们:作者有个文风问题。再想一想:为什么别人的文章读者_______,奔走相告,而我们的文章读者却_______呢?这只能说明我们的文风确有问题。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扪心自问 爱不释手 不足挂齿

B:自我反省 奉为至宝 嗤之以鼻

C:反躬自问 手不释卷 不屑一顾

D:不耻下问 爱不忍释 鄙夷不屑

正确答案:C

解析:第一空所在句子意思是读者不爱读书,除了读者本身的问题,作者也要自我反省。第一空应表达自我反省之意。“扪心自问”指用手抚摸着胸口向自己发问,表示自我反省。“反躬自问”指回过头来检查自己的言行得失。“不耻下问”意为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结合文段,“不耻下问”不符合语境,排除D。由“而”可知,第三空词语与“奔走相告”相反,应填入表“不愿意看”的词语。“不足挂齿”指不值得一提;“嗤之以鼻”表冷笑,轻蔑;“不屑一顾”指不值得看。显然“不屑一顾”用在此处更合适,排除A、B。代入C项验证第二空,“手不释卷”意思是书本不离手,用来表达读者喜欢别人的文章,恰当。故本题选C。

考题出处:2014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A类)第9题

8、【言语理解】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快速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反映在文化领域,将使我们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注定要面对传统与现代并存,高雅与“低俗”共舞的现象。

B:综合海冰实况、未来天气形势及海流预测分析,国家海洋预报台认为,“雪龙”船撤离的最佳时间窗口为当地时间7日凌晨至8日中午,这期间出现的偏西风有利于海冰冰情缓解,对“雪龙”船脱困有利。

C:随着网络购物的盛行,商家以次充好,骗取网络定金以及钓鱼网站等网络购物诈骗事件的频率和程度正在增加,网络资金安全已成为网络消费者必须共同面对的挑战。

D:如果以山峰为喻,从山脚的村歌社鼓,到山巅的阳春白雪,不同层次、不同人群、不同类型文化构成的群落,拼贴出文化中国的四季春秋。

正确答案:C

解析:C项中“频率和程度”一般都是修饰动词的,所以应该把“频率和程度”之前的“事件”删除或者在“网络购物诈骗事件”后加“发生”。另外,“频率和程度正在增加”也搭配不当。其余三项均正确。

考题出处:2014年深圳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第68题

9、【言语理解】以色列在网络安全、汽车科技、精细农业等领域都具有全球竞争力。该国技术创新________的关键是,科研机构、企业、政府部门、军队等方面共同形成了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允许________的文化氛围,还有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系统。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层出不穷 试错

B:厚积薄发 竞争

C:独领风骚 冒险

D:遍地开花 质疑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独领风骚”形容超群出众,没有谁可与之相比,而由文段及常识都不能推出以色列一家独大,排除C。“厚积薄发”多指进行学术研究等首先要有深厚的积累,广博的基础。形容技术创新成果的不断出现不恰当,排除B。第二空,“试错”指在不能确定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否正确时,通过不断尝试来排除错误决策。“质疑”指提出疑问,强调不迷信权威。对应“技术创新”,侧重应用领域,含有不断尝试意思的“试错”更恰当,排除D。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9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边远地区)第39题

10、【言语理解】水污染防治之难,在于水的________。水自源头奔流而下,被沿岸居民、企业反复利用,任何环节疏于治理,都可能让水变脏。水往低处流的特性,也导致“上游排污,下游遭殃”,上游地区的污水如不加处理直流下游,下游往往________也难以应对。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流动性 竭尽全力

B:便利性 废寝忘食

C:循环性 殚精竭虑

D:地域性 一掷千金

正确答案:A

解析:第一空,句意说的是水污染防治的困难之处,“便利性”填入明显不当,排除B。与后文的“水自源头奔流而下”“水往低处流”“上游地区的污水如不加处理直流下游”对应,句中强调的是水从上游往下游流的特性,不存在“循环”的问题,排除C。“地域性”未体现出水流的方向性,不如“流动性”填入恰当。
第二空,填入“竭尽全力”亦符合句意。故本题选A。

考题出处:2017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副省级)第30题,2017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市地级)第31题

PS:考题出处均整理自网友分享的考生回忆版题目内容,数据基于网络内容整理,仅供参考




考盟教育申明:凡注明“来源:考盟教育“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考盟教育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信息来源为其它出处时,仅代表原发布机构或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或构成硬性指导建议,也不代表考盟教育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处理。